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血常規檢查,扎針并不可怕

害怕扎針,體檢放棄血常規

玲玲參加工作已經3年多了,雖然單位每年都安排員工進行體檢,但她因為害怕抽血扎針時的那種疼痛,所以連續3年都放棄了血常規檢查。對于扎針的恐懼,這還是玲玲小時候落下的“病根”。從小玲玲的腸胃就不怎么好,但還特別喜歡吃零食,所以經常會肚子疼。

起初,家人都會帶她到兒童醫院就診,醫生為了確診病情,一般都會讓做個血常規化驗。在2歲之前,玲玲對扎針還不太畏懼,年齡稍大點,她的痛點越來越低,幾乎每次抽血時,都會大哭一場,到最后家人抱都抱不住。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吃藥治療。就這么一路下來,對于扎針這一“劫”,玲玲是能躲就躲。

血常規檢查作用大,這一針不白“扎”

實際上,血常規是醫學上最常用的一種實驗室檢查,是醫生診斷某些疾病最重要的依據。如果說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那么血液就是分布于人體全身的“物流系統”,其重量約占人體體重的7%~8%。血液由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組成,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細胞部分。血液細胞有3種,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其制造者都是位于骨骼內部的骨髓。

在血常規化驗單上,用各自的英文縮寫符號表示這些細胞,RBC代表紅細胞,WBC代表白細胞,Hb代表血紅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醫生可以通過觀察這3種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判斷出患者具體的疾病。比如,若白細胞的數值和分類發生變化通常是患有感染性疾病;若是血紅蛋白或紅細胞的檢驗值降低則屬于貧血;有的人一旦出血就很難止得住,往往是由于血小板的減少,而血小板過多又會增加患血栓的風險。此外,有些腫瘤、變態反應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規檢查部分數值的變化。

白細胞高了,一定是感染了嗎?

具體來說,不同細胞的數量和形態與不同的器官關聯。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可以及時發現與營養、消耗、遺傳以及貧血有關的因素。一旦這些數值與正常值背離,就能判斷出哪些器官出現了病變。比如,消化系統疾病會造成營養不良性貧血,而腎臟疾病則可導致腎性貧血,月經量過多的婦女常常發生缺鐵性貧血。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內與疾病斗爭的“戰士”,當人的身體遭遇病菌的襲擊時,白細胞能迅速反應,它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白細胞的數量與細菌感染的程度呈正比,如果檢測出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明顯高于正常值,尤其是中性粒細胞升高,也就意味著身體有了炎癥。一般的患者因感冒、發熱、咳嗽、疼痛等癥狀到醫院看病,醫生多通過白細胞數量的變化初步判斷是否因細菌性感染而造成以上的臨床癥狀。

此外,如果發現白細胞數量或形態出現明顯異常,就需要進一步診斷是否患有白血病。腫瘤患者常進行放、化療治療,但放化療會引起血液系統損傷的不良反應,嚴重者可導致骨髓抑制,進而白細胞顯著減少,導致身體免疫力低下。因此,腫瘤患者需要定期檢測血常規,對白細胞做到“心中有數”。

血液細胞中的血小板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癥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增多常見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早期、脾切除后、急性失血、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等。血小板減少常見于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進癥、腫瘤患者放化療后、藥物中毒等。

哪些癥狀需要及時做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是健康體檢的必檢項目,它能發現很多人體的疾病,像上文玲玲那種為了逃避扎針而在體檢中放棄血常規檢查,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此外,如果有乏力、頭暈、心慌、皮膚黏膜蒼白、出血、發熱等情況時,都應該及時到醫院做血常規檢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吉林省| 随州市| 阜宁县| 湖南省| 藁城市| 四平市| 原阳县| 于田县| 阜平县| 金溪县| 普宁市| 炎陵县| 蕉岭县| 余干县| 通辽市| 克东县| 大石桥市| 鸡东县| 襄樊市| 乐陵市| 乌拉特后旗| 沁水县| 东乡族自治县| 无锡市| 开鲁县| 岳普湖县| 宜昌市| 巴林左旗| 夏河县| 长汀县| 侯马市| 仙居县| 安西县| 福海县| 东乌珠穆沁旗| 玉门市| 安图县| 田林县| 绥滨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