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機關算盡(7)
- 亂世漢王
- 張國保
- 1424字
- 2017-08-15 10:15:44
宦官們見已經被看出破綻,干脆“以進頭擲與尚書”。告訴尚書何進謀反,已經伏誅。
宦官們錯誤地高估了自身對朝政的控制力,何進的死訊傳出,無異于點燃了火藥桶的導火索。這次士人再沒有絲毫的猶豫,他們公然走向前臺,率領何進部曲軍兵殺向了皇宮。
宮內急忙緊閉宮門應變,僵持到天黑,負責宮禁戍衛的虎賁中郎將袁術干脆放火燒南宮宮門強攻。張讓等人一看大勢不妙,立即裹脅著何太后、天子及陳留王宮中的官屬等從復道逃往北宮。
時任尚書的盧植急忙“執戈于閣道窗下”阻擋,宦官們不敢戀戰,丟下何太后落荒而逃。
袁隗、袁紹叔侄二人當機立斷假傳圣旨,收斬了樊陵、許相二人。
就在這時,車騎將軍何苗率領軍馬趕來助戰,何進家將一直對何苗反對盡殺宦官頗有微詞。這時候見何苗率軍趕至南宮,以為他是暗中保護宦官周全的,與董卓的弟弟奉車都尉董旻聯合起來攻擊何苗。猝不及防的何苗未能組織起有效抵抗,就被斬殺。
何進、何苗兄弟先后被殺,即便是何太后聽政,也沒有了外戚可憑籍,朝堂之上,從此再無外戚干政之事。無庸置疑,何苗的死必有士人從中上下其手。
在這場血腥政變中,袁術負責收拾宮中的宦官勢力;袁隗與袁紹叔侄二人負責打掃宦官外圍黨羽,所有與宦官有關人等,都屬于清洗對象。袁氏一門成為完全可以左右事態的主持人。
從幕后走向前臺的袁紹儼然已經成為掌控全局的領軍人物,屠刀在手的他下令對宦官群體屠戮。場面恐怖,手段令人不寒而栗——
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宦者,無少長皆殺之。或有無須而誤死者,至自發露然后得免。死者二千余人。——(《三國志-袁紹傳》)
東漢末年的皇宮中根本沒有二千余宦官,許多成為刀下冤魂的,是那些還沒有長出胡子的小白臉。
這些青年,應該是屬于光祿勛下屬的郎官。
漢時的太學,如同今日之國立大學。畢業考試甲等的作郎;乙等的為吏。這些甲等生就成了未來政治之星,國家重點培養的后備官員。不但如此,按照慣例,官做到二千石,他們的子侄后輩,都得送進皇宮作御前侍衛。(這既是一種政策照顧,同時也有留做人質的政治需要。)待在圣明天子身邊服務幾年,遇到政府需要人手,就在這些人當中選拔任命。
本來是希望在領袖身邊可以混個臉熟,以利將來的仕途發展。本來是種壟斷性福利受益者,哪知道會碰上袁紹這樣的天殺星,只能怪自己不長胡子好了。
郁積百余年來士人對宦官的怨毒,終于得到了宣泄。只是這樣的解決有點太過血腥,矯枉過正。作為士人的代表人物,袁紹在事變中也暴露出了士大夫性格中偏執的一面。
那些來不及脫掉褲子驗明正身的冤魂有什么錯?
這豈是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繩可以解釋?
當一場血腥殺戮進入尾聲,京師中逐漸恢復秩序,已經是東漢中平六年八月辛末日了。一連數日的流血沖突過后,該死的、枉死的,宦官勢力成了過眼煙云,屠刀歸鞘的士人終于可以稍事休息了。短短的幾天時間中,困擾帝國百余年的宦官與外戚盡數消失。
就在士人們彈冠相慶的時候,忽然才想起——皇帝不見了!
張讓裹脅了天子與陳留王逃離洛陽,又能去往何方呢?這時候河南尹王允來告知眾人:在中部掾閔貢的努力圍追堵截之下,大宦官張讓投河自盡。只是天子和陳留王到現在仍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皇帝,士大夫希望的“登車攬轡,澄清天下”政治理想只能是空談。
死了何屠夫明天的太陽依然升起,死了劉屠戶的話,人們就得吃混毛豬。
——天塌了!
就在所有人心下惴惴之際,又有新消息傳來:天子現身北邙山(洛陽城北20里,東漢皇陵多在此間)附近!眾人懸起的心重新落回肚子中,袁紹立即率領所有公卿、大臣們前往北邙迎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