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內科疾病(8)

偏方三

[組成]五味子250克,蜂蜜200克。

[主治]氣陰不足之心悸、氣喘、失眠等。

[用法]將五味子洗凈,用水浸后,煮爛,濾去渣,加熱濃縮濾液,加蜂蜜收膏即成。早、晚餐各服20克,半個月為1個療程。

偏方四

[組成]玉竹1000克,蜂蜜500克。

[主治]陰虛或氣陰兩虛之心氣不足。

[用法]先將玉竹清水洗凈浸泡半日后,煎煮2次,取濾液合并,加熱濃縮,加蜂蜜收膏即可。每次15克,每日3次,可長期服用。

偏方五

[組成]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冰糖10克。

[主治]心火旺之心神不寧,煩躁心悸。

[用法]將前2味放入沙鍋內加水煎熬成湯,然后放入冰糖,再煎片刻即可。每日數次,當飲料飲用。

【名醫指導】

1.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受涼、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恢復期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不可過于勞累。

3.多進食含維生素C類水果(如橘子、番茄等)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大豆等)。

4.服藥要遵醫囑,尤其是伴心律失常(如頻發早搏等)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5.避免劇烈活動,注意生活規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必過度緊張。

肺栓塞與急性肺源性心臟病

肺栓塞是以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系統為其發病原因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綜合征的總稱,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綜合征、羊水栓塞、空氣栓塞。肺血栓栓塞為肺栓塞最常見的類型,占肺栓塞中的絕大多數,通常所稱的肺栓塞即指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為來自靜脈系統或右心的血栓阻塞動脈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環和呼吸功能障礙為其主要的病理和生理特征。急性肺血栓栓塞造成肺動脈較廣泛阻塞時,并發廣泛肺小動脈痙攣,使肺循環受阻,引起肺動脈壓急劇升高,引起急性右心室擴張和右心衰,稱急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急性肺心病)。其主要的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冷汗、暈厥等。肺栓塞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

本病相當于中醫“胸痛”、“喘證”等范疇。多起于久病之后,在臟腑氣血功能失調的基礎上,加上種種誘因導致急癥急劇發作,痰瘀阻滯脈道,以致氣血逆亂而致,是以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冷汗、暈厥等為主要表現的臨床急癥。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梨汁、橘汁、甘蔗汁各50~100毫升,冰糖15克。

[主治]肺栓塞。癥見肺熱津傷之干咳少痰、胸悶、咳痰帶血、口干少津。

[用法]將以上3汁與冰糖一起調勻即可。分次服用,或1次服完。

偏方二

[組成]生梨1個,柿餅2個。

[主治]肺腎陰虛而肺脹者。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偏方三

[組成]百合、枇杷果(去核)、鮮藕各30克,淀粉適量,白糖少許。

[主治]肺栓塞,急性肺心病。

[用法]鮮藕洗凈切片,與百合、枇杷肉一起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將熟時放入適量淀粉調勻成羹,食時加白糖少許。每日1劑,連服10日。

偏方四

[組成]銀杏200克,白鴨1只(約1000克),調料適量。

[主治]肺栓塞,急性肺心病。

[用法]銀杏打破去殼,在開水內煮熟,撕去皮膜,切去兩頭,通去心,再用開水去苦味,在豬油鍋內炸至微黃即時撈出;鴨宰殺煺凈毛,去頭足、內臟,用精鹽、胡椒粉、紹酒將鴨身內外抹勻放入盆中,加入姜、蔥、花椒,腌約1小時取出,去骨,鋪入碗內,注入清湯,上籠蒸約2小時,至鴨肉熟爛翻入盤內,瀝出碗內湯汁裝于勺內,燒沸,加調料,濕淀粉少許勾薄芡,放豬油,掛白汁蘸于鴨肉上即成。隨意食用。

偏方五

[組成]砂仁50克,豬肚500克,蔥100克,生姜30克,花椒5克,黃酒(以紹興黃酒為好)100毫升,精鹽、麻油各少許。

[主治]脾虛濕盛型肺栓塞,急性肺心病。

[用法]將豬肚刮洗干凈,瀝去水分,再用竹簽將反面扎滿小眼;生姜、蔥洗干凈后,切成姜片、蔥段,把花椒和精鹽在鍋內炒燙,倒出稍涼,趁熱搓揉豬肚內面,然后放在陶瓷容器內(忌用金屬容器)腌24小時;砂仁研成細末,將腌好的豬肚再刮洗1遍,瀝去水分,在豬肚面上撒上砂仁粉末,用凈布包卷成筒形,再用細繩捆緊,盛入沙罐子內,放入姜片、蔥段、黃酒,上籠用沸水旺火蒸約1.5小時,取出稍晾,解去繩和布包,抹上麻油即成。分3日服用。

【名醫指導】

1.吸煙的患者必須戒煙,并遠離吸煙環境,并防止被動吸煙。

2.應進食蛋白含量高、質量優良的食物,原則上應少食多餐,還可適當服一些健胃或助消化藥。

3.不宜進食太咸的食品,保持足夠的維生素攝入,如綠葉蔬菜、水果。

4.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并可提高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鍛煉不宜過分劇烈。

5.居室環境應保持清潔、通風。冬天應注意保暖,在寒冷季節外出,要戴好帽子、口罩和圍巾,防止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組織、胸廓或肺動脈系統病變引起的肺動脈高壓,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的一類疾病。本病病程進展緩慢,可分為代償與失代償兩個階段,在代償階段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或有哮喘史,再逐步出現乏力、呼吸困難等表現;失代償階段主要表現為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癥狀。肺組織、胸廓或肺動脈系統病變等原因引起肺組織結構和(或)肺功能異常,發生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和低氧血癥,導致一系列體液因子和肺血管的變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血管的結構重塑,產生肺動脈高壓,最后使右心室擴張和(或)肥厚,出現心力衰竭。肺心病在我國是常見病、多發病,以農村女性多見,個體易感因素、遺傳、呼吸道高反應性、環境因素、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空氣污染與本病有關。

本病相當于中醫“肺心病”范疇,亦屬“肺脹”、“喘證”、“痰飲”、“心悸”、“水腫”等范疇。肺心病的發生,常因先、后天諸因素致使機體正氣不足,抗病能力低下,寒、熱諸邪乘虛侵入肺系所致。其病位首先在肺,進而侵及脾、腎、心等臟,致使病情復雜,變證峰起。以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經久不愈,逐步發展至出現乏力、呼吸困難等為主要表現的病癥。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苦杏仁、核桃仁各6克,蜂蜜適量。

[主治]肺心病肺腎兩虛,腎不納氣者。

[用法]共研細末,加蜂蜜少許調服,每次3克,每日3次。

偏方二

[組成]生梨1個,柿餅2個。

[主治]肺心病,肺腎陰虛而肺脹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

偏方三

[組成]炙黃芪30~60克,黨參(潞黨參)15~30克,白糖20克,粳米100克。

[主治]肺脾兩虛的肺心病。

[用法]將炙黃芪、黨參水煎熬2次,去渣,取藥液,與粳米共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佐餐食用,每周2~3次,常吃為佳。

偏方四

[組成]黨參30克,生姜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主治]脾虛水腫之肺心病。

[用法]將黨參、生姜用水煎2次,取藥液與粳米煮粥,加入白糖即可。每日代早餐服用,堅持常吃。

偏方五

[組成]鮮牡蠣肉50克,紫菜、遠志各15克。

[主治]肺腎陰虛肺心病引起的咳嗽。

[用法]先水煎遠志,去渣取藥液;紫菜、鮮牡蠣肉煮成湯,沸后加入遠志液即可。佐餐食用,每日1劑,連服數周。

【名醫指導】

1.避免不合理用藥,不濫用藥,不長時間使用抗生素。必要時可適當注射免疫增強藥,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2.平時注意適當鍛煉,可多做一些中等強度的有氧活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以鍛煉心肺功能,注意以不勞累為原則。

3.保持情緒穩定,過激的情緒變化也會導致病情加重,家屬要多關心慰問老年患者,使其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盡量減少不良情緒的刺激。

4.注意患者的飲食調理,補充優質蛋白,如蛋、奶、魚等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增強體質,預防感染和營養不良。

5.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戒煙。

6.積極防治原發病的誘發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種變應原、有害氣體的吸入等。注意防寒保暖。

感染性心內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指因細菌、真菌、立克次體、病毒等微生物直接感染而引起心瓣膜或心內膜的炎癥性病變。傳統上根據病程將感染性心內膜炎分為急性與亞急性兩類。按所涉及的人群和基礎疾病可分為:自體瓣膜性心內膜炎,人工瓣膜心內膜炎,靜脈藥癮者心內膜炎。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心臟雜音、脾大、貧血、血尿和栓塞等,血培養陽性,白細胞總數增高。大多數患者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必須注意識別,提高警惕,以便及早診斷與治療。

本病相當于中醫“心癉”范疇,亦屬“發熱”、“心悸”、“積聚”、“溫病”等范疇。由于外感溫熱病邪,或因手術等創傷,溫毒之邪乘虛侵入,內舍于心,損傷心之肌肉、內膜,臨床以發熱、心悸、胸悶等為主要表現的內臟癉(熱)病類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川芎、紅花各10克,牛肉400克,雞蛋1枚,金針菜50克,蔥、姜、蒜及調料各適量。

[主治]陽虛水泛型心內膜炎。

[用法]將金針菜水泡發,去柄,切段;牛肉剁成肉糜,加雞蛋充分攪拌至有黏性,加紅花混勻,做成16粒丸子,在油(花生油)鍋中炸熟;鍋中留少許余油,入蔥、姜、蒜炒香后加金針菜、川芎和清水適量煮至川芎變軟,加炸好的肉丸和調料,煮5分鐘,起鍋前加水淀粉收汁即成。佐餐服食,分多次喝湯、吃肉丸。

偏方二

[組成]人參3~5克(或白參30克或生曬參15克),橘皮10克,砂糖30克。

[主治]脾氣虛弱型心內膜炎。

[用法]將前2味煎熬湯,取汁,調入砂糖即可。代茶飲,每日數次。

偏方三

[組成]人參5~10克,升麻3克,粳米30克。

[主治]陽虛水泛型心內膜炎。

[用法]前2味用水煎熬成汁,去渣,把藥液再與粳米同煮為粥即可。每日1劑,連服1周。

偏方四

[組成]黨參15克,大棗10枚,糯米250克,白糖60克。

[主治]心脾虧虛型心內膜炎。

[用法]水煎黨參、大棗40分鐘,去黨參,把糯米淘凈放入鍋內,并酌情加清水,常法煮燜為飯,飯熟將白糖撒上即成。佐餐食用,分早、晚空腹服。

偏方五

[組成]鮮羊心(約60克)1具。

[主治]陽虛水泛型心內膜炎。

[用法]羊心洗凈,放入已做好的五味鹽湯中浸1晝夜取出,用竹簽簽住羊心,到火上炙熟。空腹1次服完,連服3日。

【名醫指導】

1.戒煙,注意保暖,防止著涼,預防呼吸道感染。

2.應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如雞蛋、瘦肉、魚等,嚴格控制患者的食鹽量,鹽量過高會引起鈉潴留。

3.做好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口腔、皮膚護理工作,勤給患者翻身、活動,按摩肢體,防止褥瘡。根據病情鼓勵患者早下床活動,增加機體活動能力,促進血液循環及腸蠕動,防止腹脹。

4.按時服藥,并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調整藥物用量,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

多發性大動脈炎

多發性大動脈炎又稱縮窄性大動脈炎,為主動脈及其分支的慢性、進行性,且常為閉塞性的炎癥,臨床上根據受累動脈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臨床類型,其中以頭和臂部動脈受累引起的上肢無脈癥為最多,其次是降主動脈、腹主動脈受累的下肢無脈癥和腎動脈受累引起的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也可見肺動脈和冠狀動脈受累而出現肺動脈高壓和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4種臨床類型:Ⅰ型(頭臂動脈型)、Ⅱ型(胸腹主動脈型)、Ⅲ型(肺動脈型)、Ⅳ型(混合型)。臨床表現為發熱、食欲不振、周身不適、體重減輕、盜汗、關節痛、胸痛和乏力等。其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本病好發于女性,以女性青少年多見。

本病中醫屬于“脈痹”、“血痹”等范疇,當發生肢體壞疽時,又稱“脫疽”、“脫骨疔”。先天不足、臟腑虧損是本病發生的根本原因。發病為風、寒、濕、熱等病邪侵襲血脈,導致脈中氣血阻滯、經絡閉塞、機體組織失于濡養,久之損傷正氣,甚至引起壞死。本病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發病緩慢,病程較長。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鮮羊肉50克,生姜60克。

[主治]多發性大動脈炎陽虛證。

[用法]羊肉用清水洗干凈,再用溫水焯去腥味,切細;把生姜洗凈去皮,略切成小塊,與羊肉一同放入沙鍋,加入清水煎熬,直到羊肉爛熟為止。每日1劑,連服半個月以上。

偏方二

[組成]蜈蚣、全蝎、土鱉蟲、地龍各100克。

[主治]多發性大動脈炎寒凝氣滯證。

[用法]諸藥去掉雜質、泥沙,然后曬干,研成細粉末,各用小瓶裝好。每次5~10克,每日1次,溫開水送服。

偏方三

[組成]蜈蚣6條(干品),上等55度白酒300~500毫升。

[主治]多發性大動脈炎瘀血內停、脈絡不通證。

[用法]蜈蚣去雜質灰塵,放入白酒中浸泡(冷浸)1個月以上,酒略變色即可。每次喝10~20毫升,每日2~3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剑川县| 遵义市| 开平市| 出国| 项城市| 濮阳市| 隆德县| 师宗县| 沂水县| 葵青区| 湄潭县| 吉水县| 宁强县| 乐陵市| 昂仁县| 嘉义市| 五大连池市| 军事| 扶沟县| 洛浦县| 丹阳市| 勐海县| 高密市| 贵州省| 拉萨市| 龙胜| 潮州市| 裕民县| 临城县| 嵩明县| 乌兰浩特市| 同心县| 秭归县| 深州市| 襄城县| 谢通门县| 濮阳县| 栾川县| 武胜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