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藝術史
  • (英)邁克爾·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
  • 998字
  • 2019-04-24 11:18:00

銅鏡

漢代銅鏡延續了戰國時期洛陽和壽州的銅鏡傳統。壽州蟠螭紋銅鏡在漢代變得更加復雜而擁擠,龍身往往用雙線或三線勾勒,而背景則是交錯曲折紋。另外一組也主要發現于壽州的銅鏡遍布渦紋,有時在渦紋上附加一層可能與星象學相關的海貝狀多點紋飾。最引人注意的,也最可能蘊含象征意義的是TLV紋銅鏡。盡管TLV紋在前2世紀就已經施加于銅鏡背面,但是制作最精良的TLV紋銅鏡出自從王莽時期到100年前后的洛陽地區。

典型的TLV紋銅鏡(圖4.34)中間有一個方形小臺座,上有一圓鈕,圓鈕周圍有12個小鈕釘,區分出12個方位。TLV形紋飾構成了一個圓圈,其中裝飾了動物形圖案。事實上,整個鏡面區分成為五個區域,代表五種基本元素。五行學說最早由鄒衍(約前350—前270)提出,在漢代極為流行。根據五行學說,太極生陰陽,陰陽生五行,五行生萬物。五行間的關系可以用下面的表格予以表示。

圖4.34 TLV紋銅鏡,直徑20.3厘米,漢代,原屬麻省彼得維爾收藏(Raymond A. Bidwell Collection)。

TLV銅鏡中間方框之內的圓圈是土的標志,即琮。而四個方向、季節和顏色都由它們所對應的動物形象表示。很多銅鏡上帶有銘文,清晰地標明設計的意義和目的,正如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館(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中一面銅鏡上的銘文一樣:“尚方做竟而毋傷,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子孫俱備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富昌,壽敝金石如侯王,宜牛羊。”尚方所制銅鏡絕無瑕疵,左側是青龍,右側是白虎,它們可以消除災害;朱雀和玄武調和陰陽;祝你子孫滿堂,位居中央;祝你永保父母;祝你快樂富足;祝你壽命比金石還長;祝你富貴如侯王。(高本漢英譯文,引自Bernhard Karlgren, “Early Chinese Mirror Inscription”,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6: 49)有的私人作坊也帶有“尚方”銘文以彰顯其尊貴,參見王仲殊《漢代考古學》。

TLV設計主要來自一種糅合了天干地支符號的祥瑞宇宙觀。其地支元素構成了漢代極為流行,在石刻及畫像磚中多有表現的“六博棋”(圖4.35)。根據古代文獻,楊聯陞復原了六博——它以捕獲對手的棋子,或是將它們驅趕到L形構筑的死角中而最終占據中央為獲勝條件,而甘曼(Schuyler Cammann)則指出,六博蘊涵了“確立一種象征性控制宇宙的軸心”的意味。Schuyler van R. Cammann, “The TLV Pattern on Cosmic Mirrors of Han Dynasty”,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68,no.4:160-161.在漢代神話中,六博是東王公和其他英雄喜愛的游戲之一,這些英雄常常試圖用他們的智慧和技巧戰勝神人,由此獲得神奇的力量(圖4.36)。從銅鏡設計上看,六博游戲在漢末已不再流行。在浙江紹興一帶發現的年代在東漢和三國時期的銅鏡上裝飾了更直接的象征主義紋飾,紋飾十分密集并且多有浮雕人物,其中最常見的是道教仙人和長生不老的形象(圖4.37)。公元300年之后,佛教主題也開始出現在銅鏡裝飾上。

圖4.35 石質六博棋盤,長44.4厘米,寬40.1厘米,出自河北平山縣中山王墓,戰國,現藏于河北省考古與文物研究所。

圖4.36 神人六博圖,拓自四川新津石刻,現藏于成都博物館。

圖4.37 道教紋樣銅鏡,直徑13.7厘米,東漢晚期,現藏于舊金山亞洲美術館布倫戴奇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城固县| 东城区| 日土县| 资源县| 繁昌县| 蚌埠市| 鄂托克旗| 图木舒克市| 丰原市| 延安市| 若尔盖县| 和林格尔县| 永和县| 宜兴市| 雅安市| 通州区| 靖边县| 大关县| 嘉义县| 定日县| 延庆县| 湖北省| 天水市| 西宁市| 刚察县| 门源| 惠东县| 芦山县| 商水县| 泽州县| 工布江达县| 论坛| 会同县| 犍为县| 宣城市| 马关县| 莒南县| 芦溪县| 辛集市|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