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第一次生活實踐中,媽媽看到的是一個沒有耳朵的孩子,冒著生命危險跑到街上去掙錢。而我則看到了一個勇敢、進取、自立的小生意人,他對自己充滿著百分百的自信,因為他用自己的開創精神去學習做生意,而且成功了!他讓我感到欣喜,因為我知道,他已證明了自己具有足智多謀的品質,而且這種品質將會伴他一生。隨后發生的一件事更加證實了我的想法。他的哥哥若想得到什么東西,就會躺在地板上又哭又鬧,雙腳胡亂蹬向空中,直到最后滿足心愿為止。當這個天生有缺陷的小男孩想要東西時,會先制定一個掙錢的計劃,然后自己去買回來。他一直在堅持自己的計劃!
平心而論,兒子讓我懂得,只要不將身體上的缺陷當作障礙,以此當作接受失敗的借口,那么缺陷就能轉變成向上攀登并實現高級目標的跳板。
在無法聽到老師講課聲音的情況下(除非近距離地大聲講話),這個沒有耳朵的小孩順利地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他從沒有上過聾啞學校,我們也不讓他學習手語,執意培養他正常人所需的各種技能,讓他過正常人的生活,和正常的孩子交往。雖然經常和學校里的老師們進行激烈爭辯,但我們一直堅持著這個決定。
就在他上高中時,我曾經讓他試用過一個電子助聽器,卻沒什么用處。我們自己心里很明白,因為在兒子6歲時,芝加哥的J·戈登·威爾遜博士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他在對孩子頭部一側做手術時,發現根本找不出哪里有能聽見聲音的天然聽力器官。
在我兒子大學畢業前的最后一周(離那次手術已有18年),偶然發生的一件事成為他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通過這件純屬偶然的事,他開始試用另外一個助聽器,那是別人送給他的。出于對這種裝置的失望,他漫不經心地開始試驗。最后,在不經意間,他拿起這個助聽器戴在頭上,接通了電源。結果,奇跡出現了!仿佛有人施了魔法一樣,他一生渴望擁有正常聽力的欲望終于實現了!他平生第一次像所有正常人那樣聽到了清晰的聲音。“上帝創造了奇跡,他的美夢終于實現了!”
這個助聽器帶來的全新世界讓他欣喜若狂,于是立刻找到一部電話打給媽媽,在電話里,他清楚地聽到了媽媽的聲音。第二天,他戴著這個助聽器去上課,有生以來第一次在課堂上聽清了老師講課的聲音。在此之前,他可是只有在對方大聲喊叫的前提下才能聽見一點聲音。他能聽到收音機里的廣播,也能聽到人物之間的對白。他生命中第一次能夠自由地與人交談,根本不需要對方大聲喊叫。是的,他已經擁有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我們曾經拒絕接受自然的錯誤,但是通過堅持不懈的欲望和追求,我們已經感召了大自然去糾正這個錯誤,僅僅借助身邊現成的實用工具就達到了這一目的。
欲望已經開始產生回報了,但勝利還不夠徹底。這個孩子仍然需要找出明確、實際的方法,將這種缺陷轉化成等價資產。
兒子當時還體會不到助聽器所產生的現實意義,只是興奮地陶醉在全新的聲音世界中,心中充滿無比的喜悅。他給助聽器的生產廠家寫了一封信,滿懷激情地描述了自己的切身體驗。或許是信中的某些內容,或許是字里行間所透露出的情感,讓生產廠商向他發出了邀請,請他去紐約做客。抵達紐約之后,兒子被簇擁著參觀了整個工廠。他和總工程師聊天時,又向他描述了自己戴上助聽器后發現的全新世界。這時,一個預感,或者說一個構想、一個靈感——隨便你怎么想都可以,驟然閃進了他的腦海。就是這股意念沖動,將他的不幸迅速轉化成了資產,而且注定要得到加倍的回報——物質財富和數千人的幸福。
那個思想沖動的實質是——他在想,對數百萬未受益于這種助聽器的耳聾者來說,如果他能將自己體驗到的感受告訴他們,或許會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幫助作用。于是,他就下定決心,要將余生致力于為聽力受障礙者開發出有效用的輔助設備。
整整一個月,他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在此期間,他分析了整個助聽器生產廠家的營銷制度,并且想出了和全世界有聽力障礙的人進行溝通的渠道和方式,由此讓他們分享自己發現的全新世界。這項工作完成后,他開始根據自己的發現,制定了一個兩年計劃。當他把計劃提交給這家公司時,立刻獲得了一個可以實現理想抱負的職位。
在他開始上班后,完全沒想到自己注定要為上千名聽力殘障者帶來希望和真正解脫。如果沒有他的幫助,那些人將一輩子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
在他為那家工廠效力后不久,他便邀請我參加公司為教聾啞人聽和說而舉辦的一次培訓課程。我從未聽說過有這種形式的教育,因此便欣然前往,但心里仍忐忑不安,希望不會浪費我的時間。在那里,我看到了公司進行的產品展示介紹。我曾經為喚醒兒子的正常聽力,為在兒子心中埋下正常人的欲望付出了很多,但這一次,我卻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看到展示者在教聾啞人如何傾聽、如何說話,而其運用的原理和我在20多年前在兒子身上使用的方法一模一樣。
就這樣,在命運的軌跡奇跡般地轉變之后,我和兒子布萊爾注定要為那些尚未出生便聽力殘障者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克服聾啞缺陷。據我所知,我們父子倆是能證明這個事實的唯一健在者,我們能證實天生聾啞的人,一樣能夠通過矯正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既然我的兒子已經能夠恢復正常人的生活,那么其他人也一樣能做到。
我堅信,如果不是我和他母親殫精竭慮地重塑兒子的精神世界,那么他現在一定也會過著又聾又啞的生活。那個曾經為他接生的醫生非常自信地告訴我們,這個孩子將永遠不能聽、不能說了。幾周前,在這一學術領域內非常著名的歐文·伍爾西斯醫生為他做了全面檢查之后,驚訝地發現布萊爾聽力正常、口齒清晰,并且還說從檢查結果看來,“理論上分析的話,這個孩子本來應該根本就聽不見任何聲音的”。盡管X光片顯示其顱骨上本應長出耳朵的地方根本沒有開口,也沒有其他證明其有聽覺能力的器官,但是這個小伙子卻能聽到聲音。
當我在他心中根植想聽、想說的欲望,以及像正常人那樣生活的欲望時,那股沖動帶來了奇妙的影響,促使老天爺為他搭起一座方便之橋,跨越其心靈和外部世界之間的鴻溝,即使最權威的專家也無法解釋這種方式。對我來說,妄自推測大自然如何締造了這一奇跡可能有褻瀆神靈之嫌。假如我不將自己在這次奇異經歷中的切身體驗公布于眾,也是不可原諒的。我有理由相信,在強烈信念支撐下的欲望可以讓任何人心想事成,這么說既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榮幸。
的確,要把熾熱的強烈欲望變成現實,必定要經歷一番曲折。布萊爾渴望著正常聽覺,現在他擁有了!天生的殘疾障礙,很有可能輕易讓一個意志薄弱的人走上街頭流浪。然而,現在他卻利用自己的殘疾缺陷,向成千上萬聽力殘障患者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并且還為自己的余生找到了能提供經濟支持的就業機會,得到了適當的補償。
我在他小時候根植下的小小“善意謊言”,使他相信自己的不幸將會成為一筆財富,如今這個善意的謊言已經得到了印證。信心加上強烈的欲望,使世間任何事情都能得以實現。這些道理無需人們付出多少代價,都能輕易獲得。
我曾與眾多有問題的男男女女打過交道,其中,從未遇到過任何一件能與之相媲美的事來驗證欲望的力量。作家有時會錯誤地針對自己知之不多的主題著書立說,而我則幸運地通過兒子的苦難和親身經歷,驗證了欲望的力量如此神奇。或許這是上天降于我的重任,當欲望的力量需要得到驗證時,沒有人能比我兒子更能做好準備迎接這個挑戰。如果自然力屈服于人類的欲望和意志,那么是否可以順理成章地推斷,人類也可以戰勝熾熱的欲望呢?人類的精神力量多么強大、多么難以估量呀!我們并不理解,在每個環境中,每個人身上,每個客觀事物究竟是如何將欲望轉變成客觀物質現實的呢?也許這是個連科學也解答不了的奧秘。
我給兒子種下了一定能像正常人那樣聽和說的欲望種子,使他渴望著能像正常人那樣傾聽和說話,這種欲望如今已成為現實。我還在他的腦海里種下了一定能將自己的障礙缺陷轉變成財富的欲望種子,如今也已得到了實現。為實現如此驚人的目標所使用的方法,很難用語言來詳細描述。這個過程包括三個非常明確的客觀事實:其一,我將信念和擁有正常聽力的欲望融為一體,傳遞給了兒子;其二,我堅持不懈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持續灌輸給他這些欲望,堅持了很多年;其三,他非常信任我!
在本章內容接近尾聲時,傳來了舒曼·海因克的死訊。有關她的一段簡短報道,透露出了這位杰出女性成為著名歌手的秘密。我引用了這段文字,因為文章中強調的正是“欲望”。
在事業起步初期,舒曼·海因克小姐拜訪了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的指揮,請他幫忙測試一下自己的嗓音。但是,指揮家并沒有進行測試。他只是看了看這個衣著寒酸的女孩,不屑一顧地對她說:“你的長相一般,毫無特色,怎么能期望在歌劇界獲得成功呢?好孩子,放棄這個夢想吧!還是回家買臺縫紉機,找個工作比較好。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歌唱家。”
永遠的確是很長的一段時間!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的指揮家的確了解很多歌唱技巧,但他卻不怎么了解欲望的力量,如果一個人的欲望成為心中唯一的信念,那么就會爆發出無敵的力量。如果他能對這種力量稍加理解,就不會錯失一個天才,不給其任何機會就宣判死刑了。
幾年前,我的一個生意合伙人病了。他的病情日益加重,最后不得不送去醫院接受手術。在他被推進手術室之前,我看了他一眼,心想這么瘦弱憔悴的一個人,怎么能成功地接受這么大一個手術呢。醫生警告我,他可能沒多少生存機會了。不過,那只是醫生的看法而已,病人自己并不這么想。就在被推走之前,他虛弱地在我耳邊說:“別聽他的,老兄,我過幾天就能出院了。”同行的護士同情地看著我,一臉遺憾的表情。然而,病人的確安然地生還了,度過了手術后的危險期。事后,他的主治醫生說:“是他自己求生的欲望拯救了他。要不是他拒絕接受死亡,可能早就熬不過去了。”
我相信信念支持下的強烈欲望,因為我見過這種力量將出身低下的人推向了權力與財富的寶座;見過它從死神手里奪回人們寶貴的生命;見過人們憑借它,在即使遭受數百次不同的打擊挫折后仍能高奏凱歌;我還見過,即使造物主讓我的兒子生活在一個沒有耳朵的世界里,卻仍賜予他正常、快樂和成功的生活。
如何駕馭并使用欲望的力量呢?在本章和以后的章節里,都會有詳細的回答。在美國人民所了解的歷時最長,或許是最具毀滅性的經濟大蕭條末期,這篇文章誕生了。我猜測,這篇文章可能會引起那些在經濟大蕭條中受傷最重的人們的關注,他們可能已經失去很多財物,他們可能已經丟官卸任,但他們當中多數人都會相信自己定將東山再起。我希望傳遞給這些人一種思想——一切成就,無論其本質如何、目的何在,一開始都必然是對某種明確事物的熾熱欲望。造物主從不展示意志那神奇、有力的特性,它在熾熱欲望的沖動下,隱藏了“某種東西”,它決不承認“不可能”這類字眼,也決不接受失敗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