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根據投資理論,制訂投資計劃

在生活中,緣何那些有才華的人沒有取得人生的成功呢?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做事缺乏計劃性,他們的投資行為都發生在一瞬間,或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消息,或是心血來潮的沖動,幾十萬上百萬的資金就在很短的時間內投入進去,沒有理由,更沒有計劃,對于投入后市場將可能發生的變化沒有任何預期,如此的投資行為本身在開始前就已經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投資市場是復雜多變的,充滿了風險。這就需要投資者進行必要的謀劃。有了投資計劃,我們才能有條不紊地實施自己的投資步驟,才不會方寸大亂,手足無措。要制訂自己的投資計劃,可以通過如下五個步驟來完成:

步驟一:認清自己的性格

很多人在投資過程中遭遇失敗就是因為不能很好地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從一部分投資失敗者的經歷來看,往往都是他們性格弱點的大暴露。比如,有的投資者原本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購買一只股票,但在第二天開盤后,發現這只股票走勢很恐怖,頓時開始自我懷疑,進而推翻之前自己所做的所有肯定。更糟糕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的投資者聽信別人購買了一只根本不熟悉的股票,結局基本上只有一個——投資失誤。

因此,這里要告誡投資者的是:不要按主觀好惡去投資。在投資時,要堅定地按照自己原訂的計劃走,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失誤、增加收益。

步驟二:設定合理的收益預期

很多人沒有合理的收益預期,他們覺得錢賺得越多越好。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對于投資而言,任何人都不能抱著一夜暴富的心理,設定不合理的收益預期。因為不合理的收益預期往往會促使投資者做出不理智的決定,帶來巨大的風險。

步驟三:判斷大環境

看宏觀形勢,投資者必須把握國際形勢,并不一定要成為專家,至少是要去關注它,平時要多思考。比如說投資國內股市,那么投資者就應該思考,國際形勢的變化會怎樣影響到國內股市,會具體影響到哪些板塊。有些敏感的投資者已經形成了這種連續性的思維習慣。例如,有人在聽到美國發現新油田的消息后,馬上就預感到石油價格會下跌,分析石油價格下跌股市哪幾個板塊最受益,然后在這些板塊中選擇跌得差不多的、基本還可以的買入,單就這一個行為,僅僅兩個月不到就收益20%。這就是會分析、會判斷的重要性。

其次,要把握好國內投資的熱點,而對國內宏觀形勢的判斷,和我們投資決策有直接關系。看國內形勢把握投資熱點,必須要看國內的宏觀政策導向。

步驟四:多元化投資方案

投資的風險與收益并存,收益越高往往風險也越大。好的投資方案可以使投資者較大限度地提高收益,躲避風險。例如,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很難準確預測出每一種股票價格的走勢。假如貿然把全部資金投入于一種股票,一旦判斷有誤,將造成較大損失。如果選擇不同公司、不同行業性質、不同地域、不同循環周期的股票,也會相應降低投資風險。

步驟五:降低投資風險

奉勸有穩定收入的人不要投機,因為投機往往會影響工作。要學會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增加自己的投資收益。

如果你決定要將閑置的錢拿去投資的話,首先要制訂出一個周密可靠的投資計劃,這樣,你就可以有條不紊地去實施你的發財夢想了。

1.運用杠桿原理帶來大收益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它是由著名的科學家、浮力定律的發現者阿基米德發現的,它的內容主要是指利用很小的資金獲得很大的收益。拿投資服裝生意來說,假如你有1000元錢就可以做1000元錢的生意了,進貨買入1000元的衣服可以賣出1400元,自己賺了400元,這就是自己的錢賺的錢,就是那1000元本錢帶來的利潤。這是沒有杠桿作用的。從銀行貸款是要給銀行利息的,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利息就是你從銀行拿錢出來使用的成本。這等于是你用利息買來銀行的錢的使用權,使用后你還是要還給銀行的。如果你看準做服裝的生意肯定是賺錢的,可以從銀行貸款10萬元,使用1個星期,假如利息正好是1000元,這等于你用原來的本錢1000元買了銀行10萬的使用權,用這10萬元買了衣服,賣出后得到14萬元。你自己就賺了4萬元。這就是用自己的1000元撬動了10萬的力量,用10萬的力量賺了4萬的錢。這就是一個杠桿的例子。

杠桿常常用“倍”來表示大小。如果你有100元,投資1000元的生意,這就是10倍的杠桿。如果你有100元可以投資10000元的生意,這就是100倍的杠桿。例如做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時候,就是充分地使用了杠桿,這種杠桿從10倍、50倍到100倍、200倍、400倍的都有。最大可以使用400倍的杠桿,等于把你自己的本錢放大400倍來使用,有1萬就相當于有400萬元,可以做400萬元的生意了。這是一項多么值得利用的條件!

還有我們買房子時的按揭,也是使用了杠桿原理。絕大多數人買房子,都不是一筆付清的。如果你買一幢100萬的房子,首付是20%,你就用了5倍的杠桿。如果房價增值10%的話,你的投資回報就是50%。可見,用杠桿賺錢來得快。但是,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杠桿也不例外。杠桿可以把回報放大,它也可以把損失放大。同樣用那100萬元的房子做例子,如果房價跌了10%,那么5倍的杠桿損失就是50%。例如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前使用的杠桿的倍數太大。

在股票、房價瘋漲的時候,許多人恨不得把杠桿能用到100倍以上,這樣才能回報快,一本萬利;而當股票、房價大幅下跌的時候,杠桿的放大效應迫使很多人把股票和房子以低價賣出。而當人們把股票和房子低價賣出時,則造成了更多的家庭資不抵債,被迫將資產以更低價出售,從而造成惡性循環,導致嚴重的經濟危機。

總之,我們在使用財務杠桿之前有一個更重要的核心要把握住,那就是成功與失敗的概率是多大。要是賺錢的概率比較大,就可以用很大的杠桿,因為這樣賺錢快。如果失敗的概率比較大,那根本就不能做,做了就是意味著失敗。

杠桿可以把回報放大,同時也可以把損失放大,利用資金杠桿要慎之又慎。

2.少數人賺錢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這一規律表明: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

二八定律是可證的,而且不斷地被實踐所證明。通常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它20%的項目;20%的人手里掌握著80%的財富。有這樣兩種人,第一種占了80%,擁有20%的財富;第二種只占20%,卻掌握80%的財富。為什么呢?原來,第一種人每天只會盯著老板的口袋,總希望老板能給他們多一點錢,而將自己的一生租給了第二種20%的人;第二種人則不同,他們除了做好手邊的工作外,還會用另一只眼睛關注正在多變的世界,他們明白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于是第一種80%的人都在替他們打工。其實,這一案例不過是二八定律的翻版而已。

今天,人們驚奇地發現,“二八法則”幾乎適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股票市場80%的人賠錢,只有20%的人賺錢。從投資角度來說,它有兩層含義:首先,在家庭投資上,投資的品種不必面面俱到,應抓住關鍵的少數重點突破;其次,對于一個投資產品不僅要看到收益,更要看到收益背后的風險補償。

日本有一位商人,就是運用“二八原理”,在鉆石生意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鉆石,是一種高級奢侈品,它主要是高收入階層的專用消費品,一般收入的人是購買不起的。而從一般國家的統計數字來看,擁有巨大財富、居于高收入階層的人數比一般人數要少得多。因此,人們都存在這么一個觀念:消費者少,利潤肯定不高。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到,居于高收入階層的少數人卻持有多數的金錢。換句話說,一般大眾和高收入人數的比例為80∶20,但他們擁有的財富比例卻要倒過來20∶80。這個日本商人正是看中了這點,他把鉆石生意的眼光投向了這些只占人口比例20%的有錢人的身上,一舉取得了巨額的利潤。

20世紀60年代末的某個冬天,這位商人就抓住時機開始尋找鉆石市場。他來到東京的S百貨公司,要求借該公司的一席之地推銷他的鉆石,但該公司根本就不理他,斷然拒絕了他的這個請求。

但他絲毫都沒有氣餒,仍堅持用“二八原理”來說服S百貨公司,最后,終于取得S百貨公司郊區的M店的同意。M店遠離鬧市,顧客極少,生意很不好,但這位商人對此并不過分擔憂。鉆石畢竟是高級的奢侈品,是少數有錢人的消費品,生意的著眼點首先得抓住財主,不能讓他們漏網,以賺取將近80%的人的錢。當時,S百貨公司曾不滿意地說:“鉆石生意一天最多能賣2000萬日元,就算是很不錯了。”

該商人立即反駁說:“不,我可以賣到2億日元給你們看。”之后不長時間,這個商人的生意就紅火起來。他先是在M店取得日銷6000萬日元的業績,大大突破了一般人認為的500萬日元的效益。

到了1971年的2月,鉆石商的銷售額突破了3億日元,他實現了曾許下的諾言。

他的鉆石生意成功了,奧秘究竟在哪里呢?就在于“二八原理”。

當然,對于任何一種投資產品,都存在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流動風險和信用風險等。投資產品的收益率,實際上應該等于無風險收益加上風險補償,投資者可以將銀行活期利率視為無風險收益。從這個意義上看,要獲得比市場高20%的收益,投資者將付出比一般銀行儲蓄多80%的風險。比如說銀行一年期利率高于活期利率,就是對于流動性風險的補償。

了解了這個原理,投資者在選擇日常投資產品時,就應對高收益品種保持一份謹慎,特別是那些不符合目前規定的投資品種,其高收益的背后,是對于信用風險的補償。收益越高,代表了其發生信用危機的可能性就越大,這種信用風險實際上就是轉嫁了處罰它的違規成本。

對于各大金融機構推出的保本投資,投資者也應有新認識。目前市場上一些保本投資品種基本上都需要封閉一段時間,投資者其實要面臨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流動風險等,到頭來,投資者所獲得的收益,可能會比銀行活期利率還少。從這個意義上說,僅僅希望本金不損失,投資者可能不僅沒獲得收益,反而會賠錢。

投資作為一種用錢賺錢的手段,如果投資者有心嘗試的話,請牢記“二八定律”,即:投資者一定爭取到只有20%的人才能得到的收益。

3.錢往低處流的洼地效應

所謂的洼地效應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把“水往低處流”這種自然現象引申為一個新的經濟概念,叫“洼地效應”。從經濟學理論上講,“洼地效應”就是利用比較優勢,創造理想的經濟和社會人文環境,使之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吸引外來資源向本地區匯聚、流動,彌補本地資源結構上的缺陷,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簡單地說,指一個區域與其他區域相比,環境質量更高,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例如房地產。當房地產圍合一個湖泊中心發展之時,便形成了自湖心向四周土地遞減的級差地租,大致出現“近貴遠賤”的圈層分布,這其實就圍合出湖心的價值洼地。一旦因某種特殊原因填湖開發,那么,湖心洼地的地價和房價就會突然井噴,創下區域地產的最大價值,甚至引發周邊地產的價值飆升,即產生了洼地效應。當然在房地產實際開發中,所謂的洼地不一定就是湖心區,也可能是市政中心、城市廣場或歷史建筑區等等對于區域價值有提升作用的區域。

“洼地效應”是近兩年比較流行的詞,在經濟學的財經分析中我們常會看到。比如,中國市場的巨大投資潛力和發展空間,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的目光,使外資投入持續增加,這樣就說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產生了洼地效應;也可以形容江浙一帶對人才的吸引,說其民間資本的持續發展產生了洼地效應;而當解釋藍籌股在弱市中的井噴行情時,就會比較其動態市盈率和平均市盈率,說其產生了價值洼地。

對于投資者來說,“洼地效應”的概念好理解,但如何才能在股票市場上找到真正的“洼地”,獲得投資的巨大收益呢?

一是如果發現有做實體產業,每股業績高達1元以上,而且其產業方向和經營業績基本能處于長期穩定,在經濟危機中不但沒遭受重創,還能迅速翻身挺過來的公司股票,則是屬于“洼地”的投資目標。

二是遭受長期冷落,但關乎國計民生的股票。例如屬于人民大眾最重要的吃飯問題的糧食和農業概念股,是可以而且必須持續發展的永恒產業,如果其業績和發展預期良好,而且沒有被爆炒過,則屬于價值洼地,非常具有投資價值。

三是關注那些屬于國家規劃扶持發展,真正生產與科研結合,有能力、有規模和實力做新能源產業的,必然在不遠的將來影響到后續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無論現在起始階段多么迷茫,或是股價已被炒得很高,但只要是符合全球人類革新方向的,就還值得長遠投資布局,不過可能得有一定耐心。

對于要通過投資來賺取更高收益者來說,尋取“洼地效應”來投資應該是首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墨江| 平利县| 广昌县| 五大连池市| 乐东| 柳州市| 沁源县| 榆社县| 双牌县| 南丹县| 利川市| 通海县| 诸暨市| 青州市| 琼中| 建瓯市| 遂宁市| 天祝| 贵阳市| 治县。| 阳新县| 中牟县| 银川市| 连州市| 平罗县| 定南县| 乡城县| 井研县| 滨海县| 邵阳县| 呈贡县| 乐业县| 仁布县| 河间市| 肇东市| 新泰市| 三江| 绥德县| 乌鲁木齐市|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