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心中的圣人

  • 絕密篡位
  • 戴君輝
  • 11268字
  • 2017-11-11 15:45:43

第二天我?guī)е鴿M腔的興奮開始閱讀《西游記》,按照沙先生的吩咐,讀了第四至七回,題目如下:

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亂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我對沙先生越來越信任,這是因為當你面對一個68歲老人,聽他情真意切地講話時,你不由得不信,除非他說的都是官話、套話、大話或者正確的廢話,而沙先生幾乎不說廢話,都是非常準確的話。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猜不出沙先生所說的重大機密到底是什么,從目前來看,一個姓海的嘉靖時期的官員寫了自己到北京城做官之前的一些事情絲毫談不上什么重大機密問題。下午我坐在電腦前,順手在網(wǎng)上檢索“嘉靖海大人”五個字,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嘉靖時期的海大人好像只有海瑞,別的人應該還有,但網(wǎng)上沒有信息。出于好奇,我閱讀了海瑞的事跡,網(wǎng)上說他生于海南島,是著名的清官,在嘉靖末年寫了一封奏折把皇帝給罵了,結(jié)果遭到關(guān)押,后來新皇帝上來把他放了,還讓他當了巡撫。他為了百姓的利益得罪了很多人,最后罷官回家待著去了。到了萬歷年間,他又被請出來當了兩年官,病死在南京。海瑞是著名的清官,還因為在“文革”前有位作家寫了一部戲本叫作《海瑞罷官》,四人幫說這是替彭大帥翻案,所以就大加批評,有人說“《海瑞罷官》劇本”是“文革”的導火索。今天海南還有一個海瑞紀念館。這個海瑞就是沙先生嘴里說的那廝嗎?如果不是,那廝又是誰?如果是,這有什么機密可言?帶著這些問題,晚上我自然又去找沙先生了。

“沙先生,第四至七回我看完了,說的是大鬧天宮的事情。理由是因為孫悟空嫌弼馬溫官職太低,反下天庭,玉帝派兵捉拿妖猴,結(jié)果失敗了。關(guān)鍵時刻太白金星又一次招安孫悟空上天,結(jié)果還真是封了一個叫作齊天大圣的高官。可那孫悟空在管理蟠桃園的時候居然因為沒有接到蟠桃會的邀請就很生氣,于是攪亂了蟠桃會又一次反下天庭。這次玉帝派兵剿滅妖猴,觀音菩薩推薦了二郎神,并且在太上老君的幫助下抓到了孫悟空,投入了八卦爐燒,可又沒澆汽油燒不死被他給跑了。最后還是如來佛祖出面用五行山鎮(zhèn)壓了妖猴,從此天下太平了。我說得沒錯吧?”我問。

“口才不錯,估計你們的電視劇電影沒少演這出戲!這個可愛的猴子形象還真是深入人心啊!你就沒覺得有什么問題嗎?”沙先生問。

“按照您的思路,孫悟空是那廝的話,我沒查到關(guān)于那廝養(yǎng)馬的事情啊!可孫悟空又叫弼馬溫,這件事情很著名啊!”我問。

“說得很好,孺子可教!這確實是重點問題!如果不能破解這個謎語,那就很難接近真相。”沙先生說。

“您還是告訴我吧!我猜不出來,都400多年了,誰知道你們那時候是啥情況?”我說。

“你聽說過弼馬溫、牛魔王、豬八戒嗎?我是說除了《西游記》之外?”沙先生問。

“我聽說過灶王爺、兔爺、關(guān)老爺!弼馬溫、牛魔王、豬八戒難道不是《西游記》里的人物?”我問。

“我說得不準確,我是說你們現(xiàn)在民間拜神還拜這三個神嗎?就好像拜灶王爺?”沙先生問。

“沒有啊!我們拜觀音菩薩、財神爺、如來佛,甚至耶穌,我們不會拜牛魔王,難道您拜牛魔王?”我笑著問。

“你說得對,在我們那個時候,每年的臘八節(jié)都要拜牛魔王、弼馬溫、豬八戒這三個神,因為這三個神可以保佑家里的牛、馬、豬來年不得病。”沙先生說。

“啊?原來是這樣!這么說這三個神比《西游記》誕生得要早啊!”我感嘆道。

“其實這就是那廝的高明之處,他把當時所有流行的神話傳說故事都給大雜燴在一起了,并把這些故事編排得合情合理,與此同時利用詩詞歌賦將秘密隱藏在其中。老百姓看的是熱鬧,自然就會流傳這本書。不認真讀書的學生也不看詩詞,也就發(fā)現(xiàn)不了其中的問題。那廝可能想也許幾百年后才有人發(fā)現(xiàn)其中的密碼,那也就無所謂了,他也算兌現(xiàn)了對我的保密承諾。可他沒想到,這個秘密在書印出來之后不久就被識破了。畢竟其中的詩詞和故事主線完全對不上,稍有心計的人就會注意這個問題。我倒是很奇怪,你們今天的這些聰明人居然這么久都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還大言不慚地評論說這書仔細看,寫得有點兒亂!哼!”沙先生冷笑地說道。

“一部古書,誰看都是消遣而已,您要不說里面有藏寶圖,保證沒人研究!”我說。

“我上網(wǎng)查過你們這個時代的名人如何評價《西游記》的問題,發(fā)現(xiàn)影響最壞的就是那位民國時期姓胡的先生,我看他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叫作胡說還差不多,他似乎發(fā)現(xiàn)了一點點不對勁,但他說不值得研究。這人就是敢說,所以就占了不少便宜!”沙先生的情緒有些激動。

“沙先生您別生氣,他可以胡說,您可以正說!”我勸道。

“我是應該叫正說!”沙先生回答我后看了看我,看我沒有什么反應,他便繼續(xù)說。

“我想因為《西游記》的影響,你們把牛馬豬的保護神都拋棄了,這也不足為怪。但你們對御馬監(jiān)這個地方就不能研究研究嗎?”沙先生問。

“御馬監(jiān)不就是養(yǎng)天馬的地方嗎?孫悟空被派到那里,說是個不入流的小小官!難道不是這樣嗎?”我問。

“御馬監(jiān)是我朝特有的機構(gòu),所有的官員都是太監(jiān)。那廝說御馬監(jiān)缺正堂管事,于是就封了孫悟空為弼馬溫,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那里的百姓對弼馬溫很熟悉,算是天庭的固定神靈,另一方面也是稍稍遮掩一下御馬監(jiān)這個太過敏感的衙門名稱。要知道除了本朝之外,唐朝、宋朝、元朝可沒有什么御馬監(jiān)的弼馬溫。”沙先生慢條斯理地說著。

“那作者要告訴我們說孫悟空是個太監(jiān)?”我問。

“那廝當然不是太監(jiān),他一生也是喜歡女人的,只不過他裝作自己不大喜歡女人,說是為了傳宗接代,這男人,誰不喜歡女人,就算是太監(jiān),心里也還是希望能娶了女人,所以我說那廝在這方面就是比較虛偽的!”沙先生說。

“那我就糊涂了,那廝不是太監(jiān),但又當了御馬監(jiān)這個太監(jiān)官,還弄一個天神的名字叫作弼馬溫?對了,這個‘弼馬溫’三個字是個啥意思?”我問。

“弼馬溫很容易理解啊!我們?nèi)粘kx不開馬,馬車是最主要的運輸車,但馬車最害怕的就是馬受驚,那可是弄不好要車毀人亡的,所以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馬不會受驚,保持永遠溫和的狀態(tài),所以就叫弼馬溫。對了,那廝不是太監(jiān),弼馬溫確實又是個太監(jiān),那廝其實是把齊天大圣和弼馬溫兩個角色故意合二為一了,這樣能夠起到障眼法的作用。其實我現(xiàn)在可以告訴你,書中提到弼馬溫的時候,都在說那個太監(jiān)的事情,而提到齊天大圣的時候一定是說那廝自己的事情,但當稱為孫行者的時候就是那廝和那太監(jiān)合作完成的事情。”沙先生說。

“等等,沙先生,您都把我說蒙了。我姑且認為您說的那廝就是那位海大人,但這個太監(jiān)又突然冒出來了,我怎么越聽越糊涂了!”我說。

“糊涂沒關(guān)系,我一說你就不糊涂了,如果那么容易弄清楚,就不至于讓民國的胡教授胡說了!其實你只要仔細研究歷史就可以發(fā)現(xiàn),隆慶初年,有一位御馬監(jiān)的主管太監(jiān),名字叫作馮保,是一個非常有分量的人。”沙先生若有所思地說。

“馮公公啊!”我嘆道。

“你知道他?”沙先生看著我,眼睛發(fā)亮。

“不知道,但電視里不都是將太監(jiān)叫作公公嘛!這一個公是雄性,兩個公叫作物極必反,自然是被閹割的男人,是這么理解嗎?”我問。

“胡說!馮保是個不簡單的人,我和他糾纏了10年,成我者馮保,敗我者馮保,我不知道該怎么評論我們的關(guān)系,但這10年以來,我反思自己,結(jié)合學習那些對我來說消失的450年的歷史,我覺得還是應該怪我自己,不能怪馮保啊!”沙先生嘆氣。

“沙先生,您是說弼馬溫是個太監(jiān)主管,叫作馮保,這個人在《西游記》中以弼馬溫出現(xiàn),但讀者又以為他是孫悟空,所以就起到了擾亂視線的作用,對嗎?”我問。

“有些貼邊,但只說對了一點點,我可以告訴你,馮保在《西游記》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好像在我朝從隆慶元年到萬歷十年,馮公公確實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沒有他的故事將不成為故事。”沙先生有些激動。

“那馮保除了是弼馬溫還是誰?”我問。

“白龍馬,蝎子精!到時候我再詳細給你講吧,現(xiàn)在你就知道馮保是弼馬溫,是個大太監(jiān),是皇帝身邊的人!明白嗎?”沙先生的語氣不容我再問。

“明白!但我需要證據(jù)。還有,既然是大太監(jiān),怎么書里還說弼馬溫是個沒品不入流的小官?”我問。

“如果把你閹割了,讓你去當一個什么大官,你去嗎?”沙先生問。

“我不去,我還要生孩子呢!再說和女人干那事是男人特有的樂趣之一,沒能力了,那還算男人嗎?”我調(diào)侃地說。

“對啊!你也知道男人不能被閹割,否則就不算是真正的男人了!這就是書里說這個官不入流的原因,健全的男人沒資格當,也不樂意當,那是屬于太監(jiān)專用的官。所以書里說那是個卑賤的官。”沙先生說。

“原來如此!我從電視劇中看到過,被閹割的太監(jiān)其實內(nèi)心挺矛盾的。”我說這些的時候,猛然發(fā)現(xiàn)沙先生眼含淚光,情緒明顯異常,于是便住了嘴。

“那齊天大圣的頭銜也是有來歷的,還有什么平天、覆海、混天、移山、通風、驅(qū)神大圣,這都是障眼法,哪有這么多大圣,不過都是受陽明先生學說的影響,說什么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圣人,這就是胡說八道,要不然我也不會在后來滅了那么多書院!”沙先生激動了。

我沒有完全聽懂他的話,但隱約感覺事情比較復雜,于是決定多聽少問,有些問題不問,等等就明白了,這恰如小時候?qū)δ信疄槭裁唇Y(jié)婚后才能生孩子的事雖然好奇但就是不問,等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這事情原來如此簡單。

“弼馬溫這個太監(jiān)當然是一個野心家,而那廝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沙先生的話突然打斷了我的思緒。我看著沙先生,沙先生看著我,估計是判斷我沒聽懂他的話,于是他又說道:“我和你說過了,弼馬溫和齊天大圣不是一個人。那廝在寫完弼馬溫之后就說弼馬溫嫌官小反下天庭了,而后玉帝又派天兵天將捉拿,而那太白金星又勸說玉帝招安,這次確實給那廝封了齊天大圣,不過書里說是有官無祿。你可知什么叫作有官無祿?”

“我不知道。”

“其實那廝確實說出了我大明朝廷嘉靖年間最大的問題。用你們現(xiàn)代的話就是官員不發(fā)工資。那廝在地方惹了不少事,也算出了些名,地方官通過運作,居然把那廝給調(diào)入京城戶部云南司當主簿。按說從地方縣令調(diào)到京城擔任主簿那算是大大的提升,可是京官不發(fā)工資,收入全靠地方官員孝敬。皇上知道也就默許了,其實孝敬的銀子比工資多十倍百倍都不止。不過這可就苦了那廝,他把大家送他的物資、銀子都給退回去了,以為這是清廉,可這就壞了規(guī)矩,如果大家都像那廝一樣,還不全都餓死。那廝經(jīng)過調(diào)查才發(fā)現(xiàn),京官的風氣實在太壞了,可這是皇上的問題,大臣們解決不了啊!”

“沙先生,您說的是海瑞上書的故事吧!”

沙先生聽我這樣問,有些驚詫,但隨即微微閉上了眼睛,又睜開嘆了口氣。

“其實我那時也是靠地方的孝敬銀子過日子,只不過我沒那么黑,我在裕王府當教師。那廝到了云南司之后很快就了解了京城的各種情況,于是他就寫了那封著名的奏折,叫作‘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要說那廝的文章確實夠狠,但就是太偏激了。他在奏折里把皇帝辦天桃會、寫青詞、不見兒子、獨寵美妃的事情大加批評,還說什么嘉靖乃是家家皆凈也。我們天才偉大的世宗皇帝怎么能受這樣的批評,那廝就被抓起來了,要殺頭。”

“這件事情我在網(wǎng)上看過,嘉靖皇帝真的說‘那廝要做比干可我不是商紂’這樣的話嗎?”

“那廝被抓進了天牢,這件事成了大家背后議論的焦點,但公開場合大家就當沒有發(fā)生這件事情,誰也不去說。可仔細想想,那廝說得都對,可是你不能太直接了,那畢竟是偉大的皇帝啊!我當時在裕王府,裕王倒是對那廝很是欣賞,覺得那廝說中了要害。大明朝的官員要都是像那廝這樣,天下就會大治。可見裕王其實是不懂政治的。政治豈能用對錯來評價,政治又哪里有對錯?”

“那您說政治沒有對錯,皇上的行為也沒有對錯?”我不解地問。

“站在你自己的立場,很多事情都有對錯,可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他的行為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用你的道理評價他的行為,你覺得這對嗎?如果他用他的道理評價你的行為你覺得對嗎?”沙先生反問我。

“您說的我聽不懂,可難道一個人的行為就沒有公認的價值標準了嗎?”

“公認的價值標準就對嗎?”沙先生問我。

“公認的應該就是對的,要不怎么叫作公認的呢?”我說。

“好!我問你,如果你明天遇到一個裹小腳的少女,你會愛她嗎?”

“現(xiàn)在還裹小腳,那不是精神病嗎!”

“可我們那個社會大腳天足是沒人敢娶的,娶了這樣的女人還不如娶一個妓院的婊子。”

“可時代不一樣了,價值觀就要進步啊!裹小腳那不是摧殘女人嗎?”

“那時候公認就是這樣,你不是說公認的就是對的嗎?”

“我說的是現(xiàn)在公認的,不是大明朝公認的放到現(xiàn)在來評價啊?”

“那你覺得大明朝裹小腳的行為本身是不是對呢?”沙先生問。

“不對啊!”我說。

“那你在大明朝就是大逆不道,會被大家看不起,所以你要在那個社會,你也不敢說什么!”

“沙先生您說得有理,可您覺得咱們這個社會有沒有公認的,但還是不對的?”

“我首先聲明,我來自大明萬歷十年,在這個社會又學習了10年,你信不信,事實都是如此。如果讓我評價這個社會,我確實還不敢多說。和大明朝比,先進科技是進步太多了,簡直是無法想象,但有些觀念上的事情老夫覺得可以商榷,比如:計劃生育、不能納妾、干什么都要身份證。”沙先生說。

“如果不計劃生育,人口過多中國受得了嗎?如果隨便納妾,中國男人本來就多,會有更多的男人娶不上媳婦,這不是讓社會不穩(wěn)定嗎?如果沒有身份證控制,誰又知道你是誰啊?您要是拿一張萬歷皇帝發(fā)的身份證,我馬上就承認您是萬歷年間的百姓。”我用有些調(diào)侃的語氣答復了沙先生。

“哼!你說的這些自己一定覺得非常有道理,甚至說這就是天理。可我問你,你們?yōu)槭裁匆芯砍壦荆磕銈優(yōu)槭裁匆芯糠N羊種牛?你們?yōu)槭裁床徽J真人的臉,非要認一張小卡片?你們的做法現(xiàn)在覺得對,500年后肯定要被罵愚昧腐朽的。”沙先生冷冷地說。

我忽然覺得沙先生說的或許有道理,畢竟人類以前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啊!那時候大家都不懷疑啊!對水稻我們知道讓優(yōu)良品種得到推廣,對牛羊我們也要育種高產(chǎn),但對人類我們表面上一視同仁,實際上種族競爭。假身份證滿天飛,但沙先生卻因為沒有身份證坐不了列車和飛機。納粹德國的希特勒不就是宣揚種族優(yōu)秀最后被滅掉的嗎?看來以我的智慧無法說服沙先生,畢竟他自己說他是明朝人,我怎么說服他,我自己有時還自相矛盾呢!想到這里,我決定岔開話題,避免爭論不休耽誤預定的正事。

“沙先生您說那廝冒著生命危險,說了大家都不說的話,難道他事后不后悔嗎?”我問。

“人啊!做了不合時宜的事情時候往往會后悔的,我相信如果讓那廝重新活一回,那廝未必還會那樣做。”沙先生說。

“您又不是那廝,您如何知道那廝的想法?”我問。

“好,我就指給你看,證據(jù)在此!”沙先生說著給我指了指《西游記》第七回的開場詩:

富貴功名,前緣分定,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彌深。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問東君因甚,如今禍害相侵。只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guī)箴。

“我問你,這齊天大圣不過是對蟠桃會沒有請他有些不高興,自己偷偷攪亂了蟠桃會,而且在被抓住之后沒有絲毫的悔意,那你說這首詩的內(nèi)容又從何說起呢?齊天大圣可貪圖富貴功名?齊天大圣可否稱得上忠良?齊天大圣可規(guī)箴了誰?”沙先生問。

“齊天大圣就是一只胡鬧的猴子,您問的問題應該都是針對現(xiàn)實社會的人啊?”我反問。

“你說對了,這首詩其實就是寫那廝在進了天牢后的心情。顯然那廝在寫奏折之前也還是抱著一絲僥幸,以52歲的年齡,在京城當一個主簿,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也就沒有什么希望了,只有這封奏折才能出奇制勝。所以那廝知道他寫這封折子其實是越權(quán)的,應該是御史去寫這樣的規(guī)箴的奏折,他是承認自己欺心了。但同時那廝覺得自己說的都是忠言,最終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回報,由五品升到三品,最后算是達到二品。如果沒有那封奏折,就憑他一個舉子出身,恐怕十輩子也沒有這個機會了!”沙先生說。

“那孫悟空被八卦爐煉了49天,逃出來之后沒人管得了他,于是玉帝派人請如來佛祖這才將妖猴壓在五行山下,這段故事和那廝經(jīng)歷也有關(guān)系嗎?”我問。

那廝在獄中,自稱死不足惜,一心為國,問心無愧。但當他聽說嘉靖皇帝駕崩之后,據(jù)說號啕大哭。由此可見他在獄中一年應該是想明白一些事情了。他希望陛下能夠振奮精神管理國家,卻怎知陛下連性命其實都保不住了,可見他是多么幼稚多么不理解陛下的苦處。其實陛下是想整頓國家的,但奈何身心俱疲。其實書中的玉皇大帝就是暗指世宗皇帝,而如來佛祖則是指世宗皇帝死后的精神化身。我這樣說可能你無法理解,說明白了就是在那廝心中,世宗皇帝沒有死去,而是成了他心中的佛祖。那五行山指的就是他一腔的報國之心啊!我朝太祖立下規(guī)矩,后世子孫名字之中必帶有五行中的一行,也就是必須帶有金木水火土任一字的偏旁。這也算那廝用心良苦。”沙先生說。

“您言必稱其為那廝,我覺得應該不是好稱呼,請問沙先生,您剛才似乎是在表揚那廝,可您為什么要一直都稱他為那廝呢?”我問。

“那廝著實可恨,將我的機密透露出來,是他毀了我大明江山,無論他是何意,我都覺得那廝十分陰險十分小人,而且他個人的事情未必就那么光彩,所以我不屑于提他的名字,我就叫他那廝,你湊合聽吧!”沙先生有些生氣地說。

我心想,這世間的事情本來就說不清楚,你覺得是個好人的人,也未必就沒有為人所不齒的事情。我捫心自問,是不是也有不能為外人道的事?這壞事如果影響面很小,那就很容易被人忘記,所以不說也就不說了,但如果是影響面極大的壞事,那就不好說了,比如嚴嵩、和珅這樣的大貪官就不好“翻身”。這老百姓對貪官是羨慕嫉妒恨,但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恨,羨慕嫉妒則深藏在內(nèi)心深處不輕易表露。我總是在沙先生說一番激烈的話之后胡思亂想,然后又被沙先生的話驚醒。

“這人生啊!有三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生、結(jié)婚、死,這生死的慶祝與哀悼,自己是見不到的,只有結(jié)婚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世宗皇帝做了45年天下,那葬禮還是非常隆重的,那廝將其寫成‘安天大會’倒也是非常恰當。我們那時誰要是能寫挽聯(lián)其實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情,當然這也是考驗自己水平的時候。其實世宗皇帝在晚年的時候想了很多如何傳位的問題,不然那廝的命怎能保住。世宗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而要名正言順地大換血,沒有那廝這樣不怕死的傻瓜是不行的。”沙先生幽幽的嘆了口氣繼續(xù)說:“你看那第七回的結(jié)尾怎么寫的?”

我順著沙先生的手指,對著自己手里的書念道:

如來即辭了玉帝眾神,與二尊者出天門之外,又發(fā)一個慈悲心,念動真言咒語,將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會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jiān)押。但他饑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待他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正是:

妖猴大膽反天宮,卻被如來伏手降。

渴飲溶銅捱歲月,饑餐鐵彈度時光。

天災苦困遭磨折,人事凄涼喜命長。

若得英雄重展掙,他年奉佛上西方。

“好一個他年奉佛上西方!你可曾覺得這段話中大有玄機?”沙先生問。

“這孫悟空怪可憐的,500年就吃鐵丸子喝銅汁,這也不消化啊!”我說。

“我也是后來看《西游記》才猜想出當年那廝在天牢中是如何度過的。要不然裕王怎么會對他如此看重,原來是世宗皇帝早有安排。那鐵丸子就是定心丸,銅汁就是通知,世宗皇帝一定是秘密派人到牢獄中探望了那廝,并告訴那廝他不會殺他,將來那廝還有用武之地。”沙先生說。

“皇帝要是派人通個密信,當然不是難事,怪不得有的材料說嘉靖皇帝的死訊傳到大牢,那廝不但不高興而且還整夜痛苦,甚至連膽汁都吐出來了,這或許就是他們君臣之間的感情了!”我說。

“那廝哪里見過世宗皇帝,還說什么感情,誰知道那廝是不是為了保命而痛哭呢?你想想,如果那廝不哭,結(jié)局會如何?而哭又如何?這樣想來,那廝在天牢關(guān)了一年,心智確實大大增長!佩服啊!”沙先生說。

“沙先生,您看這第八回開頭的詩詞是不是有特殊含義?我念一念啊!”

試問禪關(guān),參求無數(shù),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字一聲春曉?曹溪路險,鷲嶺云深,此處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裊。那時節(jié),識破源流,便見龍王三寶。

“你覺得他這詞寫的是什么啊?”沙先生問。

“好像和蘇軾寫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有些像。”我說。

“那廝歷盡生死,一年的光陰,能有多少感嘆,自然見識不凡。我倒是覺得那廝在獄中肯定是讀了不少佛經(jīng)。不然那廝在寫罵世宗的奏折時怎會完全語氣不同。奏折中的那廝,分明是一個忠臣,此詞中的那廝,又變成了一個和尚。若不是看破生死,怎會有如此感嘆?那廝終究還是不能徹底超脫,所以才著書勸世人行善,可他自己一生就沒害死人嗎?”沙先生感嘆。

“沙先生您說這如來佛暗指世宗皇帝,那觀音菩薩呢?”我問。

“你來看這回書中對觀音菩薩的描寫,念給我聽!”沙先生好像是命令我,這讓我無法拒絕,只好按他的要求念道:

諸眾抬頭觀看,那菩薩: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瓔珞垂珠翠,香環(huán)結(jié)寶明。烏云巧迭盤龍髻,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絨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凈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解八難,度群生,大慈憫:故鎮(zhèn)太山,居南海,救苦尋聲,萬稱萬應,千圣千靈。蘭心欣紫竹,蕙性愛香藤。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觀音。

“這有機密嗎?”念完了這段繞嘴的文字,我問道。

“瓔珞垂珠翠,香環(huán)結(jié)寶明。烏云巧迭盤龍髻,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絨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沙先生重復地念著,又接著說:“好一個美妃啊!”

“什么?您說這菩薩是一位美麗的妃子?”我問。

“世宗皇帝從55歲到60歲駕崩,幾乎每天都和她在一起。六宮粉黛三千佳麗都被拋到腦后,那廝在奏折里還特別說世宗皇帝這樣做是不對的。可作為一個男人,如果找到一位心中十分滿意的女子,與她廝守一生,那便是最美最美的生活!那美妃確實是人見人愛的女子啊!可是紅顏禍水的說法也是盛行的。這世界上的男人女人都差不多,凡是自己得不到的,寧愿毀掉。那年,世宗皇帝駕崩,美妃險些陪葬,要不是……”沙先生欲言又止。

“您要是不說,我還真是沒往別處想。不瞞您說,我讀書遇到這種大段的情景描寫往往是一目十行,心中想這都是作者堆砌筆墨,不看也罷!”我說。

“別的書我不敢說,那廝的這本《西游記》中的詩詞你應該細看,要看到詩詞的背后有什么?如果你說《西游記》的情節(jié),那不過是猴子、豬、沙僧陪著和尚去取經(jīng),遇到妖怪有驚無險,最后終成正果的故事,那沒有什么好看的。”沙先生說。

“是啊!我們不過是看一只猴子和一頭豬居然擁有人類無法比擬的本領(lǐng),而且說人話辦人事,從而在內(nèi)心深處設(shè)想自己是不是也會有一天忽然擁有了猴子和豬的本領(lǐng),能夠長生不老。”我說。

“是啊!《西游記》中的人物其實早在民間流傳了,那廝正是利用大家都熟知的人物和一些流傳的故事,再次賦予其新的故事,新的含義,尤其重要的是他借詩詞將我的機密隱藏進去了,這實在可恨。我看過你們那部叫作《大話西游》的電影,那里面的情節(jié)不就是利用了大家熟知的幾個人名講了一個和《西游記》毫不相關(guān)的事情嗎?那廝的《西游記》其實就是當年的《大話西游》,我這樣說你應該更容易理解吧?”沙先生說。

“您這樣說我似乎明白了。用掛羊頭賣狗肉形容是否恰當?”我問。

“哈哈!沒那么簡單,但也是意思接近。”沙先生說。“那廝在故事中加入了勸善、人情、物理、機密、詩詞、個人情感,豈是羊頭與狗肉那么簡單?”

“沙先生,如果讓您寫一本《西游記》,您會寫成什么樣?”我問。

“老夫可沒有時間寫這么長的書,那廝要不是14年賦閑在瓊州,他也不可能寫得出來。”沙先生說。

“可我們上學時都說《西游記》的作者姓吳啊!”我問。

“或許吧!我不能確定這書是不是那廝寫的,但至少是那廝口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別人才能寫得出來,那廝和姓吳的什么關(guān)系我不知道。老夫在朝幾十年從來不知姓吳的是何許人也。”沙先生說。

“您的意思是那廝至少參與了創(chuàng)作?”我問。

“豈止是參與?簡直就是……不說這個問題了,我要告訴你的是書中所有的機密,你不要老是打岔,否則咱們何日能將這么厚的書說完?”沙先生說。

“第八回說完了,咱說第九回吧?”我問。

“對了,第七回還有一首詩值得你注意。”說著,沙先生指給我看。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齊天非假論,官封“弼馬”是知音。

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牢拴莫外尋。

萬相歸真從一理,如來同契住雙林。

“沙先生,這首詩太奇怪了吧!您要不說我還真沒注意這種含義離奇的詩。什么叫知音,誰又和誰合作了?”我問。

“你忘了我和你說過,弼馬溫是御馬監(jiān)的主管太監(jiān)馮保,那廝自從到了京城,不知怎么就認識了馮保,而且倆人頗為投緣。這首詩應該是懷念馮保的詩,也是泄露機密的詩。不然我們就無法推論合理的邏輯。”沙先生說。

“您的意思是不是說馮保作為一個太監(jiān)是那廝在宮里的內(nèi)線?”我問。

“差不多吧!如果沒有熟悉的太監(jiān),作為一個官員其實是很沒有用的。你們現(xiàn)代社會不也是經(jīng)常要先和領(lǐng)導的秘書熟悉起來才好辦事嗎?”沙先生說。

“我們現(xiàn)代的官員秘書可不用凈身閹割,怎么能叫太監(jiān)呢?”我說。

“其實你可能不知道,大明朝的太監(jiān)承擔著很多文職工作,基本上就相當于皇帝的秘書。馮保那廝也確實是一個人才,如果他不是太監(jiān),估計也能考取功名。我大明朝的官員和高級太監(jiān)必須是絕頂聰明之人!”沙先生說。

“一群聰明人就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好嗎?”我問。

“你問得越來越有水平了!你說得沒錯,其實越是聰明人在一起越容易出問題。好了,我們繼續(xù)說吧!這第九回說那觀音菩薩受如來之命到東土尋找取經(jīng)人,路上遇到了沙悟凈和豬悟能以及白龍馬和孫悟空,菩薩覺得這四位都是人才,就收了給唐僧做徒弟。這段故事有何機密,你能說說嗎?”沙先生問。

“您別開玩笑了,我哪里能看出什么機密!”我說。

“哎!你們現(xiàn)代肯動腦的人太少了,不過研究這個問題對你們來說其實也沒有什么意義,還是我來和你說說吧!前面咱們已經(jīng)說了,這個觀音菩薩是世宗皇帝晚年深深愛上了的美妃,世宗駕崩時美妃也只有十八九歲,就好像書里描述的可愛的樣子,但這么一個美貌的皇妃怎么就變成了妖精呢?這只是一種比喻,其實世宗皇帝早就有心培養(yǎng)國家的人才,世宗皇帝知道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是誰也改不了的,所以世宗早就給兒子物色新的領(lǐng)導班子成員。世宗身邊的這些人,新皇帝是不肯用的,可新老交替如果操作不好,就會血流成河啊!因此世宗就把自己滿意的人選早早地安排給裕王。”沙先生似乎又陷入沉思。

“裕王就是世宗駕崩之后的繼任者吧?那裕王是怎么完成新老交替的?”我問。

“你不會查閱歷史?”沙先生問。

“沙先生,我們現(xiàn)代人其實很實際,跟自己沒有關(guān)系的事情誰去查呀?再說有您這位權(quán)威在此我還查什么呀?”我說。

“你說得也對,你也不知道從何查起,因為那些所謂的線索如果對于不了解當時情況的人來說實在是沒有一點痕跡。但好在有我,所以才能把真相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你看那流沙河是在哪里?”沙先生問。

“那是一條里面全是沙子的河,不會是黃河吧?”我說。

“不是黃河,是長江。唐詩不是說長江兩岸猿聲啼不住嗎?那書里借菩薩的眼耳說是‘平沙無雁落,遠岸有猿啼’嗎?”沙先生說。

“難道流沙河是長江?”我問。

“流沙河,流經(jīng)古鎮(zhèn)沙市的那條河!但那廝不是在說河,而是在說那個沙!”沙先生說。

“沙先生,這個沙和您有關(guān)系嗎?”我問。

“我就是沙僧!”沙先生說。

“我猜出來了!您的老家是沙市,對吧?”我說。

“你看那沙悟凈的外貌。”沙先生指著書上的字說。我對照自己的書看道:

青不青,黑不黑,晦氣色臉;長不長,短不短,赤腳筋軀。眼光閃爍,好似灶底雙燈;口角丫杈,就如屠家火缽。獠牙撐劍刃,紅發(fā)亂蓬松。一聲叱咤如雷吼,兩腳奔波似滾風。

“黑臉、光腳、亮眼、血嘴、獠牙、紅發(fā)、大嗓門,這可夠嚇人的!”我說。

“對啊!這才是沙僧的面貌,你們那些拍電視劇的導演不知道怎么想的,一點也不尊重原著。其實如果他們尊重原著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妖怪形象其實是很多妖怪共同的形象,記住你說的,我們后面慢慢驗證。今天我們先說這些吧!我有些累了!給你留個作業(yè),回去之后明天到我這里之前,你把大明朝幾個人的生平簡單歸納一下,明天告訴我你歸納得如何,要簡練!”沙先生說。

“我可以上網(wǎng)查,您能給列個提綱嗎?”我說。

“世宗、裕王、張居正、高拱、美妃、馮保還有那廝,就先看這幾個人吧!”沙先生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改则县| 景洪市| 博爱县| 长宁县| 贵德县| 栾城县| 齐齐哈尔市| 南华县| 商水县| 清镇市| 喀喇| 青海省| 麦盖提县| 新河县| 西和县| 麻江县| 钦州市| 宁都县| 桃园市| 当阳市| 辽源市| 西乌| 贵州省| 永昌县| 湄潭县| 夏津县| 乌兰察布市| 高密市| 哈尔滨市| 固阳县| 三亚市| 沧源| 宜兴市| 仁寿县| 黑水县| 抚松县| 汨罗市| 深州市| 和林格尔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