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蒲坂、舜廟、桑落酒

又南過蒲坂縣西蒲坂縣:又名蒲反,春秋戰國時為秦晉、秦魏邊境之地,互相爭奪,戰事頻繁,戰國后期為秦國占領,秦軍因此打通黃河津渡,可以進入河東。北朝后期,蒲阪為東、西魏戰略要地,唐朝在此設置蒲州。

《地理志》曰《地理志》:指《漢書·地理志》。:『縣,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應劭曰:『秦始皇東巡,見有長坂,故加坂也。』孟康曰:『晉文公以賂秦,秦人還蒲于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反也。』薛瓚注《漢書》曰:『《秦世家》以垣為蒲反。然則本非蒲也。皇甫謐曰: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陽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廟“《地理志》”至“今城中有舜廟”段:酈道元列舉蒲坂得名的不同說法。。』魏秦州刺史治。太和遷都罷州,置河東郡,郡多流雜,謂之徙民。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工釀,采挹河流,醞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漿焉,別調氛氳,不與他同,蘭熏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貢,選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顧,思同旅語。』索郎反語為桑落也反語:南北朝時借用佛經梵文的拼音法,創造漢語“反切”,即采用前一字的聲母,及后一字的韻母,標示讀音。例如“索”的聲母為“s”,“郎”韻母為“ɑnɡ”,“索郎反”即讀為“sɑnɡ”,即“桑”音。,更為籍征之雋句雋(jùn):本義為鳥肉肥美、味道好,又與“俊”通假,優秀、才智出眾、意味深長的意思。,中書之英談“民有姓劉”至末段:介紹河東名酒“桑落酒”的來源及釀酒者的推廣手法。

譯文

又往南經過蒲坂縣西。

《地理志》說:“蒲坂縣就是從前的蒲,王莽改稱蒲城。”應劭說:“秦始皇東巡時,看見有長長的山坡,所以加上坂字。”孟康說:“晉文公以這地方賄賂秦國,(后來)秦國把蒲歸還給魏國,魏人非常高興,說:‘蒲回歸了!’因此稱為蒲反。”薛瓚注《漢書》說:“《秦世家》中把垣當作蒲反,但這本來不是蒲。”皇甫謐說:“這是舜建都的地方。有人說舜建都蒲坂,也有人說舜建都平陽,后來遷到潘。現今城中仍有舜廟。”魏的時候是秦州刺史治所。太和年間遷都之后,撤銷了秦州,設置河東郡,郡內有許多犯罪流放的犯人和各種難民雜居,稱為徙民。徙民之中有姓劉名墮的人,向來擅長釀酒,從河流中取水,經多次醞釀成為芳香的醇酒,存放很長時間,等到桑葚熟透墜落之時,加入釀造,這種酒以此得名,稱為桑落酒。這種香醇的美酒,色澤清白如米漿水,有特殊的香氣,與其他酒不一樣,既似蘭熏,又似麝香,自成一種飄逸的馨香,方土之貢,被選為進貢皇帝的最佳美酒。從王公貴族到庶民百姓,朋友之間招待聚飲,都要說:“索郎在打招呼啊!”索郎二字的反切讀法就是桑落,更成為書籍上的名句,文人雅士的美談。

賞析與點評

蒲坂是黃河的重要渡口,由關中的長安(今西安市)前往汾河下游的河東(今山西省南部),必須在蒲坂渡過黃河。因此在春秋時期和戰國初年,蒲坂是秦晉、秦魏爭奪的戰略要地。后來秦國強大,占據了蒲坂,魏國的老地盤河東深受威脅,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其后河東被秦國取得,設置了河東郡。到了唐朝,蒲坂是重要的交通要沖,設置了蒲州,蒲州有普救寺,是著名詩人元稹撰寫的傳奇故事《會真記》(即后世的戲曲《西廂記》的藍本)發生的地方,現在是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水經注》還介紹了一種當時河東名酒:桑落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双鸭山市| 呼玛县| 六安市| 同德县| 裕民县| 安福县| 汉川市| 元氏县| 泗洪县| 凌云县| 三台县| 伊金霍洛旗| 威远县| 马关县| 湟中县| 英吉沙县| 绍兴县| 额尔古纳市| 桐庐县| 阿拉善右旗| 乐安县| 凤城市| 藁城市| 和政县| 淅川县| 海南省| 昌邑市| 静宁县| 沙坪坝区| 铜山县| 石河子市| 石城县| 永济市| 兴仁县| 五指山市| 奉贤区| 翁源县| 巨鹿县| 温州市|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