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毒素的“代言人”——痧證
“痧”又被稱為“痧氣”、”痧脹”、“瘴氣”等,是體內毒素的一種外露表象、毒性的反映,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色如粟的出血點。“痧疹”現象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共同證候,被稱為“痧證”。

根據中醫理論,痧證是由于“四時不正之氣”侵入人體,使得經絡不通、陰氣太盛所致。特別是當人體正氣虛弱、疫氣和污濁之氣旺盛的時候,就會出現頭暈腦脹、胸悶氣短、渾身酸痛和腫脹、四肢乏力、惡心嘔吐、心煩躁動等癥狀,當病癥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胸腔巨痛、面無血色、手足冰冷、青筋外露、針刺無血、唇舌青黑等癥狀。具體而言有四種表現:如果毒素邪氣隱現于皮膚上,會出現像麻疹一樣的紅色小點,叫做“紅痧”;如果毒素邪氣隱在肉血之間,就會出現全身腫痛、黑斑顯現的癥狀,叫做“烏痧”;如果夏秋季節,污濁邪氣阻塞了體內循環,而出現腹部疼痛的癥狀,就叫做“痧脹”;逢冬春季節,如果毒素邪氣隱于肺胃,就會產生咽喉潰瘍的癥狀,這叫做“爛喉痧”。
現代醫學認為,“痧證”是由于細菌病毒侵入機體,產生了毒素,使得皮膚、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從而出現溶血現象。當疾病發作時,人體的免疫能力會與病毒、細菌做抵抗,在抗爭過程中,體內積存了病理的代謝物。這些病毒代謝物使得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生異常,在刮拭的時候就會出現“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