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以智慧旅游帶動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

閆玉剛閆玉剛,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提出了“加強頂層設計”、“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等七點要求,標志著膠著30多年的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進入了實質性的跨越發展階段。《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等一系列相關規劃、政策的出臺,更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吹響了前進的號角。

旅游產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要突破口和推進力量,而在智慧旅游成為未來旅游業發展必然趨勢的前提下,北京應立足其在文化、科技領域的有利條件,在三地智慧旅游協同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

一、以旅游帶動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長三角、珠三角等都市群都已初具雛形。都市圈之間打破行政區劃限制的跨區域、協同性旅游區建設也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如2011年5月,蘇、浙、皖、滬三省一市便簽署了《蘇浙皖滬旅游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意在打造一體化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群。從旅游資源、發展趨勢、區域經濟等條件來看,京津冀旅游一體化發展具備充分的協同發展基礎。

(一)三地旅游資源稟賦協同互補

京津冀地區旅游資源極為豐富,品類眾多、形態各異,較之于長三角、珠三角等都市圈而言,它是國內唯一集平原、草原、海洋、丘陵、山地、高原、沙漠、濕地等諸多旅游資源與一體的都市旅游圈;其旅游資源幾乎囊括了國家標準公布的旅游資源8主類、31亞類、155基本類型。在人文旅游資源方面,京津冀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河北的長城文化、蒙元文化、清朝文化、天津的市井文化與北京具有一脈相承的歷史延續。同時,京津冀文化旅游資源又各有側重。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在擁有故宮、長城、天壇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的同時,各類國際大型活動、賽事舉辦較多,人文旅游資源與現代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明顯。天津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直轄市,擁有勸業場等豐富的人文歷史旅游資源。河北的承德——秦皇島偏重人文建筑和自然山海風光,張家口偏重滑雪和草原自然風光,保定——石家莊民間工藝以及農業觀光資源優勢明顯,廊坊——滄州——衡水等地偏重于寺廟、墓葬、雜技等。京津冀地區旅游資源的協同性互補特征明顯,為京津冀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資源基礎。

(二)三地產業機構梯次性明顯

按照世界銀行的分組標準,北京市和天津市已經達到富裕水平,而河北省只有中等收入水平。《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第三產業的占比分別為76.9%、48.1%和35.5%;天津、河北省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仍高達50.6%和52.2%。隨著北京、天津大城市病的不斷蔓延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凸顯,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將會成為今后一個時期京津冀地區發展的重點任務。降低天津、河北第二產業占比,提升第三產業發展將會成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改善大氣、水資源環境的前提下,充分激發旅游這一“綠色產業”的發展活力,順應自駕游、周末休閑度假游的發展趨勢,加強京津冀三地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成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一小時城市群初步形成

現代通信技術和交通路網的不斷完善,為京津冀合作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首先,現代信息技術打消了距離的限制,使得旅游信息共享日漸便捷。其次,高速公路體系的不斷完善,尤其是中國高鐵事業的迅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京津冀一小時城市群基本形成。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要的交通設施,國家京張高速鐵路已經通過批準立項,預計時速將達到每小時300千米,屆時從北京市區到張家口時間將在1小時以內。2014年京沈高鐵和京張城際鐵路均有望于年內開工,這樣一來,河北省僅剩的兩個沒有通高鐵的區市——承德和張家口,也將被納入高鐵路網。

(四)三地旅游協同發展符合休閑旅游發展趨勢

隨著家庭轎車不斷普及和中國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自駕游、周末休閑度假游成為越來越多都市旅游人群的選擇。國家旅游局發布的《中國自駕游發展報告(2012—2013)》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人均收入達到6100美元,標志著中國旅游消費將進入度假休閑消費階段。2012年全國共有14億2千人次,選擇自駕方式參與旅游,占全國全年旅游出行人數的48%,自駕游在目的地停留的平均時間為1.67天,人均自駕游消費水平為455.69元/人·次。2015年1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交通運輸部印發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形成多層次、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實現區域內快速鐵路覆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高速公路覆蓋所有縣城,形成京津冀石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基本實現1.5小時通達。這將進一步為京津冀地區的自駕游和周末度假游提供更多便利。

二、京津冀一體化智慧旅游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京津冀智慧旅游一體化發展的頂層設計

2012年12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指出: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智慧旅游的綜合性、關聯性越來越強,尤其是,牽扯到京津冀不同行政區劃智慧旅游發展,更應強化頂層設計。近幾年,在智慧旅游發展迅猛的整體趨勢下,京津冀三地都對本地智慧旅游的發展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2012年5月,北京市旅游委發布了《北京智慧旅游行動計劃綱要》,《綱要》涉及三大智慧旅游體系(智慧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旅游業態智慧旅游服務體系、智慧旅游政務管理體系),九項智慧旅游系統,60個智慧旅游建設項目。為推進智慧旅游發展,天津市提出了“智慧旅游1369工程”,并取得初步成效。2014年,河北省旅游局印發《河北省智慧景區建設指導意見(試行)》,以智慧景區建設為載體,對河北省智慧旅游進行了總體謀劃。

在京津冀智慧旅游協同發展過程中,三地應在智慧旅游規劃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規劃層面的“全面對接”,進而三地共同編制《京津冀智慧旅游發展規劃》、《京津冀智慧旅游行動綱要》,做好三地智慧旅游發展的頂層設計,實現京津冀旅游資源、科技資源整合,推動跨區域、跨部門、多層次的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在條件成熟時,打造“全國智慧旅游創新試驗區”。

(二)進一步凸顯北京在智慧旅游協同發展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北京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擁有眾多科技創新資源和政策優勢,在智慧旅游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長期以來,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天津尤其是河北地區長期受到北京虹吸效應的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在京津冀發展過程中,甚至有“北京吃不夠,天津吃不飽,河北吃不著”的說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北京的環境改善、產業外溢、人口分散等大城市病的解決,都需要天津尤其是河北的大力配合才能實現。因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應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思維,“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在京津冀智慧旅游協同發展過程中,北京應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三)強化跨區域的部門合作

為強化區域旅游一體化合作,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門建立了“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工作協調機制”,并成立了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負責協商制定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戰略目標,明確工作任務,督察工作進度,及時了解和掌握協同發展中的問題,提出解決建議。2014年4月、8月、12月,分別召開了三次旅游發展聯席會議,由此可見,在政府層面的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已經提升議事日程,并擺在了相當重要的戰略位置。在智慧旅游方面,2014年5月18日,京津冀旅游營銷合作聯盟成立。秦皇島市旅游局與北京市海淀區旅游發展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在智慧旅游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以協調機制和聯席會議為基礎,三地應進一步成立“京津冀智慧旅游聯盟”,聯盟在政府指導的前提下,廣泛吸收三地旅游企業、科技企業參與,在積極推進現有智慧旅游資源共享的同時,發起京津冀智慧旅游需求與產業對接活動。建立三地智慧旅游需求與解決方案對接機制,幫助傳統旅游景區、企業更加快速地了解新技術、新產品,獲取更為優秀的智慧旅游解決方案;吸引有進入旅游產業意愿的科技企業更多參與京津冀旅游產業發展,積極創新智慧旅游新思路,不斷開拓智慧旅游的新內容、新服務和新模式,帶動產業高端發展。

(四)充分利用大型活動契機,強化智慧旅游方面的合作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主要體現。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近年來在中國舉辦的大型國際活動、賽事不斷增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影響。大型國際活動的舉辦,為城市、地區整體基礎設施完善,跨部門、跨區域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比如2008年,在北京作為奧運會主辦城市之外,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都是協辦城市,香港地區也承辦了馬術項目。

目前,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已經成為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做好2022年冬奧會申辦工作”。2015年2月15日,劉延東副總理在北京冬奧會申辦委員會調研時強調,2022年冬奧會的申辦對于“推進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冬奧會申辦除對京津冀(尤其是京張兩地)的交通、場館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合作機會外,也勢必進一步推進兩地旅游合作。

(五)統一智慧旅游的數據標準,實現旅游信息資源共享

智慧旅游的發展要為游客、主管部門和企業提供更加豐富、及時、有效、個性化的相關信息,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建立一個共享的數據資源平臺,收集完善的旅游信息。智慧旅游的相關信息非常多,包括景區、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天氣等諸多因素。在傳統旅游背景下,這些信息的發布是以部門化中心為主要特征,如氣象局只負責發布天氣預報,交通部門只負責交通信息,游客、企業和旅游主管部門在信息收集整理過程中會花費巨大成本,要把這些信息有效整合起來的前提就是統一智慧旅游的數據標準。在京津冀智慧旅游協同發展過程中,這些信息在受到部門中心化制約的同時,更牽扯到區域、部門利益。

積極吸引相關高校、智庫機構加入,共同做好智慧旅游信息、輿情收集工作。如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等相關機構,都在旅游數據、網絡輿情等方面擁有大量數據和研究成果。可由有關高校共同發起,成立“京津冀智慧旅游研究中心”,依托研究機構的已有研究力量,共同建立三地智慧旅游相關數據庫,并做好智慧旅游輿情收集、分析工作,改變旅游消費的“后驗性”特征,改變旅游消費決策的模式,提高旅游消費正確決策的可能性和旅游業良性健康發展的可能性。

(六)以智慧旅游帶動京津冀產業融合

旅游產業關聯性強,融合發展是旅游產業的重要特征,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科技創新又成為旅游產業發展最為重要的推動力。智慧旅游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或者說,智慧旅游本身就是科技創新發展的產物。同時,智慧旅游發展的目的不在于技術創新本身,而在于強化旅游產業融合,推動旅游產業升級換代。

旅游協同發展,是引領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旅游產業強大的外部效應將極大推進京津冀環境治理,帶動整個地區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打造相對均勻的市場環境。京津冀產業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應充分認識智慧旅游的產業價值,借助智慧旅游的科技創新驅動促進旅游產業內、產業間融合發展。進一步,以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一體發展這一契機,充分帶動相關市場要素流通、共享,從而真正是智慧旅游一體化發展成為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火車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林口县| 青浦区| 青浦区| 饶平县| 澎湖县| 宿松县| 白玉县| 江油市| 蒲城县| 科技| 丹东市| 龙岩市| 汝南县| 长沙市| 甘肃省| 称多县| 泽普县| 乌恰县| 白银市| 买车| 北京市| 马尔康县| 武冈市| 旌德县| 和龙市| 出国| 巩义市| 库车县| 肇庆市| 卢湾区| 丁青县| 苏尼特左旗| 龙泉市| 潮安县| 云林县| 屏南县| 宜州市| 竹溪县| 长武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