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志向也別忽視小事
華盛頓跑步推石塊
喬治·華盛頓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總統。他的誠實與熱情歷來為人們所稱頌,有關他的許多有趣的小故事更是不勝枚舉。
當華盛頓還是一位將軍時,有一天,他身穿大衣,獨自一人走出營地。他所遇到的士兵沒有一個人認出他。在一個地方,他看到一個下士正領著手下的士兵筑街壘。“加把勁!”那個下士對抬著巨大石塊的士兵們喊道,但是,他自己的雙手卻碰都不碰一下石塊。
因為石塊很重,士兵們一直沒能把它放到正確的位置上。他們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眼看石塊就要滾落下來。這時,華盛頓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強勁的臂膀頂住石塊。這一援助很及時,石塊終于放到了正確的位置。士兵們轉過身,擁抱華盛頓,表示感謝。
“你為什么光喊‘加把勁’,而自己的手卻放到衣袋里一動不動呢?”華盛頓問那個下士。
“你問我?難道你看不出我是下士嗎?”
“哦,這倒是真的!”華盛頓說著,解開大衣紐扣,向這個背著雙手的下士露出他的軍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將。不過,下次再抬這些重東西時,你不要忘了叫上我!”下士聽后羞愧得滿臉通紅,答不上話來。
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辦事。任何一個雙手插在口袋里的人,都爬不上成功的梯子。人要給別人留下一個實在的印象,給自己的成功增添一個堅實的基礎,從實際出發,對自己負責。
一位留學美國的計算機專業博士,畢業后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前想后,他決定收起所有證書,以一個“最低身份”去求職。
不久,他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這對他來說簡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干得一絲不茍。不久,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比,這時他亮出學士學位證書,老板給他換了一個與大學畢業生對應的職位。
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要高明。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學位證書,于是老板又提升了他。再過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質詢”他,此時他才拿出博士學位證書,老板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面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試想如果這位博士一直以自己的高標準去找工作,那他會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嗎?也許會吧。但是就在你雙手插在褲兜里等待的時候,也許別人早就超越了你。我們不能守株待兔,坐以待斃,而要用自己現實的技能去適應這個社會。
從大學教師到銷售總裁
世間萬事萬物皆起之于低,成之于低,低是高的發端與起源,高是低的嬗變與演繹。世上絕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是從低端開始,一步步走向人生至高點的。古羅馬大哲學家西劉斯曾說過:“想要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建議。
對那些已經站在人生金字塔上的人,你只要去研究他的攀爬經歷就會發現:他一定有過坎坷和屈辱,也一定有過“低人一等”的經歷,只不過是他不甘現狀、不甘人下,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才攀上人生巔峰的。
郭宏偉是一所理工大學的英語教師,他講的課一直深受學生歡迎,后來就為想參加“托福”考試的學生辦輔導班。在辦輔導班的幾年時間里,郭宏偉除了賺取一定數量的金錢之外,還開闊了眼界,腦筋變得靈活了。他下決心干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于是他離開曾經工作了六年的大學校園,來到北京的一家俱樂部工作。
北京的俱樂部大多數為會員制,想要有所發展,必須要大力發展會員。而在俱樂部里,衡量一個人的工作業績,主要是看他發展了多少會員,以及售出去多少張會員卡。他的上司告訴他:“你現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售卡。”
那段時間里,郭宏偉對一切都感到生疏,也沒有什么可以利用的關系。但他以前可是一名令人艷羨的大學教師啊。現在他決定采取一個初入行者都采用過的笨辦法——掃樓。“掃樓”是業內人士的術語,即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聚集在寫字樓里,你要一家一家地跑,一家一家地問。那種情形就跟掃樓差不多。當然,你必須要找經理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最好是總裁,普通的白領難以接受價格不菲的會員卡。
郭宏偉的生活從此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如今,他變成了一個“厚臉皮”的推銷員。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他心理上的失落感十分強烈。他對自己的選擇表示懷疑了,如果留在學校里教書不是挺好嗎?
郭宏偉漸漸發現,那些冷如冰霜的客氣話語,其實還是對他最大的禮遇,因為公司里的秘書小姐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將他拒之門外。她們也知道該怎么對付推銷員。許多公司的大門上都貼著一張紙,上面有這樣一句話:謝絕推銷,推銷人員禁止入內!在這種情況下,他得裝出一副視而不見的樣子,而且要大說特說其俱樂部的好處,一直說到別人大動肝火。
有一個朋友問過郭宏偉關于“掃樓”的事情。那個朋友輕描淡寫地說:“‘掃樓’是不是很威風,一層一層,挨門逐戶,就像鬼子進村掃蕩一樣?”郭宏偉聽完這番話有種想哭的感覺。往事不堪回首,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掃樓”之初的那種艱難困苦。他曾經精確地統計過,他“掃樓”的最高紀錄是一天內跑了七棟寫字樓,“掃”了58家公司,渾身的感覺就像是散了架一樣,腿和腳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了,別說走路,想挪動一下都困難。那天晚上,他坐電梯從樓上下來,在電梯間里,他感到自己的胃正在一陣陣痙攣、抽搐,并覺得惡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找個清靜的地方大吐一場。他那時才記起自己已經12小時滴水未進了。
即使推銷會員卡只有“掃樓”這一種方式,也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下去,也很少有人能夠成功。“掃樓”只是步入這種行業的初始階段,秘訣還是有的。后來,郭宏偉明顯地感覺到了“掃樓”給他帶來的好處。大約四個月后,郭宏偉開始出現在俱樂部召開的各種招待酒會上。出席這類酒會的人都是一些事業有成、志得意滿的公司老板和個體商人,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大款”。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郭宏偉發現那些如同鐵板一樣的面孔不見了,那些刺痛人心的冷言冷語不見了。現在出現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彬彬有禮之人。他感到一下子就放開了自己。他知道他們需要什么,知道他們會聽從什么樣的勸告。這很重要,因為他一下子就能拉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他的講解也不是那樣干巴巴的,仿佛帶有一種難以抗拒的魔力。他告訴他們,俱樂部將會給他們最優質的服務,而購買價格昂貴的會員卡,也是一種地位、身份和財富的象征。
在一次專為外國人舉辦的酒會上,似乎沒有人比他更為活躍了。別忘了,他能說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這讓他一下子就與外國人打成了一片。他曾經一個下午同時向五個外國人推銷,結果竟然售出了六張會員卡,其中一個人多買了一張,是送給他朋友的。每張會員卡3萬美金,每售出一張會員卡,銷售人員可以從中提取10%~20%的傭金。郭宏偉一下午的收入就很容易推算了。或許正因為收入豐厚,而且也不需要經過特殊準備,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這種誘惑下開始進入俱樂部的大門,開始成為新的一批“掃樓”者。
從那以后,郭宏偉在幾個俱樂部之間跳來跳去。到了1998年年初,他終于在一家俱樂部安營扎寨。他已經不用再去“掃樓”了,即使是參加招待酒會,他也不用向別人推銷會員卡了。他擁有高學歷、高度敬業精神和良好的銷售業績,所以他從銷售員、銷售經理、銷售總監一直坐到了俱樂部副總裁的位置上。顯然,如果沒有當年的“低人一等”,哪里會有后來的“高人一籌”呢?
你可能已經擬訂了一個非常嚴謹的人生奮斗計劃,有些目標可能是很完善和可贊賞的,但在你沒有達到這些目標之前,中途的一些成功真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也許你在實行一個計劃時,一著手就大受他人夸獎,但你必須對他人的夸獎一笑置之,仍舊埋頭去干,直到隱藏在心中的大目標完成為止。那時人家對你的驚嘆,將遠非起初的夸獎所能企及。
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宇宙漫長的歷史是一分一秒走過來的,人類繁衍的重任也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愚公移山”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只要我們一步一步地啃下去,像山一樣的困難都會被我們啃掉。再大的困難,若是遇到一步一步堅持啃下去的人,它除了等著束手就擒,還能如何?
一只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兩只舊鐘“嘀嗒”“嘀嗒”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只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3200萬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
“天哪!3200萬次。”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么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另一只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嘀嗒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松地每秒“嘀嗒”擺一下。不知不覺中,幾年過去了,它也不記得走了多少個來回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們每一刻都在前行,山一程,水一程,再遠的路程也有抵達的一刻。既然如此,起行時又何懼什么山長水遠、千里迢迢呢?在現實生活中,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向人生目標邁進,當最后一步在我們的努力中完成時,整個事業成功的喜悅已經浸入我們的生命。
1983年,伯森·漢姆徒手攀上紐約的帝國大廈,贏得了“蜘蛛人”的稱號,同時也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美國恐高癥康復聯席會得知這一消息后致電“蜘蛛人”漢姆,打算聘請他做聯席會的心理顧問,因為在美國有8萬多人患有恐高癥。
伯森·漢姆接到聘書,打電話給聯席會主席諾曼斯,讓他查一查第1024號會員。這個會員很快被查了出來,他就是伯森·漢姆。原來他們要聘作顧問的這個“蜘蛛人”,本身就是一個恐高癥患者。
諾曼斯對此大為驚訝。一個站在二樓陽臺上都心跳加速的人,竟然能徒手攀上400多米高的大樓,這確實是個令人費解的謎。諾曼斯決定親自拜訪一下伯森·漢姆。
諾曼斯來到費城郊外漢姆的住所。這兒正在舉行一個慶祝會,十幾名記者正圍著一位老太太拍照采訪。原來伯森·漢姆94歲的曾祖母聽說漢姆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特意從100千米外的葛拉斯堡羅徒步趕來,她想以這一行動為漢姆的紀錄添彩。誰知這一異想天開的想法,無意間創造了一個耄耋老人徒步100千米的世界紀錄。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問她,當你打算徒步而來的時候,你是否因為年齡關系而動搖過?老太太精神矍鑠,說:“小伙子,打算一口氣走100千米也許需要勇氣,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只要你走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后一步接一步,100千米也就走完了。”
諾曼斯站在一旁,一下明白了伯森·漢姆攀上帝國大廈的奧妙——原來他只需一步接一步往上攀爬。
在這個世界上,創造出奇跡的人,正是那些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人;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克服巨大困難的人,也是那些一步一步不斷前行的人;能夠更快更好地實現自己事業目標的人,是那些將遠大的事業目標分解為一個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小目標的人。
一步一步地前行,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實現。遇到困難時,也不必一次大幅度地前行,一點點就夠了。不要小看這一點點,每次小小的前行、小小的實現之后,成功就會一點點地接近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