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5 從長江遠航大海的船長

鄭昊

長江商學院MBA 2009級

北京大學 法學學士

陸客帆船聯合創始人

herbert_zheng09@mail.ckgsb.edu.cn

中國 海南

有個學長曾經對鄭昊說,在中國只有兩種人生是成功的,從政或者從商。這句話讓從小到大一向聽話的鄭昊嚇蒙了。“我無法認同,我不甘心,我要探索那條屬于自己的第三條路。”

2013年秋,長江商學院MBA慶祝十周年的校友論壇上,鄭昊身著“標配”:長舌棒球帽,條紋襯衫,寬大牛仔褲,出現在眾多校友面前。帽檐下狂野的絡腮胡,海風長期拂打的黑紅色臉頰,聲音低沉還略帶沙啞,很多人幾乎沒有認出他。

以前大家對鄭昊的共同印象是“白凈書生”。江南書香門第,自小飽讀詩書,北京大學元培學院高材生,畢馬威(KPMG)財務顧問。為人洞若觀火卻低調淡定,總是恰到好處地彬彬有禮。

可大家還不知道,江南書生鄭昊從長江商學院畢業后,就直接駕著“洛神號”揚帆縱海去了,再沒涉足過滿口蹦英文單詞兒的寫字樓。

他拿著麥克風對校友們高聲說:“如果可以,請大家叫我船長。”

從賈寶玉到魯智深

鄭昊剛上大學時,一個北大學長對他說,在中國只有兩種人生是成功的——從政,或者從商。從小到大一向聽話的鄭昊,聽到這句話嚇壞了。

權力或金錢,這些貌似最經典的選擇或許吸引過很多人,但鄭昊是無法接受的,更不甘心。他一下子也想不明白“從政”或者“從商”的大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兒,也無法強迫自己去想,直覺告訴他,必須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第三條路來。

懵懂中從北大畢業了,進入畢馬威做咨詢顧問,和各種企業客戶溝通,不停地出差做項目。年輕的鄭昊認識了一些民營企業家,他們身上多少有些武俠范兒的“匪氣”,膽大心細,敢說敢做,魄力十足,讓這個讀通史念名著的書生打心眼兒里佩服。和他們在一起,一向淡定的書生也熱血沸騰,期待可以跟著他們在各種劫數中闖關升級,到“刀尖舔血”般的市場起伏里去撲騰,去沉淀出最真實的價值。鄭昊說,“我不想10年后變成畢馬威的老板,所以我干脆直接辭職讀長江(商學院)了。”

長江商學院的神奇是有數不盡的緣起緣滅,混雜在各色優秀人物間,無時無刻不發生著不同氣場的激烈化學反應。鄭昊在這里遇到了領他進入帆船界的“帶頭大哥”——胥桂喜(長江商學院EMBA14期)。

河北人胥桂喜,在海南旅游和房地產業打拼數十載,商海浮沉曾讓他一夜間身無分文,也讓他多次奇跡般地站起來。鄭昊這樣形容他們的相遇:“我們和EMBA的上課時間有重疊,所以認識了挺多他們班同學。大家經常一起討論問題,瞎吹牛,開玩笑,商量著做點什么。當時EMBA很多同學考慮再次創業。阿里巴巴做高管出來的葉一火攛掇大伙兒觸網。我老板(胥桂喜)是個有點子(商機)就要立馬試錯的人,于是就開始折騰海南旅游電子商務項目了。我當時不到30歲,閱歷有限信心不足,很需要有‘帶頭大哥’引路,很想學他身上那種天生的‘匪氣’。慢慢地,我們互相看對眼了,我跟定他了!”

從寫字樓“賈寶玉”到民企“魯智深”

在經歷了國內頂尖的法學院、商學院教育后,鄭昊離開長江商學院后直接去了胥桂喜創辦的民企。從電子商務到家庭連鎖賓館,從水果鮮花批發到三亞旅游……在多個項目中的摸爬滾打,終于修煉出了不少粗獷的男人氣概,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已經從賈寶玉變成魯智深了。”

從長江到大海

只有揚帆出海的人會知道,野性才是大海的真相。鄭昊第一次接觸帆船是在2010年,生不如死。“我當時真不明白帆船上的洗手間有什么作用?我所有的消化物都是從上消化道排出體外,基本上沒有上廁所的需要。”但他沒有停下,繼續玩,繼續暈,還開玩笑地預測吐出來的食物會是什么顏色。

一次頂風從三亞去深圳的長航線上,四五米高的大浪,船顛得很厲害,跑去船尾解手,一個浪過來,腳下一滑,差點掉海里。幸好有個安全索把他掛住了,“只是磕掉了門牙,破相了……”面對帆船,他像不知饜足的孩子。返航上岸后他或許會賭咒這輩子再也不玩兒了,但下一次碰到感興趣的航線,又立刻“記吃不記打”地出發了。

熟人聽說他玩兒帆船后,客氣者評價說“不務正業”,親近耿直者則直接問“你瘋了嗎?名校畢業做這個不可惜嗎?”鄭昊的回應絕不含糊:“優秀人才要上得了殿堂,下得了廚房。學歷史的人能賣豬肉,學法律、管理的人怎么就不能開船?同是北大法律系畢業,有人做了總理,也有人做了詩人。我做個船長,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按照鄭昊的理論,人生的成功不是以口袋里鈔票的多寡來決定的,而是生活的廣度和豐富程度。在大海上一次次挑戰極限的時候,鄭昊也通透了自己的今生過往,明白了未來該如何選擇屬于自己的生命。

鄭昊在長江商學院上學的日子

陸客帆船團隊拓展訓練現場

“前30年的人生,大部分時間我都在被選擇。雖然沒有什么人逼迫我,但我一直活在別人的期望里。這個世界說,你要去念好大學、好專業,于是我去念了北大;這個世界說,你需要一份高薪、穩定、體面的工作,于是我去做了咨詢顧問;這個世界說,你去念這個有深度、有廣度的商學院,于是我來到長江(商學院)。我一直生活在別人的生命里,但是當我航海的時候,四顧茫茫的大海,沒有人告訴我,應該做什么,去哪里,必須要自己選擇。”鄭昊說。

在別人眼中的放逐,卻是他通向自由的通途。鄭昊從未停止尋找心心念念的第三條道路,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能做自己真正認同的事,這也是他從很多優秀的長江商學院和北大的校友身上學到的——追隨真心(follow your heart)。而帆船就是鄭昊找到的那從商、從政以外的第三條道路。

“沙場”揚帆

當“帶頭大哥”胥桂喜提出把帆船運動作為大眾商業項目運作時,手下眾兄弟都在忙活著電子商務、酒店連鎖等熱門兒差事,沒人看好帆船業務的經濟前景。于是,剛從長江商學院畢業、喜愛帆船、又一心想投身“沙場”的鄭昊,就頂了這項差事,兩人共同創建“陸客帆船”品牌,好讓更多人知道和體驗帆船的樂趣。

鄭昊家在北京,但有了“自己的一攤事兒”后,他的整個2012年和2013年都是在三亞度過的。產品流程設計、各環節人員配備、市場開發和客戶拓展,鄭昊在每個細節上投入認真和熱情,逐漸搭建起了一套可行的業務運轉體系。稍微騰出手來時,他開始四處跑合作,談資金,想讓陸客帆船盡快上軌道。

然而,馳騁“沙場”光有熱情是不夠的。盈利模式不夠清晰,導致公司前兩年都在虧本賺吆喝。回顧創業之初的彎路,鄭昊說,“我一心只想著大干一場,需要決策權讓自己施展拳腳。可當時對商業模式思考不清,對打造品牌沒有強烈的渴望。這些都是錯誤的。”

剛入學參加新生戶外拓展時的鄭昊

帆船運動的商業化運作,脫離不了兩條路線:專業化和商業化。專業化是體育運動商業化速度較快的一條線路,具體方法包括舉辦專業比賽、打造專業俱樂部、提供專業培訓等。衍生開來的產業包括比賽收入、廣告贊助、裝備提供、周邊商品提供等。海南陸客還有一支專業帆船隊,參加了中國杯等許多重要賽事。

另一條路線是大眾商業路線。“任何一項體育運動,要想真正開展得好,光有觀賞性不夠。像網球、足球、籃球等熱門運動,都是專業化和大眾化路線兼顧的。”鄭昊認為這條路線更有價值,通過降低大眾了解和體驗帆船運動的門檻,讓他們體會到帆船運動的魅力和樂趣。

如何進一步識別目標市場,取勢中產階級在中國的快速增長,鄭昊把目光放在國內中高端消費者身上。簡單的炫耀名牌商品已經是過去式,展示有“技術含量”的個人生活方式,比如帆船,是這部分消費者感興趣的事。這部分人群或許就是突破口。2012年晚些時候,陸客帆船開始在這個市場發力。長江商學院、微軟等數十家機構或企業,陸續選擇陸客帆船提供大型團隊拓展活動,團隊人數從二十至上百人不等。

到2013年,通過參加企業團隊拓展而了解到陸客帆船的人有數千之多,成為陸客帆船重要且穩定的優質消費者客戶增長源。“帆船是一項非常健康陽光的運動。通過團隊拓展體驗過它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對自己有所自省,然后越來越喜愛它。”鄭昊說。

隨著業務量的快速攀升,陸客帆船的軟硬件配備都跟著升級強化。所有教練和船長均必須有救生員執照,3000海里以上的航行距離,甚至是超過8年的帆船駕齡。公司擁有的帆船種類和數量繁多,既有簡便靈活的FAREAST 18R,又有安全穩固的Beneteau First 40.7。這個原來不被人們看好的項目,現在已然成為集團的明星產品了。

做自己生命的船長

從外企到民企的路子,很多人無功折返。民企常見的“一言堂”和“拍腦袋”現象,讓很多大公司出來的、喜歡看數字說話的專業人士感到不適應,認為決策風險高,管理混亂,多少成為民企留不住人才的罪狀。鄭昊說,在民企這些年,他始終以謙卑平和的心態應對各種狀況,到目前為止還是瀟灑地做著魯智深。

“其實,有些在大企業不好用的工作方式,在民企卻是最有效率的。不見得民主總能產生好效果。企業個體的差異很大,只要發現有價值的事情,立刻行動去做,這才是最重要的。”

鄭昊說還是想出去獨立創業。“現在的狀態還是有點像學徒。以前在課堂里學,后來跟著大哥學。我總得自己折騰點事兒!”從長江匯入大海,鄭昊找到了自己的航向,要做自己生命的船長。

他的船叫“洛神號”,也是他約定和大海相伴余生的信物。真正的航海者從來都“不裝”,鄭昊雖然是半路出家,但自認絕對是真正的航海者,坦誠到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环江| 崇文区| 青神县| 曲麻莱县| 静安区| 黔东| 龙江县| 德令哈市| 锦州市| 怀来县| 合作市| 彭阳县| 招远市| 缙云县| 青龙| 陇川县| 博白县| 合山市| 佳木斯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东阳市| 江城| 雷波县| 翁牛特旗| 广饶县| 城市| 宣汉县| 遵义市| 沧源| 金乡县| 开鲁县| 济南市| 八宿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长白| 灌南县| 襄樊市| 罗山县| 舟曲县|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