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扁平疣

扁平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常見的皮膚贅生物,屬良性疾病,可以治愈,無嚴重危害。好發于青年人顏面、手背和前臂,呈針頭至黃豆大的扁平丘疹,一般無自覺癥狀,有時有輕度瘙癢感,皮疹逐漸增加,病程緩慢,扁平疣常沿抓痕呈串珠狀排列。

扁平疣屬于中醫“扁瘊”的范疇。中醫學認為,扁平疣的發生不外正虛邪盛二因,其正虛者,脾肺氣虛,肌表不固,腠理疏松,氣血失和;其邪盛者,外感風熱化毒,或肝陽偏亢,阻于經絡,毒熱搏結于肌腠,氣血瘀滯。其病機的關鍵在于熱毒和氣血瘀滯。治療上邪盛為主者,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正虛為主者,益氣固表,調和氣血,活血解毒。

一、治療方

(一)內治處方

1.扁平疣方

【組方】 龍膽30g,梔子、黃芩、柴胡、當歸、澤瀉、木通、車前子、炙甘草、紅花各10g,蓼大青葉15g,地黃15g,紫草20g。

【功效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活血。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上方浸泡半小時,水煎2遍,早晚各服1次,連服15劑。

【處方來源】 楊潔.純中藥治療扁平疣36例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17):1884.

2.平疣方

【組方】 磁石(先煎)、赭石(先煎)、珍珠母(先煎)、生牡蠣(先煎)、板藍根、馬齒莧各30g,薏苡仁20g,大青葉12g,皂角刺6g,紅花6g,香附10g,木賊10g。

【功效主治】 重鎮解毒,利濕活血。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5劑。

【處方來源】 編著者經驗方。

3.三仁湯加味

【組方】 薏苡仁50g,豆蔻(后下)6g,苦杏仁15g,板藍根、滑石各20g,半夏、鴨跖草、通草、厚樸各10g。

【方解】 方中苦杏仁苦辛,輕開肺氣,蓋肺主皮毛,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豆蔻芳香苦辛,行氣化濕;半夏、厚樸燥濕行氣;滑石、通草、鴨跖草增加利濕之功;重用薏苡仁淡滲濕熱,以治其本;板藍根清熱解毒消斑,以治其標。諸藥相合,標本同治,使濕利熱清,故皮疹消退較快。

【功效主治】 宣暢氣機,淡滲利濕,清熱解毒。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服,7天為1個療程。

【總結】 三仁湯加味治療扁平疣23例,痊愈(皮疹全部消失)22例,其中服2劑而愈1例,服3劑而愈5例,服4劑而愈8例,服5劑而愈7例,服7劑而愈1例;顯效1例(服7劑后皮疹消退1/3,拒再服藥,同意外用藥外搽7日而愈)。

【處方來源】 任文奎.三仁湯加味治療扁平疣23例.新中醫,1999,31(2):38.

4.歐陽氏祛疣湯

【組方】 馬鞭草、敗醬草、龍骨、牡蠣各15g,紫草、當歸、紫蘇子各10g,珍珠母、磁石(先煎)、赭石(先煎)、生薏苡仁各15g。

【方解】 馬鞭草、敗醬草清熱解毒化瘀,為君藥;當歸、紫蘇子活血疏風,以助君藥解毒散瘀作用,為臣藥;龍骨、牡蠣、珍珠母、磁石、赭石重鎮潛陽、息風,為佐藥;生薏苡仁滲利脾濕,為使藥。

【功效主治】 清熱解郁,化瘀解毒。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

【處方來源】 湖南省中醫院歐陽恒老中醫經驗方。

5.祛疣湯1號

【組方】 木賊、板藍根、馬齒莧各30g,連翹、香附各15g,薏苡仁40g,蜂房、防風各10g。

【方解】 方中木賊疏散風熱;連翹、板藍根、薏苡仁、馬齒莧均可清熱解毒;香附行氣活血,軟堅消斑;蜂房以毒攻毒,祛風止癢,與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藥力劇增,并可助防風止癢,緩解癥狀。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疏風消斑。主治扁平疣,癥見皮疹淡紅,數目較多,伴口干不欲飲,身熱,大便不暢,尿黃,舌紅,苔白或膩,脈滑數。

【制法用法】 每劑煎2次,合并藥液濃縮至400ml,早晚分服,12歲以下者分3~4次服完。第3煎取汁600ml,先熏后洗,用口罩或毛巾蘸藥汁輕擦患處,以皮損發紅、微痛或出現針尖大小的結痂為度,每次30min,每日2~3次,2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內服外用藥物,忌食生冷、油膩及辛辣食物,勞逸結合,防止感冒,避免反復搔抓。

【處方來源】 張娟莉,王益平.祛疣湯治療頑固性扁平疣195例.陜西中醫,2005,26(6):523-524.

6.祛疣湯2號

【組方】 木賊、馬齒莧、薏苡仁、板藍根、生牡蠣、丹參各30g,連翹、香附、赤芍、玄參各15g,莪術10g,蜂房9g。

【方解】 方中木賊疏散風熱;連翹、板藍根、薏苡仁、馬齒莧均可清熱解毒;同時連翹、玄參、赤芍又有涼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功效;香附行氣活血,軟堅消斑;蜂房以毒攻毒,祛風止癢,與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藥理劇增。莪術、丹參均能活血化瘀,同時丹參又可清解瘀熱。牡蠣軟堅散結。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軟堅散瘀。主治扁平疣,病程較長,癥見皮疹黃褐或暗紅,舌暗紅,苔薄白,脈沉緩。

【制法用法】 每劑煎2次,合并藥液濃縮至400ml,早晚分服,12歲以下者分3~4次服完。第3煎取汁600ml,先熏后洗,用口罩或毛巾蘸藥汁輕擦患處,以皮損發紅、微痛或出現針尖大小的結痂為度,每次30min,每日2~3次,2周為1個療程。

【總結】 祛疣湯1號與祛疣湯2號合用,既可清熱解毒,又能活血化瘀,結聚消散,則“扁瘊”得以消除,皮膚恢復正常。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清熱解毒藥連翹、板藍根、赤芍、木賊等均有抑制病毒、增強免疫力的功能。經臨床觀察,辨證應用祛疣湯1號與祛疣湯2號,治療頑固性扁平疣總有效率為98.40%,痊愈率為83.59%,療效顯著,且無任何毒性作用副作用。

【處方來源】 張娟莉,王益平.祛疣湯治療頑固性扁平疣195例.陜西中醫,2005,26(6):523-524.

7.疣凈湯

【組方】 板藍根30g,貫眾、金銀花、梔子、赤芍各10g,土茯苓、當歸各15g,地黃、山藥各20g。

【方解】 板藍根、土茯苓、梔子、金銀花、貫眾疏風清熱解毒,當歸、赤芍、地黃養血活血祛瘀,山藥健脾益氣。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30劑為1個療程(30天之內皮損消退者,于消退后立即停藥)。

【處方來源】 向榮.疣凈湯治療扁平疣73例.陜西中醫,2008,29(3):295-296.

8.四物湯加味方

【組方】 熟地黃20g,當歸、芍藥、川芎、蟬蛻、蒼術、關附子、甘草各10g,白鮮皮、海桐皮各15g。

【方解】 方中四物湯養血活血;蟬蛻、蒼術、關附子、白鮮皮、海桐皮發散風熱、清熱解毒;甘草調和諸藥。

【功效主治】 疏風解毒,清熱養血。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開水浸泡30min,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5天為1個療程。

【總結】 皮疹消退以面部最快,起效最快5天,大部分患者消退時局部皮膚有輕微瘙癢感、發紅、脫皮等現象,部分患者停藥5~10天后皮疹逐漸消退,治療最短者1個療程,最長者6個療程,部分患者冷凍留下的色素沉著亦可在服藥期間逐漸消退。

【處方來源】 王藝玲.四物湯加味治療扁平疣76例.陜西中醫,2008,29(8):35.

9.蘭紅湯

【組方】 板藍根、白鮮皮、香附、茯苓各15g,薏苡仁20g,百部、番紅花各10g,生甘草5g。

【方解】 薏苡仁、百部健脾滲濕、清肺;白鮮皮清熱解毒、除濕;板藍根、番紅花、生甘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香附、茯苓交濟心腎。

【功效主治】 清肺脾濕熱,交濟心腎,活血涼血解毒。主治扁平疣、尋常疣、跖疣。

【制法用法】 用適量水浸泡30min,煎15min,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汁混合,每日1劑,分上下午口服。再將藥渣水煎,待溫后,擦洗皮損處3~5min;尋常疣、跖疣先浸泡5min,用消毒小剪刀將母疣和較大疣的表面角質層剪去,清除疣內小黑點,再浸泡20min左右,自動晾干,每日1次。

【總結】 臨床上本方治療扁平疣獲得滿意療效。扁平疣、尋常疣、跖疣皆是一種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表皮腫瘤,由于發病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癥狀。因而蘭紅湯用于尋常疣及跖疣同樣可取得滿意的療效。

【處方來源】 朱薇薇.蘭紅湯治療皮膚疣125例療效觀察.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7,21(3):18.

10.除疣劫毒湯

【組方】 薏苡仁30~60g,白花蛇舌草30g,白鮮皮15g,貓爪草15g,蜂房10g,紫草15g,生甘草10g。

【功效主治】 祛風清熱,除濕解毒。主治扁平疣。

【加減】 口苦、咽干者,加柴胡、黃芩;皮膚瘙癢者,加防風、地膚子;心煩者,加牡丹皮、梔子;血虛者,加當歸、益母草。

【制法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來源】 編著者經驗方。

(二)外治處方

1.扁平疣洗方

【組方】 板藍根、木賊、香附、雞內金各30g,莪術15g。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水煎,濾液進行局部洗擦,每次約半小時,以皮損局部微紅為度。

【處方來源】 編著者經驗方。

2.陳氏消疣湯

【組方】 生黃芪10~50g,生薏苡仁、蓼大青葉、板藍根、馬齒莧、生牡蠣(先煎)、磁石(先煎)各30g,莪術6~9g,連翹9g,紫草9g,生甘草5g。

【方解】 蓼大青葉、板藍根、馬齒莧、連翹清熱解毒,配紫草、莪術涼血活血祛瘀;生牡蠣、磁石軟堅化積,重鎮平肝潛陽;重用薏苡仁、黃芪以健脾滲濕,且有透表作用,可引藥直達肌膚;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治療扁平疣。

【加減】 如脾虛重用黃芪;有濕則加用蒼術、黃芩;如疣色暗紫,病程長,則重用莪術并加用紅花、當歸等活血化瘀藥。

【制法用法】 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同時每日至少2次用紗布蘸藥汁外搽,以疣體微紅或微痛為度,每次不少于15~30min。

【總結】 堅持用藥及勤外擦者,起效快,療程縮短。中間自行停藥數天后,皮疹有增多傾向,但再用藥仍有效。本方未見任何不良反應,且見效快,療程短,費用低,取材方便,值得推廣應用。

【處方來源】 陳惠英.自擬消疣湯治療扁平疣40例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21(5):393.

3.鴉膽子煎液

【組方】 鴉膽子100g。

【功效主治】 腐蝕疣體。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將上藥連殼打碎,裝入燒瓶中加蒸餾水200ml,置酒精燈上煮沸10~15min后,去渣取藥液約100ml,即成100%鴉膽子煎液。以棉簽蘸藥液點搽疣體。每日2次,3~4天后軟疣萎縮,逐個脫落。一般用藥3~8天后可獲治愈。

【說明】 本方有腐蝕性,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處方來源】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醫院王豪獻主任醫師方。

4.扁平疣外洗方

【組方】 馬齒莧30~60g,蜂房、白芷、蛇床子、細辛各9g,陳皮、蒼術、苦參各15g。

【功效主治】 疏風清熱,燥濕解毒。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水煎,洗患處,每次15min,每日3~5次。

【處方來源】 馬紹堯.現代中醫皮膚性病學.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1.

5.外涂方

【組方】 木鱉子、硇砂、骨碎補、天葵子(炒)、穿山甲(炒)、白礬、紅花各等份,香油適量。

【功效主治】 軟堅,活血。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裝入瓶內備用。用時,選擇首發的疣,將藥粉與香油少許調成糊狀,敷于該疣上,外用紗布和膠布固定。一般敷藥1次疣體自行脫落。敷藥后患處不可與水接觸。一般用藥1~2次即治愈。

【處方來源】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醫院王豪獻主任醫師方。

6.復方洗疣湯

【組方】 木賊、夏枯草、板藍根、苦參各15g,百部10g,生薏苡仁30g,白芷6g,白鮮皮20g,香附12g,紅花12g。

【功效主治】 疏肝解郁,祛風涼血解毒,解毒除疣。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將藥濃煎收汁,每次先用藥湯熏蒸皮損部位15min,然后用棉簽浸藥汁后在扁平疣丘疹上輕輕搽揉,以局部皮膚微潮紅、發熱為度。每日1劑,每日2次。一般1個月為1個療程。

【處方來源】 孫治安.復方洗疣湯治療扁平疣128例.中醫外治雜志,2008,17(3):33.

7.木賊草酊

【組方】 木賊30g,蜂房10g,75%乙醇100ml。

【功效主治】 疏散風熱,祛邪攻毒。主治扁平疣。

【制法用法】 浸泡2周后取液備用。每日早晚洗凈患處后,視皮損及耐受情況,用木賊草酊濕敷10~20min。連續用藥8周。

【處方來源】 王均.自制木賊草酊治療扁平疣47例.浙江中醫雜志,2009,44(11):842.

(三)針灸處方

1.圍刺法

【取穴】 疣體基底部四周。

【操作】 患者取仰臥位或端坐位,皮膚常規消毒后,選取30號0.5寸美容針,平刺,于疣體基底部四周向中心刺入皮下約0.3寸。瀉法,留針20min,留針過程中不行針。每日1次。

【主治】 扁平疣。

【處方來源】 周建華.體針結合圍針治療扁平疣92例臨床觀察.河北中醫,2006,28(6):454-455.

2.毫針處方一

【取穴】 合谷、曲池、四白、三陰交、血海、太沖。

【操作】 毫針刺,用瀉法,每日1次,留針30min。

【主治】 扁平疣。

【總結】 針灸治療扁平疣效果較好,如局部皮膚發紅、瘙癢明顯,往往是轉愈的征兆,應堅持繼續治療。

【處方來源】 經驗方。

3.毫針處方二

【取穴】 主穴:阿是穴、足三里、血海、中渚、合谷、曲池。風熱者,加風池、商陽;肝熱者,加行間、俠溪;血虛者,加肝俞;脾虛者,加脾俞、中脘。

【操作】 針刺阿是穴(選擇1~2個最先出現或發育充分的疣體)時,在疣體皮膚局部直刺一定深度,不時捻轉;其他穴位進針得氣后緩慢捻轉(不得氣者采用循法、刮法及雀啄催氣),輕中度刺激,平補平瀉法。每次留針15~20min,留針期間歇行針3次,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7~10天,連續治療2個療程。

【主治】 調和氣血,化濕解毒,通絡化瘀。主治扁平疣。

【總結】 應用本法共治療扁平疣31例,經2個療程,結果:臨床治愈12例,好轉13例,無效6例,有效率為80.65%。

【處方來源】 任昶,高永輝.針刺治療扁平疣臨床觀察.針刺研究,2005,30(2).113-114.

4.耳針處方

【取穴】 常用穴:肺、相應部位(面頰、額、頸、上肢、陽性反應點)、內分泌、皮質下、神門、肝、腎上腺。

【操作】 如患者皮損處瘙癢,并伴夜夢多等癥,可配耳穴枕、心,以鎮靜安神、消炎止癢;癢甚者,加耳穴風溪;如大便秘結,可配耳穴大腸,以通腑泄熱,且肺與大腸相表里,又可助肺宣解邪氣;如熱毒熾盛,可加耳尖刺血,以清熱解毒。

【主治】 扁平疣。

【總結】 耳穴治療扁平疣118例,有效率為91%。

【處方來源】 董勤.耳穴療法治療扁平疣的取穴思路與療效評價.新中醫,2008,40(1):104-106.

二、調理方

1.綠豆薏苡仁粥

【組成】 綠豆、薏苡仁等量。

【制法用法】 先將綠豆水煮,沸后煮片刻,將薏苡仁倒入同煮為粥,每晚睡前食用。

2.板藍齒莧飲

【組成】 馬齒莧20g(鮮品40g),板藍根15g。

【制法用法】 煎湯一碗內服,并留少量外涂,每日2次,連用10天。

余參見跖疣的調理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新乐市| 许昌市| 独山县| 铜山县| 元阳县| 疏附县| 辛集市| 玛多县| 鸡东县| 辉县市| 牟定县| 湘潭市| 莱阳市| 乐陵市| 汝城县| 郧西县| 中方县| 宁远县| 玉环县| 同江市| 东至县| 浮山县| 扶风县| 吉首市| 丹东市| 金川县| 莱州市| 石泉县| 萝北县| 吴堡县| 桐庐县| 白银市| 昭平县| 新河县| 克什克腾旗| 湘西| 绥阳县| 涿鹿县| 伊金霍洛旗|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