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希望從本書中獲益,就必須具備一項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條件。否則再多的方法也沒有意義。假如你具備了這一條件,就不再需要更多的建議,你就能從本書獲得最大的收益。
這個神奇的條件是什么?那就是如饑似渴學習的愿景,戰勝憂慮、享受美好人生的強烈決心。
那么如何培養自己的這種條件呢?你只有時時提醒自己:這些原則對你至關重要。你可以想象,當你把這些原則運用自如時,你將享受更加豐富、快樂的人生。
必須反復提醒自己:“如果我長期在生活中應用本書所教的道理,我就能享有心中的平安與快樂。我的收入也可能大大增加。”
2.首先快速瀏覽每一章,獲得一個整體概念。這樣可能促使你快點看下去。如果你只是為了打發時間,那就不要翻看此書。因為這不是一本供你消遣之書。如果你真是為了提升自己為人處世的技巧,為了停止憂慮、享受生活,就應該翻回最前面,再仔細閱讀每一章。因為這才是既節省時間,又行之有效的辦法。
3.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應該不時地暫停片刻,思考一下你所閱讀的內容。設問一下,自己什么時候、什么情境、怎樣運用書中的每一項建議。這樣閱讀比一口氣讀完要有幫助得多。
4.閱讀的時候,手中準備一支筆。當你遇到很適合你且能用得上的建議,不妨用筆做一下標記。如果是很好的建議,那就值得把每句話都劃下來,并在旁邊做上記號。在書上劃線作記號可以增加閱讀的樂趣。以后也容易回顧復習。
5.我認識一位曾在某家大保險公司工作了15年之久的女經理,她每個月都要把公司發出去的所有保單翻看一遍。的確如此,她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翻看同樣的保單。為什么?因為經驗使她相信,這是唯一可以幫她清楚記憶所有保險條款的最好方法。
我曾經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寫了一本有關演講技巧的書。可是我發現自己必須經常重復讀它,才能記住我自己在書中寫些什么。你看,人真的是很健忘!
所以,如果你真想從本書得到真實而長久的裨益,走馬觀花地看一遍是不夠的。仔細閱讀本書后,你每個月都應該再花幾小時回顧溫習一下。在你伸手可及的桌上放一本,想起來就隨時翻兩頁。這會使你注意到深藏于你體內的可以大大改善和利用的潛能。
切記,只有通過長期有效的溫習與實踐,才能在不知不覺中使這些原則成為你自己的內在素質,這是你成功的唯一方法。
6.蕭伯納說過:“如果你只是單向教授某人做事的方法技能,他永遠都學不會。”這句話一點沒錯。因為學習是一種主動的行為,只有一邊做一邊學才能學會。如果你想把本書所提到的原則運用得得心應手,那么你就必須采取行動,做些實事。否則,你過不了多久就會把這些道理忘得差不多了。只有常用的知識才能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也許會發現,要隨時隨地運用這些原則是很困難的。對,即使這本書是我寫的,可是要我在生活中實際運用每一條原則,我也會覺得為難。因此,當你閱讀本書時,不要忘了你不只是在收集一些法則,而更需要培養一種新的習慣,甚至是開創一種新的生活。探索新的道路,這是需要時間、毅力和長期堅持不懈的親身努力的。
你最好把它當做你的案頭書枕邊書,常常翻閱。把這本書看成是生活里排憂解難的實用手冊。如果運用時遇到困難,不要灰心,不要魯莽,這通常都不是正確的方式。還是翻開此書,看看你曾標記的段落,然后試著采用書里告訴你的新方法。看看它們能帶來什么奇跡!
7.讓家人親友監督你,每次發現你沒有按本書的原則行動時,你就得向他們繳納罰金!這樣會使你更有興致和心情去履行這些法則,你的行動也將如游戲一樣有趣。
8.華爾街一位有名的銀行家豪威爾曾經介紹過一種極其有效的自我完善的方法。他說:“我多年來一直保存著一本記載著我所有約會的小冊子,我晚飯之后,都會獨自一個人待在房間里,翻開我的約會本,回想著一個星期里所舉行的會談討論及集會,我會自問,我哪次做錯了什么?我哪些做的是可取的?我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改進?從這些經驗中,我得到了什么教訓?這種反省經常讓我非常不愉快,但這樣的錯誤在幾年后就很少再出現了。現在這種自省方式反而讓我覺得非常寬慰。這樣年復一年地堅持下來,這種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方法,比我用過的所有方法都更為有效。”
你為何不用類似的方法來檢驗你是如何實行本書所說的那些原則呢?這樣做至少有兩個好處:
第一,你會發現自己開始了一種珍貴而有趣的學習過程。
第二,你會發現自己克服憂慮、享受人生的能力增強了。
9.最后建議你常寫日記。你應把自己成功運用本書原則的過程和取得的成果記錄下來。盡量具體,人名、日期及結果都寫清楚。做這樣的記錄,會激勵你更加努力。多年之后,當你無意中回顧時,你一定會覺得其樂無窮,而且非常珍貴!
好,現在就開始進入正題吧!
愿你度過一個快樂無憂的人生!
你忠實的朋友 Dale Carne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