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一起來了解寶寶的睡眠

PART 1 睡眠對寶寶來說有多重要

【所謂的“睡眠”究竟是什么】

“睡眠”究竟是什么

若硬要給睡眠一個理由,那么,也許只是一些含糊的理由。比如,睡覺是為了恢復精力,睡覺是為了第二天能有一個良好的狀態等。事實上,幾乎沒有人能準確地知道為什么要睡覺。

如果你聽到這個問題,可能會感到很好笑,因為睡覺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任何人到了特定時間都會感到困倦,那就意味著到了應該睡覺的時間。睡覺對于人類和動物來說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差別。換句話說,睡覺是生物的本能,不管是大動物還是小動物——從蒼蠅到鯨魚——都會蜷起身子睡覺。大象只需要睡4個小時,綿羊每天睡8個小時左右,獅子則會打上20個小時的盹兒。小鳥要睡覺,蜜蜂也要睡覺,就連植物都要睡覺呢。

人類為什么需要睡覺

人類為什么需要睡覺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睡眠可以讓我們補充能量。睡眠能恢復大腦的警覺性和身體的精力。

(2)睡眠能改善我們的健康狀況。就像神奇的維生素,睡眠能強化我們的抗感染細胞(這就是青少年變成夜貓子后愛生病的原因),能防止抑郁,能降低一半患心臟疾病的概率,能減少肥胖,甚至能預防癌癥。(俄亥俄州的學者們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個小時的人,與睡眠多于7個小時的人相比,罹患早期結腸癌的概率高了50%。)

(3)睡眠可以讓我們的大腦及身體重新得到調整,并為新的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當一個人處于睡眠狀態時,大腦會重放當天的事件;新的體驗會跟往事對比,然后記憶得以調整,并且很好地“歸檔”以備后用。可以這么說,一個人睡著以后,其實大腦并沒有休息,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工作方式而已。

這種記憶重組能力可以讓我們產生新的想法。難怪人們一遇到麻煩或困擾時總會說“先睡一覺吧”或“明天一早起來,就都會好了”。這并不是說睡眠會讓事情變得明朗,而是睡眠可以讓瑣碎的記憶消失,使新的解決方法涌現出來,并在我們清醒的意識中生根發芽。

更重要的是,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其大腦還在發育,若是能保證睡眠充足,孩子將會變得更加專注,其性情也會變得更加平和。

【按正常生物鐘作息到底有多重要】

孩子的健康離不開睡眠。孩子的睡眠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入睡的時間,換言之,就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生物鐘,形成一定的睡眠節律。

生物鐘——不可違背的生物節律

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樣,萬事萬物都有其特定的規律。花兒在清晨開放,在夜晚收起花瓣;大樹在每年秋天落下樹葉,在春天長出新芽;小熊每年冬天冬眠,等到天氣變暖才蘇醒過來。

人類每時每刻也都遵循著一定的節律進行周期性變化,包括睡眠和覺醒的周期、體內激素分泌、新陳代謝、體溫調節等多種生理行為,這個生命節律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鐘”。

大腦的內在生物鐘通過清醒和睡眠和諧地控制著我們的身體,它讓我們隨著清晨的陽光醒來,夜晚再把我們送入夢鄉。人的生物鐘一旦紊亂,就容易產生不適和疾病。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來說,同樣如此。

讓睡眠與生物鐘保持同步

盡管父母常常擔心孩子的睡眠,但有時卻又會不自覺地破壞了孩子的睡眠,甚至這種破壞就來自父母的擔心。比如,雖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地成長,但他們自己繁忙的日程安排和一些家庭決策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大多數父母往往會忽略很重要的一點:讓孩子養成與其剛形成的生物系統一致的生活習慣。

其實,你只需要留意一下孩子的生活狀態,就會發現他和成人一樣,白天也有犯困的時候。如果此時他能安安穩穩地入睡,就屬于和生物鐘周期同步的睡眠,睡眠的質量自然很好。反之,如果孩子早已釋放出疲倦的信號,你卻遲遲不讓他睡覺,他很可能已經疲勞過度了,入睡也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按生物鐘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個人體內都有調節一天時間的隱形生物鐘,孩子也一樣。如果想讓孩子在父母希望的時間睡覺,就要把孩子體內的生物鐘調整到相應時間。為此,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在不同時期會出現哪些晝夜節律的變化。

新生兒:大多數新生兒仍然遵循在媽媽子宮里的生活節奏,沒有形成固定的吃、睡、玩的時間,每天基本上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出生3周以后的寶寶:開始表現出夜里睡覺、白天覺醒的行為。

3個月的寶寶:建立晝夜分明的生物鐘規律。

1~2歲的寶寶:這一階段寶寶的睡眠時間由14~15個小時逐漸減少至13~14個小時,大多可以分辨出白天和夜晚,大腦皮層不再需要過長的休息時間便可恢復功能。

2~3歲的寶寶:睡眠時間繼續減少,縮短為12~13個小時,這說明寶寶的腦功能得到了進一步調整。

3~6歲的寶寶:到了這個年齡段,大部分的孩子在白天已不再睡覺了。如果他們偶爾睡午覺的話,晚上的睡眠時間就會減少。他們一般會在晚上睡10~12個小時。

由此看來,從嬰兒時期開始,父母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生活規律,從而調整孩子的生物鐘節律,讓孩子建立正確的條件反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睡眠小知識——胎兒也有生物鐘

科學實驗證明,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就可以判斷白天和黑夜了,并且會隨著孕媽媽的生活作息習慣慢慢地形成規律性的生活,這就是胎兒的生物鐘。事實上,良好的生物鐘不僅能讓胎兒睡眠充足,利于胎兒的發育,而且寶寶出生后,也能比較好地適應白天活動、晚上睡覺的作息規律。

【睡眠時到底發生了什么——REM睡眠和NREM睡眠】

其實,并不是每個寶寶都能睡得很甜蜜,大部分寶寶通常都睡得很輕很淺,很容易醒。正因為這樣,我們才需要了解睡眠背后的生理機制,以便有效地幫助寶寶更好地入睡。

快速眼動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從晚上持續到早上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由兩種不同類型的睡眠循環組成:“REM睡眠”(此時你的眼球會快速轉動)和“NREM睡眠”(此時你的眼球處于完全靜止不動的狀態),通俗地說就是“做夢”和“深睡”。

成年人的睡眠一般是先從非快速眼動睡眠開始的,在入睡90分鐘后即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快速眼動睡眠期持續30分鐘。此后,兩個睡眠期交替出現,在整個睡眠中反復出現4~5次。通常,完成一次NREM和REM為一個周期,我們把這個周期叫作一個睡眠周期。

一般來說,在人的不同成長階段,睡眠結構也會不同。嬰幼兒與成年人的睡眠結構就存在很大差異。比如成年人睡眠中快速眼動期只占20%~25%,而嬰兒快速眼動期占睡眠總長的50%以上,這也是為什么寶寶總是睡得很淺,并且容易醒來的原因。當孩子長到3~4歲的時候,才能建立和成年人基本相似的睡眠模式。

非快速眼動睡眠——大腦休息的關鍵期

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分為淺、中、深睡眠三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最能讓人恢復體力,可以說是睡眠的最佳時刻。當寶寶處于這種最深的睡眠狀時,很難被叫醒。同樣,在這個階段,筋疲力盡的家長可能會不小心壓到寶寶并引發窒息,因此要格外小心。

在第三階段結束的時候,大腦會慢慢回到輕淺假寐的第一階段。這時人對身邊的動靜會表現得非常敏感,但如果一切正常,往往會再次入睡,甚至不記得自己醒來過。

快速眼動睡眠——充滿夢和記憶的睡眠期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呼吸會沒有規律,臉上會浮現淺淺的微笑,有時候還會做鬼臉。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更是充滿了夢和記憶,寶寶會有一段非同尋常的體驗,他會更加專注于在夢境中所看到的和聽到的,并同過去的回憶進行對比,將它們作為新的記憶重新歸類整理。快速眼動睡眠結束后,寶寶會停止做夢,大腦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

【寶寶和成人的睡眠一樣嗎】

寶寶和成人一樣,做夢期和深睡期會在夜里多次相互交替,但是寶寶和成人的睡眠又有所不同。

寶寶和成人睡眠的相同及不同之處

寶寶和成人的睡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犯困的時候都會打哈欠,入睡時都有自己獨有的睡眠安慰物,比如有自己偏愛的枕頭、毛絨玩具等。不過,寶寶和成人之間的睡眠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寶寶比成人更早犯困。大多數寶寶在晚上九十點就會入睡,6個月至6歲之間的寶寶,在晚上八九點就會上床睡覺。

(2)寶寶比成人睡得更多。2~6個月的嬰兒,白天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要小睡一次,夜間可以睡6~10個小時;到了2歲,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到11~12個小時;5歲的時候,睡眠時間會減少到10~11個小時,而且大多數寶寶不再小睡。

(3)寶寶和成人的睡眠周期不一樣。成人的睡眠周期為1個半小時,寶寶的睡眠周期只有1小時。這就意味著寶寶每隔一個小時就會回到容易受干擾的睡眠狀態,這也難怪寶寶容易被饑餓或長牙這些不適所打擾。

(4)寶寶和成人睡眠階段的混合規律不同。首先,寶寶一旦睡著,會直接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成人則是先進入非快速眼動睡眠。其次,成人每晚有75%~80%的時間處在恢復體力的非快速眼動睡眠中,寶寶只有50%的時間處于這種睡眠狀態。

(5)寶寶睡眠中快速眼動睡眠占的比例更大,有50%的睡眠時間處在做夢和記憶的階段,這讓寶寶有充足的時間對大腦里的記憶進行歸類整理。實際上,寶寶的大腦很快就會被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塞滿,比如迎風飄飄的彩旗、亮堂堂的吸頂燈、顏色鮮亮的氣球等。因為對寶寶而言,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鮮的、有趣的。而成人需要的快速眼動睡眠僅為20%~25%。因為對成人來說,每天經歷的大多數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新鮮事兒,或者瑣碎到不值得記住。

寶寶即便睡著了,大腦仍然在“學習”

寶寶快速眼動睡眠所占的比例之所以較大,這與其生長發育的需求有關。睡眠專家的研究表明:寶寶的這種睡眠狀態能為他提供足夠的內部刺激——通過夢境刺激神經束和神經末梢,就像聽覺和視覺刺激神經的作用一樣。如此看來,寶寶即便睡著了,大腦還處于“學習”狀態。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寶寶時常會睡不安穩,出現眼球轉動、表情怪異、呼吸不勻等情況。

其實,寶寶出現這些都是寶寶的正常生理現象。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媽媽也不必擔心,只要保持穩定的情緒,用溫柔的聲音安撫并進行撫摸,很快就能讓寶寶安定下來。只要寶寶平時心情愉快,一般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如果寶寶睡眠不足,會發生什么】

孩子的睡眠與營養補充同等重要,因為孩子睡不好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和心智發展。因此,關注孩子的睡眠問題,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是每位父母應盡的責任。

你家寶寶是不是睡眠不足

不少父母認為,孩子不到晚上11點就不想上床睡覺,這說明孩子不需要那么多睡眠時間。事實上并非如此,這樣只會導致孩子睡眠不足。通常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判斷孩子是不是睡眠不足:

(1)每次外出時,孩子是不是一上車就會睡覺?

(2)很多時候,孩子都需要你來叫醒,否則不肯起床?

(3)孩子在白天是不是很容易發脾氣,表現得脾氣暴躁或過度疲勞?

(4)相比平時,孩子是不是早早就睡覺了?

如果以上任何一個問題,你的回答都是“是”,那么說明你的孩子很可能就是睡眠不足。

睡眠新主張

一說到寶寶到底睡了多長時間,很多媽媽總是很模糊,因為寶寶的睡眠完全沒有規律,媽媽也從未認真地計算過寶寶的睡眠時間,只是憑感覺。

其實,只要寶寶的精神狀況良好,就說明睡眠時間沒有問題。而且每個寶寶都存在個體差異,睡眠也不例外,父母要學會尊重寶寶的特點和個性。

寶寶睡眠不足,究竟會發生什么

睡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特別重要的,生長激素會在每一個睡眠周期里分泌出來。老話說的“孩子睡一覺長一點”是有道理的。可見睡眠對寶寶的重要性。那么,睡眠不足又會對寶寶有哪些危害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影響寶寶的身高

很多父母覺得只要孩子的飲食、運動跟上了,甚至只要寶寶補好鈣,長個子就不是問題。其實不然,睡眠也是影響寶寶身高的一個重要因素。生長激素是寶寶身高增長的必需因素,而大部分生長激素是在寶寶進入深度睡眠后釋放出來的。所以說,剝奪孩子的睡眠就相當于剝奪了他們的“生長權”。

2.降低寶寶身體的免疫力

睡眠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力,如果寶寶經常睡眠不足,就會使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從而極易誘發各種疾病,比如神經衰弱、近視、食欲下降、感冒等。

3.影響寶寶大腦的生長發育

0~6歲是寶寶大腦形成的關鍵時期。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在熟睡之后,腦部的血液流量明顯增加,這有利于促進腦蛋白質的合成及孩子智力的發育。相反,睡眠不足則會破壞腦部負責近期學習記憶的海馬神經區域,所以,睡眠不足對寶寶記憶力的破壞是不可彌補的。

4.影響寶寶的情緒狀態

睡眠不足會對大腦海馬體造成傷害,而海馬體又是產生積極情緒的腦組織。一旦這個地方受到傷害,人的情緒就會變得消極。嬰幼兒時期處于情緒調節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長期睡眠不足,那么壞情緒就會伴隨寶寶的整個成長過程,使寶寶形成不良的性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南充市| 彰武县| 福贡县| 托克逊县| 桑植县| 若尔盖县| 满城县| 麦盖提县| 卓尼县| 宣汉县| 米林县| 武宣县| 黄石市| 章丘市| 镇远县| 哈巴河县| 布拖县| 丁青县| 盐边县| 毕节市| 鄄城县| 神池县| 龙游县| 疏附县| 沁阳市| 米脂县| 南丰县| 旬阳县| 扬中市| 定边县| 宝应县| 连南| 凤翔县| 汕头市| 丰镇市| 永兴县| 田阳县| 临桂县| 稷山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