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病效驗秘方(第2版)
- 李廣瑞
- 9字
- 2019-01-03 13:06:15
第二章 細菌性皮膚病
第一節 膿皰病
膿皰病俗稱“黃水瘡”,是一種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其致病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特點是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現膿皰、膿痂,多發于夏秋季節,好發于兒童,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易在托兒所、幼兒園或家庭中傳播。
中醫認為,夏秋季節,氣候炎熱,濕熱毒邪壅遏,熏蒸肌膚而成;若小兒機體虛弱,肌膚嬌嫩,腠理不固,汗多濕重,調護不當,暑濕毒邪侵襲,更易導致本病的發生。當以清熱解毒祛濕為主要治則。
一、治療方
(一)內治方
1.蜂房銀菊湯
【組方】 野菊花、金銀花、雞內金、土茯苓各15g,蜂房白芷、穿山甲片(炒)、皂角刺各10g,乳香、當歸各6g。
【方解】 方中蜂房具有祛風定痙、解毒瘡、散腫定痛等作用,對未成膿者能使膿消散,使已成膿者使膿皰自潰,使已潰者拔毒生肌,以促進創口早期愈合,既能內服,又可外敷。與金銀花、野菊花配伍,清熱解毒、消癰瘡腫毒療效更顯著;與穿山甲片、皂角刺、乳香、白芷、當歸、土茯苓、雞內金配伍使用,除具活血定痛、拔毒消腫排膿功效外,并可調氣活血、祛濕,能迅速改善皮膚微循環有效血流量,是加促痊愈的因素。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祛濕,活血消瘡止痛。主治膿皰瘡。
【加減】 煩躁不安、納呆者,加獨腳金、蟬蛻、燈心草;脾虛體弱、納呆者,加黃芪、薏苡仁、麥芽,或加大土茯苓的用量。
【制法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來源】 劉月嬋.蜂房銀菊湯治療膿皰病的體會.新中醫,1995,27(7):43-44.
2.加味五味消毒飲
【組方】 紫背天葵、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連翹各30g,七葉一枝花、石斛各15g。
【方解】 方中紫花地丁、紫背天葵、蒲公英、野菊花、連翹、七葉一枝花均有清熱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強,并能涼血散結以消腫痛;金銀花兩清氣血熱毒;石斛滋陰清熱。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主治膿皰病。
【制法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總結】 本方用藥力專效宏,如病情嚴重,還可以適當增大藥量。
【處方來源】 編著者經驗方。
3.連翹清暑湯
【組方】 連翹、天花粉、金銀花、車前草、赤芍各6g,滑石10g,澤瀉、鴨跖草各3g,生甘草2g。
【功效主治】 清暑解毒。主治膿皰病。
【制法用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3歲以內兒童按年齡比例酌減用量。
【處方來源】 民間驗方。
4.萆薢滲濕湯
【處方來源】 萆薢15g,薏苡仁30g,黃柏、茯苓、牡丹皮、滑石、通草各10g,澤瀉12g。
【功效主治】 祛濕解毒。主治膿皰瘡。
【制法用法】 每日1劑,水煎300ml,分早晚2次內服,剩余藥渣水煎1000ml外洗。5天為1個療程。
【處方來源】 清·高秉鈞《瘍科心得集》。
5.四君消風湯
【處方來源】 黨參、薏苡仁各10g,茯苓18g,蒼術、白術、當歸、黃芪各6g,炙甘草、防風、法半夏各3g,金銀花4.5g。
【功效主治】 健脾,除濕,解毒。主治膿皰病反復發作者。
【制法用法】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處方來源】 民間驗方。
(二)外治處方
1.自擬青硼膏
【組方】 青黛30g,黃柏25g,黃連、黃芩各10g,地榆20g,冰片5g,香油適量。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燥濕涼血,祛腐生肌。主治膿皰病。
【制法用法】 將上方藥物搗末過100目篩,放入備用藥瓶內,用香油調勻即成膏。患處用0.02%呋喃西林浸洗,涂上青硼膏,加蓋1~2層消毒紗布即可,每日換藥2次。
【處方來源】 貴州納雍縣皮膚病性病防治站陳啟春醫師經驗方。
2.復方二黃散
【組方】 生石膏、大黃各100g,黃柏50g,五倍子、青黛、白礬各30g,秦皮20g。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止癢。主治膿皰病。
【制法用法】 諸藥分別研細末,混合均勻,貯瓶備用。用時先用生理鹽水清洗皮損表面,然后視皮損面積大小,用消毒干棉簽蘸藥粉直接外敷皮膚破潰滲出部位。如果膿皰未破或伴有較厚膿痂者,可用適量的香油和藥面調成糊狀,涂敷皮損表面,無須包扎,暴露為好,每日2次,至病愈為止。
【處方來源】 吉林省集安市中醫院蘭莉醫師經驗方。
3.二妙散加味
【組方】 蒼術、黃柏、苦參各15g,土茯苓、蛇床子各10g。
【功效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止癢。主治膿皰瘡。
【制法用法】 水煎,外洗時用干凈小毛巾蘸藥液稍用力擦拭,最好將黃色結痂部分擦掉,效果更佳。每日1劑,每日2~3次。
【處方來源】 鄭鳳云.二妙散加味治療小兒膿皰瘡100例療效觀察.中國鄉村醫藥,2008,15(2):49.
4.復黃散
【組方】 生石膏、滑石粉各350g,升華硫80g,黃柏60g,五倍子100g。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主治膿皰病。
【制法用法】 各藥分別研末,調勻成散,再用適量樟腦酒(樟腦25g兌入白酒200ml中溶解即成)與藥末和成糊,備用。外搽患處,每日2~3次。
【處方來源】 民間驗方。
5.玉容膏
【組方】 芙蓉葉25g,凡士林100g。
【功效主治】 清熱涼血。主治膿皰病、瘡癤、丹毒等。
【制法用法】 芙蓉葉研粉,凡士林加熱熔化,調勻,外敷,每日2~3次。
【處方來源】 郭志杰.一味妙方.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6.膿皰瘡洗方
【組方】 防風、荊芥各18g,白芷10g,苦參、雄黃、蒲公英各30g。
【功效主治】 解毒,除濕,祛風。主治膿皰病。
【制法用法】 煎湯洗瘡,每日1次。
【處方來源】 民間驗方。
二、調理方
1.綠豆冰糖粥
【組成】 綠豆50g,薏苡仁25g,冰糖25g,粳米50g。
【制法用法】 煮粥食,每日1~2次。
2.山藥苡仁田雞粥
【組成】 山藥20g,薏苡仁20g,大田雞1只,粳米50g,冰糖25g。
【制法用法】 將大田雞剝皮,除去頭、腳、內臟,洗凈后切碎,入山藥、薏苡仁、粳米煮粥,將熟時入冰糖調服。每日1~2次。
【說明】 用于反復發作的膿皰病。
3.二豆飲
【組成】 馬料豆、赤小豆各10g。
【制法用法】 水煎湯。代茶飲。
4.蜜糖金銀花露
【組成】 金銀花、蜂蜜各適量。
【制法用法】 水煎金銀花,飲前分次加適量蜂蜜,攪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