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9章 附錄
- 第8章 培根談人生傷痛:苦難才是真正的人生
- 第7章 培根談生活本質:拒絕碌碌無為的生活
- 第6章 培根談個人品德:修養決定了你的世界
- 第5章 培根談快樂活法:享受生活給你的一切
- 第4章 培根談與人相處:有朋友的世界不寂寞
第1章 前言:生命總有無限可能
弗朗西斯·培根,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散文家、法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他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論斷,創立了科學歸納法,鼓勵人們以科學的方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對整個人類的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黑格爾這樣評價培根:“豐富的想象、有力的機智、透徹的智慧,他把這種才智運用在一切對象中最有趣的那個上,即通常所謂的人世。在我們看來,這就是培根的特色。”
培根的大腦既飽含哲學思維,又通達人情世故。據說,他一生大半時間都汲汲于功名,入世極深。他出身名門,才華出眾而雄心勃勃,期望得到一條謀取功名利祿的捷徑,然而總是事與愿違,他不僅長時間默默無聞,而且還曾因審判好友叛亂一案而飽受爭議。但在伊麗莎白駕崩后,他先后被任命為首席檢察官、掌璽大臣、大法官。正當春風得意、青云直上之時,他又因卷入一起受賄案而遭議會彈劾,最終被削官為民,鋃鐺入獄。后來,他潛心學術研究并終成大器,這才有了今天我們眼里的培根。
培根一度置身于英國上流社會,宦海沉浮的經歷豐富了他的閱歷,錘煉了他的性格,他為此寫下了飽含老辣深湛的處世思想的著作。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培根人生隨筆》是多年反復錘煉的精工之作,寫了三十年時間。1597年,《培根人生隨筆》在英國首版后,即以文筆優美、語句簡潔、趣味雋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歡迎。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在此書中表現出了成熟、獨到的處世智慧。法國的讓·德·維萊說:“《培根人生隨筆》體現了明智的處世本領,為世人所廣泛傳閱。”四百年來,《培根人生隨筆》多次再版重印,世界上幾乎所有文字都有其譯本。2000年,被美國《生活》雜志評選為“人類有史以來的20種最佳書”之一。它與《蒙田隨筆》《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
在培根的著作中,他不僅談及當下人最關心的話題,更讓我們看到一個多面的培根。從“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話題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愛生命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話題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話題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可以說,一切生活中的無奈和迷茫,我們都能在培根的思想中找到答案。
本書從《培根人生隨筆》《論家庭,論教育》等書中精挑細選,采擷名言警句,摘錄書中極具啟發性的語句,通過短小精悍、富含哲理的小故事進行闡述和拓展,讓讀者明白生活的真諦,教給讀者切實可行的生活技巧,并啟發讀者感悟思考,吸收先哲留給我們的思想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