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內科疾病(9)

偏方四

[組成]桃仁、紅花、赤芍、當歸、蘇木、炮山甲、丹參、黃芪、地龍、生地黃、白芍、土鱉蟲各10克。

[主治]多發性大動脈炎中期瘀血內停、脈絡不暢證。

[用法]水煎,去渣取汁。分3次溫服,每日1劑。

偏方五

[組成]熟地黃、鹿角膠、肉桂、干姜、骨碎補、當歸、白芥子、黃芪、地龍、丹參、水蛭、甘草各10克。

[主治]多發性大動脈炎晚期脾腎陽虛、寒凝脈絡、痹阻不通證。

[用法]水煎,去渣取汁。分3次溫服,每日1劑。

加減:如上肢無脈,加桂枝;下肢無脈,加牛膝;血瘀甚,加三七;腎虛肝旺,加桑寄生、天麻。

【名醫指導】

1.患者逐漸增加活動量,防止靜脈血栓。

2.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避免體位突然變動而加劇頭昏及血壓改變。

3.肢體疼痛處給予相應處理,如按摩、制動等。

4.飲食方面應以溫熱性或溫補性食物為主,少食用生、冷、寒、涼性食物。溫熱性食物比如辣椒、姜、蔥、酒、牛羊肉等食物有驅寒溫里的作用,有一些怕冷的患者對綠豆、西瓜、梨等寒涼性的食物以少食用為宜。

5.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樂觀良好的穩定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藥物長期發揮最大的效能。

6.經常地自我檢測脈搏、血壓,觀察治療效果。如有異常及時地與醫生取得聯系,以便盡快得到治療,及早康復,防止發生腦梗死、腦出血等合并癥。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又稱特發性壞疽,是一種較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血管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患肢局部的皮膚顏色和溫度改變,間歇性跛行,靜止性疼痛,嚴重者可并發潰瘍、壞疽。病變主要累及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動、靜脈。本病的病因雖還不太明確,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吸煙、內分泌紊亂、自體免疫異常、遺傳因素、血液高凝狀態及其他一些原因。其中尤以吸煙與本病的發生有肯定的關系。本病的主要病機為中、小動靜脈的非化膿性炎癥,瘀阻血液循環,肢端失去血液供應,導致趾(指)乃至肢端冰涼、麻木、疼痛,甚至潰爛、壞死。本病主要發生于男性。

本病相當于中醫“脫疽”范疇。因本病的發生多為情志太過,飲食不節,房事過度,肝腎受損,感受寒濕之邪外傷、煙毒等,導致臟腑特別是肝、腎、脾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受阻,脈絡痹阻不通而發病。屬“血瘀”性疾病,活血化瘀法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方法。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病程長,痛苦大,致殘率高,多呈周期性發作,經久不愈為主要表現的脈管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杜仲樹根120克,牛膝10克,黃酒適量。

[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用法]將前2味水煎加黃酒沖服,每日1劑。

偏方二

[組成]蒲公英、鳳尾草、馬鞭草、四季青各30克(皆用鮮草,無鮮草用干草各9克)。

[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用法]以上4味搗爛取汁內服,其渣外敷;或干草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三

[組成]穿山甲20克,金銀花、大棗、赤小豆各30克,薏苡仁、粳米各50克,土鱉蟲(土元)5克。

[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熱毒壅阻者。

[用法]穿山甲打碎,洗凈,與金銀花、土鱉蟲用清水煎熬成汁,去渣,用其藥汁再與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大棗一同放入沙鍋內煎熬至豆爛熟為止。每日分2次服完,連服數日。

偏方四

[組成]毛冬青根90克,豬腳1只,調料適量。

[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氣滯血瘀者。

[用法]將豬腳洗凈,去毛、甲;把毛冬青根洗凈,切段,與豬腳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先武火后文火煨至豬腳爛熟即可,加入調料。食豬腳,喝湯,每日1次,連服數周。

偏方五

[組成]黑豆、粳米各100克,蘇木15克,雞血藤30克,延胡索粉5克,紅糖適量。

[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瘀血阻滯者。

[用法]先將黑豆洗凈,放入沙鍋或高壓鍋中,加水煎至五成熟,另將蘇木、雞血藤用清水煎熬40分鐘以上,濾去藥渣;把藥液與黑豆同煮,至八成熟時再放入粳米、延胡索粉和清水,煮至爛熟,加紅糖即可。

【名醫指導】

1.絕對禁煙。

2.足部清潔與干燥,保持足部清潔、防止感染。

3.防寒保暖。無論是在工作或休息時均宜保持足部溫暖,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環,但不能過熱,以免增加氧消耗量。

4.體位變動與足部運動。勞動時應隨時變換體位,以利于血液循環。

5.避免應用縮血管藥物。

【第四章】消化系統疾病

消化系統疾病包括食管、胃、腸、肝、膽、胰以及腹膜、腸系膜、網膜等臟器的疾病。多表現為這些臟器的炎癥、潰瘍、腫瘤等病變。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大多未完全明確,部分與細菌感染(包括幽門螺桿菌)、胃酸分泌過多、膽汁反流及遺傳等因素有關。消化系統疾病屬常見疾病。消化性潰瘍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近年來由于質子泵制劑及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法的普及,療效明顯,復發率降低,就診人數有所減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則在我國一直相當普遍;而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在我國惡性腫瘤中位居前列。隨著社會的發展,疾病譜也在發生變化,以往在我國并未引起重視的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胃腸病,近年來已引起了我國消化病學界的高度重視。炎癥性腸炎近年來在我國報道的病例不斷增加。大腸癌、胰腺癌患病率也有上升趨勢。本章重點討論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大腸癌、肝硬化、肝性腦病、膽囊炎、膽石病、胰腺炎、肝癌等。

消化系統疾病常見中醫病名有胃脘痛、腹痛、嘔吐、呃逆、噎膈、泄瀉、便秘、黃疸、嘔血、便血等。病因多為外邪侵襲、飲食不慎、情志所傷、臟腑虧損等,病位在胃腸、肝膽,涉及脾腎。主要病機為胃氣上逆、升降失司,氣機阻滯、血脈瘀阻,不通則痛;臟腑氣血虧虛、不榮則痛。病性有虛實之分,初病多為實證,主要為肝郁氣滯,胃失和降;肝膽濕熱、瘀毒壅滯肝膽、胃腸等,久病耗傷氣血,陰損及陽,則見脾胃肝腎、氣血、陰陽虧虛,也有兼見本虛標實之證者。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失調,過多的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燒心等癥狀,并可導致食管黏膜組織損害的病變,在內鏡下可見食管黏膜糜爛、潰瘍等炎性病變。反流性食管炎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存在酸或其他有害物質如膽酸、胰酶等的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病是抗反流防御機制下降和反流物對食管黏膜攻擊作用的結果。本病的臨床表現多樣,輕重不一,其中燒心和反酸是最常見的癥狀。常在餐后1小時出現,臥位、彎腰或腹壓增高時可加重。部分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或吞咽疼痛,多由食道炎癥、潰瘍或狹窄所致。有些患者伴有胸骨后疼痛,因其疼痛酷似心絞痛而易出現誤診。本病在西方國家十分常見,40~60歲為高峰發病年齡,男性略多于女性。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發病率較低,病情亦較輕。

本病相當于中醫“食管癉”范疇,也屬于“反胃”、“吞酸”等病證范疇。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染受邪毒,或因刺激性飲食及毒品的損傷,或因瘀熱內蘊以及長期胃氣上逆等導致食管受損,脈絡瘀滯所致。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威靈仙(以4~5月份開花者最好)、生姜、白糖各120克,麻油60克。

[主治]反流性食管炎。

[用法]把威靈仙洗干凈,切成段,瀝干后,榨取其汁;把生姜洗干凈,去皮,搗成汁,將2味一并放入沙鍋中煎熬,去掉浮在表面的白沫,放入白糖、麻油、慢火煎熬至飴糖狀,不時用筷子攪動即可。每日2次,每日1劑,連服半個月。

偏方二

[組成]韭菜100克,牛奶20毫升,生姜80克,竹瀝30克,童便60克。

[主治]反流性食管炎。

[用法]把韭菜洗凈切細,瀝干,榨取汁60克;生姜去皮榨取汁20克,與竹瀝一起合勻,再加入牛奶、童便即可。每日1劑,連服6~10日為1個療程。

偏方三

[組成]紅皮大蒜、生姜、紅糖各500克。

[主治]反流性食管炎。

[用法]將大蒜用炭火煨熟去皮,生姜洗凈、去皮,搗成汁,將2味與紅糖一道搗如泥狀,裝入瓷罐內封口,埋入背陰處地下1米的坑內,7日后取出即可。每次50克,每日3次,餐前服,連續服用。服后身上似有發熱,為正常反應。

偏方四

[組成]預知子(八月札)24克,佛手(佛手片)12克,刀豆300克,牛肉絲100克,蔥、姜及調料各適量。

[主治]反流性食管炎。

[用法]將前2味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牛肉絲加蔥、姜、酒、精鹽等作料并拌以適量淀粉,放入油中煸炒至六成熟;刀豆用少量油煸炒,加適量精鹽,放入藥汁煮刀豆5~10分鐘,放入牛肉絲,炒熟后即可食。單食或佐餐均可。

偏方五

[組成]牛奶100毫升,韭菜100克,生姜25克。

[主治]反流性食管炎。

[用法]將韭菜洗凈加水少量絞取汁;生姜切絲加水少量榨取汁;同加入牛奶中煮沸,待冷后即可服用。每日當茶飲。

【名醫指導】

1.忌酒戒煙。

2.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飲食,可減少進食后反流癥狀的頻率。

3.晚餐不宜吃得過飽,避免餐后立刻平臥。

4.肥胖者應該減輕體重。

5.保持心情舒暢,增加適宜的體育鍛煉。

6.就寢時床頭整體宜抬高10~15厘米,對減輕夜間反流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7.盡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扎緊腰帶等。

8.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亂服藥物產生的副作用。

食管癌

食管癌是指原發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早期主要表現為胸骨后不適,食物通過有異物感或摩擦感;到了中晚期則出現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進食梗阻,胸骨后疼痛,體重下降等。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區,其死亡率居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率的前列。其中男、女比例為2:1,患病年齡多在50~69歲。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區,以河南省林縣、河北省磁縣及山西省陽城縣為代表的地區發病率最高。食管癌的發病因素一般認為與亞硝胺類化合物、真菌的致癌作用、不良的飲食習慣、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鐵、氟、鋅、鉬)及食管的慢性炎癥、遺傳易感性有關。

本病相當于中醫“食管癌”范疇,亦診斷為“噎膈”。中醫認為噎膈的病因是以內傷飲食,情志、臟腑失調為主,形成氣滯、痰阻、血瘀3種邪氣阻滯食管,邪毒瘀熱內蘊,氣血瘀滯,日久生成,使食管狹窄。噎膈病變在食管,屬胃氣所主,其病變臟腑關鍵在胃,與肝、脾、腎關系密切。初起以實證為主,久則化生燥熱,耗傷陰血,津枯血燥,病性虛實夾雜,晚期陰損及陽,陽氣虧虛。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桑瘤60克,蒲公英、澤漆各30克。

[主治]食管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二

[組成]貓爪草30克。

[主治]食管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偏方三

[組成]鮮桑根白皮(不去粗皮)30克,米醋90毫升。

[主治]食管癌。

[用法]將2味加水燉1小時后,1次服下,或分數次服完。

偏方四

[組成]北豆根60克,桃仁45克,山楂30克,生姜汁2湯匙,丁香粉5克,紅糖250克。

[主治]食管癌胸骨后疼痛,食入即吐者。

[用法]將北豆根、桃仁、山楂去雜質,加水煎熬2遍,去渣濃縮,加入紅糖,以小火煎熬濃稠,加入姜汁、丁香粉調勻,再煎熬至拉絲而不黏手時停火,將糖倒在表面涂過食用油的大搪瓷盤中,待稍涼后,用刀將糖切割成50塊。不拘時服食,連服15~25日。

偏方五

[組成]新鮮韭菜250克,鵝血20毫升,黃酒適量。

[主治]食管癌脾胃氣虛者。

[用法]用開水浸泡韭菜,撈出搗爛絞汁約100毫升備用;再用注射器抽取鵝翅下靜脈血約20毫升,趁熱對入韭菜汁中,攪勻,用黃酒送飲韭菜汁對的鵝血。每日1次,連服3~4周。

【名醫指導】

1.飲食以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吸收為主。肉類不宜多食,可以適當多食魚、蝦以滿足機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鮮棗、紅薯等。

2.避免進食冷流質,以溫食為好。發霉的米、面、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黃曲霉素,一旦發現,應棄之不吃。

3.忌吃辛、辣、臭、腥的刺激性食物,炒菜時宜少放油。

4.減少脂肪的攝入。

5.加強情志護理,消除緊張、恐懼、抑郁、頹喪等心理。

胃炎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癥,主要表現為胃黏膜充血、水腫、滲出、糜爛和出血。當有明顯糜爛或出血時就稱急性糜爛性胃炎或急性出血性胃炎。本病病因多樣,多由藥物和應激引起胃黏膜損害,表層上皮細胞壞死脫落而產生糜爛,固有膜血管損害則引起出血和血漿外滲,出血可為新鮮出血或暗紅陳舊出血或上皮下出血。癥狀輕重不一,部分患者可無癥狀。常有上腹痛、噯氣、惡心、嘔吐和食欲減退;有時以突然發現黑糞或嘔血作為首發癥狀。少量出血僅大便隱血試驗陽性,大量出血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在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中,急性糜爛性胃炎的發病率僅次于潰瘍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易门县| 瑞丽市| 安岳县| 衡水市| 黄龙县| 东山县| 黄平县| 本溪| 建始县| 绥德县| 康马县| 海城市| 徐汇区| 清丰县| 安岳县| 镇原县| 尼勒克县| 商丘市| 治多县| 德令哈市| 黔西| 临安市| 长丰县| 漳州市| 榆中县| 秦皇岛市| 巴彦淖尔市| 全南县| 黔东| 岑巩县| 泰宁县| 铁岭市| 洛南县| 利辛县| 康马县| 德清县| 洪雅县| 睢宁县| 蓝田县|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