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事明知無用還去做?
生活中常見這樣的現象:有的人一看見黑紗,便聯想到死亡或即將大難臨頭,心情非常緊張;或是反復回憶曾經做過的無關緊要的事,雖明知無任何意義,卻不能克制,非反復回憶不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對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產生不必要的疑慮,要反復核實。如出門后疑慮門窗是否確實關好,反復數次回去檢查,不然則感焦慮不安。還有的人反復深究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事件發生的原因,如世界為什么存在、樹木為什么向上生長等。他們明知思考這些問題毫無必要,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要去思考;還有些人,每當接觸到某些概念和詞句,就會聯想到和它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從而感到苦惱和緊張。如想到“擁護”,立即出現“反對”;說到“好人”時立即想到“壞蛋”等。上述這些人,就是持有強迫觀念,典型特征是某種聯想、觀念、回憶或疑慮等頑固地反復出現,難以控制。例如,反復聯想一系列不幸事件會發生,雖明知不可能,卻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緒緊張和恐懼。
所謂強迫意向及行為,是指有些人常為某種與正常相反的意向所糾纏。例如,走到河邊或井邊,老想往下跳,但又害怕真的會跳下去。有的患者有強迫行為,如書寫后反復檢查是否寫錯字。有的患者常懷疑自己的手或衣服被玷污了,雖然反復洗了幾次,仍不放心。有的患者每當見到電線桿、臺階、柱子等,便不由自主地依次點數,明知毫無必要,但不數他就會感到不安,甚至漏掉了又得從頭數起。有的患者常重復某種動作,以解除內心的不安,如一個胳膊碰椅子,另一個胳膊也一定要碰一下椅子;進門一定要左腳先邁,否則要退回去再走一遍。
關于強迫癥的發病原因,至今仍沒有一個定論,病因未明。一般認為,遺傳因素、強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會因素均在強迫癥發病中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