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把判斷和分析發揮得恰到好處——把握分寸心理學(3)

陳濤夫妻倆下崗后,自謀職業,利用政府的優惠貸款開了一家日用品商店,兩人起早摸黑把這個商店辦得紅紅火火,收入頗豐,生活自然有了起色。陳濤的舅舅是個游手好閑的賭棍,經常把錢扔在了麻將臺子上,這段時間,手氣不好又輸了,他不服氣,還想扳回本錢,又苦于沒錢了,就把眼睛瞄準了外甥的店鋪。一日,舅舅來到了店里對陳濤說:“我最近想買輛摩托車,手頭尚缺五千塊錢,想在你這借點周轉,過段時間就還。”陳濤了解舅舅的嗜好,借給他錢,無疑是肉包子打狗,何況店里用錢也緊,就敷衍著說:“好!再過一段時間,等我有錢把銀行到期的貸款支付了,就給你,銀行的錢可是拖不起的。”舅舅聽外甥這么說,沒有辦法,知趣地走了。

陳濤不說不借,也不說馬上就借,而是說過一段時間,等支付銀行貸款后再借。這話含多層意思:一是目前沒有,現在不能借;二是我也不富有;三是過一段時間不是確指,到時借不借再說。舅舅聽后已經很明白了,但他并不心生怨恨,因為陳濤并沒有說不借給他,只是過一段時間再說而已,給了他希望。

因此,處理事情時,巧妙地一帶而過比正面拒絕有效,且不傷和氣。

先承后轉式拒絕,讓對方在寬慰中接受拒絕

實用精要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對方提出的要求并不是不合理,但因條件的限制無法予以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拒絕的言辭可采用“先承后轉”的形式,使其精神上得到一些寬慰,以減少因遭拒絕而產生的不愉快。

李剛和王靜是大學同學,李剛這幾年做生意雖說掙了些錢,但也有不少的外債。兩人畢業后一直沒有來往,一天,王靜突然向李剛提出借錢的請求,李剛很犯難,借吧,怕擔風險;不借吧,同學一場,又不好張口。思忖再三,最后李剛說:“你在困難時找到我,是信任我、瞧得起我,但不巧的是我剛剛買了房子,手頭一時沒有積蓄,你先等幾天,等我過幾天賬結回來,一定借給你。”

有的時候對方可能會很急于事成而相求,但是你確實又沒有時間,沒有辦法幫助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的實際情況和他當時的心情,一定要避免使對方惱羞成怒,以免造成誤會。

拒絕還可以從感情上先表示同情,然后再表明無能為力。

黃女士在民航售票處擔任售票工作,由于經濟的發展,乘坐飛機的旅客與日俱增,黃女士時常要拒絕很多旅客的訂票要求,黃女士每每總是帶著非常同情的心情對旅客說:“我知道你們非常需要坐飛機,從感情上說我也十分愿意為你們效勞,使你們如愿以償,但票已訂完了,實在無能為力。歡迎你們下次再來乘坐我們的飛機。”黃女士的一番話,叫旅客再也提不出意見來。

先揚后抑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成是一種“先承后轉”的方法,這也是一種力求避免正面拒絕,而采用間接拒絕他人的方法。先用肯定的口氣去贊賞別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然后再來表達你需要拒絕的原因,這樣你就不會直接地去傷害對方的感情和積極性了,而且還能夠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同時也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

一般情況來說,你還可以采用下面一些話來表達你的意見,“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只可惜由于……我們不能馬上采用它,等情況好了再說吧!”“這個主意太好了,但是如果只從眼下的這些條件來看,我們必須要放棄它,我想我們以后肯定是能夠用到它的。”“我知道你是一個體諒朋友的人,你如果對我不十分信任,認為我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那么你是不會找我的,但是我實在忙不過來了,下次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一定會盡我的全力來支持你。”……

帶著友善表情拒絕不傷和氣

實用精要

當遇到別人不合理的請求時,你千萬不要因為不能說“不”而輕易地答應任何事情,而應該視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不要明明做不到卻不說,結果既造成了對方的困擾,又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

業務員的銷售技巧里有這么一招:從一開始就讓顧客回答“是”,在回答幾個肯定的問題之后,你再提出購買要求就比較容易成功。同理,當你一開始對自己說:“我做不到”,或“我不行”的時候,自己就陷入了否定自我的危機,然后就會因拒絕任何的挑戰而失去信心。

30出頭就當上了福克斯電影公司董事長的雪莉·茜,是好萊塢第一位主持一家大制片公司的女士。為什么她有如此能耐呢?主要原因是她言出必踐,辦事果斷,經常是在握手言談之間就拍板定案了。

好萊塢經理人歐文·保羅·拉札談到雪莉時,認為與她一起工作過的人,都非常地敬佩她。歐文表示,每當他請雪莉看一個電影腳本時,她總是馬上就看,很快就給答復。不過若是有人給他看個腳本就不這樣了,若是他不喜歡的話,根本就不回話,而讓人傻等。

一般人十之八九都是以沉默來回答,但是雪莉看了給她送去的腳本,都會有一個明確的回答,即使是她說“不”的時候,也還是把你當成朋友來對待。多年來,好萊塢作家最喜歡的人就是她。

拒絕別人不是一件什么罪大惡極的事情,也不要把說“不”當成是要與人決裂。是否把“不”說出口,應該是在衡量了自己的能力之后作出的明確回應。雖然說“不”難免會讓對方生氣,但與其答應了對方卻做不到,還不如表明自己拒絕的原因,相信對方也會體諒你的立場。

不過,當你拒絕對方的請求時,切記不要咬牙切齒、繃著一張臉,而應該帶著友善的表情來說“不”,才不會傷了彼此的和氣。除了對別人說“不”,對自己也要勇敢地說“不”。

美國電話及電報公司的創辦者塞奧德·維爾,他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之后,才學會了說“不”。

年輕時的他,無論做什么事都缺乏計劃,一事無成地虛晃日子,連他的父母也對他感到失望,而他自己也陷入了絕望之中。

20歲那年,他離家獨自謀生時,給自己寫了一封信:“夜晚遲遲不睡而撞球或者喝酒,這些事是年輕人不該做的,所以我決定戒除。但是對這決定我應該說什么呢?是不是還照舊說‘只這一次,下不為例’呢?還是‘從此絕不’了呢?以前已經反復過好幾次了。”

維爾最大的愛好是買皮毛衣及瑪瑙戒指,雖然在當時不能說是太大的奢望,但對他來說經濟上是有壓力的。于是他無時不克制自己,以求事事三思而后行。這種堅決的克制態度,使得他由默默無聞的員工調升到鐵路公司的總經理。

他向別人說“不”的同時,也要向自己說“不”,尤其是創立電話電報這樣巨大組織的時候,他時時刻刻地對不合理說“不”。正因為這樣,他才能避免因一時沖動而誤了大事。

說“不”沒什么開不了口的,只要站得住立場和對自己有益的,就請勇敢地向別人和自己說“不”吧。

逐客講藝術,客人自退出

實用精要

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把“逐客令”說得美妙動聽,做到兩全其美;既不挫傷好話者的自尊心,又使其變得知趣。

有朋來訪,促膝長談,交流思想,增進友情是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益事。宋朝著名詞人張孝祥在跟友人夜談后,忍不住發出了“誰知對床語,勝讀十年書”的感嘆。然而,現實中也會有與此截然相反的情形。下班后吃過飯,你希望靜下心來讀點書或做點事,那些不請自來的“好聊”分子又要擾得你心煩意亂了。他嘮嘮叨叨,沒完沒了,一再重復你毫無興趣的話題,還越說越來勁。你勉強敷衍,焦急萬分,極想對其下逐客令但又怕傷了感情,故而難以啟齒。

但是,你“舍命陪君子”,就將一事無成,因為你最寶貴的時間,正在白白地被別人占有著。

那要怎樣對付這種說起來沒完沒了的常客呢?要將“逐客令”下得有人情味,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以婉代直

用婉言柔語來提醒、暗示滔滔不絕的客人:主人并沒有多余的時間跟他閑聊胡扯。與冷酷無情的逐客令相比,這種方法容易被對方接受。

以寫代說

有些“嘴貧”的人對婉轉的逐客令可能會意識不到。對這種人,可以用張貼字樣的方法代替語言,讓人一看就明白。

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在自家客廳里的墻上貼上了“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的字樣,以提醒來客:主人正在爭分奪秒搞科研,請閑聊者自重。看到這張字樣,純屬“閑談”的人,誰還會好意思喋喋不休地說下去呢?

在這里,因為字樣是寫給所有來客看的,并非針對某一位,所以不會令某位來客有多少難堪。

以熱代冷

用熱情的語言、周到的招待代替冷若冰霜的表情,使好閑聊者在“非常熱情”的主人面前感到今后不好意思多登門。愛閑聊者一到,你就笑臉相迎,沏好香茗一杯,捧出瓜子、糖果、水果,很有可能把他嚇得下次不敢貿然再來。你要用接待貴賓的高規格,他一般也不敢老是以“貴客”自居。

過分熱情的實質無異于冷待,這就是生活辯證法。但以熱代冷,既不失禮貌,又能達到“逐客”的目的,效果之佳,不言自明。

以攻代守

用主動出擊的姿態堵住好閑聊者登門來訪之路。先了解對方可能幾點到你家,然后你不妨在他來訪前的一刻鐘先“殺”到他家去。于是,你由主人變成了客人,他則由客人變成了主人。你從而掌握交談時間的主動權,想何時回家,都由你自己安排了。你殺上門去的次數一多,他就會讓你給黏在自己家里,原先每晚必上你家的習慣很快會改變。一段時間后,他很可能不再“重蹈覆轍”。以攻代守,先發制人,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逐客令。

以疏代堵

閑聊者用無聊的嚼舌消磨時間,原因是他們既無大志又無高雅的興趣愛好。如果改用疏導之法,使他有計劃要完成,有感興趣的事可做,他就無暇光顧你家了。顯然,以疏代堵能從根本上解除閑聊者上門干擾之苦。一旦有了興趣愛好,你請他來做客也不一定能請到呢!

用對方的話來拒絕他

實用精要

拒絕不一定非要表明自己的意思,許多時候,利用對方的話來拒絕他,是更聰明的選擇。只要合理地從對方的話語里引出一個合乎邏輯的相同問題,讓對方知趣。

小李從旅游局一個朋友那里借了一架照相機,他一邊走一邊擺弄著,這時剛好小趙迎面走來了。他也知道小趙有個毛病:見了熟人有好玩的東西,非得借去玩幾天不可。這次看見了他手中的照相機又非借不可了。盡管小李百般說明情況,小趙依然不肯放過。小李靈機一動,故作姿態地說:“好吧,我可以借給你,不過我要你不要借給別人,你做得到嗎?”小趙一聽,正合自己的意思。他連忙說:“當然,當然。我一定做到的。”“絕不失信。”小李還追加一句說,“絕不失信,失信還能叫做人?”小李斬釘截鐵地說:“我也不能失信,因為我也答應過別人,這個照相機絕不外借。”聽到這,小趙也目瞪口呆了,這件事也只有這樣算了。

有一大部分人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難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非要拒絕別人不可嗎?我們在拒絕他人時都要采用這些委婉的方法嗎?其實這個問題問得恰到好處。

在現實生活中,關于拒絕他人,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該真誠地對待朋友和同學,積極地幫助他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平時幫人,拒人才不難”,拒絕主要應用于那些的確違背我們意愿的事情。

第二,如果是由于自己能力或客觀原因,我們應該坦誠相對,說明自己的實際情況,同時,要積極幫對方想辦法。

第三,對于某些情況,直接說“不”的效果更好,特別是對于那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應持堅決的態度來拒絕。對于那些可能引起誤解的事情,也應該明確自己的態度,否則會“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此外,由于拒絕不明可能會影響對方,也影響事情發展方向,也應該直截了當地拒絕它。

第四,即使我們掌握了一些比較好的方法,在一般的拒絕中,我們也應該語氣委婉,最好還能面帶微笑,這樣既達到自己拒絕他人的目的,又消除由于拒絕給對方帶來的不快。

借他人之口提出拒絕

實用精要

在拒絕他人的諸多妙法中,有一種比較藝術的方法就是推諉法。

所謂推諉法,就是以別人的身份表示拒絕。這種方法看似推卸責任,卻很容易被人理解:既然愛莫能助,也就不便勉強。

有個女孩子是個集郵愛好者,她的幾個好朋友也是集郵迷。一天,有個小朋友向她提出要換郵票,她不同意換,但又怕小朋友不高興,便對小朋友說:“我也非常喜歡你的郵票,但我媽不同意我換。”其實她媽媽從沒干涉過她換郵票的事,她只不過是以此為借口,但小朋友聽她這樣一說,也就作罷了。

有時為了拒絕別人,可以含糊其辭地推托:“對不起,這件事情我實在不能決定,我必須去問問我的父母。”或者是:“讓我和孩子商量商量,決定了再答復你吧。”

這是拒絕的好辦法,假裝請出一個“后臺老板”,表示能起作用的不是本人,既不傷害朋友的感情,又可以使朋友體諒你的難處。

人處在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中,互相制約的因素很多,為什么不選擇一個盾牌來擋一擋呢?如:有人求你辦事,假如你是領導成員之一,你可以說,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像剛才的事,需要大家討論才能決定。不過,這件事恐怕很難通過,最好還是別抱什么希望,如果你實在要堅持的話,待大家討論后再說,我個人說了不算數。這就是推托其辭,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給你辦,而是我決定不了。請托者聽到這樣的話,一般都要打退堂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礼泉县| 渑池县| 中卫市| 唐河县| 黔东| 淮滨县| 卓尼县| 浙江省| 张家界市| 宝坻区| 西平县| 通城县| 昌都县| 凌海市| 漳州市| 改则县| 英吉沙县| 浦东新区| 长岛县| 郎溪县| 开封县| 临澧县| 哈尔滨市| 阿尔山市| 洛浦县| 会理县| 仁化县| 舟山市| 婺源县| 安泽县| 新田县| 冀州市| 三都| 临武县| 突泉县| 阿鲁科尔沁旗| 醴陵市| 绩溪县| 安龙县| 南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