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男少女的交往中,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容易發生性沖動。而女孩子對異性之間的友誼越是鄭重,越是珍視,就越不可接受男孩子的性沖動表現。這樣年齡的女孩子在與異性接觸時,其實也不可能一點性沖動的意向都不發生。但是,她們通常認為男女之間的感情是純真的,容不得任何粗魯的言行玷污而克制住了。
不少青春期青少年由于缺乏性知識,對自身出現的性欲體驗感到迷惑、恐懼、焦慮,甚至產生罪惡感;也有的則因好奇而盲目追求,以致影響學習和身心健康,甚至導致嚴重的后果。性心理、性行為是生存本能的具體表現,對此我們雖然不可能抗拒,卻可以駕馭。認識到這一點,青少年就能比較清醒地了解自己產生與性有關的心理活動的原因,在這方面的行為也就能更加自覺和理智。
如果你的性沖動過于頻繁,例如,一看見異性隆起的乳房或裙子里隱約可見的內褲線條就會有躁動甚至勃起現象發生,必然會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以及與異性的正常相處。青春期青少年應該充分認識到,人與其他動物在此方面的區別就在于人類的性行為受到理智的控制和意識的支配,那么,應該怎樣克服性沖動呢?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消除性神秘感。多了解青春期和心理衛生健康知識,消除性的神秘感。要從根本上認識到這是一種本能的生理現象。
(2)淡化注意力。你是否經常獨處一隅,想著有關性方面的問題,或者特別留意身邊女孩性敏感的部位,或者經常與同伴一起談論性的話題等?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你最好立即“剎車”,積極投身于大集體生活,比如多參加一些體育、文娛活動、知識競賽活動,多觀看一些健康的影視節目,特別是與性距離較遠或不沾邊的節目,如足球賽等,以淡化你的注意力,轉移你大腦中樞神經的興奮中心。
(3)凈化刺激源。黃色書籍刊物、淫穢的音像是精神鴉片,是誘發少男少女沖動,教唆青少年不正當行為的罪惡之源,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若不警惕,最容易被俘虜。所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自覺抵制誘惑,避免看或聽有性刺激的書刊、音像,凈化身邊刺激源。業余時間不妨多讀一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或與學習有關的書籍。
(4)弱化沖動欲。戀愛無比神奇美妙,對青少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誘惑力。一對青春期男孩女孩朝夕相處久了,難免日久生情,當一方沖動起來,不能駕馭自己的感情時,另一方最好耐心勸導、婉言回絕。用你的智慧弱化對方的沖動欲望,不可以態度曖昧或姑息遷就。讓對方在你的緩沖減震作用下,恢復理智,避免偷食禁果。
(5)強化自制力。人不是超凡脫俗的神仙,不可能毫無欲念。但人的沖動是受道德約束的,人的意志完全可以戰勝人體本能的欲望。加強自制力鍛煉就能克己制欲。一般來說,一個矜持理智、自制力強的人往往性格開朗、興趣廣泛、積極向上,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和比較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即使這些男孩女孩產生性沖動,他們也會用自制力加以抑制。
(6)培養好習慣,睡眠有規律。晚上臨睡前用熱水洗腳,不要飲咖啡和濃茶,上下床不要胡思亂想,不要穿過緊的內褲,以免刺激陰莖勃起。
正確對待性好奇心理
男孩進入青春期后,第二性征開始發育:睪丸、陰莖開始增長,精子生成,出現首次射精。出于對身體變化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少男少女們開始關注有關性方面的事,渴望得到性知識,并且對異性身體變化也產生濃厚興趣,都強烈地想搞清楚異性的“那里”長什么樣、兩個人“那樣”是什么感覺等有關性的問題。這種性好奇心理是性生理發育的必然產物,也是正常的、合理的。它可以促使男孩主動掌握性知識,破除性神秘感,有利于生理發育和心理健康,對人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影響。但正常不意味著可以放縱它,任其恣意瘋長,必須正確駕馭。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對待青春期的性好奇心理呢?
(1)科學獲得性知識。目前含有性知識的讀物、影視、錄像不少,少男少女們應在老師和家長指導下,根據年齡、發育水平去選擇適合的內容。不要私自尋找或秘密地接觸各種有關性的書刊,遇到身體變化和發育方面的問題時千萬不要羞羞答答或憋在心里,要多和父母或老師求教,也可向熱線電話、咨詢部門求教,及早尋找到一個科學的答案。例如,有的青少年認為自己的性器官發育有問題,整天萎靡不振,學習成績下來了,身體也拖垮了,后來家長發現問題嚴重帶他去檢查,完全正常,從此才放下心,不過等一切都恢復常態時,幾年時間耽誤了,身心健康都受到很大影響。這里也應該提醒家長:在遇到孩子提出這類性問題時要耐心解說,不要采取訓斥或鄙視的態度,這樣只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2)培養自制力。自制力是人良好的意志品質之一,自制力強的人能夠用理智駕馭情感與欲望。進入青春期后,少年常有一種性萌動的體驗。它常常是性本能的沖動,人是可以通過意志去節制這種本能沖動的。因此,我們要學會克制沖動,凡遇到想做而暫時不該做的事,特別要注意克制防止沖動行為的發生。
青少年朋友在接受科學性教育的同時,應注意自覺抵制性挑逗、低級庸俗和不健康的讀物,克服這方面的好奇心。看黃色書刊和錄像就像吸毒一樣,因好奇而有了第一次,自然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車剎不住了。這需要意志力,青少年成長過程實際上也是不斷培養自己意志力的過程,該干的堅決干下去,不該干的堅決不干,沒有一點兒意志力的人必將一事無成。
(3)正確處理早戀情感。如果你出現了早戀情感,一方面會從心底里感覺幸福,另一方面卻也難以擺脫時隱時現的各種苦惱,因為早戀之時也正是需要集中精力學習的黃金時期,兩者通常是矛盾的。此時你應該和家長一起努力,使早戀情感得以升華。情感升華即情感的抒發與心靈的美化,它建立在對性的正確理解的基礎之上。情感的升華使你能以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來對待自己身體和心理的變化,用崇高的追求替代性欲需求,成為一個成才意識強烈、興趣廣泛、文化素養好、意志堅強、情操高尚的好少年。
(4)培養強烈的事業心。青少年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時期,這兩者都是將來干事業的本錢,所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學習和身體鍛煉中,搞好自己的學業和身體素質至關重要。這樣可以克制自己的性沖動,不沉溺于色情。
什么是性別認識錯位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你所在的班級或學校里是不是有一個或幾個“假姑娘”呢?這些從穿戴到言行舉止都很像小女生的男同學或許經常成為你們開玩笑的對象,可玩笑背后蘊藏著什么樣的來龍去脈呢?
心理學家榮格指出,人格中有兩個原型“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前者指男人身上具有的女性特質,當阿尼瑪高度集中時,男人就容易變得激動、憂郁、嫉妒、虛榮;而阿尼姆斯指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基本特質,當它高度集中時,會使女性富于進攻性、追求權力,并引起內心沖突。如果兩種特質發展不平衡,則會引發女人陽性化、男人陰性化。
如果一個女孩從小跟男性親屬生活在一起,那么她可能去學習男性的言行甚至著裝,形成類似男性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長大后,她可能是一個女強人,但缺乏女性的溫柔氣質。她穿上男裝是潛意識中對于男性角色的認同,也就此掩蓋了她的氣質缺陷。但往往因為她缺乏女性獨有的溫柔和細膩,似乎很難得到男人的垂青。而穿上男裝時會有一種肌膚相親般的興奮,她可能會把性對象固化到異性的衣服上,得到一種類似性的撫慰。
同樣,從小生活在女人圈的男孩,缺乏男性特質的學習,性格柔弱、情緒化,漸漸地跟男同伴格格不入,對于男性特質,他更產生了厭惡和不安全感。而只有在女性同伴那里才能找到溫情、安全和認同。就像現代版的賈寶玉,對脂粉有特殊的興趣。這樣的男孩很多時候無法忍受男性性別帶給他的社會壓力,會羨慕女性的自在,所以他穿上女裝,有可能是一種放松和反叛。正因為他女性氣質比較重,穿女裝也讓他能真正感到一種性的滿足和溫柔,從而逃避男性角色的某些責任。
趙剛是某市高三學生。從11歲起,他就開始討厭自己是個男人。“我有兩個很漂亮的姐姐,比我大五六歲。她們很受父母和周圍人的寵愛,我很羨慕她們。”由于對姐姐過于羨慕,李剛越來越厭惡自己的男性身份。在班級里他很少和男孩子說話,只喜歡和女孩子在一起,慢慢地他更是連與男同學打招呼都感到厭惡,他開始想做女人。
雖然討厭自己的男人身份,但趙剛始終覺得這是件很可恥的事情,所以他沒向任何人說過。上高一時他開始偷偷地穿女性內衣,幻想自己就是個女人。同時他還在學校交到一個很好的“女朋友”。她是個特別好的女孩兒,開朗、活潑,還十分善良。他十分喜歡和她在一起,她也一樣。可她將他對她的感情誤會成男女之情,使他經常要小心翼翼地回避著她在肢體或言語中的示愛。現在他們相處已經兩年了,最近她很正式地向他提出確定戀愛關系,為此他十分苦惱。
趙剛的這種情況就屬于性別錯位,是指人的心理性別和生理性別之間的混淆、換位。性別角色是以性別為標準進行劃分的一種社會角色,它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如人們要求男性行為體現出陽剛之氣,女性行為表現出陰柔之美。雖然男女性別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性別角色卻是從兒童時期受到成人影響、教育的結果。一些在發廊、酒吧等地方長大的孩子由于經常接觸一些打扮比較中性的人,極易發生性別上的認知混亂。還有些地方的習俗就是給男孩穿上裙子、起個女孩的名字等當作女孩來撫養,愚昧地以為這樣會好養一點,但研究發現,這樣成長的男孩后來都有些不正常。對孩子性別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別角色的錯位,帶給孩子的將是心靈的扭曲和傷害。
正確的性別教育非常必要。青少年的身心發育是否健康,與性別教育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6~15歲是青少年最容易發生性別認知混淆的時期,家庭教育失誤很容易導致孩子在這一時期發生性別認知模糊的現象,此時家長應該及時進行正確性別教育,否則便很容易出現異性癖的心理問題。性別教育包括一定的性知識教育,但是性知識教育絕非性別教育的全部。在當今社會,家長要特別注意給孩子一個不受侵害的童年和少年,給他們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不要逼他們早熟。同時,家長和學校應該積極思考有效的性別教育方式。從社會化角度來看,在對青少年的教育中,除了生理學的教育,還應加強性別認知的教育,而目前國內恰好忽視了這一點。如果在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中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即使孩子早期出現異性化傾向,也很容易在后期的教育中得到糾正。
【第2章】男孩成長,從0到1學會青春期健康知識
青春期應補充哪些營養
青春期是身體各系統器官快速生長的時期,尤其是骨骼和內臟器官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為了使身體能夠健康發育,應該充分攝取各種營養素。所謂營養素,是指能在體內吸收,有供給熱量、構成肌體組織和調節生理功能,為身體進行正常物質代謝所必需的物質。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有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類,在青春期要大量補充蛋白質、熱量、無機鹽、維生素等,因為這一時期對這些營養物質的需求比在一生中的任何時期都高。
第一,對蛋白質的需要。人體許多具有生理作用的物質都由蛋白質構成,如調節新陳代謝的激素、催化物質的酶、承擔輸氧任務的血紅蛋白、構成肌體骨架的膠原蛋白等,都離不開蛋白質。由于青春期生長發育旺盛,一般成人每天需要79克蛋白質,而處在生長發育中的青少年則要增加25%~50%,因此,青少年要特別注意增加蛋白質的比例。營養素通常來自食物,但任何一種食物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營養素,各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的種類和含量也不同。動物蛋白較多的食物有瘦肉、蛋、奶、魚、蝦、蟹及內臟;植物蛋白有豆類、花生等。此外,由于青少年喜歡活動,需要的熱量高,一般也要比成年人多25%~50%。
第二,對熱量的需要。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所以,青少年應該增加飯量,尤其要重視從早餐中得到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以保證生長發育和學習、活動的需要。
第三,對糖類的需要。糖類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維護心臟和神經系統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物質。眾所周知,肝臟有解毒作用,但只有糖較多地轉化為肝糖原儲備在肝臟時,肝臟的解毒作用才能得到很好地發揮。一般認為,糖占人體總熱量來源的70%左右較為合理,青少年每日需熱量2500~3000卡,當糖類攝入不足時,會引起全身無力,體重下降,嚴重時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產生水腫;但是如果攝入糖類過多,則會變成脂肪貯存在體內,造成肥胖。所以,糖類的攝入要適量,既不多也不少,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