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保健醫教你療小疾養天年
- 劉曉鴻
- 843字
- 2019-01-04 16:16:55
四、心悸
心悸包括驚悸和怔忡,病情較輕為驚悸,病情較重為怔忡。心悸是指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阻滯,或心血不足、水飲內停,導致心失所養;或邪擾心神,導致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為主要表現的病證。臨床常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同見,輕者胸悶氣短、神疲乏力、頭暈喘促,重者不能平臥,甚至昏厥。
心悸的病變部位在心,與脾、腎、肺、肝四臟的功能失調有關。
現代醫學中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早搏、心房顫動或撲動、房室傳導阻滯及心功能不全、神經癥等均可參照心悸病證論治。
◆ 寬胸理氣祛心火
正身站立式,靜心寧神、排除雜念數分鐘后,雙手十指并攏為合十狀,放置胸前,雙拇指相貼對準膻中穴(任脈上的穴位,位于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與胸距約20cm左右。注意雙手掌心不要靠實,然后合十的雙手漸漸分開,先分掌根,再分手指,由胸前緩緩移至背后,雙手及雙肩擦肋而下。再慢慢移雙手到胸前合十、擦肋為一次,共做18次。
接著兩臂向前平伸,十指朝前,掌心相對,鼻吸口呼,呼時口念“呵”字18次后。漸漸雙手變成指尖相對,掌心朝向胸部,兩臂再回拉至胸前,使掌心貼至心窩處,鼻吸口呼,呼時口念“呵”字18次。
此功法中雙手合十可調整陰陽,并具有強心健體之功效。擦肋、“呵”字呼氣法有瀉心火、益心氣之功效。
◆ 兩臂推拉虛天心
正身站立式,靜心寧神、排除雜念數分鐘后,平舒兩臂,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兩臂挺直,一推一拉,自覺膈上(胸腔內)蕩動,如此推拉36次(即下篇中的“虛天心”)。
如此推拉后自覺氣血周流,精力旺盛。持久行之可促進氣血循環,增加肺活量,起到強健心肺之功能。
◆ 曲蹲平舉強心陽
正身站立式,全身放松,排除雜念,神凝氣和,兩手變掌握指為拳,緩緩向胸前平舉與肩高,平舉時兩膝緩緩曲蹲呈馬步,保留馬步、雙臂握拳平舉姿勢約9秒鐘,再復原正身站立式,如此曲蹲平舉36次。
此法中握指為拳可以強心固元(俗曰“十指連心”,心腦血管患者平臥床上,雙手十指反復練握指為拳的動作,亦有強心祛瘀之功效),曲蹲平舉可以伸筋拓骨,活氣血,通百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