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迷惘的文員可以不迷惘

——打不開工作局面時,就用這兩個經典經驗

前面的例子談的是業務人員可借鑒的方法。有人會說:“我畢業幾年了,一直是做文員、白領的,那我能借鑒什么幫助我打開工作局面呢?沒用的道理還不如有用的手紙?!?/p>

每個公司都有大批的文員,但是如何帶動文員為企業貢獻價值卻是個難解的問題。有個調皮的學員和我說:“我領導老讓我加班,他覺得我應該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可是他忘了我是頭小公牛?!?/p>

提示

在這一難題上,小文員真的很需要企業經常給一些提示和培訓,否則真的沒幾個人能堅持“定心崗位,深入工作,積累靈感,創造價值”;會做到“我是一塊磚,任憑企業搬。我是一頭牛,靠吃草就能擠出奶來”的人則更少。

如果你正處在做文員的迷惘中,并且企業對你的輔助還沒到位,下面的例子會在一定程度上幫企業補上這一課。

提示

小文員接觸的都是些小事,如果有一雙能在小事情里發現價值的眼睛,會少不少迷惘,多很多動力。

2.1 從可有可無型小文員到價值型員工

——如果你將長期做文員,回避這個目標就等于不會打工

畢業數年內,差不多兩成的人都會停留在小文員的崗位上,才有飯碗。

但是很多小文員只會為未來迷惘、為成長擔憂,還沒有發現一個困局:

小文員是職場里最尷尬的崗位之一。

做文員就必然長期面對尷尬的發展局面——收入上不去,發展無空間;工作被使喚,加班難脫身。

文員的前景容易陷入尷尬,源于兩個無法回避的原因:

● 小文員這個崗位存在近乎殘酷的“削價型競爭”。等著應聘文員的人一抓一大把,等著搶占小文員崗位的大學畢業生隨時會進來,這種情況注定了小文員在領導的眼里“不值錢”。于是小文員的收入總是公司的平均工資偏下的。忍受不住的小文員就想通過跳槽解決問題,可是我們統計過,做小文員的人,很容易出現這個現象:跳來跳去最后還是沒有跳出低水平的薪水層次,接著一年又一年過去,不知不覺“老之將至”。

● 小文員做的工作在公司里似乎很必要但是又不很重要,這種情形注定了小文員容易被兩個迷惘纏繞著:一個迷惘來自需要自己處理的瑣事多得很,既然公司覺得很多瑣事不重要,就不要招那么多人浪費工資,讓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就好了;第二個迷惘來自有些公司瑣碎的事情不多,于是小文員又時常閑得沒事做,我們稱之為“心里發慌的養老”型工作。既然閑,那工資更上不去。

你正面臨這兩種尷尬嗎?如果你認可小文員的職業規劃的第一方向是從別人眼里可有可無的小文員提升為企業喜歡的價值型員工,那么,這里和你分享一個職場里的經驗之談:在常見的小事里挖掘新價值,修煉此法必奏效。

提示

此經驗之談里面有兩個關鍵點是當文員的人特別需要體會的:

1. 如果處于小文員的崗位,每天只是把手頭的工作處理完,那就等于我們一不會當文員,二浪費了自己的生命。

2. 小文員的價值只會來自于“在小事情里挖掘出新價值”。工作內容中,平淡無奇的小事情一定很多,小事情里藏著的新價值點也一定不少。

下面挑選一個案例對此說明。挑這個例子是因為里面的主角在小事中挖掘出了新價值,有點心的人都可以做到。

※案例※

職場里有相當多的人,一眼掃過去,就會讓有經驗的人和有權利的人產生這樣的感覺:“這家伙只是個混薪水的角色,幾年之內都難給企業做出一點與眾不同的成績來?!?/p>

但是也有人對此說“不”。在我這兒做過咨詢的一個小文員就是其一。看上去很難有前景的她,靠著自己的工作方法找到了職場出路;而與她同齡同資歷的同事,幾年內都還在低水平的工資層次里打轉。那她用了哪些挖掘新價值的工作方法呢?

剛上班時她也很迷惘,但是她沒有讓自己一直陷在迷惘中,在平淡無奇的工作中她做出了與眾不同。她的工作方法說出來是那么平淡無奇,然而就是這平淡無奇的方法成了弱小的她撬動職場的杠桿。

她的工作是在總經理辦公室整理資料。簡單而枯燥的工作做久了很折磨人,磨久了,心情如失戀前一樣煩躁。

煩躁的心情讓她根本不會相信下面這句話,更不會想到這是普通員工出成績的規律之一:小文員的工作前景在哪里?它常常孕育在把小事做出質量的過程中。

但是,恰是那些工作中司空見慣的小事改變了她的前景,消除了她的煩躁。

有一天開始,她的工作飄進了新鮮空氣。

每次老板來了客人,秘書就會很自然地找她的同事做“使喚丫頭”,端茶上水。有一天,這個“使喚丫頭”突然變成了她,因為有人看見那個同事才摳了鼻子就給老板的客人去拿杯子倒茶水,這件事很快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她接手新工作后,很怕“伴君如伴虎”。

提示

在給我們留言咨詢的人中,很多人都害怕自己在工作細節上犯錯誤。這時可以用這個辦法,把自己害怕犯的小錯記錄下來,想一條記錄一條;實在想不出,就找些熟人幫著想,拿到一條記錄一條。我的同行把這辦法稱為“三個小皮匠可以PK諸葛亮”。

但是現實中太多人懶之又懶,熟人似乎只配作自己的吃友、玩友,就是不配作可以咨詢和出主意的師友。我們做過一些統計,發現沒有咨詢習慣的小員工想在老板那里留下精明強干的工作印象,真的很難。

她不像很多小員工那么懶,也沒有被心里的擔心壓趴下,而是做了件很重要的事情——咨詢。

她向每一個熟人咨詢:“我怕做這事做到最后出力不討好。我有點怕,不知道會漏了哪些禮儀,在哪個細節上犯錯?!?/p>

咨詢很快就有了收獲。有人告訴她:“我才去了家飯店,服務小姐上飯時手指竟然扣在了碗邊,讓我覺得很惡心?!?/p>

她舉一反三。每次拿杯子前,她先用沒香味的肥皂洗干凈手,怕自己手上留有護膚品的味道。端茶倒水的人手上有味,工作就要做砸了,最先砸壞的肯定是老板對她的印象。

提示

接下來一個步驟甚為關鍵,需要工作前看一遍,讓“記錄”成為“記憶”——記住的東西才會輸出戰斗力。實踐證明:這個小辦法很有用。

這些新辦法讓她把工作細節做得嚴謹細致、與眾不同。

接下來的環節很普通,但是她把這個普通的環節做出了深度,于是這個普通環節就成了她打開職場前景的轉折點。

提示

普通員工常常是在普通環節上打開工作前景的,我們把這一規律稱為“拿鐵飯碗的員工會把工作做完整,拿銀飯碗的員工會把工作做完美,拿金飯碗的員工會把職業經營成事業,拿長期飯票的員工是會啟動特殊環節的特殊人”。

那她是怎么換“飯碗”的呢?

上茶前,她都會預備杯子、開水和三個茶葉罐,然后問客人:“你喜歡哪種茶?”

慢慢的,老板發現了問題,她有時候根本沒問客人所需、所好,直接給客人選擇了茶葉。

次數多了,老板就忍不住提醒了她。

她知道被老板提醒后是一定要給一個解釋的。但是如果自己沒做到位而去解釋,就會越解釋越招老板煩;可是自己做對了而不向老板解釋清楚,就會把自己的努力埋沒。

她決定去解釋。她在合適的時間拿出一個本子給老板看,上面記錄了客人的特征,第一次選擇的茶。她說:“我實在記不清客人的愛好,才會問第二次?!?/p>

老板什么也沒說。沒說話不代表心里沒數。天下哪個老板會心里沒數?心里沒數的人能在老板的位置上做長久嗎?

不久,老板就把她調到公司前臺。顯然,老板是希望公司的前臺是個“用心記憶”的人。

后來老板秘書請婚假,老板又把她調去臨時做了秘書。顯然,老板是很喜歡工作思路清晰的人做助手。

她沒讓老板看走眼,她又在秘書的崗位展示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

老板發現交代她做事上手很快,交代她給哪個客戶打電話,她迅速就撥通了。

原來她私下里做的功課很多,老板秘書留給她用的通訊錄竟然給她一兩天就弄得很熟悉,而且還把不同名字專門設檔,每一個名字下面記錄了老板與客戶交往的紀要。

有一天,她重新看這些紀要,看到有個老客戶有段較長的時間沒和老板有來往的記錄,就給我們留言,說她想給老板寫個字條提示一下。我很贊同她把工作做細,再做細,我還告訴她:“我見過一個秘書,他能讓自己敬業敬到這個程度,把老板的工作提前想得很細很細,后來他老板做重大決定前,一定讓她全程參與,不然就擔心會遺漏哪一個沒考慮到的細節,導致千里之堤毀于一個蟻穴。她的收入也隨著她的重要而高得嚇人?!?/p>

咨詢之后,她給老板留了紙條,做了提示。類似的事情還做了不少。

她的這些工作方法談不上給老板帶來了什么巨大的幫助,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老板一定喜歡她做助手。在家里,老板希望有個賢內助;在企業里,老板希望有一批賢助手。

等秘書回來后,老板沒讓她把工作還給秘書,而是把秘書調到了公關部。

提示

如果只是堅持“記憶些顧客/客戶的心里話”,就可能讓自己增加錢途和前途,這個職場現象還是該關注一下的。特別是工作中心情時常郁悶、缺乏工作方法、老想靠跳槽找出路的一線員工。

我分析她畢業不久就能做到不斷被老板賞識的原因,應該是這個職業法則:

老板都喜歡有效率的員工。

老板有這個心理也很好理解,因為員工的成本一年高過一年,外面的競爭壓力也一月大過一月,于是精英管理就成了每一個老板的“最愛”。于是,老板看到那些會抓效率的員工,就有點像花花公子看到性感美麗的年輕女子一樣,會有種本能的關注。這樣一比喻,我們就可以這么說:職場上,與其打造身材的性感,不如打造工作的“性感”,有效率地工作更能吸引人。

順便引伸一句,我們曾經特別研究過:“工作效率怎么產生?”發現多數基層員工的工作效率是從這三點開始的,有調皮的學員稱之為“新比基尼、新三點式”:

比同事多觀察一點,比同事多記錄一點,比同事多記憶一點??梢?,工作前景就孕育在小事中。

提示

職場上有個幫助菜鳥成為精英的成長方向:“找出路,必須能與老板的事業心共震”。

如果你的老板很看重員工的工作效率而你又不知道如何著手,可以試一下這三點,堅持一段時間,必有收獲。

2.2 小文章里的新價值

——你曾喜歡寫點小文章么?這個小優點里有職場新出路

職場郁悶的小文員太普遍了,可是也有例外。一位同行講過一個事情:“有人開著比老板還漂亮的車上班,每天開開心心的;問她干嘛還上班,她說總要有點事情做,不然太空虛?!?/p>

我極少遇到這種開豪華車上班的小員工。在我這里做咨詢的普通文員常常是期望“空虛”的人,比如常有人報怨說:“幾乎所有的雜事,領導都推給我,弄得我常常沒法正常下班。天吶,這樣的日子好久了,要熬到什么時候到頭啊。”

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有這種工作會讓人心情很不舒服。

那么,看不到前景的普通文員怎么找職業出路呢?

如果普通的員工有這樣的機會,能多知道些別的普通員工讓工作出成績的辦法,就會發現:職場上,屬于普通人的發展平臺并不少,看我們是不是有心情去找。

精選一個例子,給迷惘的員工多一點思路和方向上的借鑒。

看完后你會感覺:“原來普通崗位上竟還藏著一些我沒看到的價值點。”

※案例※

十多年前,我還在企業里打工時,我們部門曾經有個工作秘書。表面上說是秘書,其實也是打雜,因為培訓和咨詢有很多資料整理,所以需要有個“助手”打雜。

她個子很小,又瘦弱,如果從背影看,還以為她是個小學生呢。她打字很快,整理資料很麻利,于是她面試中露了“這兩小手”,就被留了下來。

這個崗位真沒什么吸引力,工作多時要加班,工資沒什么提升空間,前面已經有兩位相貌清純、內心豐富的秘書離開了。

現實中,干著雜活、常要加班的小文員多得很。人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工作感覺:“不熬個幾年是難看到出路了。即使看到了,那出路也不見得多吸引人。”

可是本案例中的她卻要對這個常規說了“不”。她多做了點工作,職場前景就不一樣了。那她用了什么特殊的工作方法,做了哪些事呢?

前兩位秘書走后,輪到她來接手。我們部門里的同事誰也沒指望她能干多久??墒撬桓删褪前肽?,沒有出現嬌氣小姐的體力不支,也沒有聽到她的任何抱怨。我也有點奇怪,前面兩位即使身體被衣服裹得緊緊的,看上去也比她粗壯不少,怎么她就不像那兩位那樣覺得“前途渺茫、腰酸背疼”呢?

半年后她離開了這個崗位,不是她干不下去了,而是公司給她另外安排了新職位,她的表現讓她在公司的策劃部里找到了新位置。

這個變化看似很偶然,實際上很必然。細分析內在的原因,能給一些職場里有點內秀又對前程感到迷惘的朋友很好的借鑒。

她是個打雜的小秘書,本是很容易被普通而枯燥的工作困住的,可是公司卻不覺得她的工作普通,反而積極提拔了她。

這個變化還要從變化的起因說起——

有一天她在看一份雜志,我隨手問了問,然后也看了看。我和她很熟悉后,她對我多了信任,就告訴我:“我又發表了一篇文章?!?/p>

原來她經常寫些小文章投遞給報社。

我看了文章,覺得似曾相識。她說:“就是公司里看到的、聽到的那些小事情,我給組合了一下,重新寫了一下?,F在好多雜志都很喜歡職場里的有趣的、勵志的、給人經驗的小文章。”

后來她又有“豆腐塊”出現在雜志上,文章沒有什么文采,這樣的文字,多數人都寫得出來。好多人也看不上這點稿費,更覺不出這種“小事情”里有什么特殊的價值。然而這種文章卻讓老板眼睛發亮了。

很快這個事情就傳遍了公司,也傳到了老板那里,于是老板就看到了這里的新價值點,把她調到了策劃部做文案。老板建議她:“發現公司里哪個員工有榜樣型的小故事,馬上寫下來,如果能在外面發表就放到外面,如果不能就放到公司內刊里。”老板還說,“在外面發表的,公司再給你一份稿費?!?/p>

之后,我多次去體會老板給她機會的原因,并把這些原因放到我的培訓課里。

提示

在員工眼里,老板是個比自己有錢的人、能給自己發錢的人、能管自己的人;但是老板的身份并不僅僅如此。誰想做一個有前途的員工,必然要去發現老板的另一個身份:老板是全公司里最有意識去發現價值點的那個人。

老板的這個身份會導致他產生這樣的思維習慣:他會對員工的表現自動產生很多的聯想。

如果是負面聯想,這個員工在公司的前程就短了;但是如果是正面聯想,這個員工的前途和錢途就變長了。因為老板有這個思維模式,我們這個小秘書被老板看中的原因就因此顯露出來:

她的做法在別的同事眼里可能沒什么,可是卻讓老板眼睛發光,因為她的稿子讓他產生了“正面的聯想”。

老板聯想到了:“她的文章是可以給公司做點廣告的。在那類雜志做個廣告會花不少錢,但是如果她的文章能巧妙引導讀者看到公司的信息,那豈不是?”

老板還聯想到了:“如果好多員工看到她的文章好像看到了自己身邊某個人的亮點,這就相當于很好的一堂勵志培訓課。做老板的有哪個不希望有員工成為同事的榜樣?這是公司的文化價值,是無形資產?!?/p>

老板還會聯想到更多。

她調到策劃部引起我另外的思考。年底是畢業生蜂擁進職場的時候,有一些畢業生很想進公司做策劃,可是進不了,而她從打雜的秘書“曲線救國”,進入了策劃部。后來我在培訓中提到了這件事情,有位在一線做事的高管說:“在老板眼里,選擇那些在職場磨練出一點‘實在’能力的員工,比‘什么都知道點卻什么都不精’的人才要實惠得多?!彪m然這話有點拗口,不夠深入淺出,很有點“玩道理”之嫌,可是多體會兩次,就覺得他這話說到了老板的心坎上了,也說出了聰明的員工成長的一個方向。

也許看到這里,你還沒有感覺,說:“我不會寫東西,這個案例雖好但是只適合少數人,不適合我?!笔堑模瑫腥诉@么想,我的一位朋友說過類似的話:“除了情書和借條,我都不會寫別的了?!?/p>

但是,上面講的這類案例在基層員工中有很多,很普通的人的不普通的“小經驗”中總有一條適合你。

說到這里,作一個小結——我們以前很喜歡說一句話,也曾把這話寫進我的書《這樣做你一定能升職》里:“工作就像進迷宮,每隔一斷時間就要找出路?!?/p>

我們喜歡講這句話,是因為總有人因為想找出路到我這來咨詢。很多人咨詢時抱的心態都是:“迷惘啊,沒路啊,想跳槽來解決問題啊。”

職場里有這類心態的人你應該不陌生。這樣的人太多了,比如本章第2節案例里提到的三位秘書中的前兩位。這里再說說她們是因為什么辭職的。

第一位秘書本是沖著公司的策劃部來的,可是導入培訓后,公司讓她先給幾個主要的部門“打打雜”,她立即出現了第一個迷惘:“干嘛說一套做一套?!鳖I導聽到她的抱怨后,很坦然地說:“既然想做策劃,這么簡單的道理你該想得通的呀,這是便于你全面了解公司的運行呀。”她不這么理解,她覺得領導言下之意是:想轉正、拿高薪哪那么簡單?先給企業干些粗活再說,什么時候公司覺得她“了解”得差不多了,才可以在策劃部開工?!斑@要干多久?。俊边@么一想,第二個迷惘油然而生。干著干著,“是不是該跳槽呢?”就從心里升了起來,因為覺得枯燥、因為覺得看不到更明晰的前程,再加上坐久了很累人,于是乎在“天下這么大,憑啥讓俺受這種罪?”之后很快地就離了職。

人事部想增加點工資留住人,于是第二位秘書又來了??墒堑诙贿€是做了不到兩個月,就帶著腰酸背疼的感覺一扭一扭地離開了。其實她進公司時也是走起來一扭一扭的。望著她的背影,我覺得她離開時可能會恨職場:“為什么職場和大學不一樣?!呵護我的人為什么都死光了?”如果她真這樣恨,那職場也會對著她的背影說:“職場通常只呵護出業績的人,職場不是情場?!?/p>

所以,遇到想跳槽的情況,我們總是告訴大家:“冷靜啊,別一遇到迷惘就覺得身邊沒路啦。其實是有路的,真的有路,而且路就在你此時的工作場所,比如多留意些一線員工的小細節,就可能改變你的職場前景。比如我以前有個秘書,她就靠著這一工作辦法打開了職場前景。再比如……”

上班的人都很熟悉,周圍的不少人一旦遇到職場迷惘,那神態、那心態,我的天,就好像不是工作沒出路,而是人生沒出路似的。我們在職場里很普通,普通得沒有什么發展的機會。在企業里,不能獲得發展的機會可不是好事,時間不等人,物價的上漲更不等人。那怎么辦呢?

其實是有辦法的,只要打開眼界,工作一定有出路。我經常會給學員分析本章這兩個例子里的年青人能等到升職機會的原因。其實原因再簡單不過:企業隨時會有些領導的位置空缺出來等人坐。因為發展中的企業就會有新位置,不發展的企業就會流動率高。因此,打開發展前景的機會就來了。所以只要安心成長,就一定會有升職的機會時不時在你身邊飄來飄去,問題是機會出現時你準備好了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关岭| 离岛区| 门头沟区| 淮滨县| 石楼县| 罗源县| 渝北区| 林州市| 乳山市| 三门县| 阿尔山市| 石屏县| 泸西县| 新郑市| 奉新县| 虹口区| 红安县| 泰安市| 辛集市| 眉山市| 崇明县| 佛坪县| 苏州市| 蒲城县| 阳信县| 威海市| 礼泉县| 鄂托克旗| 江川县| 定南县| 江川县| 永兴县| 平罗县| 吉水县| 红安县| 顺平县| 仙居县| 南安市| 稻城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