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處世心理學:人情練達,處世無憂(3)

忍是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生存智慧。生活中和事業上的智者都懂得容忍之道。忍耐,不是一味妥協,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種以退為進、以弱勝強的做人哲學!忍總是暫時的;而勝利卻是長久的。以片刻之忍,避免被憤怒所傷,這個道理你懂了嗎?

在小林的公司里,有位副總一心想當一把手,經常在一把手背后搞點小動作,對此大家都有目共睹。可是一把手還牢牢地在位置上,根本沒他什么事,除非想辦法把一把手整下去,他才可能有機會順著梯子往上爬。可是光他一個人鬧騰,是翻不起什么風浪的,他要暗地里物色合適的人選與他聯手才行。年終時,他聽到小林在總結會上給一把手提了點意見,于是就認為小林可以被他利用。

于是,有一天,他非常關切地把小林叫去聊天,聊著聊就把話題往一把手那里扯,然后就試探小林對一把手的看法。小林雖然年輕氣盛,但并不傻,他什么都沒說。

這位副總看到什么話也套不出來,干脆就別有用心地說這個一把手對小林是如何不公平,甚至還舉了一些例子,他認為這樣一來會激怒小林的情緒,從而與他同仇敵愾。

看小林依然一聲不吭,這位副總以為他挑撥成功了,便慷慨激昂地說作為一把手在單位搞歪風邪氣必須得有人制止,必須得有人出面告他。那神情、那口氣就好像他有一身正氣似的,說完便鬼頭鬼腦地小聲唆使小林,讓他給上級部門寫匿名信告這個一把手,他負責提供材料,并且還說寫完了他會在上面簽名。那一刻,小林真是毛骨悚然。

如果你是小林,該怎么做?很多時候,別人之間的矛盾其實已經積累了很長時間了,只是還沒有到一個臨界點,你千萬不要去做那個點燃導火線的人,否則就很難做了,到那時,任憑你生氣發火郁悶踢凳子,都沒用了,因為你已經成了眾矢之的,成了炮灰。所以,千萬要抑制怒氣,保持冷靜,把握好自己,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可喜的是,小林最終委婉地拒絕了副總的提議,逃過了一劫。

忍字頭上一把刀,一事當前忍為高。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個人的人生征途上,挫折和失敗是難免的。暫時的忍讓是戰勝挫折、走出困境的重要方略。忍,就是這樣一種貌似軟弱、實則剛強的做人智慧。因為憤怒而被人利用的人是最愚蠢的,想要控制別人,可以利用別人的怒氣。同理,要想不被人控制,就必須學會忍耐的智慧。

【第2章】不強出頭,才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避開強勢,以柔克剛

一只狼在路上遇見一只羊。狼說:“我要吃了你。”

“狼先生,你要吃了我,我沒有辦法。不過,我提醒你注意的是,我可絕不只是一個普通的軟弱無力的弱者,我擁有強大的力量,足以戰勝一頭公牛。不信,你可以讓我試試。”羊說道。

狼哪里肯相信,于是,它找來一頭力大無比的公牛,讓它與羊搏斗。為了防止羊臨陣脫逃,狼把羊和牛關在一間屋子里,自己在門外等著。

開始,狼在門外聽見里面傳來一陣陣“咚咚”的聲響。后來,聲音漸弱。最后,完全沒有了聲響。

“哈哈!說大話的羊一定被牛抵死了,該我去品嘗美味了!”狼說著,打開了房門,要看看羊成什么樣了。然而,從門內昂首闊步走出的,不是那頭高大健壯的牛,而是那頭矮小瘦弱的羊!

而那頭牛呢?正躺在屋里有進的氣兒沒出的氣兒啦。它頭上的犄角已經折斷,鮮血滿頭都是。

“天哪!那只古怪的羊怎么把你打得如此慘呀?”狼說。

“唉!其實,我是被我自己的蠻力打敗的,我每次鼓足力氣向羊沖去時,它都靈巧地一閃,而我則硬生生地撞在石頭墻上。我越撲越生氣,越氣就越容易撞到自己。而它呢,越躲越靈巧,越閃越得意。我就在它的得意和我的暴怒中受了重傷。”牛老老實實向狼交了底。

“噢!狡猾的羊!原來它是以退避為進擊呢,我得趕快抓住它!”狼恍然大悟地說道。

狼趕緊出門找羊,然而哪里還找得到呢?退避的羊,成了這場較量中的最終勝利者。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幾只“狼”,那個時候你準備如何對付他們呢?是像小人物一樣針尖對麥芒,還是和大人物一樣斗智不斗力,和故事中的羊一樣不戰而屈人之兵呢?后一種答案無疑是最值得肯定的。大人物認為,戰勝對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打倒他的人,而是打倒他的心。要征服別人的心,必須要從感化他的心靈、摧毀他的意志入手。

其實,人生有時候就像砍柴,當一大堆柴火堆在那里,與其費盡周折把它們都掰成小段,然后拿麻袋裝回去,還不如找根兒繩子把它們捆起來背回去,既省時又快捷。

煉鋼冶鐵,須用柔火才能將鋼鐵燒熔。立身處世,也最忌用強。倘若對方跟你以強對強,必然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要是碰上善于以柔克剛的高手,恐怕更要敗個稀里糊涂。

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眾所周知。常言說:“事不過三。”忍讓一次兩次都可以,再三再四就有些按捺不住了。可是諸葛亮卻為了自己后方的穩定而對孟獲捉了放,放了捉,捺著性子忍下去,并沒有因為孟獲的行為而放棄。諸葛亮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以德服人,使孟獲心悅誠服,下定決心不再叛亂。這就能夠使自己獲得一個穩固安定的大后方,使國內人民免于戰亂之苦,同時也能逐漸積蓄力量以對付魏、吳的覬覦和侵略。如果諸葛亮對孟獲的傲慢失禮和不識時務無法忍耐,抓住之后一刀殺掉,那也就只能出一時之氣,且會激起孟獲族人的敵愾,競起效尤,那么他不但會對此疲于應付,而且會因無暇他顧而被曹魏和東吳有機可乘,丟了川蜀。

示弱一時,贏得一世

示人以弱也就是把自己比較強的一面暫時隱藏起來,而向別人展示自己比較弱的一面,給別人一個不太強大的感覺!這里的“弱”,并不是展示自身實力的“弱小”,而是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一種謙和的、柔中帶剛的處世原則;示弱是為了便于雙方的溝通、爭取對方的理解、避免矛盾的升級,最終的目的是確保相關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劉邦就是一位很會示弱的人物,但這并不影響他最后成為漢朝的創立者;而項羽英雄蓋世,處處逞強,卻成了垓下之鬼。這兩種不同的處世方法所帶來的不同命運,很值得后人深思。

楚漢相爭之前,項羽與劉邦說好了先入關者為王,但項羽遇上秦軍主力,戰爭異常激烈;而劉邦卻一路順暢,只遇上秦兵的些許抵抗,所以得以先入關。

項羽哪里肯做這種吃虧上當的事,明明是自己破釜沉舟殲滅了秦軍主力,到頭來卻被一個無賴做了王者,豈不叫天下人恥笑,加上項羽的謀士范增又火上澆油,說:“劉邦在山東時,貪財好色,如今進了關中,卻變成了另一個人,既不收取財物,又不親近女色,由此可見,他的野心不小啊!”

因為劉邦經常自詡頭上有天子氣,范增又添油加醋地挑起項羽的怒火:“我仔細觀望了云氣,只見劉邦頭頂上五彩繽紛,顯現出盤龍臥虎的形勢,這可是天子的征兆。”

這一說,把項羽氣得火冒三丈,下定決心要將劉邦除掉。

當時,項羽的兵馬40萬,駐扎在鴻門;劉邦的兵馬只有10萬,駐扎在灞上。雙方相隔只有40里地,兵力懸殊,力斗的話劉邦肯定不是項羽的對手。

這時劉邦的謀士張良獻計說:“項羽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人,你要向項羽道歉,并裝作很服從他的樣子,這樣才能平息他的怒火。平息了他的怒火,他就不會殺你了。”

劉邦想了一想,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如此。

劉邦挑個日子,帶了一百多個隨從,到了鴻門去拜見項羽。劉邦一見項羽,滿臉堆著諂媚的笑說:“我跟將軍同心協力攻打秦國,將軍在河北,我在河南。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能夠先入關。今天在這兒和將軍相見,真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哪兒知道有人在您面前挑撥,叫您生了氣,這實在是太不幸了。”

項羽見劉邦低聲下氣的樣子,滿肚子氣也消了不少。劉邦見項羽心軟了,才大大松了口氣。后來劉邦巧妙地設計逃離了這個是非之地。劉邦的這一示弱為他日后的東山再起奠定了基礎。

楚漢之爭這段恢宏的歷史雖已成了過眼煙云,但它留給后人的意義和教訓卻發人深省。劉邦遇強則避,適時示弱,卻最終開創了四百年的基業,成為中國歷史上漢朝盛世的開山之人。而楚霸王項羽雖然英勇蓋世,卻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不肯過江東以圖東山再起,為后人所惋惜和感嘆。

從楚漢相爭來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強者,也沒有絕對的弱者。項羽處處逞強,最終難以坐得天下;劉邦懂得適時示弱,因而在秦末亂世最終勝出,一統四海。我們由此可以推出,那些所謂的“弱者”是在不該當“老子”時絕對不逞英雄氣概,而一旦得勢就抓住機遇、把握方向,一舉強攻以獲得成功。這就是誰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的道理。

當別人的“老子”當然好,可以指手畫腳,可以高高在上,但不是什么時候都能當“老子”的,很多時候人難免會失意,這就要有點心計,先當“孫子”,以求日后卷土重來,東山再起。

什么是真正的強者?或者說有沒有一種被人公認的強者準則?人們對此眾說紛紜,一種人認為強者即力量的強大者,權力處在巔峰,占據老大的位置即為強者;另一種人認為世上并無永恒的強者,強弱是相對的,一個人在某方面的強大或許正掩蓋了其在其他方面的弱點。正因為如此,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把交椅上永遠坐下去。

強者不會永遠強大,弱者也不會永遠弱小,強弱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你還不是強者時應該示弱,該當“孫子”時就當“孫子”,千萬不要強出頭當“老子”。

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頭

不同的人遇到別人高高在上不懷好意的打壓,會采取不同的態度。有的人,經不起困難和挫折,往往將此看作人生和事業的盡頭,他們畏縮不前,不愿想辦法克服眼前的困難,只是一味怨天尤人聽天由命;而有的人,大有進取之心,往往將此當作磨煉自己的機會,借此取得休養生息的時間,以圖將來東山再起。唐朝開國之君李淵就是這樣一個有進取之心的人。

隋末各地農民起義風起云涌,許多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的疑心很重,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國公李淵曾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處,悉心結納當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許多人都來歸附。這樣,大家都替他擔心,怕他遭到隋煬帝的猜忌。正在這時,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晉見。李淵因病未能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多少有點猜疑之心。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沒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說是因為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遲早為隋煬帝所不容,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縮頭隱忍,等待時機。于是,他故意廣納賄賂,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而且大肆張揚。隋煬帝聽到這些,果然放松了對他的警惕。

試想,如果當初李淵不低頭,或者頭低得稍微有點勉強,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煬帝送上了斷頭臺,哪里還會有后來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國的建立。

做人要有心計,就應該懂得變通的道理,如果暫時不得勢而依附在別人的“屋檐”下,就一定得低下你的頭,收斂自己的個性,以隱忍換得以后的騰飛。《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因寄人籬下,自認為“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這就是人在屋檐下,低頭收斂的真實寫照。一個人暫時處于劣勢,靠著別人生活,還要飛揚跋扈,豈不自討苦吃?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頭,這是明哲保身的心計所在。

所謂的“屋檐”,說明白些,就是別人的勢力范圍。換句話說,只要你人在這勢力范圍之中,并且靠這勢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別人的屋檐下了。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頭站著,但這種屋檐并不多。以人類容易排斥“非我一族群”的天性來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說,進入別人的勢力范圍時,你會受到很多有意無意的排斥和限制,不知從何而來的欺壓、莫名其妙的指責和譏諷都可能時常發生,在這種情形之下你可以選擇離開,但是前路艱難,禍福難料;你也可以選擇留下,以低調的姿態慢慢融入這個集體,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接納。如果你不想做令人憋悶的“檐”下之人,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個強人,不用靠別人來過日子。可是你能保證你一輩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風雨嗎?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態就有必要調整了。在人屋檐下時,如果你不想碰頭,最好的辦法便是低頭,在生存與尊嚴的矛盾中,有心計的人會先把尊嚴放在一邊,頑強地生存下去才是硬道理。

“低頭”有非常多的好處:不會因為不情愿低頭而碰破了頭,因為你很自然地就低下了頭,而不致成為明顯的目標;不會因為沉不住氣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屋檐”拆得掉拆不掉,你總會受傷的,老祖宗早就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古訓;不要因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離開能夠躲風避雨的“屋檐”。離開不是不可以,但要去哪里?這是必須考慮的,而且離開想再回來,那是很不容易的。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為屋內的一員,甚至還有可能來個“鳩占鵲巢”,自己當主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峻县| 泰宁县| 增城市| 玉田县| 赞皇县| 灵武市| 中山市| 卫辉市| 醴陵市| 灵川县| 共和县| 佛学| 科技| 睢宁县| 宜章县| 临泉县| 景谷| 措美县| 岑溪市| 鹤岗市| 灵台县| 淄博市| 陈巴尔虎旗| 五大连池市| 嘉义市| 盐城市| 洱源县| 宁海县| 黄陵县| 涞源县| 龙游县| 临颍县| 江安县| 东城区| 海兴县| 九寨沟县| 黑龙江省| 金门县| 南岸区| 花莲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