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經注(中信國學大典)
- 張偉國 饒宗頤
- 840字
- 2019-01-04 06:40:30
歷山、媯水
【】注 郡南有歷山,謂之歷觀。舜所耕處也,有舜井。媯、汭二水出焉,南曰媯水,北曰汭水,西徑歷山下,上有舜廟。周處《風土記》曰:『舊說,舜葬上虞
?!挥帧队洝吩疲骸焊跉v山。而始寧、剡二縣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樹,吳、越之間,名柞為櫪,故曰歷山?!挥喟粗芴幋酥緸椴唤?,傳疑則可,證實非矣。安可假木異名,附山殊稱,強引大舜,即比寧壤,更為失志記之本體,差實錄之常經矣。歷山、媯、汭,言是則安,于彼乖矣
。《尚書》所謂『厘降二女于媯汭』也。孔安國曰:『居媯水之內?!煌趺C曰:『媯汭,虞地名?!换矢χk曰:『納二女于媯水之汭。』馬季長曰
:『水所出曰汭。』然則汭似非水名,而今見有二水異源同歸,渾流西注入于河。
譯文
郡的南面有歷山,稱之為歷觀。這是舜耕田的地方,有舜井。媯、汭二水從這里流出,南面的稱為媯水,北面的稱為汭水,西經歷山下,上面有舜廟。周處《風土記》說:“舊說,舜葬在上虞?!庇帧队洝氛f:“耕于歷山。而始寧、剡二縣交界之處,有舜所耕的田,在山下有很多柞樹,吳、越之間,稱柞樹為櫪樹,因此稱為歷山?!蔽也轵炛芴幍恼f法不合情理,存疑是可以的,但沒有確實證據,怎么可以借樹木的異名,附會為山的別稱?強行附會與大舜有關,就拿歷山與廣寧類比,更加失去地方志記應有的本體,欠缺記錄事實的準則。歷山、媯、汭的所在地,定在這里沒有不妥,依他的說法就不正確了。《尚書》所謂“厘降二女于媯汭”??装矅f:“位于媯水之內?!蓖趺C說:“媯汭,虞代地名。”皇甫謐說:“娶二女于媯水之汭?!瘪R季長(馬融)說:“水所出之處稱為汭?!比粍t汭似乎不是水道的名稱,但現今看見有兩條不同源頭的水道,歸于同流,混合往西注入大河。
賞析與點評
今山西省南部,就是秦、漢時的河東郡,這里歷史非常悠久,據說帝堯和帝舜的都城也設在河東,直至酈道元的年代,還留下一些與帝舜有關的遺址和地名,如歷山、媯汭等,古代有學者認為“媯汭”是媯水和汭水兩條河流的名稱,而酈道元對“媯汭”作了分析,認為汭是指“水所出之處”,不是河流的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