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格局決定結局
《財富》雜志主編吉夫科文曾經說過這樣的人生格言:“企業家的格局決定企業的結局,企業家的高度決定企業的高度、廣度。”在企業與企業家之間形成了千絲萬縷的紐帶之后,他們彼此影響、彼此制約的因素便落實在了成長歷程的各個階段。領導者的格局以其開闊的眼界、寬廣的心胸、未雨綢繆的堅定盤踞在企業成功路上的每一次跨越中,終究會伴著企業的發展鶴立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
很多至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艱難,外在立身、內在立心對企業領導者的苛刻要求似乎并不是輕易能夠把握得好的。當企業家通過各種努力實現企業的發展時,其內心的強大已經清晰可見。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實現物質條件的追求和滿足的同時,很多企業家卻忽略了自己的心智模式,模糊了內心深處真切的渴望和永無止境的追求。
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家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上對同一事情的審視程度是不同的。善于將視野放得長遠者,自然比那些急于求成卻準備不充分的人擁有更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如此一來,很多復雜的事情也就變得簡單而流程化,格局自然也就比一般人大得多。
曾國藩在中國的近代史上頗受爭議,有人鄙視他的“賣國求榮”,也有人贊譽他為“真正睜眼看世界的人”、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他賞識才高八斗的智囊,舉薦下屬千人之多,包括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瀚章在內的軍事家,俞樾、李善蘭、華蘅芳、徐壽等學者和科學家。
曾國藩的格局之大有目共睹。按朝廷規制,官居二品可乘坐八人抬的綠呢轎。可當曾國藩為二品時,依然低調地乘坐四人抬的藍呢轎。一次,他乘坐藍呢轎出行,恰巧迎面碰上了一支綠呢轎隊伍。按照當時的例制,藍呢轎遇見了綠呢轎必須讓行,否則綠呢轎的人有權力暴打藍呢轎的人。當時的曾國藩確實按照例制給綠呢轎讓了路,但綠呢轎下來的三品官員還是打了曾國藩兩個耳光。面對這樣的遭遇,曾國藩并未惱羞成怒,反而恭恭敬敬地扶起事后嚇得膽戰心驚的三品官員,并為其讓路。
曾國藩曾說:“士有三不斗:勿與君子斗名,勿與小人斗利,勿與天地斗巧。”說的就是做人要有格局,不應處處計較,不計較就不會將自己拽入爭斗的漩渦,不會被爾虞我詐所累,不會樹敵過多遭人陷害,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富有精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細節決定成敗,格局決定結局,曾國藩用自己的格局撐起了他廣為人知的偉大成就。
大格局是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一種深度、一種品性、一種姿態,它預示著成功者平凡的謙遜必定會演變為亙古的鋒芒。那么,何為格局之“大”?
大格局者善于調控:目有形勢胸有略,緩行悠履靜有度;大格局者適度而忙:大事急事分內其所,小事緩事擱淺不躲;大格局者大事小做心氣平和,瑣事簡做惠風如暢;大格局者懂得分權放手,任有能者多勞多得、有德者名利兼得;大格局者寬胸襟闊掌控,思路清晰度勢審時,善于授權用人不疑。
《老子》中稱“不知有之”和“親而譽之”的是大格局者,中國歷史上說了幾個“吾不如也”的劉邦是大格局者……中國的企業中,也有許多管理者能夠精準把握時代脈搏,引領行業、并進潮流。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企業的發展除了需要充足的資金和廣闊的行業前景之外,企業家的思維模式、發展理念、價值格局均有著強大的影響和作用。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足夠的格局是企業家發展企業的利器,是帶動企業全員前行的影響力,是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是以身作則大氣凌然的人格魅力。
說到企業家的人格魅力,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2011年,56歲的喬布斯因胰腺癌并發癥逝世,他設計的iPhone 4s也成了蘋果系列產品乃至全世界的精品之作,喬布斯個人的人格魅力更是影響了世界各國幾個時代的人們。蘋果公司現任CEO蒂姆·庫克評價喬布斯說:“喬布斯的影響力無人可以取代,希望蘋果的員工們銘記喬布斯所創造出的產品,并將這種精神延續下去。喬布斯的眼界遠超他所生活的年代,他所創造出的價值也一直伴隨在蘋果公司以及我們的左右。蘋果公司目前研究的很多想法和項目都是在喬布斯去世后啟動的,但是喬布斯對這些項目以及所有人的影響無人可以取代。”
庫克的評價是客觀的,喬布斯的格局并非常人所能及。喬布斯曾經質問百事公司百事可樂部門總裁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想抓住機會來改變世界?”這句問話后來在世界科技領域廣為傳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努力復制喬布斯的成功,數不勝數的作家杜撰他的人物傳記,喬粉兒們深刻挖掘著他看似矛盾的兩大特質:“狂熱的專注”與“永遠的好奇”之間的必然聯系……是的,喬布斯的格局和魅力,幫他也幫蘋果公司贏得了所有的一切。
當企業家以崇高的目標引領企業發展時,企業的生命力就不再簡簡單單維系在企業家一人身上,所有企業成員將依附于企業家領導魅力及格局之下,矗立于心靈制高點,攜手高瞻遠矚的企業家眺望企業愿景,在潮起潮落的紅海里泛起無限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