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情感交流:讓對方看到你赤誠的心(1)
- 卡耐基口才課(最新升級版)
- 劉文秀
- 4999字
- 2017-10-24 14:57:32
感情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東西,不管地域還是文化上的差異何等之大,人們始終是有感情的。正因為人有了感情,人們在交流過程中才常常會出現感情不對口的現象。那么,我們該如何去處理這些感情上的矛盾,如何正確地表達感情信息呢?這就是我們要學的情感交流方法。
卡耐基一直在強調,好的口才其實就是準確表達感情而已。本章所講述的正是教你如何表達感情,在什么樣的氛圍用什么樣的語氣。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后,你會發覺,自己的口才已然升級了。
第1節 卡耐基教你如何加強情感交流
從關心對方開始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常常哀嘆不知道該如何與陌生人相處,更別提雙方熟悉,開始交往了,也有人苦惱于不知道該如何與發生矛盾的朋友消除彼此的隔閡。其實,問題的根源在于,大多數人都想博得他人的關心與認可,但是卻忽略了對別人的關心與認可。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生活的意義》一書中說:“對別人漠不關心的人,他的一生困難最多,對別人的損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是由這些人造成的?!睕]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你不關心別人,別人也不會關心你。
有人說:“要想自己成為幸福的人,就應當對別人關懷備至、體貼入微、赤誠相見。”實際上,如果你能夠真心實意地關心別人,那么你的生活將順利很多,別人對你的幫助也將使你大為受益。如果你只想讓別人注意自己,讓別人對你感興趣,你就永遠不會有真摯而誠懇的朋友。如果你試著用心去關心別人,那么即便是陌生人也會成為朋友。
所以,要想使別人喜歡你或者想要與他人培養真正的友情,得到別人的幫助,生活得更加愉快,那么就請從改變自身開始:真誠地關心別人,愛護別人。
用愛與父母溝通
從小到大,我們多多少少跟父母都發生過一些爭執。尤其是在“成人意識”的萌發和自我意識的確立過程中,子女們會敏感地意識到自身,希望獨立行事,而父母在家庭中總習慣以權威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出現,這就必然會有沖突。
其實子女與父母發生爭執是很正常的,因為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往往與其的經歷和環境有關系,每個人的看法都會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父母的人生閱歷豐富,考慮問題全面周到些,但也容易形成思維定勢,產生偏見。另一方面作為子女思想上容易接受新東西,但考慮問題難免片面、膚淺。所以當兩代人思想發生碰撞的時候,少不了會因為觀點不一致而產生爭執。
和父母爭執既會給自己增加煩惱,也會給父母帶來痛苦??鬃釉唬骸笆赂改笌字G,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其意思就是:父母有犯過失的可能,做兒女要盡到孝道,就要在父母還沒犯下過失的時候,勸告父母不要犯這個錯誤??吹礁改覆徊杉{自己的意見,還要繼續孝敬父母,對于父母所吩咐的事情,還是不要違背,一次再一次的,不斷地去勸諫,雖然感覺很勞累,但是并不怨恨父母。在這里孔子說出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你最親的人是最傷不得的,你跟他們有什么意見相左,在說話時候最好注意一下方式,有話好好說。可是一旦與父母的爭執產生了,我們應該怎樣避免和恰當化解呢?
1.學會心平氣和地傾聽父母的說教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課,正因為有父母的教育,我們才會成就自己的明天。其實與父母很多爭執的產生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反叛心理,總想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覺得父母的說教是多余的,從而產生厭煩心理,這時就很難聽進父母的話,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學會心平氣和地傾聽父母的說教,這是對父母的尊重,聽過之后自己再加以分析,接受父母好的建議,對于父母不適合的建議再委婉地進行拒絕。
2.要進行自我反省,設法與父母溝通
和父母發生爭執后,要深刻地進行自我反省,可以采用角色互換法來理解父母,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認真找出自己負有的實際責任,并且要選擇妥善的方式向父母承認錯誤,做到和父母深層次的溝通。這樣不僅能解決當時的矛盾,也會提高自身的文明修養程度,掌握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漸杜絕爭執現象的發生。
3.不怕丟面子,盡早打破僵局
和父母發生爭執后,在沒意識到自己的過失時,還會為能頂撞父母而振振有詞,以“勝利者”而自居。不想主動和父母說話,有時父母和自己主動講話,也裝模作樣,不予理睬,并錯誤地認為,主動和父母認錯是丟面子。其實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我們應當想到,作為晚輩,對父母粗暴無禮的行為實際上已深深刺傷了他們的心,應立即向父母賠禮道歉,懇求他們的原諒。這樣,父母很快就會轉憂為喜,并諒解子女。在和父母鬧別扭時,子女要先開第一腔,主動打破僵局,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家庭是一個整體,子女跟父母之間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我們要跟父母多溝通,多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問題,用愛的力量化解與父母之間的爭執。
讓朋友更出色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一滴蜂蜜比一加侖膽汁,能捕到更多的蒼蠅?!睂θ艘彩沁@樣。如果你要讓別人同意你的觀點,你就要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真正的朋友。這就猶如一滴蜂蜜,用一滴蜂蜜贏得了他的心,那么,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
幾年前,美國最大的一家汽車制造公司正在洽談訂購下一年度所需要的汽車坐墊布。三個重要的供應商做好了坐墊布的樣品。這些樣品都已經通過汽車公司的檢驗,并發通知給各廠家,讓他們的代表在某一天以同等條件參與競爭,以便公司最終確定供貨方。某廠家業務代表R先生來到汽車公司。當時,他正患著嚴重的喉炎。“當我參加高級職員會議時,”R先生說,“我的嗓子啞得厲害,幾乎發不出一點聲音。我被領到一個房間,與紡織工程師、采購經理、推銷經理以及該公司總經理當面洽談。我站起來想說話,但我只能發出嘶啞的聲音。他們都圍桌而坐。所以我在紙上寫道:‘各位,我的嗓子啞了,我說不了話。’‘讓我替你說吧?!瘜Ψ娇偨浝碚f。他真的在替我說話,他展示了我的樣品,并稱贊了它們的優點,引起了在座者的熱烈討論。由于總經理在替我說話,因此他在這場討論中站在了我這一邊,而我在整個過程中只是微笑、點頭以及幾個簡單的手勢。令人驚喜的是,當會議結束時,我得到了這份合同,對方訂750萬碼的坐墊布,價值160萬美元——這是我獲得過的最大的訂單。如果不是我的嗓子啞了,我很可能得不到這份合同。通過這次經歷,我發現讓別人多說話是多么有價值?!?
很多人為了讓別人和自己的觀點一致,往往會說話過多,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策略。其實,真不如讓對方暢所欲言。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事及自己的問題知道的一定比你要多,所以你應該向他提些問題,讓他講述有關的事情。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觀點,你或許會想方設法阻止他,但最好不要這樣做。因為當他還有許多意見急著發表的時候,他是不會注意你的觀點的。要有耐心,并以寬廣的胸襟去傾聽。要誠懇地鼓勵對方充分地發表他的意見。
如果一個人因為與你不和,并對你懷有惡感而對你心懷不滿,那么你用任何辦法都不能使他信服于你。責罵的父母、強硬的上司及丈夫、嘮叨不休的妻子們應該明白:人們不愿改變他們的想法,不能勉強或迫使他們與你我意見一致。但如果我們溫柔友善——非常溫柔,非常友善——我們就能引導他們和我們走向一致。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考說:“如果你想結下仇人,那你就要比你的朋友表現得更加出色;但是你若想獲得朋友,那你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更出色?!睘槭裁催@樣說呢?因為當朋友勝過我們時,他們會獲得一種尊重感,如果我們勝過他們時,他們就會產生自卑感,并引起他們的妒忌。德國有一句俗語:“最大的快樂,便是從我們所羨慕的強者那里發現弱點,從而獲得滿足?!笔堑?,某些朋友從你的挫折中獲得的滿足,比從你的成功中獲得的更大些。所以,我們應該保持謙虛,讓朋友表現得比你更出色,這樣才會使人永遠喜歡你。
說話要酌情而定,點到為止
事情有緩急,說話有輕重。有些人在日常交際中,對問題缺乏理智,不考慮后果,一時性起,說話沒輕沒重,以致說了一些既傷害他人,也不利于自己的話。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這類說“過”了、說“絕”了的話,雖然有一些是言不由衷的氣話,但是在對方聽來,卻很傷心,故常常引起爭吵、嫉恨,甚至反目成仇。俗話說:“過火飯不要吃,過頭話不要說”、“話不要說絕,路不要走絕”。如果聽話人是一個非常明白事理的人,你說的話就不必太重,蜻蜓點水,點到即止,因為對方就像一面靈通的“響鼓”,鼓槌輕輕一點,就能產生明確的反應。對這樣的人,你何必用語言的鼓槌狠狠地擂他呢?
趙明是工廠的一名班組長,最近他的班組調來一個名叫王楠的人,別人對王楠的評語是:時常遲到,工作不努力,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早退。過去的班長對王楠都束手無策。第一天上班,王楠就遲到了5分鐘,中午又早5分鐘離開班組去吃飯,下班鈴聲響前的10分鐘,他已準備好下班,次日也一樣。趙明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王楠缺乏時間觀念,但工作效率卻極高,而且成品優良,在質管部門都能順利通過。于是,趙明對王楠微笑著說:“如果你時間觀念和你的工作效率同樣優秀,那么你將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币院筅w明每天都跟王楠說這句話。時間久了,王楠反而覺得過意不去了,心想:過去的班長可能早就對我大發雷霆了,至少會斥責幾句,但現在的班長卻毫無動靜。
感到不安的王楠,終于決定在第三周星期一準時上班,站在門口的趙明看到他,便以更愉快的語氣和他打招呼,然后對換上工作服的王楠說:“謝謝你今天能準時上班,我一直期待這一天,這段日子以來你的成績很好,如果你發揮潛力,一定會得優良獎?!?
趙明對待王楠的遲到,沒有采取喋喋不休的方式批評,而是點到為止,讓其自動改正錯誤。
小宋是一位小學語文教師,他不滿某些社會現象,愛發牢騷,甚至在課堂教學中有時也甩開教學內容,大發牢騷。很顯然,他缺乏教師這個角色應有的心理意識。校長了解這種情況后,與他進行了一次交談。校長說:“你對某些社會不良風氣反感,對教師經濟待遇低表示不滿,這是可以理解的。心中有氣,盡管對我發吧!但是請你千萬不能在課堂上發牢騷。少年的心靈本是純真幼稚的,他們對有些事缺乏完全的了解和認識。你與其發牢騷,何不把那份精力用來給學生講講如何振興祖國?這才是一個稱職的教師應該做的?!甭犃诵iL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小宋認識到當教師確實不能隨意把這種牢騷滿腹的心理狀態表現出來,不然,會對學生會產生不良影響。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在課堂上發牢騷了。
同樣,校長如果不把握說話的輕重,直接說:“你這樣做是缺乏修養的表現,不配做一個教師。”那么結果又會怎樣呢?
說話要把握輕重,點到為止,給人留住面子,才能起到說話的原本目的。俗話說,響鼓不用重錘敲。人非圣人,但人也并不都是傻子,能聽出個是非所以來,所以,在與別人說話時,不用說得太露骨,稍微做一點兒暗示,旁敲側擊,大家都會明白。而且這種方式也能顯示出說話者說話的技巧和魅力。
玩笑過火會傷人
笑是我們生活中一種親切而又美好的表達方式,玩笑更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流的一味調試劑。適當的玩笑不僅可以增強彼此之間的情感,而且還可以使人的心情倍感愉悅。不過凡事總有個“度”,開玩笑也是。也許你一句無心的話,在別人聽起來就很不舒服。遇到大度一點的,可能過一會就忘了。但也難免會有小心眼的人,說不準以后就會來揪你的小辮子。有些人開起玩笑來不管不顧,只顧自己與他人開心,而忽視被開玩笑者的心情,這種行為則是做人的大忌。
某次飯局,十幾個同事一起聚餐。席間A部門的小劉說起了同事小王,說有一次小王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最后喝到了必須要家人親自去接的地步。這個話題其實并沒有什么大不了,小王好酒,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墒?,同部門的小李這時卻接過了話題,開始調侃小王,他說:“難道小王那次真的是喝酒喝多了才要家人去接,還是嫖娼被抓了非得要家人親自出馬才行?哈哈哈。”大家聽了小李的話后都笑了。
這明明是句玩笑話,可偏有人因喝得有點高,迷迷糊糊的把這句玩笑話給聽岔了,當晚就把這段話當做笑話講給了其他部門的同事聽??墒侵v的時候已經變了味道。結果第二天,公司里就傳開了小王“嫖娼被抓要家人去接”的謠言。而且都聽說是“小王部門的同事說的”,更增加了可信度。
結果,這件事讓小王大為不快,后來經過反復核查,總算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不過,從那以后,小王和小劉、小李的關系徹底破裂了。
凡是精明的人,在與人開玩笑時都會把握住尺度,從而為自己留有余地。當然,開玩笑的場合也至關重要。在緊張的場合里,玩笑是緩解氣氛、消遣娛樂的好幫手;在一幫酩酊大醉的人面前,玩笑則有可能會發展成為嚴重偏離事實的謠言,正如故事中的小劉和小李一樣,造成的后果也是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