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機關算盡(6)
- 亂世漢王
- 張國保
- 1606字
- 2017-08-15 10:15:44
董卓不顧酷暑難耐,率領三千親兵直趨洛陽。
哪知道,歷史和他開了個玩笑,就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朝堂之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是波譎云詭的朝政,突然間變的風平浪靜。一場暴風驟雨似的政變后,朝堂之上輪番興風作浪的宦官集團與外戚勢力在一夜之間消失的干干凈凈。
這次選擇果斷出手的仍是宦官,他們直接做掉了大將軍何進。
他們對這個土鱉屠家子徹底失望了,欺人太甚了。宦官經常在何進面前回顧傳統友誼,提醒大將軍飲水思源。
在兄長面前,何苗痛訴革命家史: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富貴。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
不是這些宦官關照,也不會有今天何氏一門的榮華富貴。(有史料顯示,何苗本姓朱,當初,他母親帶了他這個拖油瓶再嫁何家的。與何后是同母異父,和何進則沒有什么血緣關系了。屠夫何真,二婚娶了一個寡婦)
受人滴水之恩,當思涌泉相報。現在的何進有了新歡,就忘記了舊愛。
忘記從前,則意味著背叛!
本來是外戚、宦官一團和氣的共同構建和諧政治的局面,卻因為何進的乖張行事,讓宦官們緊繃的心腦血管時刻處在梗阻的邊緣。為了緩和雙方之間的矛盾,張讓等人拿出誠意,主動清理門戶,殺了一個蹇碩向何將軍示好。本以為這樣做,可以讓何進知足者常樂了。哪知道何將軍卻步步緊逼,在何進的唆使下,執金吾丁原在孟津人為縱火。火光沖天,洛陽成了一座不夜城。宦官們提心吊膽,寢食難安。
現在的情形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左右是一死,放手一搏或者還有峰回路轉的可能。宦官們在意識到危險再次迫近的時候,又一次的達成了共識:先下手為強。
在宦官們的心底,也有一條任何人不可以觸碰的高壓線。只要不威脅到他們的存在,一切都可以商量。即便明知這種和氣只是表象,他們也會表現的極有耐心。事情一旦超出他們的忍耐限度,他們就會忍無可忍,該出手時就出手。何進的行為,顯然令他們的忍耐達到了極限。
沒有了退路的宦官們作出了瘋狂的決定——孤注一擲!
何進卻沒有嗅到皇宮中四處彌漫的危險味道,他仍沒有放棄對太后妹妹的說服。他只身一人來到長樂宮,稟明太后:自己這次是真的要對宦官動手了,清理宮省。為民除害!
和太后說這番話,無疑是他對宦官們的最后通牒。望著他離去的身影,宦官們咬牙切齒。
沒等何進走遠,宦官假傳太后旨意,宣何進大將軍入宮。何進以為妹妹這一次是回心轉意,允從了自己所請。步履輕盈的何進重返嘉德殿,很快陷入了宦官的聲討重圍。
宦官們在殿前圍定了他,無數張憤怒的老白臉對他開始了最后的審判
——天下大亂,難道可以把過錯盡數推在我們的身上?(求,無乃爾是過歟?)
先帝當年與太后不睦,險些廢后,不是我們出錢出力從中斡旋,先帝能回心轉意嗎?
難道這一切也只是為了我們自己不成?
現在你過河拆橋,是不是有點不講江湖道義呢?
我等穢濁,滿朝文武又有哪個是忠清的呢?
面對群情激憤的宦官,何進被質問的汗水涔涔…
事實清晰、證據確鑿,任何的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宦官們尖厲的叫囂聲中,他的身軀開始發抖。當他開始為自己的冒失感到后悔時候,一個宦官向他舉起了屠刀。“尚方監渠穆撥劍斬進珪嘉德殿前”,距離何進尸體不遠處就是靈帝駕崩之地。
何進噴涌的頸血讓宦官們出了一口郁積的惡氣,他們也沒有輕松多久。這次與外戚的火并,勝利的天平并沒有倒向他們。殺死何進,只是第一回合的勝出。
幸運之神不可能總是眷顧某人,所謂自助者天助之。
殺人容易,如何善后卻難。
張讓與段珪二位巨珰立即假傳圣旨,“以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漢代皇帝有六尚,分別為: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與尚書。前五尚只管皇帝的起居飲食,只有尚書負責文書,屬于皇帝的“秘書”。)
東漢初年,強勢皇帝劉秀,一人獨攬朝政大權,三公只是名位而已,實權則歸于尚書。
再賢明的君主,也不如好的制度。相較而言,制度的生命力遠過賢君!
何進手下諸人看到旨意,心中懷疑其中有詐,就提出“請大將軍出共議!”
讓死人開口說話?
不知穿越是什么東東的宦官們大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