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曉生中醫養生文叢·第二輯
- 孫曉生
- 920字
- 2019-01-04 16:16:38
前言

2005年以來,筆者在研究生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試圖在科學養生與健康管理這一領域建立一個多學科交叉立體結構的知識體系,不僅從保健方法上,而且從文化層面上研究中醫養生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研究內容橫跨中醫藥領域、文化領域、產業領域以及公共管理、數學模型、信息技術等領域,與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科普宣傳緊密結合;應用多學科知識開展學術研究,引入公共管理知識,從政策層面研究“治未病”網絡構建;引入計算機智能系統,運用于中醫臨床辨證思維;引入數學模型為中醫藥研究所用;引入文化營銷的理念,運用于中醫藥文化傳播;引入產業經濟理論,提出中藥產業發展思路,使學術特色逐步呈現。
筆者曾主持科技部多項科研項目,承擔2009年廣東省重大決策咨詢研究——“構建廣東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體系政策研究”,2012年廣東省和科技部省部產學研結合項目——“嶺南草本飲料清咽喉新產品開發關鍵技術研究”,2011年廣東省旅游局、廣東省中醫藥局項目——“廣東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發展策略研究”。主編、參編《藥苑薈萃(中英文版)》等專著11部,指導研究生2008年榮獲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009年獲廣東省“挑戰杯”特等獎、全國二等獎,榮獲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全國學聯、北京市政府六部委聯合表彰的“全國優秀指導教師”,2010年獲“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先進工作者”稱號。2011年領銜開創首批19家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示范基地,開全國養生旅游之先河。
本書選輯的內容為已經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吨嗅t養生文叢(第一輯)》首次與讀者見面是在2014年9月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舉行的首屆國際中醫藥大健康服務業博覽會上,原以為這本學術性著作讀者面窄,不料卻成為當時的“搶手貨”,許多朋友紛紛索要,反映了讀者對學術性著作的渴求。在大家的鼓勵下,筆者再選35篇結集為第二輯,呈現在讀者面前。由于時間倉促,同時也為了忠實原稿,故未及修改潤色。
本書以養生保健為主要對象,以養生本草為主要方向,以歷代經典為主要線索,以食養食療為主要視角,以嶺南醫學為地域特征,結合現代社會需求,力求以多學科交叉知識探討現代養生中的常見問題。然而,由于筆者水平所限,錯漏難免,祈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不斷完善。
孫曉生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