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公文文種及類別

第一節 文種名稱

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規定,黨政機關使用的主要文種為15個,由于這15個文種是黨和國家在公文管理法規中明確規定的,所以一般稱其為法定文種。這15種法定文種的含義如下:

一、命令(令)——主要用于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準授予銜和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具體分為:用于公布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的為“公布令”,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號);用于發布某些重大的行政措施和活動的為“行政令”,例如《國務院關于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用于任免、獎懲、特赦、戒嚴、部隊宣布功過等事宜的為“任免令”、“嘉獎令”、“特赦令”、“戒嚴令”和“通令”。例如,中央軍委發布的《關于嘉獎小湯山醫院全體官兵的通令》。

(二)議案——用于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時使用的公文,例如《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

(三)決定——黨政機關使用的下行文的一種。用于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策事項。例如,《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授予楊利偉同志“航天英雄”榮譽稱號并頒發“航天功勛”獎章的決定》(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2003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四)決議——黨政機關使用的下行文的一種。用于經過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項。例如,《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2010年12月2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共河北省委關于開除劉青山、張子善黨籍的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的決議》等。

(五)公報——黨政機關使用的公布性文件的一種。用于公開發布重要決定或重大事項。例如《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2011年10月18日)。

(六)公告——黨和國家高級機關使用的公布性文件的一種。用于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撤銷成克杰第九屆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職務的公告》(2004年4月25日)。

(七)通告——黨政機關使用的一個公布性文種。用于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需要周知的事項。例如,《××市人民政府關于禁止隨地吐痰、亂扔亂倒雜物的通告》(2005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郵電部《關于保護通信電纜線路的通告》(1996年1月5日)等。

(八)通知——黨政機關使用的下行文的一種。用于發布法規和規章,轉發上級機關、同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傳達上級機關的指示,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通知按其所起作用的不同,又具體劃分為用于頒布法規的“公布性通知”;用于批轉下級機關來文的“批轉性通知”;用于印發、轉發上級機關、同級機關或不相隸屬機關來文的“轉發性通知”;用于對下級機關某項工作有所指示的“指示性通知”;用于告知一般事項的“一般性通知”;用于通知有關開會事宜的“會議通知”;用于發布有關任免事宜的“任免性通知”。例如,《中共中央紀委關于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剎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的通知》(2013年9月3日)、《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新華社北京2004年5月9日電)。

(九)通報——黨政機關使用的下行文的一種。用于表揚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情況。按其內容,可以分為表揚性、批評性、指導性和溝通情況四種通報。例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江西上栗縣“3·11”特大爆炸事故情況的通報》(2000年6月13日)。

(十)報告——黨政機關使用的上行文的一種。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或要求。報告一般分作七種:一是綜合性工作報告;二是專題性工作報告;三是一般情況反映的報告;四是要求上級批轉的報告;五是錯誤檢查報告;六是例行工作情況報告;七是報送文件和物品的報告。

(十一)請示——黨政機關使用的上行文的一種。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和批準。

(十二)批復——黨政機關使用的下行文的一種。用于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它是根據下級機關的請示而制發的,針對性、目的性很強。

(十三)會議紀要——黨政機關使用的下行文的一種。用于傳達會議的決定事項和主要精神,要求與會單位共同遵守和執行。會議紀要在行文關系上,可以采取轉發(印發)或直接發出的形式,類似于通知,發給下級機關貫徹執行;也可以報送給上級機關,類似于會議情況報告,向上級機關反映情況;還可以發給平級有關機關,類似于公函,使對方知曉,溝通情況。

(十四)函——黨政機關公文中唯一的一個平行文。黨政機關之間互相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向無隸屬關系的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函亦稱公函,與便函不同。使用函要符合公文的標準格式要求,不采用標準格式的文件屬于便函。便函即信函,它是公文的一種形式,而并非文種。例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審批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函》(2000年1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07年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承辦地點的函》(2002年9月26日)、《××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關于共同舉辦公文寫作培訓班的函》(2004年4月10日)。

(十五)意見——黨政機關公文中既含上行又具有下行意義的一種公文。用于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在一般情況下,來自下級機關的“意見”只具有參謀建議性質,一經上級機關批轉或批準,即轉化為決策性的文件;另一種是出自于上級機關的“意見”,雖然文種名為“意見”,但這里的本質含義已非建議的意思,而是具有指揮性、決定性。目前在實際工作中這種來自于下級或上級的“意見”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它有利于促進機關工作作風的民主化,增強黨政機關公文的公關意識。例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2004年12月31日)。

除上述15種法定公文以外,在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活動中,還經常使用以下十幾種常用的應用性文種:

(一)條例——黨政機關公文中的主要文種,適用于中央組織制定規范黨組織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規章制度?!皸l例”又是國家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主要形式。例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國務院于2003年6月8日公布的《物業管理條例》、2003年8月8日公布的《婚姻登記條例》。

(二)規定——黨政機關使用的主要公文文種,用于對特定范圍的工作和事務制度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同時,它又是國家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即國務院各部門規章)、政府規章(即地方人民政府規章)的主要形式。例如,《播音員主持人持證上崗規定》(2001年12月31日)。

(三)計劃——即對工作的預想和打算的書面化。計劃的種類按內容可分為綜合性的工作計劃、專項(題)性的工作計劃;按時間分為年度計劃、季度計劃、月份計劃、周計劃;按范圍可分為國家計劃、單位計劃、部門計劃、科室及車間計劃;按性質可分為規劃、計劃、安排、打算、設想、方案、預案和工作要點。

(四)專用書信——指具有專門用途,形成特殊寫法的函件,主要有介紹信、證明信、慰問信、表揚信、喜信(報)、賀信(電)等。

(五)工作總結——是在工作實踐中,對客觀事物規律的認識而形成的文字材料。它有兩個特點:第一,總結是對前一階段工作或某一項工作做完之后所做的總的、全面的檢查和回顧。第二,是在工作實踐中人們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過程,它要對整個工作進行分析、評定和綜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質,找出工作的規律,以便指導今后的工作,所以總結是實踐的本質概括。

(六)講話稿——通常是指領導同志代表組織在一定會議上,就有關方針政策、思想、工作、作風等問題,所作的帶有指導性的講話而使用的文稿。例如,胡錦濤于2003年12月26日發表的《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溫家寶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的講話《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大預防腐敗工作的力度》(2005年2月27日新華社北京電)。

(七)開幕詞——舉辦會議的主要領導人,代表大會所作的綱要性講話,用以闡明大會的宗旨、性質、任務、目的、議程、安排、要求等。開幕詞集中地體現了大會的指導思想,對大會起指導作用。例如,溫家寶在亞洲合作對話第三次外長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共同推進新世紀的亞洲合作》(2004年6月22日)。

(八)閉幕詞——會議結束時,舉辦會議的主要領導對大會進行的各項議程和會議情況所做的評估和概述,突出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收獲,提出貫徹會議精神的希望和要求。例如,吳邦國《在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閉幕時的講話》(2004年3月14日)。

(九)簡報——用于下情上報、上情下達和互通情況,交流信息。在機關內部具有廣泛的使用范圍,諸如機關內部編發的“××動態”、“××信息”、“× ×簡訊”、“情況反映”、“××情況”等均屬簡報范疇。簡報有定期與不定期、工作簡報、會議簡報與情況簡報之分。

(十)調查報告——開展調查研究,是機關領導工作的基本功之一。在機關工作中,常常要對某個問題、某一事件、某項經驗、某種情況開展調查,在占有豐富材料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分析研究,或說明問題,或澄清情況,或揭示它的本質和規律,把這些調查的成果寫成文字材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調查報告。

(十一)大事記——指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把重大事件或活動按時間順序記載下來的文種。

(十二)章程——是黨政機關或社會團體,為規范本組織的成員而對本組織的內部事務(如宗旨、組織、權利、義務等)作出的共同遵守的集體決定。如黨章、團章、工會章程等。也是業務部門辦事的一種規章(如招生簡章、招工簡章)。

(十三)細則——是為貫徹實施某一法規而在要求、辦法上的具體化,是業務主管部門或下級機關貫徹實施某一法規中的某幾個條款而做的詳細規則。例如,《重要工業品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實施細則》(2002年1月15日由國家經貿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是為具體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而制定的)。

(十四)制度——是為規范有關人員、集體或個人活動所明確的制約規則。如醫療保險制度、保密制度、作息制度、會議制度、安全衛生制度等。

(十五)辦法——是對某一方面的具體工作手續和措施加以條理化和制度化,使有關部門在辦理中有所遵循。例如:《公路車輛通行費收取與管理辦法》《保守國家秘密實施辦法》《商業銀行柜臺記賬式國債交易管理辦法》(2002年1月31日)等。

(十六)守則——是在一定范圍內為工作人員或社會成員所規定的簡明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文種。例如:《國務院工作人員守則》。

(十七)布告——國家行政機關用于公布應當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項時使用的文種。發布的使用者局限于某一級政府機關,不適于機關下屬的某一行政主管部門。例如:《國務院關于保護森林制止亂砍濫伐的布告》。

(十八)批示——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報來的報告、總結、計劃等文件,就其中的某一成功之點、問題之所在所做的批語,它具有指示性。

(十九)規則——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對其所進行的程序、方式、方法及要求,寫成條文,形成制度,要求有關人員嚴格遵守,不得違反。例如:國務院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新修訂公布了《國務院工作規則》(新華社北京2005年2月20日電)。

(二十)會議工作報告——它是某一級組織的代表人向會議所作的工作報告,以提交大會進行討論并作出決定,如黨代會上的工作報告、人大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等。這類報告不是講話稿,更不是發言稿,而是包含對前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總結以及對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作出部署等內容。

(二十一)祝詞——以組織或領導人的名義,對某一重要會議、重要活動或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勝利,以及某一國家、某一政黨、某一重要人物的紀念性活動表示祝賀而作的致詞。

(二十二)聲明——是對某些問題或事件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和主張的文書。它的使用者可以是一個國家的政府或一個政黨,也可以是某一個組織或單位。涉及雙邊、多邊事項共同簽署的聲明,稱作“聯合聲明”。如2004年5月17日中臺辦、國臺辦受權就當前兩岸關系問題發表的聲明。

(二十三)述職報告——是對一個時期內執行崗位職責的實踐活動進行自我評述的總結報告。

(二十四)公開信——面向社會公開發布的書信,它的發布者應是黨和國家的某一機關、部門,或者是黨和國家直接領導的人民團體。例如:2003年10月3日《中國女足隊致全國球迷的公開信》。

(二十五)綱要——計劃的一種。是指帶有遠景發展設想的提綱挈領式的文字計劃,具有較強的政策性、思想性與指導性。例如:2001年中共中央發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005年1月3日中共中央印發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

(二十六)工作研究——是指對實際工作中最主要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新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提出見解和主張,為領導決策服務或參與社會需要所引起的公開討論。

(二十七)方案——計劃的一種。對未來要做的某一重要的專門事項,從總體籌劃上所作的最佳選擇和安排。例如:《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0年5月11日)。

(二十八)安排——計劃的一種。對短時期內的工作所提出的計劃,它是年度、季度工作(生產、經營)計劃的具體分解。例如:《××商廈關于2005年7月份商品經營的安排》《××大學關于2005年暑假期間的工作安排》《××市公安局關于開展打擊賭博專項斗爭的安排》等。

(二十九)設想——計劃的一種。屬初步構想的粗線條的非正式計劃,具有參考性、理想性與一定的可變性,在時間上大都在10年以上。例如:《××市人民政府關于海濱新區經濟建設今后十年(2005年至2015年)發展設想》。

(三十)決策方案報告——是指一個部門、一個單位,根據有關的數據和資料,對管理工作中的現實或未來的重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對比、論證,提出可供領導選擇或采納的決策方案。

除上述外,還有競聘演講詞、考察報告、協議書、行政獎勵及處分決定、公約、訃告、悼詞、工作紀實等,種類十分繁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竹溪县| 保德县| 江油市| 英德市| 曲阜市| 灯塔市| 钦州市| 西平县| 长子县| 叙永县| 虎林市| 红安县| 钦州市| 亚东县| 铜川市| 平乐县| 都江堰市| 辰溪县| 平和县| 三亚市| 平武县| 东丰县| 高邮市| 四会市| 乐山市| 上蔡县| 云和县| 武川县| 尼木县| 睢宁县| 怀集县| 革吉县| 区。| 龙井市| 西平县| 孝昌县| 台江县| 贵南县| 西安市|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