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徐友漁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愛德華·克雷格所著《哲學的思與惑》(原名為《哲學:非常簡明導論》)作為通識讀本中的哲學卷,是很合適的。這是一本為普通人寫的哲學入門書,首先說的是哲學就在我們身邊,或者更準確地說,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哲學。作者以這種方式來打破人們對于哲學的神秘感、隔膜感和距離感,吸引人們愿意花費時間來閱讀哲學著作、了解哲學史、思考哲學問題。

哲學是浩瀚無邊的海洋,作者不可能在一本小書中詳細、深入地對哲學加以解說,他打算做的事情類似于一個導游帶領初到倫敦的旅游者參觀。他無法展示整個倫敦,只能把人帶入其中的一小部分,仔細觀看幾個主要的旅游景點,然后告訴一些其他信息,讓旅游者可以自己帶著地圖去探索和發現。

在導論之后,本書以柏拉圖的《格黎東篇》來說明“我應該做什么”的問題,以休謨的《論奇跡》說明“我們如何知道”的問題,以《彌蘭陀王問經》說明“我是什么”的問題,這分別對應于通常哲學教科書中的倫理學、認識論和自我的問題,看得出來,作者是力圖以淺顯和感性的語言來解說哲學的基本問題,但完全不是我們熟悉的哲學教科書那種機械、固定的方式,也盡量少用專業哲學術語。作者既要把哲學的根本精神傳達給讀者,又要避免哲學中晦澀難懂的概念和術語,這種苦心是很可敬佩的,也收到了效果。

作者還在相當有限的篇幅內言簡意賅地介紹和討論了哲學中的一些基本的、對立的立場和流派,比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等等;哲學中一些主要的問題,比如倫理學中的后果主義,什么是正直,等等;哲學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和著作,例如笛卡爾的《方法論》、尼采的《論道德的譜系》,等等。最后還介紹了幾種重要的哲學流派,其中有些是中國讀者不熟悉,也無法從通常的教科書中了解到的,比如新近發展起來的以女性為主題的哲學、以動物為主題的哲學,等等。這些,對于讀者通過簡短的閱讀收到把握哲學全貌的效果,是大有幫助的。

哲學是一個頭緒多、面相廣的學科,本書作者的觀察視角,他對諸多問題關注和重視的優先順序與我們的習慣有較大差異,比方他關注的重要主題有“政治權威”、“證據和理性”,中國的讀者可能感覺不到這么安排的必要性與好處,但是我要說,雖然各種不同方式的側重都有道理,但本書的安排比我們習慣的做法更切合哲學的本意。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方式獨斷論色彩較濃,很少有人想到政治權力的合法性是需要論證的,信仰或意識形態的合理性或可靠性需要證據來支持,可以作為理性的、批判性思維的對象。

當然,細讀之后也可以感覺到,作者的哲學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英國傳統的影響,這里所謂的英國傳統,即是對認識論的格外重視,以及難于擺脫的懷疑主義傾向。基于此,本書的論述花在休謨和笛卡爾上面的工夫比較多,雖然論述黑格爾也花了應有的篇幅,但并不是如我們習慣的那樣,把黑格爾哲學視為近代西方哲學的頂峰,談到黑格爾總是免不了帶上崇拜和禮贊的口氣。對于英國哲學家來說,遇到隨便什么問題總是要問:“證據何在?”“有什么理由這么主張?”他們總是把可靠性、可信度放在第一位,把建立龐大、堂皇的思想體系放在不那么重要的地位。

中國近代的大學問家王國維曾經感慨地說過,當他遍覽西方典籍之后,感到極大的不滿足,西方思想分為兩種,可愛的不可信,可信的不可愛。英國哲學思想的傳統是強調、追求可信而漠視可愛,中國人由于其天性重可愛而輕可信,對于英國傳統總是感到隔膜,而在我看來,這恰恰是需要改進的地方,至少,我們不應該永遠固守和耽溺于自己的習慣與偏好,對于誕生近代科學文明、工業文明、憲政文明國度的思想底蘊拒絕理解與探索。

在上世紀50、60和70年代,哲學在中國過分膨脹、泛濫,處于“王官之學”的地位,但哲學的這種崇高地位是虛假的,它實際上是政治的婢女,它被用來證明任何需要證明的東西。從90年代起,哲學的地位一落千丈,實用和實利成為社會的基調。但是,我們畢竟是具有偉大文明傳統的民族,我們需要深刻的思想,因此需要哲學,需要眾多的哲學愛好者和閱讀者,當社會心理的鐘擺從一個極端擺到另一個極端時,往回擺的時機就要到來。當然,我們希望在吸取了足夠的經驗教訓之后,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哲學能處于一個應有的、恰當的位置。這就需要我們了解真正的哲學,它既不是喧囂、跋扈的,也不是卑微可笑的,它沒有資格凌駕于知識之上,它只是求知的向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抚州市| 和平县| 竹北市| 松江区| 龙游县| 北海市| 文昌市| 贺州市| 武隆县| 类乌齐县| 韩城市| 儋州市| 斗六市| 台山市| 高安市| 浪卡子县| 衡东县| 如东县| 大竹县| 新蔡县| 台湾省| 莱西市| 威宁| 平昌县| 观塘区| 石台县| 罗江县| 加查县| 白山市| 双流县| 泽普县| 龙州县| 万年县| 霍山县| 小金县| 醴陵市| 城步| 井陉县| 莆田市|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