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用智慧投資是永遠的贏家

人人都想賺大錢,人人也都在賺錢。但大多數(shù)人賺錢靠的是工資收入。這只是基本意義上的賺錢。可以說,靠工資賺錢,只是小學階段;工資只能用來解決溫飽問題,如果尚有節(jié)余,一般人就會存入銀行,日積月累,連本帶利,就會有一筆小小的資產(chǎn),這也只是中學階段。但存錢畢竟還是初級階段,人們希望讓自己的錢增值潛力更大,讓一定數(shù)目的錢生出更大數(shù)目的錢,甚至滾雪球似的翻番增長,這就需要選擇增值效益大的投資工具、投資方式,如果你的投資觀念正確,投資工具選對了,投資產(chǎn)生了等比效應(yīng),那你就進入了靠投資賺錢的大學時代。

賺錢——存錢——投資,這是一個由低向高延伸的過程。

也許你的資本很少,但你比別人差的只有這一項而已。而且在時間的天平上,富人與窮人永遠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你要想有錢,就必須緊緊抓住有限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分鐘都為財富裝上輪子,讓它鼓足能量在創(chuàng)造財富的道路上向前飛轉(zhuǎn)。

投資可以致富,可以實現(xiàn)更高的人生價值。投資不僅是金錢的投資,更是智慧的投資。即使沒有多少本錢,但只要有智慧,照樣可以積累財富。

(1)花錢要有重點

掙錢就得花錢,但是你想過花錢的“質(zhì)量”嗎?投資講究的是使已有的金錢增值和正確合理地使用金錢。如果你只關(guān)注收入增加,而對減少支出沒有足夠關(guān)注的話,那么收入的增加還有何意義?

每個人花錢都有目的,因此,錢雖然已不屬于自己所有,但必能得到比它更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支出金錢時,你首先應(yīng)考慮“這個支出是否必要”,如果你在每次花錢時都考慮這個問題,資金利用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2)掌握花錢的時機

花錢的時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將幾年前買房子的人和最近買房子的人相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差距:前者是在金錢較有價值的時候買的,所以占了不少便宜。同樣,現(xiàn)在買房子肯定要比以后買有利得多。

有些人非常善于選擇支出金錢的時機。他會在經(jīng)濟景氣時去賺錢,等到通貨緊縮開始時就去投資。只要你能把握大勢,抓住時機,把錢投資出去,自然就能使金錢增值。同樣的錢,投資的時機不一樣,效果差異也是很大的。

1.成本平均法,堅持能賺錢

人們在投資的過程中,很難控制自己的投資心情:貪婪、恐懼和盲從。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身邊有朋友說,我買了某某股票,本來已經(jīng)漲了很多,但是很遺憾我沒有及時賣出。或者是本來市場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很好的投資機會,但是因為人們的恐懼心理,害怕行情會繼續(xù)下跌而錯過投資時機。還有人總是迷信所謂的“內(nèi)部消息”,結(jié)果也經(jīng)常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證券市場越來越規(guī)范的今天,想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收益,需要有正確的投資方法。而利用成本平均法進行長期投資,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利用成本平均法投資,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投資時間應(yīng)該相對較長。如果是一筆很快就會使用的投資,那么這種投資方式就不合適了。因為成本平均法的原理就是通過市場的波動,在價格較低時買入較多的份額。這樣可以避免對買入時機進行選擇,而這個選擇通常是最令普通投資者頭疼的問題。這樣一來,只要市場有波動,那么投資者就會有獲利的可能。但是,假如投資時間較短,也許在這段時間內(nèi)市場波動幅度有限,或者市場經(jīng)過下跌還沒有回升,而這時投入的資金馬上就要使用,那么,使用成本平均法就不是很好的選擇了。因此,這種方法最適合長期投資的情況。

王輝今年30出頭,在外企的他平時工作非常緊張,晚上加班更是家常便飯。繁忙的工作使他沒有時間關(guān)注股市的變化,但是又不滿足銀行的低利息,于是他通過非常特殊的方法進行投資。他每月固定投入200元進行同一證券的買賣,連續(xù)投資6個月。由于利用了正確的投資方法,所以在市場上升、下降或者波動但價格不變時,王輝的投資都獲得了好的收益。而且王輝不用考慮究竟應(yīng)該何時出手投資,也不用每天花時間研究股票的走勢,但卻取得了讓別人羨慕的投資收益。

很多人熱衷于預(yù)測市場漲跌。其實不要試圖“擇時”,因為很多風險無法一眼看出。即使是投資基金,也不要一次性投入所有資金。還是采取“平均成本法”,即每個月定期、定額投入,既不因市場上漲而增加,也不因市場下跌而減少。長期來說,平均成本法能夠讓你在所有市場都賺錢。對于個人投資者,這是一種增加財富的最佳投資方法。

2.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007年9月,李健投資50萬元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軟件公司,并努力吸引風險資本的關(guān)注,希望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同時,根據(jù)“要把很多的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的理論,他把手頭另外160萬元資產(chǎn)進行分配:50萬元投資房產(chǎn),50萬元投資外匯,60萬元分別投資澳大利亞股票和國內(nèi)股票。李健想分散風險,因此多面出擊。畢竟他的資產(chǎn)并不是很少,如果在資產(chǎn)很少又有很強的增值愿望的前提下,則更適合集中操作。

三年后分配在不同領(lǐng)域的投資資產(chǎn),各自取得了增長,只是李健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些資產(chǎn)會增長到近千萬元。李健在投資房產(chǎn)方面賺得盆滿缽滿,手中房產(chǎn)的評估價值已經(jīng)達到590萬元,他仍然手握190多萬元的現(xiàn)金,在等待下一套值得投資的房產(chǎn)。雖然他投資在國內(nèi)股市的30萬元資產(chǎn)縮水到了15萬元,但李健投資的澳洲股票每年都有穩(wěn)定的回報,當初投入的5萬多澳元至今已翻倍,約合人民幣60萬元。在匯市投資方面,李健用作外匯投資的50萬元如今增值了50%。

三年來,李健一直按照當時資金分配的數(shù)額在進行操作,沒有因為房產(chǎn)盈利多而迅速增加房產(chǎn)的投資,也沒有因為澳洲股票比較穩(wěn)定而增加持股數(shù)量,一切都還按當初的分配。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李健這個投資理念是相當成功的。

1990年,馬科維茨、夏普和米勒同時獲得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他們的主要貢獻就在于對投資組合和證券市場理論的分析。投資組合,簡單地說,就是“把雞蛋分放在不同的籃子里”。這樣,即使部分籃子摔了,也不至于導致弄破所有的雞蛋。

為了防范投資市場的風險,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要將資金投資在某一個或某一類品種上,而是需要組合投資,以分散投資風險,避免投資損失。其核心思想就是東邊不亮西邊亮。組合投資有三句箴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意味著要分散風險;“不要一個籃子里只放一個雞蛋”,即組合投資并不意味著把錢過度分散,過度分散反而會降低投資收益;“把雞蛋放在不同類型的籃子里”,不同類型的籃子是指相關(guān)系數(shù)低的投資產(chǎn)品,例如股票基金與債券基金各買一些,這樣的組合才能發(fā)揮組合投資的優(yōu)勢。

組合投資的本質(zhì)、要害、目的,是為了分散投資風險,獲得平穩(wěn)收益。它建立的基礎(chǔ),是對于各行業(yè)、各公司的發(fā)展前景有一定把握,但沒有太大把握。所以,大體上均衡持有,以獲得有保障的基本收益。它是穩(wěn)健投資的一個基本策略。通常情況下,采用這個策略,投資業(yè)績不會好到哪里去,但也不會壞到哪里去。

現(xiàn)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投資品種很多,股票、基金、外匯、房產(chǎn)、黃金等等不一而足,而各自的收益和風險又不一樣。作為普通老百姓來說,投資這些資產(chǎn)既想要取得理想的收益又要規(guī)避風險,而控制投資風險的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分散投資并根據(jù)情況的變化調(diào)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多種投資方式同時進行,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避免風險。

3.利潤最大化原則

你愿意將以1元錢成本生產(chǎn)的工藝品賣100元,還是將以99元錢生產(chǎn)的工藝品賣100元?

這個問題,看起來就像一加一等于幾一樣毫無難度。顯然百分之百的人都會選擇前者。雖然用哪一種方式賣工藝品你都會得到比你生產(chǎn)用的成本多,無論是多99元還是多1元。既然哪種投資都能賺取利益,那為什么還要煩惱用哪一種方式進行售賣呢?

事實很簡單,因為同樣是賺,那當然是挑投入最少,賺得最多的交易。這就是所謂的“利潤最大化原則”。

怎么樣才算是利潤最大化呢?

說清楚這個問題并不難。這就需要認識兩個概念: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

如果你是一家企業(yè)的老總,當企業(yè)在生產(chǎn)一種商品時,你只停留在一個生產(chǎn)水平而止步不前,那么我要告訴你,要不然你是太有錢可供亂花費,要不然你這家企業(yè)肯定會“關(guān)門大吉”。事實上,一般正常的企業(yè)為追求最大利潤,總會多次進行擴大生產(chǎn),而每一單位投資都會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收益,這個收益就是邊際收益。邊際收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遞減原則。

打個比方,走在路上,你忽然感到口很渴,于是在路邊買了五杯水。當你喝下第一杯水的時候,你覺得它比任何東西都要美味;你喝下第二杯水的時候,你覺得它味道好像差了點;喝完第三杯水,你覺得足夠了,其實不用再喝了;為了省錢你硬喝下第四杯水;最后,肚子脹得鼓鼓的,看著第五杯水,你已經(jīng)在害怕喝下它會把肚皮脹破了。

為什么會這樣?

這是因為從第一杯水到最后一杯水,你喝水享受解渴感覺的那種邊際效益在逐步遞減。

投資還要明白什么叫作邊際成本。名字叫成本,顧名思義,當然是指生產(chǎn)或購買商品所投入的本錢。邊際成本就是每生產(chǎn)或購買一單位商品所投入的成本。在這里,這個邊際成本就是指每買一杯水所支付的錢。

當邊際效益等于邊際成本時,那么恭喜你,你達到了利潤最大化。

當然,理論和實踐總是有一些差距,以上的結(jié)果要在理想條件下才能達到,市場上互動的因素很多,總會遇到一些突發(fā)情況。

事實上,我們經(jīng)常處在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同一樣產(chǎn)品,同樣的投資,幾乎有成千上萬的投資者在對市場份額進行“爭斗搶奪”,一不小心便會被“槍林彈雨”所擊中,被人淘汰也是家常便飯。通常企業(yè)為了能夠有一尺“立身之地”,就算在邊際效益小于邊際成本的狀態(tài)下,也依然會增大產(chǎn)量,務(wù)求薄利多銷,盡可能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這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在“曲線救國”,最終還是在爭取“利潤最大化”。

邊際效益只有低到一定程度,之前多賺的利潤都不夠補貼成本時,你的企業(yè)才真的會進入虧本的階段。

所以有時候,在市場經(jīng)濟的局限下,利潤最大化可能僅僅是空中樓閣,未必每一位投資者都能夠追求利潤的真正最大化,但是這一定是他們投資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人們投資,總希望得到較好的回報。如何投資收益才能大呢?

(1)反潮流投資獲益大

很多投資者從眾心理極強,一窩蜂地買進、一窩蜂地賣出,有時可能賺些小利,但費時間耗精力,動作稍微一慢,或者被套,或者割肉賠錢。而反潮流買賣者,搶先一步買入,搶先一步賣出,輕輕松松賺大錢,當然這需要不凡的勇氣,以及對大勢和上市企業(yè)的了解。

一位專門收集票證的收藏家私下透露了他的冷門捷徑:“炒”糧票。他解釋說,糧票本無價,但它作為我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在票證中獨樹一幟。目前雖關(guān)注的人較少,但潛在的增值性不可低估。據(jù)說,香港幾家郵社以100港元以上的標價大量征集成套糧票,特別是早期“文革”糧票。有齒、變體、生肖系列及特殊用途的糧票價格不斷看漲。

(2)根據(jù)自己性格選擇投資方式終身受益

敢冒風險的人投資股票。這種人喜歡刺激,把冒風險看成是浪漫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他們一經(jīng)決定,就義無反顧地參與炒股,甚至終生不渝。

腳踏實地的人投資房地產(chǎn)。他們干勁十足,相信自己的未來必須靠自己的艱苦奮斗。他們知道,房地產(chǎn)是長期的、最賺錢的投資。

信心堅定的人選擇定期儲蓄。這種人在生活中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把握的事不干,對社會及朋友也守諾言,不到山窮水盡不改變自我。

井然有序的人投資保險。這種人生活嚴謹,有板有眼,不期望發(fā)財,但滿足眼前,一旦遇到意外,也有生活保證。

審美能力高的人投資收藏。這類人對時髦的事物不感興趣,對那些稀有而珍貴的東西則愛不釋手。

搞投資還是要結(jié)合自己專長,這樣投資風險才會小。喜歡投資什么,或者認為投資什么好,除了看好投資對象有無投資價值外,還要看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有的人在房地產(chǎn)市場里如魚得水,但做股票卻處處碰壁;有的人愛好集郵,上路很快,不長時間就小有成就,但對房地產(chǎn)卻提不起興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找不到竅門。可見,投資者首先必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再決定投資什么,如何投資。

總之,投資既是人人想做的事,又是一門學問,投資者只有從實際出發(fā),腳踏實地,發(fā)揮自己的專長,善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得到較好的回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教育| 桃园县| 九台市| 广南县| 怀宁县| 突泉县| 长乐市| 蒙自县| 忻州市| 海淀区| 济阳县| 老河口市| 长沙县| 万载县| 饶河县| 瓦房店市| 张掖市| 百色市| 穆棱市| 美姑县| 博乐市| 开鲁县| 临桂县| 吉安县| 玉山县| 宜都市| 武威市| 延安市| 宣武区| 临城县| 那曲县| 中山市| 广元市| 郯城县| 东港市| 武夷山市| 永春县| 磐石市| 大埔区|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