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下)
-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 520字
- 2019-01-05 09:57:49
延伸閱讀
J. L.安德森(Anderson)《關于長時段經濟變遷的解釋》(1991年)是一部有用著作,介紹了各種理論文獻。最近的重要作品有,安東尼·吉登斯,《歷史唯物主義比較批判》(第2版,1995年);喬爾·莫吉爾,《財富的杠桿》(1990年)以及E. A.里格利,《連續性、機遇和變化》(1988年)和《民族、城市和財富》(1987年)。E. L.瓊斯(Jones)的《歐洲奇跡》(1987年)和《增長再現》(1988年)堪稱經典,引發了大量關于現代世界的討論。安德烈·貢德·法蘭克的《白銀資本》(1998年)、彭慕蘭的《大分流》(2000)以及王國斌的《轉變的中國》(1997年)有力地提醒我們,1800年以前歐洲的落后和衰落,因而將現代化追溯到歐洲中世紀的各種流行一時的理論都貶值了。這些著作證明,現代革命乃是全球進程的產物?,敻覃愄亍ぱ鸥鞑嫉摹犊茖W革命的文化意義》(1998)對于強調科學革命在解釋歐洲現代化興起的重要性,具有很大影響力;查爾斯·蒂利,《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公元990—1992年)》(1992年修訂本)對歐洲國際體系做了最為充分概述。埃里克·沃爾夫的《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1982年)讓我們想到那些沒有國家結構的民族在現代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除了這些著作之外,還有大量文獻涉及到“現代世界的興起”的各個方面,我們在最后兩章列出了其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