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老中醫話說中藥養生
- 毛德西主編
- 957字
- 2019-01-04 11:14:33
前言
近年來,隨著物質與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養生知識十分關注。有關養生保健類的書刊琳瑯滿目。這些書刊在宣傳、普及養生保健知識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書刊內容違背科學性、實用性這個大前提,夾雜一些唯心的、不切實際或自相矛盾的東西,使讀者無可適從。最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了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普專家委員會,提出“將結合現代人養生保健的新需求,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創作一系列科學、權威、準確又貼近群眾生活的中醫藥科普作品”。委員會的成立和宗旨的提出,是對中醫藥科普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中藥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養生具有效果確切、作用獨特、方法靈活、費用低廉的優勢。隨著健康觀念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藥養生的優勢越來越突出。我在門診工作中常常遇到病人詢問中藥養生知識(包括中草藥與中成藥),如人參、黃芪、枸杞的功效與應用等。在給他們作回答的同時,常有愧疚之感,暗下決心要編寫這樣一本書,使他們看得懂,用得上。我把它當成一種責任時刻掛在心上,并積極地為之準備資料,了解動態。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于將這本書交到讀者面前。
本書第一部分是“中藥養生篇”,選擇100種常用中藥(實際內容超過100種),按其作用分為12類,內容依次為概述(無小標題)、軼事、新研究、藥膳、養生經驗方等,并附插圖51張。其中“養生經驗方”的內容,既有預防疾病的藥方,又有治療疾病的藥方,包含有“未病預防、既病防變”的“治未病”思想。將藥物的養生作用和使用方法作為敘述重點,突出科學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第二部分是“中藥性能篇”,主要敘述中藥的性能、炮制、服用方法、毒副作用及有關注意事項。基本用大眾語言敘述,盡量不用或少用經典原文,以使普通百姓能看懂、理解并且使用。
毛澤東主席曾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中醫藥學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普及中醫藥科普知識是促進人類健康事業的必要途徑。這項工作是長期的,需要多數人的參與。能為普及中醫藥知識做點事情,為普通百姓做點養生宣講工作,這是我的職責。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希望讀者提出意見,以期再版時更充實、更貼切。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承蒙毛開顏、毛崢嶸、張莉收集資料,祿保平、李景良、孫巧玲幫助校訂,在此一并致謝!
毛德西
2010年元旦于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