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唱歌跳舞月(春季第三個月)(1)
- 森林報(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蘇)比安基
- 4944字
- 2017-02-16 15:44:01
一年——分為12個章節的太陽詩篇
5月到了——唱歌吧!跳舞吧!歡樂吧!春天在這個月份里才鄭重其事地開始認真做它的第三件事:給森林穿上漂亮的衣裳。
這個令森林居民最快樂的月份——唱歌跳舞月——開始了!
太陽——太陽的光和熱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它的溫暖和明亮戰勝了冬季的嚴寒和黑暗。晚霞和朝霞握手言歡——我們北方的白夜開始了。生命重新得到了大地的哺育和水的滋養,挺直了身軀;那些高大的樹木都披上了油光閃閃的綠葉衣裳;無數會飛的昆蟲都在空中飛翔著,一到黃昏時分,夜間活動的蚊母鳥和敏捷的蝙蝠,就會飛出來跟蹤捕食它們;白天的時候,家燕和雨燕在低空徘徊;雕和老鷹在田間和森林的上空盤旋;茶隼(sǔn)和云雀在田野上空抖動著翅膀,仿佛身子被從云上垂下來的線系著似的。
沒有鉸鏈拴住的大門打開了,從里面飛出了金翅膀住戶——勤勞的蜜蜂。地上的琴雞,水中的野鴨,樹上的啄木鳥,森林上面的天空上的綿羊——鷸,都在盡情唱歌、嬉戲、跳舞。詩人是這樣描述當前的景象的:“在我們的祖國,每一只鳥、每一只獸都樂呵呵。肺草也從去年的敗葉下探出頭來,給樹林添一抹藍色?!?
我們稱5月是“嗬”月。
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因為5月的天氣忽冷忽熱。白天太陽暖洋洋的,可是到了夜里,嗬!甭提有多涼了。我們常常會在5月里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要熱得躲在樹蔭下乘涼;有時候得給馬廄鋪上稻草,自己湊到火爐邊取暖。
快樂的5月
每種動物都想表現自己的勇敢、能力和敏捷的身手。唱歌跳舞的活動少了起來——所有動物都在摩拳擦掌,想要打架。開戰后,絨毛、獸毛和鳥羽滿天飛。
森林里的動物都忙了起來,因為春季最后一個月里有很多事要做。
夏天快要來了,鳥兒們要為做窠和孵小鳥等事操心了。
村子里的人說:“春天想留在我們這里,一輩子都不走。可是等到布谷鳥和夜鶯一啼叫,它就被夏天趕走了?!?
林中大事記
森林樂隊
夜鶯在5月里沒日沒夜地唱起歌來,時而尖利,時而婉轉。孩子們都納悶了:它們什么時候才睡覺呢?原來春天的鳥是沒有睡大覺的習慣的,它們每次只能忙里偷閑,唱一陣兒,打個小盹兒,醒后再唱一陣兒,在間歇的半夜或是中午休息一會兒。
每一個清晨和黃昏,是森林里所有動物的演出時間,大家各唱各的曲子,各奏各的樂器。在森林里有的獨唱、有的拉提琴、有的打鼓、有的吹笛。各種低吟淺唱,各種高歌亮嗓——能聽到喊聲、嗥聲、呻吟聲、咳嗽聲;也能聽到咕嘟聲、吱吱聲、嗡嗡聲、呱呱聲。發出清脆、純凈聲音的是燕雀、鶯和鶇鳥;吱吱嘎嘎地拉著提琴的是甲蟲和蚱蜢;打著鼓的是啄木鳥;尖聲尖氣吹笛的是黃鳥和小巧玲瓏的白眉鶇;狐貍和白山鶉唱著小調;牝鹿輕輕地咳嗽著;狼嗥叫著;貓頭鷹哼著小曲;丸花蜂和蜜蜂低低地唱著;青蛙咕嚕咕嚕地吵了一陣,又呱呱地變調。五音不全的動物們,也不覺得難為情。它們個個都在彈奏自己喜歡的樂器。
啄木鳥要的是能發出響亮聲音的枯樹枝當作它們的鼓,而它們那堅硬的嘴,就是頂好用的鼓槌。
天牛的脖子扭動起來嘎吱嘎吱地響——這不就是在拉一把小提琴嗎?
蚱蜢的小爪子上帶著鉤子,翅膀上有鋸齒,它用爪子抓翅膀,不也是在奏樂嗎?
火紅色的麻鳽(jiān)把它長長的嘴伸進水里,使勁一吹,整個湖里的水都被吹得咕嚕咕嚕直響,就像牛叫似的。
沙錐更會異想天開,竟然用尾巴唱起了歌:它沖入云霄,張開尾巴,一頭直沖下來。它的尾羽兜著風就能發出咩咩的聲音——活像一頭羊羔在森林的上空歡叫!
森林樂隊就是這樣的。
客人
在喬木和灌木叢底下離地面不很高的地方,頂冰花早就開出了像金星似的艷麗花朵。它開花的時候,樹枝還是禿的,春天的陽光可以一直照在地面上。就在這陽光的沐浴下,頂冰花開了,它旁邊的紫堇花也開了。
看到初放的紫堇花真讓人心情愉悅!它渾身上下都是美的:那奇妙的淡紫色小花,一簇簇盛開在花莖的尖端上,那花莖長長的,還長著青灰色小葉子,葉子的邊兒像鋸齒似的。
此時,頂冰花和它的朋友紫堇花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濃濃的樹蔭會妨礙它們的生存,還好它們已經做好了“回家”的準備。它們的家就在地下世界里,它們不過是來地面上做客而已。它們在地上播下種子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然而它們那小小的球莖還有圓圓的小塊莖,卻深埋在地下,從夏天一直幽居到明年開春。
如果你想把頂冰花和紫堇花移植到自己家里,就要趁它們的花朵凋謝之前馬上把它們的花株掘起來。掘的時候,可一定要當心。因為我們這些小客人的白色地下莖簡直是出奇的長呢!在凍土帶,我們這些小客人的球莖和塊莖,埋藏在地下很深很深的地方。在暖和的或是有東西覆蓋著的地方,它們就埋藏得淺一點。你們移植它們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這些。
尼娜·巴甫洛娃
田野里的聲音
我和一個小伙伴去田里除草。我們正默默地走著,卻聽見草叢里的一只鵪鶉對我們說:“除草去!除草去!除草去!”我對它說:“我們就要除草去呀!”可它還是一聲接一聲地說:“除草去!除草去!”
我們走過一個池塘時,有兩只青蛙從水面探出腦袋,鼓起耳后的鼓膜使勁地叫。一只青蛙在喊:“傻瓜!傻瓜!”另一只青蛙回答它:“你才是傻瓜!你才是傻瓜!”
我們來到田邊時,有圓翅田鳧撲扇著翅膀問我們:“你們是誰?你們是誰?”我們答道:“我們是從古拉斯諾亞爾斯克村來的。”
《森林報》通訊員 庫羅西金
魚類的聲音
有人用無線電收音機廣播了記錄著水底聲音的錄音帶,聽到的是一些人類從沒聽見過的聲音,有喑啞的啾啾聲;有尖利的嘎吱聲;有不知是誰的呻吟聲和哼唧聲;有獨特的咯咯聲,又夾雜著突然的一陣震耳的唧唧聲,這些聲音把滿屋子的人聲都蓋住了。原來這是采集來的黑海里各種魚類的聲音。各種魚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與水底世界中的其他居民迥然不同的聲音。
現在,我們發明了海底音響收聽裝置——敏感的“水底耳朵”,我們才發現水底并不是一個靜默的世界,魚類根本不是啞巴。這個發現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借助水底測音機的幫助,就可以探知什么地方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那些貴重的魚類往何處轉移。這樣,就不會盲目地出海捕魚了,可以在確實知道魚類的行蹤后出發進行捕撈作業。將來,人也可能學會模仿魚類的聲音來誘捕魚群。
天然屋頂
花朵里最嬌氣的部分就是花粉?;ǚ垡槐淮驖窈缶蜁牡簟S晁⒙端紝λ泻?。那么花粉該如何保護自己,免受被雨露沾濕的危害呢?
鈴蘭、覆盆子、越橘的花朵,都像是倒掛著的小鈴鐺,因此它們的花粉就藏在了“屋頂”底下。
金梅草的花朵是朝天開的。但它的花瓣都像小勺似的向里彎著,層層花瓣的邊兒互相壓著。這樣,就形成一個嚴絲合縫的小球。雨點落在花上,可是沒有一滴雨能落在被小球包在里面的花粉上。
鳳仙花現在含苞待放,它把自己的每一個花蕾都藏在葉子下面。多巧妙啊——花梗架在葉柄上,這樣花兒就能乖乖地開在葉子底下,就像躲在屋檐下一樣了。
野薔薇花的雄蕊多得很,一到下雨的時候,它就把花瓣閉合了。蓮花在刮風下雨的時候,也會把花瓣閉合。
毛茛花避雨的方法是向下垂。
森林之夜
有一位《森林報》通訊員給我們寫信:“我曾在夜里去森林里聽動靜,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可是我弄不清那都是哪些動物的聲音。那么,我該如何為《森林報》寫報道來描述這個夜森林呢?”
我們是這樣答復他的:“請把你聽到的聲音都照直描寫出來,我們會想法辨別的?!?
后來,他就給我們編輯部寄來了這樣一封信:
“說實話,我在夜森林中聽到的,盡是些嘈嘈雜雜的聲音,一點也不像你們在報上提到的森林樂隊所發出的聲音?!?
“鳥聲變得稀落,后來四周一片靜寂。現在是半夜了?!?
“后來,突然在一片高地,傳來了低沉的琴弦聲。起初琴聲很小,后來越來越大,終于變成宏大的低音;隨后,聲音又越變越小了,最后一切歸于靜寂?!?
“我心想:‘這作為前奏曲的話倒是不算壞。雖然是個獨奏,可總算是開了個場?!?
“這時林子里突然發出一陣狂笑:‘哈哈——哈哈!呵呵——呵呵!’這聲音讓人毛骨悚然!我覺得好像有一群螞蟻爬過我的脊背?!?
“我心想:‘這是送給剛才那位琴手的嗎?——是想笑話他吧!’”
“四周又沉寂了,靜了好久后,我心想:‘再也不會有什么動靜了吧!’”
“后來,我聽見有一種給留聲機上發條的聲音。這個聲音持續了很久,可總沒有音樂響起。我心想:‘莫非是它們的留聲機壞了?’”
“上發條的聲音停止了,后來又響起來了:特了了,特了了,特了了,特了了……沒完沒了,簡直討厭死了。”
“發條總算上好了。我心想:‘現在可該上唱片了吧。馬上就要有音樂響起了?!?
“忽然間,這時響起了拍巴掌的聲音。那掌聲拍得熱烈得很,響亮得很?!?
“我莫名其妙:‘這是怎么回事兒?還沒有音樂,怎么就拍起巴掌來了?’”
“這就是我聽到的那些聲音。后來,又有給留聲機上發條的聲音,只是沒有任何音樂響起,卻又有人鼓掌。我很生氣,就回家了?!?
我們想對這位通訊員說,他不該生氣。他最先聽見的像低音琴弦似的聲音,是一種甲蟲——大概就是金龜子的嗡嗡聲。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聲,應該是大貓頭鷹——灰林鸮(xiāo)的叫聲。它的叫聲就是那么討厭,你能有什么辦法!
“特了了,特了了,特了了,特了了——”給留聲機上發條的聲音,是蚊母鳥發出的。蚊母鳥也是夜里活動的鳥,不過它不是猛禽。蚊母鳥當然不會有留聲機——那聲音是從它的喉嚨里發出來的。它自己覺得那是唱歌呢!
鼓掌的也是蚊母鳥。它當然不是在拍手,而是用翅膀在空中啪啪地拍。那聲音非常像拍巴掌。
它究竟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我們編輯部也解釋不了,因為我們不知道!
也許就是心里高興,在撒歡吧。
游戲和舞蹈
沼澤地里,灰鶴圍成一圈,開起了舞會。有一兩只走到舞臺中間開始跳舞。起初還沒什么花樣,不過是用兩條長腿蹦蹦罷了。后來越跳越來勁,索性大跳特跳,跳那些奇形怪狀的步子,那些舞步真能笑死人!轉圈跳啊,躥來躥去呀,蹲矮步呀——堪比踩著高蹺去跳俄羅斯舞!站在后面的那些灰鶴用翅膀打著拍子,很有節奏,不快也不慢。
在空中游戲和跳舞的那些猛禽中,游隼是表演得特別出色的一種。它們一直飛到白云下,展示它們的機靈勁兒,有時突然收攏翅膀,從高得令人目眩的半空里,像粒石子一樣飛了下來,眼看要到地面了,才把翅膀張開,來個大盤旋,又直沖云霄;有時它張著翅膀僵在很高很高的空中,一動不動,好像被一根線吊在白云下似的;有時它忽然在空中翻起跟頭,活像一個小丑倒栽蔥,一路猛地落向地面,回旋著,扇著翅膀。
最后飛來的一批鳥
春天快過去了。最后一批飛去南方過冬的鳥,就要飛回來了。正如我們所料,這些鳥兒都穿著五彩繽紛的衣裳。
此時,草地上盛開著花朵,喬木和灌木上都生著新葉,這時它們很容易就能躲避猛禽的襲擊了。
有人曾在彼得宮里的小河上看見過翠鳥,它們穿著翠綠色、棕色和淺藍色三色相間的大禮服。它們從埃及飛了回來。
黑翅膀、全身金黃色的金鶯在叢林里叫著,它們的聲音就像橫笛的聲音,又像瘦癟的貓兒的叫聲。它們是從南非洲飛回來的。
潮濕的灌木叢里,隱約出現了藍胸脯的小川駒鳥與羽色很雜的野鹟的身影;沼澤地里,出現了金黃色的黃鹡鸰。
粉紅胸脯的鵙(jú)鳥,戴著毛茸茸圍脖的五彩流蘇鷸,還有綠色與藍色相間的僧鳥,也都飛回來了。
秧雞徒步走回來了
還有秧雞——一種有翅膀但不善飛行的怪家伙,從非洲徒步走回來了。
秧鳥飛得很費勁,而且速度非常慢,所以它飛行的時候,很容易被鷂鷹和游隼抓住。不過,秧雞跑得特別快,而且很善于藏在草叢里避險。因此,它寧可徒步穿越整個歐洲,在草場上和灌木叢間悄悄前進。只有迫不得已的時候,它才張開翅膀飛翔,而且多是在夜里。
現在秧雞到了我們這兒,在高高的草叢里成天叫喚著:“克利克——克利克!克利克——克利克!”你能聽到它的叫聲,可是如果你想把它從草叢里趕出來,仔細瞧瞧它長得什么樣兒——那可不容易!不信,試試看吧!
有的笑,有的哭
森林里的生物大多是快快樂樂的,只有白樺在哭。
在灼熱的陽光下,白樺的樹液越流越快,有些甚至從樹皮的孔里流到了外面。
人們把白樺樹液當成好喝又滋補身體的飲料,所以人們就割開樹皮,把樹液收集到瓶子里。如果白樺流出了過多的樹液,就會干枯,甚至死掉,因為樹液之于樹就像人體里的血液之于人那樣重要。
松鼠開葷
松鼠吃了一個冬天的素食。它吃松果,還吃從秋天就儲藏起來的蘑菇?,F在終于到了它開葷的時候了。
許多鳥已經做窠,生了蛋。有的鳥甚至已早早地孵出了小鳥。
這可便宜了松鼠:它去樹枝上和樹洞里找到鳥窠,然后把小鳥和鳥蛋掏出來飽餐一頓。
在破壞鳥窠這樣的壞事上,可愛的松鼠倒也不亞于任何猛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