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出征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大軍出征。

不顧無數人的阻攔,王振執意出征,他要去尋找夢想的光榮。

與他一同出征的,有很多堪稱國家棟梁的文官武將,他們包括: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朱能之子承父爵)、內閣成員曹鼐、內閣成員張益、兵部尚書鄺埜等等,全部名單很長,就不單列了。總之,朝廷的文武精銳很多都隨行而去。

能夠活著回來的很少。

此時的朱祁鎮也不會知道,他的傳奇經歷就要開始了。對于這個年僅二十三歲的年輕人而言,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興奮經歷。他一直尊重有加的“王先生”是不會錯的,親征無疑是唯一正確的方法。

客觀地講,朱祁鎮對這次即將到來的失敗是負有責任的,但主要責任絕不在他,因為他不過是個沒有多少從政經驗,且過于容易相信別人的一個年輕人而已。

王振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暫時不說責任在誰,其實就在大軍出發的同一天,幾百里外的大同已經爆發了一場大戰。

戰爭的地點在陽和,這一戰以明軍的全軍覆沒告終。必須說明的是,這場戰爭完全體現出了也先軍隊的強悍,因為明軍是有備而來,且得到了大同鎮守太監郭敬的全力支持。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明軍仍然不是也先軍隊的對手。

除了全軍覆沒外,領軍大將宋瑛也被陣斬,隨軍的太監郭敬還算聰明,躲在草叢中裝死,才最終逃過一劫。

只有一個人逃了回來,這個人叫做石亨,也是大軍的主將。

自己的所有部下都被也先殺死,本人也落荒而逃,這對于一個指揮官而言,是最大的侮辱,但石亨是幸運的,在不久之后,他將有機會親手拿起武器,為死去的同胞復仇。

戰勝的也先已經打掃了戰場,養精蓄銳,等待著對手的到來。

而對于這一切,尚在夢境中的王振是不知道的,他始終天真地認為,只要大軍出發,看見敵人,一擁而上,就能得到勝利。

二十萬大軍就在這個白癡的引導下,沿居庸關、懷來,向大同挺進,而前方等著他們的,是死亡的圈套。

 

八月一日,大軍到達大同。在陽和差點被干掉的郭敬已經逃回來,并見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王振。

看著郭敬那驚魂未定的眼神和體態,王振不禁嘲笑了他一番:

“我有二十萬大軍,還怕也先嗎?”

但郭敬接下來說的話,卻真正震驚了本就是無膽小人的王振。

他繪聲繪色地向王振講述了那從前的戰斗故事,并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戰敗時的慘況。

參考消息 陽和之戰

陽和之戰史書上交代不多,但寥寥數語卻足以警醒后世。郭敬是王振派去守大同的。當時大同乃是國之門戶,經常與瓦剌有些貿易往來。王振為了賺錢,讓郭敬利用大同的礦產資源,私自造了大批的鐵頭箭矢賣給瓦剌,好換取些馬匹,再運回京城高價賣出。瓦剌資源匱乏,根本無力大規模制造鐵器及箭頭。不知土木之難中,有多少將士是倒在自家的箭矢之下含恨而死的,實在悲哀。

司禮監王振,也就是個奴才。

在他大權在握的日子里,他作威作福,不可一世,還夢想著建功立業。其實在心底,他很清楚,自己不過是騙取了皇帝的信任,狐假虎威的一個小人,一個懦夫。

于是他一改之前的豪言壯語,立刻下令班師。

此時大軍剛剛到達大同,并未走遠,如果按時撤回,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也先暫時也摸不透這二十萬大軍的底細,不會立刻進攻。雖說師出無功,就算是出來旅游了一圈吧。

可是王振這個死太監偏要搞出點花樣來。

王振是一個小人兼暴發戶,他的所有行為模式都是依據這一身份而定位的,而像他這一類的暴發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炫耀。

王振的家在蔚縣,當時屬于大同府的管轄范圍,于是他決定請皇帝到自己的家鄉看看,小小的蔚縣有什么好看的呢?

其實王振的目的很簡單,就如同現在的有錢人喜歡開著車回到自己的老家,大按幾聲喇叭,把全村的人都叫醒,然后讓全村老小出來看自己的新車、新衣服一樣。

王振帶了皇帝和二十萬人,回自己的家鄉也就是這個目的。

他無非是想炫耀一下而已,當年那個窮學官,現在出人頭地了!

雖然已經變成了太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隆子县| 新沂市| 灵川县| 奈曼旗| 徐水县| 防城港市| 广昌县| 江华| 罗山县| 綦江县| 罗源县| 昭觉县| 探索| 嘉兴市| 荥经县| 招远市| 大化| 定襄县| 宿州市| 潮安县| 手游| 南京市| 浮梁县| 株洲县| 通化县| 邳州市| 襄汾县| 黔西县| 囊谦县| 久治县| 固原市| 勐海县| 芒康县| 陇川县| 汕头市| 南乐县| 嫩江县| 灯塔市| 精河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