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敵戰(zhàn)計(1)

敵戰(zhàn)計,與敵匹敵,勢均力敵,設(shè)法突破僵局之計。意指要在敵我雙方對峙的情況下有意識地主動創(chuàng)造有利于我方的條件和時機,造成敵方的錯覺,使之處于被動,受制于我。

第七計 無中生有

【原典】

誑也,非誑也①,實其所誑也②。少陰、太陰、太陽③。

【注釋】

①誑:欺騙,迷惑。句意為:虛假之事,又非虛假之事。

②實:實在,真實。句意為:把真實的東西隱藏到假象中。

③少陰,太陰,太陽:此“陰”指假象,“陽”指真相。句意為:大大小小的假象逐漸轉(zhuǎn)化為真實。

【譯文】

用虛假情況迷惑敵人,但又不完全是虛假情況,因為在虛假情況中又有真實的行動。在稍微隱蔽的軍事行動中,隱藏著大的軍事行動;大的隱蔽的軍事行動,又常常在非常公開的、大的軍事行動中進行??傊?,是以假象來掩蓋真實,最終把虛假態(tài)勢發(fā)展到極端,巧妙地轉(zhuǎn)化為真實,而非虛假到底。

【簡析】

本計計語出自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老子《道德經(jīng)》第40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老子揭示了萬物的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guī)律。中國古代軍事家尉繚子把老子的辯證思想運用到軍事上,進一步分析虛無與實有的關(guān)系。

《尉繚子·戰(zhàn)權(quán)》中說:“戰(zhàn)權(quán)在乎道之所極,有者無之,安所信之?”主張以“無”道假象迷惑敵人,乘敵人對“無”習(xí)以為常之際,化無為有,以虛為實,出其不備,打擊敵人。

可見,本計的特點是,制造一種假象,有意讓敵人識破,使之失去警惕,然后又化無為有,化假為真,化虛為實;真的攻擊敵人了,而敵人卻依然以為是假的,不做防備,從而為我所乘,戰(zhàn)而勝之。

“無中生有”之計,不是真實意義上的瞞騙,而是將某些假象示于對手,使對方相信它的真實性,然后把這些假象突然變?yōu)楝F(xiàn)實,讓對方毫無心理準備,措手不及,從而擊敗對手。

此計謀可以理解為以下幾種含義:

一是憑空捏造事實,處處散布謠言,把本來不存在的東西說成存在的,讓對方思想混亂。其目的是乘機消滅敵人,獲取利益。

二是以假亂真,把假的東西裝扮成真的,最后再將其巧妙地轉(zhuǎn)換成真的。以此來迷惑敵人,使敵人掉以輕心,從而趁勢將其打敗。

【戰(zhàn)例】

驪姬立太子

“無中生有”之計,常常被一心想奪權(quán)篡位的人用在政治斗爭中,通過誣陷他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公元前663年(晉獻公十五年),晉國打敗驪戎(古族名)。驪戎求和,便把愛女驪姬獻給了獻公。由于驪姬年輕貌美,風(fēng)韻十足,獻公對她非常寵愛,很快便把她封為正室夫人。驪姬逐漸博得了晉獻公的信任,開始參與朝政。

后來,驪姬生下一男嬰,取名奚齊。驪姬一心想要晉獻公把奚齊立為太子,以繼承王位,好讓自己日后能更加尊貴??墒?,當時晉國已立獻公已故夫人齊姜所生的申生為太子,驪姬非??鄲?。

晉獻公有位寵愛的戲子叫小施,和驪姬有私情,驪姬便問小施:“我要立奚齊為太子,但是擔(dān)心申生、重耳、夷吾諸公子反對,該怎么辦呢?”

小施說:“把他們早點安排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經(jīng)到頂點,再爬不上去了,這樣就不會垂涎國君的位置了?!?

于是,驪姬買通晉大夫梁五和嬖五,指使他們對晉獻公進言:“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北)這個地方,是晉國祖廟所在,最好派太子申生去鎮(zhèn)守,蒲城(今山西省呂梁縣)和南北屈(今山西省石樓縣東南),是邊防要塞,最好派公子重耳、夷吾分別防守?!?

獻公中計,驪姬又半夜三更在獻公面前哭訴說:“我聽說,申生很會收買人心,恐怕要對您行兇,奪取王位。”

獻公說:“申生怎么可能愛他的百姓,卻不愛他自己的父親呢?”

驪姬看出獻公仍然信任太子,便使出“無中生有”,搬弄是非的計策。

一日驪姬勸晉獻公召回太子,太子見過晉獻公后去拜見驪姬。驪姬故意請?zhí)映燥垼哉勆鯕g。第二天,太子入宮謝恩,驪姬又請他吃飯。當晚驪姬向晉獻公哭訴,說太子調(diào)戲她,還狂言“我父親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了”這樣的話。晉獻公不信,驪姬便借與太子一起去皇家動物園郊游的機會,讓獻公在臺上觀察。

第二天,驪姬先在頭發(fā)上涂了蜂蜜,讓蜜蜂都聚集在她的頭發(fā)旁邊。然后對太子說:“太子您可不可以幫我趕走它們呢?”

太子于是便忙著在她的身后用袖子趕著蜜蜂,晉獻公看見后,以為調(diào)戲的事情是真的,心里非常生氣,馬上就想把太子給殺了。

驪姬跪下來懇求說:“我叫太子回來,他卻被殺,是我害了他。而且皇宮里的這些事,外人會說三道四的,忍忍吧?!?

晉獻公便怒氣沖沖地把太子趕回了曲沃,并命令手下暗中收集太子的罪證,伺機廢掉他。

有了這些鋪墊,驪姬的計劃變得如魚得水。一日,趁著太子申生從曲沃送來一塊祭肉給晉獻公的機會,驪姬暗中在祭肉中放入鴆毒,然后用謀殺獻公之名加罪于太子,又誣陷重耳、夷吾也參與了申生的陰謀。結(jié)果,重耳、夷吾被逼到了狄國和梁國,申生身背惡名,無法洗雪,自縊而死。驪姬見時機成熟,便逼著獻公立奚齊為太子。

奸詐狡猾、獻媚取憐的驪姬,接連用了幾個“無中生有”、搬弄是非的伎倆便將晉獻公寵愛的公子陷害,順利達到了立太子的目的。讓我們在感嘆晉獻公如此偏聽偏信的同時,也為公子的出走、太子的冤屈深感惋惜!“無中生有”之計,為惡人所用,著實害人!

張儀渡難關(guān)

“無中生有”之計,曾經(jīng)幫助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張儀,渡過了窮困潦倒的難關(guān)。

張儀早年在楚國逗留期間,沒有受到楚懷王重用。因此,長期的閑居讓他的日常開銷都成了問題,隨從們更是對他埋怨不已。張儀卻不緊不慢地告訴大家,很快就可以擺脫窘境。

幾天后,張儀向楚懷王辭行,到鄭國去尋求發(fā)展。楚懷王原本就不喜歡他,便很痛快地答應(yīng)了。

張儀對楚懷王說:“這些日子,大王待我很好。下次我再來楚國,一定要給您帶點鄭國的土特產(chǎn)?!?

楚懷王大笑:“楚國應(yīng)有盡有,鄭國能有什么稀奇東西,你用不著給我?guī)裁?。?

張儀說:“是呀,鄭國是沒什么稀奇東西,但鄭國的美女卻是聞名天下。聽說那兒的美人個個都像仙女下凡,大王您對這樣的土特產(chǎn)也不感興趣嗎?”

生性好色的楚懷王聽了心花怒放,立刻就賞賜了張儀許多金銀珠寶,讓他到鄭國去多置辦些“土特產(chǎn)”回來。

張儀回到住處,馬上就讓隨從們到處大肆宣揚他要到鄭國幫楚懷王選美女的消息。很快,這件事就如張儀所料,傳到了南后和寵妃鄭袖的耳朵里。她們怕失寵,趕緊找來張儀,求他不要去鄭國給楚懷王選女。張儀卻借口答應(yīng)了楚懷王,不好失言。

南后和鄭袖見狀,立即送給張儀一大堆金銀財寶,張儀想了想便對她們說:“這樣吧,等我離開楚國,向大王辭行時,兩位如果親自來送我,我就有計策讓大王打消尋找鄭國美女的念頭?!蹦虾蠛袜嵭浼娂婞c頭。

過了兩天,楚懷王為給張儀餞行而大擺酒宴,南后和鄭袖也主動要求陪同。當南后和鄭袖給張儀敬酒時,張儀馬上跪倒在楚懷王面前,拼命磕頭求饒:“我罪該萬死。請大王治罪!”

楚懷王一頭霧水,于是問道:“你犯了什么罪?”

張儀說:“我犯了欺君之罪啊。大王,我原本以為鄭國的美女無人能比,可今天見到您的兩位愛姬,才知道,原來天下最美的女人就在大王您的身邊。所以我說犯了欺君之罪,請大王治我的罪吧!”

聽了這話,楚懷王才明白自己被張儀騙了,但因為兩個愛姬在場,又不能辯解,只好順勢給自己找臺階:“寡人早就說過兩個愛姬才是天下最美的美人,鄭國的土特產(chǎn)不過是寡人和你開個玩笑罷了,念你平日一片忠心,就饒你無罪吧。”

落魄的張儀利用楚懷王好色和寵妃嫉妒的弱點,以“無中生有”之計,一箭三雕。一方面通過讓楚懷王向往鄭國的美女,從其身上騙得了大量的財物;另一方面又通過散布消息激起了寵妃的嫉妒之心,讓她們心甘情愿地送上錢財,解決了自己的生活困難;最后還巧妙地促成寵妃參加酒宴,讓楚懷王礙于形勢,無法責(zé)怪自己,最終逃過殺身之禍。

第八計 暗度陳倉

【原典】

示之以動①,利其靜而有主②,益動而巽③。

【注釋】

①動:行動,動作。示之以動:故意把佯攻的行動暴露在敵人面前。

②靜:平靜。主:主張。利其靜而有主:利用敵人已經(jīng)決定固守的

時機。

③益動而巽:語出《易經(jīng)·益》卦。益,卦名。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這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fēng)為順,那么,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譯文】

故意暴露自己的行動吸引敵人,讓敵人因不明就里被牽制在某地集結(jié)固守,然后我方則利用這個時機,偷偷迂回到敵人的背后發(fā)動突襲,攻敵不備,出奇制勝。事物的增益,因為變動而順達。

【簡析】

此計是利用敵人被我“示之以動”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虛而入,以達軍事上的出奇制勝。

“暗度陳倉”根據(jù)歷史故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而來,前提即“明修棧道”。意思是指在雙方對峙的時候,公開地展示一個讓敵人覺得愚蠢或者無害的戰(zhàn)略行動,以使敵人松懈。

而在公開行動的背后,我方卻有真正的行動,趁敵人被假象蒙蔽而放松警惕時,悄悄地迂回到另一處偷襲,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致命打擊,自己則在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或防備的情況下,出奇制勝。

出奇制勝,產(chǎn)生于正常的用兵之法。只有誘使敵人按照正常的用兵原則來判斷我方的行動意圖,才能達到此目的。所以,“暗度陳倉”,必須先用“明修棧道”來吸引并轉(zhuǎn)移敵人的注意力。

“暗度陳倉”和“聲東擊西”有相似及不同的地方。

相似之處在于:兩者都是虛張聲勢,先制造一種假象迷惑敵人,然后在假象的掩蓋下,采取真實行動。

不同之處在于:“暗度陳倉”是同時采取真假兩個行動,表面上采取一個對敵方無礙的行動或采取讓敵方覺得可笑的行動,比如“明修棧道”,來麻痹敵人;暗中卻施行一個給敵人致命打擊或有力擴張我方的行動,比如“暗度陳倉”。而“聲東擊西”則是同一個打擊行動背后有真假兩個目標。有意用假目標把敵人引開,以實現(xiàn)那個真目標。

而要用好“暗度陳倉”計,需要重視和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暗度陳倉”是雙管齊下的策略。因此,要求“雙管”缺一不可,鼎力配合。一明一暗,要呼應(yīng)得十分適宜。這一點很重要,應(yīng)該成為運用此計的基本思路。

第二,“暗度陳倉”之計,關(guān)鍵在“暗”。能暗中行事,擁有競爭取勝的主動權(quán)。在實施此計時,不僅要有清晰而明確的意圖和目的,更要巧妙地將自己的真正意圖和目的隱藏起來,而且隱蔽得越深、越好,就越可能攻對方于不備,使之措手不及而取勝。

第三,“暗度陳倉”需要“明修棧道”做鋪墊。用故意暴露行動的辦法,掩蓋暗中進行的大行動,更有效果。這個“明”是假象,是迷惑和引誘對手的示形示弱。因此,做得越好,就越能讓對方相信這是真實,從而產(chǎn)生錯覺,導(dǎo)致決策和方略的失誤。對方錯覺越多,對實現(xiàn)謀略一方就越有利。

第四,運用“暗度陳倉”計策的一方,要有相應(yīng)的實力作后盾,否則效果未必很好。在戰(zhàn)爭中,如果用計一方兵力太弱,即使暗度成功,也會因為兵力不濟,極有可能面臨被殲的結(jié)局。

第五,運用“暗度陳倉”計策時,一定要隨時提防被對手識破。競爭是殘酷的,雙方都會竭盡全力、斗智斗勇。而競爭的結(jié)局,不僅是兩強相遇勇者勝,更是技高一籌者為王。因此運用此計時,不僅要計劃周全、縝密,而且要有被識破的思想準備,要有被識破之后的應(yīng)對之策。只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第六,在用計的整個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觀察對方,有效收集競爭對手的行動信息,重視分析、研究對手的動向,然后根據(jù)對手的變化調(diào)整自己的思路,同時還要不斷思考自己的行動和修正自己的策略,方能步步為營。

【戰(zhàn)例】

韓信獻計劉邦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并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guān)中,攻進咸陽。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guān)中后,逼迫劉邦退出關(guān)中。

在那之后,劉邦無奈接受項羽所封漢王,至成都就國。他在到達秦嶺時故意燒毀了部分棧道,表示已無北歸之意,以懈怠項羽的猜忌。但到了漢中,即休養(yǎng)生息,訓(xùn)練士卒,用韓信為將。

韓信向劉邦建議:“爭奪天下,應(yīng)先攻擊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因為這三人原是秦朝降將,他們原率的秦軍二十余萬都被項羽詐坑而死,所以秦民對他們恨之入骨;而大王除秦法,與民約法三章,秦民無不盼望大王統(tǒng)治關(guān)中,所以三秦可傳檄而定。”

劉邦欣然同意,就派兵在褒谷(今陜西勉縣褒城鎮(zhèn)北)、斜谷(今陜西眉縣西南)佯修棧道,而自己親率大軍偷偷越過陳倉(今陜西寶雞市西),突然回襲關(guān)中。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兵敗投降;雍王章邯被圍于廢丘(今陜西興平東南),不久自殺,關(guān)中完全平定。從此,劉邦以關(guān)中為基地,東向與項羽逐鹿中原。

曹操為平定北方,先與袁譚聯(lián)姻

官渡之戰(zhàn),東漢末年“三大戰(zhàn)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役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通山县| 肥乡县| 景德镇市| 黎城县| 中牟县| 开阳县| 香格里拉县| 余姚市| 屏南县| 阳东县| 梧州市| 元谋县| 于田县| 时尚| 杭州市| 甘南县| 奎屯市| 沾益县| 石阡县| 三台县| 吉隆县| 名山县| 宾阳县| 兴业县| 沛县| 秦皇岛市| 昔阳县| 大英县| 监利县| 馆陶县| 江永县| 黄大仙区| 方正县| 灵台县| 阿拉善盟| 闵行区| 雷山县| 武川县| 江都市|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