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識別關系定位,成為社交大贏家(1)

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的關系定位,比如學生和老師、家長和子女、領導和下屬、妻子和丈夫,這些關系有遠近、上下、高低、大小的不同,也會造就不同的人際關系,每一種關系都有約定俗成的相處模式,面對這些關系,人們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反應。根據這些反應,可以判斷對方的心態。

1.地位是關系的分水嶺

在現在的社會,三個可以互相轉化的定義決定了地位的不同:金錢、權力、名望。人們根據金錢、權力、名望,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由于地位的不同,相互接觸時會有微妙的變化,根據這些反應,可以判斷出你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當然,地位反應雖然大多時候依從客觀地位,但更多時候,人們對自己的主觀地位認知。一個沒有弱者或強者自覺的人,你很難在他身上看到地位反應。而通常,這種強者或弱者的自覺越重,這種反應也就越留著痕跡,越容易觀察。

因地位異同而產生的不同反應,也可以分為三類:表情神態、動作舉止以及語言。

(1)不同地位的人,在神態表情上有所不同

下屬在面對領導時:表情恭順、嚴謹甚至嚴肅,眉毛低垂,眼瞼張開度適中,嘴巴抿起來,用低眉順眼來形容最恰當不過。領導越威嚴,下屬個性越恭順。有些時候,沒有架子的老板和才華出眾的員工,同樣會出現這種反應。平時,你看著員工可能和老板之間有很多平級之間才有的玩笑,但某個雷池,作為員工的他是絕對不敢越過去的,不信你看看他和親密朋友在一起時的樣子,你就知道了。

很多人總覺得,領導的表情應該是囂張跋扈的,實際上囂張跋扈是自負導致的,而自負的另一面是自卑,這種心理并不正常。因此,一個心態健康的領導,他的表情應該是沉穩淡定的。

(2)不同地位的人,動作舉止上也有反映

有“自我認知”的下屬,在身體的各個方面都會體現出“下”,在所有有領導的場合,他們都會不自覺地放低身體。比如握手,下屬會在握手時習慣性地鞠躬、低頭,甚至雙手握住領導的手。在中國酒桌上還衍生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習俗,那就是當兩人碰杯時,下屬會把杯子放低——低于領導的杯子,領導見狀,如果客氣的話,也會把杯子放低一些,但卻比下屬稍高。

除“下”之外,下屬還有習慣性的凍結反應。比如在辦公室里,一群正在聊天的員工,一旦見到一個很有威嚴的領導,大家會馬上閉口不言。在電梯里,下屬習慣性地做出于凍結式的站法,趨近于立正,而領導往往悠閑自得、旁若無人。

領導在下屬面前,其舉止動作可以總結為:輕松自在。很多不太自信的領導,總覺得要時刻繃著臉,昂首挺胸,以為這樣才可以體現出作為領導的威嚴,實際上一個真正的領導其實不太在乎這些,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做到這一切。

(3)不同地位的人,在言語上表現比較明顯

在言語方面,下屬往往表現得比較明顯。由于下屬的自我凍結心態,使得他們在說話時會顯得越發恭謹謙卑,對領導也多用尊稱。

除此之外,下屬在對領導講話時,會習慣性地使用正式語言,盡量避免口語化。而領導的語氣相對比較無所顧忌,并且祈使語氣居多。而一個喜歡用語言炫耀優越感的領導,并不是一個正常的領導,只能說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領導、一個自負且自卑的領導。

除了這三方面之外,領導還有一種心態,幾乎是所有領導都會自覺不自覺展現的,那就是無視感過強。雖然不會鄙視下屬,但領導卻會不自覺地把下屬無視掉,把下屬當成自己計劃運行的一個工具或部件。

領導與下屬只是相對的概念,在適當的時候,他們關系又會變成平等者。一位叫瑪喬麗的年輕領導者,她是一家醫藥公司的中層管理者,最近被提拔為市場部總監。她和這一職位的另兩位候選人是關系不錯的朋友。盡管瑪喬麗比另外兩人年輕,而且沒有他們經驗豐富,但她的工作表現一直是最突出的。瑪喬麗升職本在情理之中,但升職后與朋友之間的相處卻出現了問題。有時她在高管會上對好友進行了批評,之后馬上又要和這位好友共進午餐?,攩帖悜涯詈秃糜褵o話不談的時刻,也懷念他們曾給予自己的支持。于是,她和老朋友開誠布公,在乎他們的感受,并向老友們保證,自己看重這份友情,在未來也一樣。他們的友誼也一直延續了下去。

2.變色龍效應:越親近的人,越容易模仿

人類的行為會自發地形成一種趨同性,人類的這種潛意識的趨同性行為,我們稱之為同步反應。比如在教室里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打哈欠,那么馬上會有幾個人跟著他一起打哈欠。比如大學期間,一個女生寢室的姐妹們之間關系非常要好,那么只要是開學期間,他們的月經幾乎都是同步的。

一般而言,同步行為的一致性與雙方關系的和諧度成正比。在雙方的會面中,如果兩個人關系和諧、相互欣賞,那么他們的同一行為會很多、很細微。反之,同一行為則很少。也就是說,你只有欣賞喜歡一個人,才會去模仿他,越是親密的人,我們越容易模仿。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是在不斷地模仿學習的,孩子模仿父母,老師,同學等等。敵人之間是很難產生這種心理的。

同步反應對人的趨同性影響有三類:情緒影響、舉止影響、語言影響。

(1)情緒同步反應

中國一直有夫妻相的說法,那就是我們看到一對夫妻時,會發現越看越像,不僅僅是生理上相像,而且是氣質、動作、表情都很像。比如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他們在婚后的表情就越來越像。這些都是由于面部表情的同步反應。

相愛的人會模仿對方,因此當夫妻一起微笑或者皺眉的時候,他們的面部肌肉也在做著同樣的運動。長年累月共同的情感體驗相同,面部肌肉就會越來越相像,這就是夫妻相的成因。而且有研究結果顯示,夫妻不僅會越長越像,而且他們面部的相似程度與婚姻的美滿程度成正比。

不僅僅是愛人之間,在朋友之間也會有同步反應。朋友高興時,講個不好笑的笑話,你也會捧腹大笑;朋友心情低落時,你也會跟著傷感。還有時候,你路過一個陌生人的葬禮,你并不認識死者,但不由得感到悲傷。在球場里,當一個球星進球后,他的球迷會激動歡呼,你并不是這個球員的球迷,也往往會跟著激動起來。

(2)行為同步反應

人們在言行舉止上的同步反應,更像是下意識地模仿。

一對感情深厚的姐妹,同時看到一盆迷人的蝴蝶蘭,一個張大嘴巴,說“哇!”,在同一時間,另一個的反應也一模一樣;一對心有靈犀的朋友,一起觀看籃球比賽,眼看球就進了卻又出了籃,兩人異口同聲地說,“再用點力就好了”;一對志趣相投的同事,剛參加完討論會,兩入回到辦公室,都帶著笑容,頻頻向對方眨眼。

可以說,兩人志趣相投、相互欣賞產生了“同步行為”,反過來,“同步行為”又促進了彼此的內心交流,加深了彼此的好感與欣賞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人為地制造“同步行為”,可以贏得對方的好感,讓雙方的交往在不經意間變得和諧愉快。

(3)語言同步反應

很多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感嘆:如果有口語語境的話,勝過在課堂上學十年。在大學里,如果寢室里有一個東北人,很快全宿舍就會全部都發出這樣的宣言:“我們這嘎的豬肉燉粉條子賊拉的好吃,嗯哪。”如果有一個四川人,就會全部都這樣說話:“瓜娃兒要不要得?!?

據說有一個周杰倫的狂熱歌迷,他非常喜愛周杰倫,每天都要看周杰倫的演唱會和采訪,并在生活的一切細節上盡可能地向周杰倫“看齊”。幾年下來,學會了臺灣腔不說,他的一舉一動也與周杰倫很相似。經過化妝師稍微化妝之后,竟沒有人能分得清他和真的周杰倫孰真孰假。這位歌迷一開始的模仿行為是故意的,而非同步反應;但最后,他開始潛意識地把自己當成周杰倫,否則很難解釋為什么他會與周杰倫那么相像。

3.認同你可不是簡單地說“好”

認同反應是由于對某事物表示贊同,由于恰當的認同反應會令對方產生好感,所以很多人習慣于假裝認同反應。認同反應是對方認同某人或某事物時,對信息源發出的自然而然的系列微反應,語言、肢體動作、面部表情都很協調,而假裝的認同反應往往滑稽夸張。

認同反應的最基本動作是點頭。當然文化不同,具體意涵也有所區別:印度人表示同意的動作是柔和、愉快的偏頭、歪頭或左右搖晃,表示反對時還是會搖頭,但神情和動作都有所不同;中國人用點頭表示“是的,我知道了,我明白”;而美國人的點頭,則是致意,表示同意和正面肯定語句時的動作。幾乎所有的脊椎生物在表達順從時,都會彎腰致敬,這是表示順從的意思,人類至今保留著鞠躬的行為習慣,而點頭其實就是鞠躬的簡化版。

真正的認同,其表情和愉悅有類似:眉毛松弛呈自然拱形,前額平緩放松;下眼瞼凸起提升,出現笑容特有的溝紋;上眼瞼微微閉合,配合下眼瞼使眼部出現閉眼趨勢;由于顴部肌肉的運動,導致嘴角向上、側后方牽扯提升,面頰會隆起;下巴自然地向兩側完全展開,形成大笑特有的長溝紋。同時,點頭幅度會加大。

身體姿勢在認同時也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開放的身體姿勢:伸出雙手,敞開胸懷,都是身體開放的證明。比如:當客戶在聽取你意見時,若正面朝向你,說明他在認真傾聽;若輕松地抱起雙臂,說明他在思考;若用軀干直接對著你,則說明他很認同你推銷的產品,或者很認同你本人。

認同反應通常在語言上的表示較少。鼓勵性、肯定性的語言會言簡意賅。

應屆畢業生小王在一家公司實習,其領導是一個姓張的總監。張總監平時習慣戴著一副墨鏡,上班時也不摘下來,據前輩們說,除了老板沒人見過張總監的眼睛。這樣一位上司,難免讓下屬有些害怕,平時同事們有說有笑,可是張總監一出場,大家立即屏息凝神各干各的去。

小王有了一個好提案,但由于還是實習生,沒有參加例會的地位,所以無法把這個提案提出來。于是就只能硬著頭皮去找冷酷的張總監,向他陳述提案。在陳述過程中,張總監始終抱著肩膀,沒有其他的肢體動作,由于帶著墨鏡,也看不到他的眼神。小王顫顫巍巍地給自己的報告作了總結。本以為接下來會是無視甚至批評,卻沒想到,張總監放下了胳膊,朝小王點了點頭,簡單地說了句:“挺好,去做!”當時小王有點愣住了,傻傻地問了句:“啥?”張總監似乎隔著墨鏡看了小王一眼,“我說,去做一做試試看?!毙⊥酢芭丁绷艘宦曏s緊走出經理辦公室。當天下午,美術組就有一名美編來小王這里報到,說是張總監讓她來的,而且張總監還給了小王很多實習生不具有的公司資源權限。

以此看來,認同反應也會給人鼓勵。如果你在與一個晚輩或者下屬交流的時候,你想要給他信心,不妨做出一副認同反應的樣子。即使不太贊同,也不要直接反駁他。比如說,“你的意見很好,但是要不要再斟酌下?”

4.把我的漂亮羽毛展示給你

炫耀其實就是競爭,就是證明我比你強,從而得到他人肯定,借此完成自我實現。炫耀的產生原因可以追溯到動物階段。動物的炫耀本能是出于繁衍的需求,是為了避免爭奪配偶權的殊死搏斗,而通過炫耀的方式來分出高下。人類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因此也屬于炫耀的物種。也正是由于人類的進化,人類的炫耀行為,也得到了進化,變得復雜多樣,有的又很隱蔽。

先要說明的是,炫耀并不是一種負面行為,炫耀是為了得到認同感,而認同感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比如象鼻海豹如果沒有值得炫耀的長鼻子,就會孤獨終老,而沒辦法把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實際上,認同感是群居動物的本能。比如狗,主人的撫摸是狗非常重要的渴求,可以作為正面鼓勵的獎勵。很多生物學家認為犬科動物比貓科動物更為進化,支持他們這種說法的一個理由就是:犬科動物擁有更強的社會性。

當我們認同他人時,產生了認同反應;而當我們渴求他人認同時,就會把這種渴求表現出來,這種表現行為,就是炫耀反應。炫耀反應并非每個人都會有,往往只有這種渴求他人認同的需求比較強的人,才會炫耀。炫耀的產生與人的性格有很大關系,有些人或許一輩子不會炫耀什么,而有些人則一生都在為炫耀活著。

一個人炫耀時,其情緒最主要的特點是得意,表情的主要特征是:嘴部抿住或微微張開,形成大括弧;眼瞼稍微閉合;眉毛松弛;額頭抬起,能看到細微皺紋;身體狀態也是呈現放松和舒適的。微笑和自信,就是洋洋自得。

所有人在肯定自己的某種事物時,都會有自得情緒,也會有或輕或重的自得反應,這種反應是炫耀的前提。但如果當事人不滿足于這種自得,需要尋求其他人贊同時,就產生了炫耀。女性的化妝、戴首飾,非必要的衣物,都屬于炫耀行為。男性的留胡子,練肌肉,歸根究底,也屬于一種炫耀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苍山县| 方城县| 黄浦区| 保康县| 平罗县| 广元市| 阿图什市| 东乌珠穆沁旗| 鄂托克前旗| 萨迦县| 阿鲁科尔沁旗| 开平市| 沙坪坝区| 廉江市| 海盐县| 永康市| 富裕县| 阳城县| 南木林县| 应用必备| 鹿泉市| 时尚| 乡宁县| 威宁| 天水市| 南开区| 渝北区| 光泽县| 本溪市| 重庆市| 商丘市| 河北省| 武平县| 永平县| 邛崃市| 承德县| 会理县| 北票市| 绵竹市|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