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孤獨者的掙扎——社交恐懼癥

【章前測試】你是否患上了社交恐懼癥?

依據(jù)你自身的情況對下述10個情況進行判斷。每個問題有四個答案可以選擇:1代表從不或很少如此;2代表有時如此;3代表經(jīng)常如此;4代表總是如此。每道題的分數(shù)累計就是你的最終得分。

1.在重要人物面前說話時,我會感到害怕。(1 2 3 4)

2.我會因為在別人面前臉紅而難受。(1 2 3 4)

3.我恐懼聚會以及某些社交場合。(1 2 3 4)

4.我常回避和陌生人進行交談。(1 2 3 4)

5.我不愿意被別人議論。(1 2 3 4)

6.我回避一切以我為中心的事情。(1 2 3 4)

7.當眾發(fā)言對我來說是件可怕的事。(1 2 3 4)

8.別人的注目讓我無法安心工作。(1 2 3 4)

9.看見不認識的人我就不自覺地發(fā)抖、心慌。(1 2 3 4)

10.我夢見社交場合出糗的場面。(1 2 3 4)

【測試結(jié)果】

(10分)放心好了,你沒患社交恐懼癥。

(11~24分)你已經(jīng)有了輕度癥狀。再這么下去并不利于你的健康哦!

(25~35分)你可能已經(jīng)是社交恐懼癥中度患者了。在空閑時間不妨到醫(yī)院或者心理咨詢室做進一步咨詢。

(36~40分)很不幸,你似乎已經(jīng)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癥了。快去看看心理醫(yī)生,希望你可以盡早脫離困境哦!

1.社交恐懼癥患者到底在怕什么?

孤立的一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活動、生產(chǎn)就像許多個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談竟有共同語言一樣,是不可思議的。

社交恐懼癥是指對特殊的人群發(fā)生強烈恐懼緊張的內(nèi)心體驗和出現(xiàn)回避反應(yīng)的一類恐慌癥,故又稱為“見人恐懼”。這類病人平時不接觸人群,見到自己父母等熟悉親近的人,無恐懼緊張現(xiàn)象。一旦遇到陌生人、異性、上級領(lǐng)導(dǎo)甚至馬路上的行人都會恐懼緊張,出現(xiàn)拘束不安、焦慮不寧、手足無措、面紅耳赤、心悸出汗、頭昏嘔吐、四肢顫抖等身心異常反應(yīng)。同時本人想方設(shè)法加以回避,脫離現(xiàn)場,躲避人群,以求減輕心理不安。社交恐懼癥如不及時治療,癥狀會逐漸發(fā)展,恐懼病癥日益加重,恐懼對象逐漸擴大,最后發(fā)展到不敢外出,拒絕出席一切群體社交活動,內(nèi)心異常痛苦憂郁,甚至產(chǎn)生消極自殺行為。

我們常說,社交恐懼癥的根源是自己對別人的看法與評價的恐懼。社交恐懼癥產(chǎn)生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復(fù)雜。有的人生來性格內(nèi)向,內(nèi)向的人在青春期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就會變得懼怕與人交往,容易使自我評價降低,從而引發(fā)社交恐懼。此外,嚴重的就會發(fā)展成為社交恐懼癥。

社交恐懼的產(chǎn)生可能是心理缺乏自信或出現(xiàn)自我認同的問題,在缺乏一般人應(yīng)有的自信心下,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也會主觀地擔心別人會瞧不起自己,因此干脆不參加任何有陌生人在場的活動。

患者一般自尊心較強,害怕被別人拒絕或者對自己的外貌沒有信心。也有家庭原因,如從小性格受到壓抑或者是父母沒有教會他們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遷過于頻繁。也有人是因為性格比較孤僻,不愿與人談心。不過只要在正常的交往中認識他人,熟稔后仍然能與人成為好朋友。我們大概可以把社交恐懼癥所恐懼的社交情景做一個簡單的分類:

1.恐懼所有需要表現(xiàn)的社交情景

需要表現(xiàn)的情景包括任何考試、面試、上臺表演以及所有在眾人面前的公開發(fā)言等。所有的表現(xiàn)型情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明確評價的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顯然是社交恐懼癥患者,乃至部分健康人所恐懼的。每個個體差異的主要體現(xiàn)并不是面對這一類情景會不會感到強烈的恐慌,而是能不能克服恐懼。以歌手為例,事實上,并不是歌手就不會恐懼舞臺。他們在上臺之前也很可能經(jīng)歷著害怕、恐懼等情緒。但是,當他們站在臺上開始表演的時候,往往就會忘記這種恐懼感,全身心地享受舞臺的魅力。很明顯,如果他們沒辦法克服這樣的恐懼,那么他們恐怕再也無法勝任歌手這份工作。

2.觀察情景

所謂的觀察情景說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無意中成了別人的關(guān)注的對象。例如,上課遲到時,不得不在門口大聲打報告;原本只是和某個同事交流工作心得,結(jié)果卻吸引其他同事前來旁聽;在公共場合不小心發(fā)出較大的聲響,引起周圍人的注意……總結(jié)起來就是,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而這一切是自己一開始沒有想到的,更不是自己所希望的。由于這一情景具有突發(fā)性,因此此時的恐懼感就會來得更加猛烈。

3.需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情景

這一情景包括:拒絕他人的請求、表白、向他人提出意見、要求獲得加班補貼等。對于許多人來說,這種表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總會讓人難以啟齒、難受,這就導(dǎo)致了許多人在某些時候會因為恐懼而回避這類情景。

一位匿名的社交恐懼癥患者在自述時就提到了這樣一個情景:“我有一個朋友第無數(shù)次向我提出借款請求,我打心里并不愿意再次借錢給他。然而我卻始終無法說出‘不’字。一想到他可能會生氣,可能會覺得我小氣,甚至可能在其他場合向別人抱怨我,我就會感到十分恐慌。同樣的,在其他情形下說‘不’對于我來說都是一件難事。但是,我總會屈從于我的恐懼而不敢說不。”或許,這段獨白正中了我們中很多人的心。并且,不得不承認對這一情景的恐懼嚴重干擾了許多人的正常生活。

4.自我暴露的情景

在很多時候,特別是面對自己的短板時,我們并不愿在大眾面前過多地被提及。因為這些時候總會令人感到痛苦、難受。例如,當處于失業(yè)期時,有些人最害怕聽到的恐怕就是別人問起他的工作情況。

特別是當我們認定這個問題會招來他人的嘲笑的時候(盡管事實上,別人可能并不會因此而輕視我們),這樣的情景給人帶來的不適感會更加嚴重。但是,部分人還是會感到恐懼,并為此選擇回避或冷漠應(yīng)對。

5.淺層互動情景

對于有的人來說,寒暄的情景簡直就像一場噩夢。而在現(xiàn)實中,確實很少有人能夠淡定面對聚會上突然的冷場。這種冷場所帶來的尷尬往往需要一句無關(guān)緊要卻又在此時顯得十分重要的話來打破。往往大部分人都很難開口說這句話,卻又不安于場面的尷尬。如何理解呢?我就曾經(jīng)歷過這樣一個場面:聚餐過后,我需要送客戶回住處。在此之前,我與這個客戶并無過多交集,而此時,我卻不得不尋找話題活躍我們之間的氣氛。這樣的情景讓我感到無比難受。我十分恐懼在初次交往就給我的客戶留下不好的影響。這類場景的恐懼感在社交恐懼癥患者身上也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

上述的這五個場景在我們?nèi)粘I钪谐33霈F(xiàn),而它們對于社交恐懼癥患者來說簡直就如同天敵一般的存在。有的患者恐懼其中一種情景,也有的同時恐懼著幾種情景。總而言之,社交恐懼癥患者會選擇把自己孤立起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些情景太常見,以至于他們避無可避。

2.當溝通成為一種折磨

人類社會少不了交流與溝通。然而,有人卻視之為折磨。

數(shù)據(jù)顯示,在當今社會,社交恐懼癥已然成為一大不可忽視的心理疾病。而諷刺的是,盡管社交恐懼癥的危害極大,涉及人群之廣,卻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社交恐懼癥抱著不理解,甚至嘲諷的態(tài)度。是的,他們普遍覺得:溝通交流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怎么可能會成為一種折磨呢?可惜,事實恰恰如此,對于一些人而言,溝通交流就是一種折磨。

大多數(shù)人有過這樣的體驗:在公開場合講話、與陌生人交流……社交情景上感到有些不適,這是正常的,心理學(xué)上將其稱為“社交焦慮”。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社交恐懼癥的存在。因為,大眾普遍抱有的想法包括有:“我也曾對某些社交情景感到恐懼,然而我克服了。沒什么大不了的。為什么你不能克服呢?”“這么恐懼社交也太矯情了吧!”“社交恐懼癥是不是自閉癥啊!”

社交恐懼癥是對人際交往的恐懼。恐懼對象可以是某個人或某些人,也可以是除了特別熟悉的親友以外的所有的人。患者極力避免與恐懼對象交往,如不得不與之交往,便會臉紅、心悸、出汗和顫抖,或者舉止笨拙、驚慌失措、忐忑不安。這類人害怕在眾人面前出現(xiàn),特別是對于被人注意尤為敏感:不敢從成排的人面前走過;不敢與別人對坐吃飯;怕見陌生人或異性,因而常常拒絕出席各種聚會,也不愿去可能要與人打交道的公共場所,如商場、餐廳等。

社交恐懼癥主要表現(xiàn)為擔心在社交場合出丑,也害怕當眾表現(xiàn)某種動作;努力回避社交或表演性的場合,如果非去不可,則會極端緊張或者會產(chǎn)生恐懼。具體來說:

1.在絕大多數(shù)社交情境里,總是表現(xiàn)出社交焦慮、害羞或膽怯。

2.對他人的批評或反駁過分敏感。

3.除直系親屬之外,沒有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4.回避某種程度的人際接觸情境。明了如此畏懼是過度且不合理的。

5.由于害怕講話或做傻事,或害怕在別人面前失態(tài),不愿意涉足社交情境。明顯害怕在不熟識者面前做出令自己不體面和尷尬的事。

6.社交時出現(xiàn)心跳加快、出汗、口干、肌肉緊張和顫抖等癥狀。

7.有社交的欲望而得不到滿足,由此而產(chǎn)生焦慮、孤獨,不敢面對挫折。

8.常以逃避的方式面對社交困擾。在大部分清醒的時候離群索居或單獨活動。

大家對社交恐懼癥有不少誤解,包括前面列舉的“自閉說”“矯情說”等,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1.當面對一些社交情景時,幾乎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生出一種恐懼感。

這樣的恐懼感是常見且正常的,并且大部分人都能夠克服。但是,社交恐懼癥并不等同于社交恐懼,社交恐懼癥是一種對社交的病態(tài)恐懼,受此困擾的人懷抱著強烈的自我懷疑態(tài)度,并且隨著其恐慌的發(fā)作,他們的內(nèi)心中會生出一種強烈的羞恥感,這種羞恥感讓他們無法再繼續(xù)交流。即使遠離了社交場合,他們也會在自己的腦海中反復(fù)重演自己曾經(jīng)出糗的情景,這個時候,這些重演更像是一種自我懲罰。由于在社交場合屢屢碰壁,他們的神經(jīng)變得十分敏感,別人的任何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在他們看來都充滿了嘲諷的意味。長此以往,他們便只能選擇盡量回避類似的社交場合。

2.社交恐懼癥患者對社交的恐懼是不合理的,是一種過激的反應(yīng)。

他們可能會在社交場合出現(xiàn)呼吸困難、劇烈顫抖、頭冒冷汗,甚至?xí)炟省⒈罎⒌劝Y狀。這些都是他們恐懼心理的真實反應(yīng)。社交恐懼癥患者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反應(yīng)過激,但是他們控制不住自己,隨著恐慌的發(fā)作,他們的恐懼癥還會日益加重。

3.社交恐懼癥與自閉癥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

從一定程度上講,社交恐懼癥和自閉癥都存在著社交障礙,但是,相比自閉癥,社交恐懼癥人群在更多的時候是渴望與別人接觸交往的,而自閉癥患者即使和家人也并不親密。據(jù)美國的一項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自閉癥患病的比率占全世界兒童人口數(shù)量的0.02%~0.05%,并且普遍在其出生后及嬰兒期就有所表現(xiàn)。例如,他們與自己的母親基本沒有互動,也不懂得微笑;沒有正常的情感反應(yīng),即使摔跤了,對疼痛也不敏感;雖然不懼怕陌生人,但卻往往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語言發(fā)育較慢;愛好奇怪,并且喜歡重復(fù)做某件事情;對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有著莫名的喜好;對一些正常小朋友喜歡或害怕的東西,他們往往會表現(xiàn)出完全相反的態(tài)度。

社交恐懼癥患者通常會有很重的心理負擔,但是必須學(xué)著讓自己克服。如果你不學(xué)著面對恐懼,它就會支配你的精神和肉體,阻礙你的夢想和生活。其實這種情況完全可以不必發(fā)生,一旦你學(xué)會驅(qū)散恐懼的方法,它便會不斷縮小直至消失。

3.完美主義與社交恐懼癥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你不應(yīng)苛求別人,也不必苛求自己,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我是完美主義者”這樣的宣告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當然,這其中有不少人也不過是說說而已,貼上“完美主義者”這樣的標簽似乎更顯圣潔。而事實上,僅從心理的層面上講,“完美主義”其實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一般而言,完美主義者最明顯的特點莫過于追求完美。一旦有些事情無法達到他們認為的完美程度時,他們就會陷入一種極度不安、恐懼、煩躁的狀態(tài)之中。

眾所周知,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絕對完美,因而,“完美主義者”不得不時時感到挫敗,他們往往會沉浸在矛盾、糾結(jié)的陰影中。因此完美主義并不像聽起來那么美好,這樣一種對完美的追求其實是一種病態(tài),由此會引起他們對一切“不完美”的恐懼。

完美主義者往往會將周遭事物的不完美轉(zhuǎn)化為深深的自卑與沮喪,因為這些不完美,他們變得易怒和激動。與此同時,他們往往會將自己對事物的標準強加在別人身上,認定別人也如同他們一樣無法接受這樣的不完美。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便會給自己施加更多的壓力,因此,“完美主義”也時常與社交恐懼癥相伴。

由于完美主義者有著極其顯著的特征,所以,只需要通過下述幾個問題的自測,我們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1.當別人在你工作時說話是否會打破你的注意力,并讓你感到惱怒?

2.在你計劃購物時,是否會不理會那些向你推銷的人,并主動尋找一些自己需要的信息再進行判斷整合?

3.你是否十分討厭那些隨便的人,并且私底下會對他們不負責任的行為進行批判?

4.你是否經(jīng)常會思考,有些事情如果換別的方式去完成,可能會更加完美?

5.你是否時常因為不滿自己或他人,而常常對自己或他人所做的事吹毛求疵?

6.你是否時常因為照顧他人的想法,而選擇放棄自己所需以及機會?

7.你是否經(jīng)常認為干任何事都是全力以赴的,卻又常常希望自己能夠再輕松些?

8.你會不會在心里提前規(guī)劃好每日應(yīng)做的事情?

9.你是否時常因為不滿意自身服飾或者室內(nèi)裝飾等而經(jīng)常對它們進行改動?

10.你是否經(jīng)常因為他人無法一次性完成任務(wù),而選擇自己親力親為完成這項任務(wù)?

以上的10個問題,你如果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是”的話,那么就證明你很接近,甚至已經(jīng)是完美主義者的一員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不管你自身是否察覺,“完美主義者”這個身份都確確實實地傷害著你以及你身邊的人。因為“完美主義者”經(jīng)常會把自己的意識強加在他人的身上,鬧得雙方都不開心。對于“完美主義者”自己而言,若別人不肯順從,或者做的有一丁點兒令他不滿意都是一根卡在喉嚨里的刺。同樣地,對那些他們周邊的人而言,被強加思想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克服自己的完美主義呢?

首先,你可以嘗試著將自己的標準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然后嘗試著降低自己的標準,再來看看降低標準后,你取得的成績是否有所降低。你會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不僅你的表現(xiàn)并不比原來差,并且你心里的滿足程度也會大大提升。扭轉(zhuǎn)“追求完美使我更加成功”的固有觀點為克服完美主義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chǔ)。

其次,克服恐懼。前面也說了完美主義與恐懼癥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對不完美以及別人看法的恐懼感會強迫著你去追求完美。這個時候,不妨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周圍。想一想真的有完美無瑕的東西存在嗎?不完美的事物是否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同時,把自己從“舞臺中央”拿下來,沒有人永遠生活在鎂光燈下面,也沒有人會是世界的中心。

你可以在人前表現(xiàn)得不那么完美,事實上即使是社交高手也有失態(tài)和說錯話的時候,當你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恐懼感也會隨之煙消云散。

4.社交恐懼癥是個大家族

過分的敏感和負面會損害你的人際關(guān)系,你沒必要太在意他人的評價。

社交恐懼癥主要又可以細分為赤面恐懼、視線恐懼、表情恐懼、口吃恐懼、異性恐懼等。有的人對在他人面前臉紅感到恐懼;有的人對視線交流有著極度的恐懼;有的人恐懼與異性交往;還有的人一說話就口吃……這些其實都是社交恐懼癥的一種。

在日常生活中,社交恐懼癥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的5種恐懼:

1.臉紅恐懼

通常而言,當我們在面對他人時,我們可能因為害羞、不好意思等情緒而臉紅。然而,對于臉紅恐懼癥患者而言,這卻是一件十分羞恥的事情,臉紅讓他們倍感焦慮,不知所措。到了后來,因為臉紅癥狀的長期保持和刺激,臉紅恐懼癥患者便會非常恐懼出現(xiàn)在大眾眼前。一般來說,紅臉恐懼癥患者會有以下幾點特征:首先,患者堅信自己臉上或者脖子上任何程度的泛紅都會被人家看到;其次,他又斷定自己的談話對象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判斷他軟弱無能,進而因此拒絕或是輕視他;最后,他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無論如何都不能在別人面前臉紅。事實上,在別人眼中,臉紅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甚至還有點迷人的事情,但在臉紅恐懼癥患者眼里卻猶如天塌了一般痛苦不堪,這是沒有必要的。臉紅恐懼癥患者的內(nèi)心仿佛住了兩個小人:一個羞怯、懦弱,另一個則厭惡這種羞怯懦弱,這兩個小人的矛盾讓他們過得十分沉重吃力。

2.視線恐懼癥

視線恐懼癥患者往往在和其他人相見時,不敢正視對方,一旦與對方視線有交集就會感到十分難受,導(dǎo)致視線不知應(yīng)該放到哪里才比較妥當。他們一般都會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視線上,并極力平復(fù)自己的情緒。因此,他們常常因為無法集中精神對話,而導(dǎo)致說出來的東西牛頭不對馬嘴,并且經(jīng)常失態(tài),而這種情況又會進一步加劇他們的恐懼。

也有的視線恐懼癥患者表示當自己與一群人身處同一個房間時,自己總是不能將注意力放在自己對面的人的身上,而是情不自禁地關(guān)注身邊的人的視線。以一個身患視線恐懼癥的學(xué)生小高為例。上課的時候,他總是會不由自主地逃避老師的視線,生怕一個不注意與老師對上視線,或者總感覺自己身邊的同學(xué)正在觀察自己,因而導(dǎo)致無法認真聽講,幾次被老師批評,甚至陷入崩潰狀態(tài)。

3.表情恐懼

面部表情是人類內(nèi)心的投射。通過面部表情,我們可以傳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然而,卻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對自己面部表情感到擔憂,生怕別人因為他們的面部表情而產(chǎn)生不適、輕蔑、恐慌等感覺。有的患者覺得自己的眼神會讓人家感到害怕,或者覺得自己似乎經(jīng)常黑著臉,肯定會讓人感到不適等,甚至有的人想到了通過整容來改變自己的表情。然而,整容也并不能給他們自信,因為不管怎樣,他們還是能夠從自己的表情中找到不滿意的地方,并將這些不滿意投射到他人的態(tài)度上,堅持認為他人對他們的表情也同樣反感甚至更加不喜。

4.異性恐懼

異性恐懼癥是一種主要發(fā)生在青春期的心理疾病,患者大多數(shù)為18~20歲的男生。

異性恐懼癥患者的主要癥狀和前面所講的幾種恐懼癥情況相仿,而差別就在于,患者所恐懼的對象只針對異性,而不涉及同性。這些患者在面對異性時,往往會感受到極大的壓迫感,并伴有出汗、口吃、回避目光等表現(xiàn),而事實上,他們的內(nèi)心又是十分渴望與異性接觸的。內(nèi)心的矛盾,外在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都給異性恐懼癥患者帶來了極大的折磨。

5.口吃恐懼

口吃恐懼癥患者不一定是患有口吃的人,因為這些口吃恐懼癥患者在獨自朗讀時,并不會出現(xiàn)任何口吃的現(xiàn)象,只是但面對他人的時候,口吃的毛病就會顯現(xiàn)出來。他們難以與他人交談,時常會感到發(fā)音障礙。有時候,話還沒說完,就感覺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了。他們對于自己口吃的毛病耿耿于懷,乃至發(fā)展到無法與人繼續(xù)交流溝通,抗拒各種社交場合的地步。

……

事實上,除了上述的各種恐懼癥外,社交恐懼癥還有許多其他的分類,這些社交恐懼癥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xí)绊懟橐龊凸ぷ鳌?

其實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都或多或少地對跟陌生人接觸有些害怕,但是,社交恐懼癥患者不是簡單地害怕接觸陌生人,他們總是處于一種焦慮狀態(tài)。他們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所以,與陌生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xiàn),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wù)。

社交恐懼癥患者總是擔心自己會在別人面前出丑,在參加任何社會聚會之前,他們都會感到極度的焦慮。他們會想象自己如何在別人面前出丑。當他們真的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會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說不出一句話。當聚會結(jié)束以后,他們會一遍一遍地在腦子里重溫剛才的鏡頭,回顧自己是如何處理每一個細節(jié)的,自己應(yīng)該怎么做才正確。

社交恐懼癥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治療矯正。

1.暴露療法。

怕什么去做什么,躲什么去迎什么。一位怕到鬧市去的青年,醫(yī)生給他做了硬性安排,讓他每天賣100份當天的晚報。開始他不敢在街頭抬頭叫喊,就寫了一張大字海報“誰買晚報,伍角一份”。結(jié)果第一天僅賣了10份,第二天有所好轉(zhuǎn),第五天就全部賣光,第十天他竟在一晚上走街串巷地賣了200份報紙,他感到特別興奮。但這種暴露療法不是對每個社交恐懼癥患者都能成功的。因為有些人根本面對不了,堅持不了多久就半途而廢,不久又習(xí)慣地進入恐懼之中,最后還是采取回避策略。

2.做一些克服羞怯的運動。

例如:將兩腳平穩(wěn)地站立,然后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堅持幾秒鐘后放下,每次反復(fù)做30下,每天這樣做兩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覺。

3.準備應(yīng)急措施。

與別人在一起時,不論是正式與非正式的聚會,開始時不妨手里握住一樣?xùn)|西,比如,一本書、一塊手帕或其他小東西。握著這些東西,對于害羞的人來說,會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種安全感。

4.學(xué)會毫無畏懼地看著別人,并且是專心的。

當然,對于一位害羞的人,開始這樣做比較困難,但你非學(xué)不可。試想,你若老是回避別人的視線,老盯著一件家具或遠處的墻角,不是顯得很幼稚嗎?難道你和對方不是處在一個同等的地位嗎?為什么不拿出點兒勇氣來,大膽而自信地看著別人呢?

5.充實自我。

有時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過分緊張,而是由于你的知識領(lǐng)域過于狹窄,或?qū)Ξ斍鞍l(fā)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緣故。假若你能經(jīng)常讀些課外書籍、報紙雜志,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社交場合可以毫無困難地表達你的意見。這將會有力地幫助你樹立自信,克服羞怯。

5.如何預(yù)防社交恐懼癥

隨便暴露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但是完全封閉內(nèi)心,則是一件更危險的事情。

內(nèi)斂、含蓄是中國人的“國民性格”,但是這些性格其實從一定程度上擾亂了人們對社交恐懼癥的判定。大多數(shù)人把對社交的恐懼看作是自身性格上的缺陷,或是中國人的國民性,而不將其視為一種心理問題,或者說寧可認為是不足,也不愿承認是一種疾病。這導(dǎo)致了有關(guān)社交恐懼癥的防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

1.預(yù)防社交恐懼癥,要讓自己“不再怕”。

“社交恐懼癥”最主要的心理特征顯然就是“恐懼”二字,也就是“怕”——怕出丑、怕見生人。這些“怕”的心理是在生活、學(xué)習(xí)、工作中長期累積下來的,久而久之,社交恐懼癥也就形成了。所以,要想預(yù)防社交恐懼癥,就要在日常的生活、學(xué)習(xí)、工作過程中,更多地去和外界接觸。

2.預(yù)防社交恐懼癥,要先戒除自卑感。

自信的反面就是自卑,自卑是一種軟弱,輕視自己的復(fù)雜情感。在很多情況下,社交恐懼癥患者也是一個自卑感較強的人。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如果一個人經(jīng)常覺得自己或者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遠比不上別人的話,他的內(nèi)心就會被消極、無助所包圍,長此以往,他們在社交上的表現(xiàn)就會顯得畏縮失態(tài);而表現(xiàn)越差,他們就會越自卑,因此形成一個死循環(huán),最終就會導(dǎo)致社交恐懼癥的出現(xiàn)。所以,要想預(yù)防社交恐懼癥,就要先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心。

3.預(yù)防社交恐懼癥,先要懂得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社交活動其實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應(yīng)酬,沒有必要過分苛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只要做到隨和、大方、自然即可,即使偶爾出現(xiàn)一點小瑕疵也不要緊,因為除了你自己,其他人其實都不會太過在意。而如果總把自己不盡如人意的表現(xiàn)記在心里,這些小瑕疵就會被無限放大,給你帶來巨大的陰影和心理壓力,并對你的社交生活造成極大阻礙,最終讓你深陷社交恐懼癥的牢籠。要知道,你從來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沒有人會時刻注意你的衣著、言談舉止。

4.預(yù)防社交恐懼癥,不妨先學(xué)點社交禮儀。

社交禮儀是指在社交活動中,為了顯示尊敬、親切、友好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行為規(guī)范。主要包括:女士視場合、時間而裝扮;男士衣著整潔適宜;坐姿端正;走路時姿態(tài)優(yōu)雅、輕盈、快捷;站姿挺直……如果能夠做到基本的社交禮儀熟稔于心,那么,無論在怎樣的社交場合,面對怎樣的人,我們都能做到落落大方,自信自然。對社交的恐懼也會大大減少,社交恐懼癥當然不會找上門來。

5.預(yù)防社交恐懼癥,不如多點閱讀。

閱讀能讓人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增加談資。其實很多社交恐懼癥患者之所以不愿意與人交往,是因為在與不是很熟悉的人會面時,經(jīng)常會冷場、尷尬、不知道要聊什么。聊不下去會導(dǎo)致社交行為受挫,進而導(dǎo)致對社交的恐懼,這樣的事情再常見不過了。“聊不下去”主要原因莫過于沒有共同話題,而沒有共同話題在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眼界不夠開闊。如果一個人能夠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那么在很多情況下,他都能很好地融入談話內(nèi)容之中,也不至于因為話題匱乏導(dǎo)致無話可談。

預(yù)防社交恐懼癥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愿意付出努力,你就能夠?qū)W會用正面的、自信的態(tài)度面對一切事情。

【Conclusion】殘酷的毀滅者——社交恐懼癥

對社交的恐懼會毀了你自己……

對于一些嚴重的社交恐懼癥患者來說,生活已經(jīng)失去了魅力,因為他們總是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度過:要么是瘋狂逃避任何一切可能導(dǎo)致他們恐懼發(fā)作的社交活動,要么強迫自己忍受著。

其實,連他們也很清楚:人是一種社交動物,他們不可能徹底避開一切社交。因此,社交恐懼癥患者通常都是痛苦和糾結(jié)的,他們很清楚自身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社交,他們避不開自己恐懼的對象。從這一點來說,社交恐懼癥確實是非常悲劇的,因為不管是特殊恐懼癥患者,又或者是廣場恐懼癥患者,當他們不與恐懼對象狹路相逢時,他們都是快樂且安定的。而這種快樂和安定卻是十分奢侈的,就算偶爾能夠避開社交,他們的心情也未必是愉快的,因為人并不是獨狼,失去社交能力對于一個人而言是殘酷的。如果這樣的描述讓你感到有點難以理解,那么,我們不妨看看社交恐懼癥患者的日常生活片段,或許你就能感受到那種無助與痛苦了。

小A從小就患有社交障礙。小時候,社交障礙只是讓他在人前時常感拘謹、難受,讓他在大人面前不討喜;但是隨著年紀增長,他的社交障礙卻進一步加劇,開始惡化成為社交恐懼癥,社交對于他來說成了一件更加痛苦的事兒;最后發(fā)展到當他和別人面對面時,會劇烈顫抖,這樣的顫抖加重了他的癥狀——他固執(zhí)地認為對方肯定注意到了他的難堪與失態(tài)表現(xiàn)。從那以后,他就盡量少與他人相處,盡量少打交道。然而,社交恐懼癥卻還是不打算放過他。慢慢地,連上班都會讓他感到難受、無所適從,他害怕跟人打招呼,害怕開會討論問題,害怕集體活動。他覺得別人都在關(guān)注他,審視著他的各種缺點,這樣的認知讓他更加恐懼和別人接觸。他生怕受他人歧視,拼命想要克制住自己的社交恐懼癥,可惜卻總是無濟于事——他不是表現(xiàn)得畏縮,就是表現(xiàn)得生硬。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放棄工作,選擇在家兼職接單。他的恐懼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廣泛了,“有人在場”這件事成為他無法不介意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選擇把自己鎖在家里。直到后來,他發(fā)現(xiàn)酒精可以讓他感到放松,能夠很好地緩解顫抖等植物神經(jīng)性的反應(yīng),于是,他又開始染上了嗜酒的毛病……

事實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有很多。對于一些社交恐懼癥患者來說,社交場合上的任何一點風(fēng)吹草動都會誘發(fā)他們的恐懼癥,因此,每一次社會交往對于他們而言都是煎熬,很多社交恐懼癥患者還可能同時患上抑郁癥或者染上嗜酒的壞毛病。

社交恐懼癥患者就真的那么抗拒社交,厭惡社交嗎?

不,相反地,他們比任何人都渴望社交,渴望自己能夠堂堂正正地站在他人面前,也渴望自己能夠與其他人一樣從容地與他人交流。正因為懷著這樣隱秘的渴望,社交恐懼癥對于他們而言則更加煎熬。他們不同于內(nèi)向的人,他們并不享受獨處的感覺,當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對自己在社交場合的失態(tài)、所受的挫折進行深度回憶,每次進行這樣的回憶,他們的內(nèi)心又會被狠狠地剜上一刀——恐懼感、焦躁感便來得更加強烈了。所以,在與其他的各種恐懼癥作對比后,我們將社交恐懼癥視為人類最大的天敵,因為它的出現(xiàn),足以毀滅一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宣威市| 丹棱县| 嘉禾县| 六枝特区| 丰镇市| 彭州市| 柞水县| 环江| 赤城县| 莱西市| 郧西县| 高州市| 中西区| 高清| 台州市| 安顺市| 海阳市| 扎赉特旗| 泸溪县| 建水县| 荔浦县| 齐河县| 宝丰县| 江门市| 玉环县| 务川| 龙州县| 裕民县| 普格县| 广昌县| 姚安县| 阿坝县| 开平市| 赤水市| 界首市| 揭东县| 璧山县| 花垣县| 西峡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