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5章 后記
- 第34章 電商關:事業群須隨勢繁衍(3)
- 第33章 電商關:事業群須隨勢繁衍(2)
- 第32章 電商關:事業群須隨勢繁衍(1)
- 第31章 零售關:越逼近答案的地方越迷離(3)
- 第30章 零售關:越逼近答案的地方越迷離(2)
第1章 前言
在中國,有這樣一家公司:擁有38家直屬分公司、3個分撥中心、近100個中轉場、2500多個基層營業網點;此外,還在中國香港、澳門、臺灣以及韓國、新加坡都設立了網點,或者開通業務……然而談及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人們卻少有耳聞。
這家公司就是順豐速運。提起順豐,人們很難將它和什么名人或是盛況聯系到一起。提起EMS,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劉翔邁開雙腿奮力奔跑的場景;提起聯邦快遞,中國羽毛球隊集體出鏡的畫面會立刻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原因在于順豐從不做廣告。其低調處世的態度并沒有使人們淡忘它,相反,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對順豐一探究竟。
事實上,順豐的這種低調沿襲自其創始人王衛。作為員工人數多達10萬、年銷售額高達200億,市場份額僅次于中國郵政的順豐速運,其掌門人王衛一貫以低調示人。談及順豐的崛起,他也只是淡淡地說了句:“因緣際會吧。”這就是王衛,一個創業時拼命“奔跑”的真漢子,在順豐功成名就之時卻依然保持其原有的低調和沉穩。他很少接受外界采訪,甚至在入選“2012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之時,他也沒有給媒體任何采訪和拍照的機會。
即便如此,人們對順豐和其創始人王衛的好奇心絲毫未減少,其原因就在于順豐驚人的發展速度和遠超其他國內快遞公司的銷售業績。在電商大亨強勢介入快遞行業,以及國際快遞巨頭蠢蠢欲動的當下,順豐依然以強勁的發展勢頭領跑中國快遞行業。馬云曾公開表示:“10年以后最成功的物流公司一定不是今天排在前十名的。”這似乎預示著物流行業的重新洗牌。而業界專業人士更是聲稱,根據美國的經驗,未來只會有5家物流公司生存下來。幾乎所有人都深信,順豐一定是其中之一。
2013年8月19日,順豐速運集團邁出了“顛覆性”的一步,宣布將其旗下不超過25%的股份出讓給貼著“國字號”標簽的蘇州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和中信資本。“不上市”的順豐正式成為“國家隊”的一員。這一融資消息引發眾人的無限遐想,也使得王衛以及順豐集團成為了物流行業的焦點。面對人們熾熱、渴求的目光,王衛依然沒有露面,婉拒了媒體的采訪。
那么,王衛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20年前他以10萬元起家,如今順豐年營業額高達幾百億,自有貨機11架;他愿與員工分享利潤,有些順豐的一線員工月薪上萬;他一直在創新,三月沒創新會覺得危機四伏;他每天工作15~16小時,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他是典型的實干派,每年都會定期下基層;他低調、內斂,員工很少有人認識他;他強勢、霸權,100%掌控順豐;他膽大敢拼,先后9次抵押家產……
他是一個讓媒體趨之若鶩的企業舵手;是一個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同行關注又讓人心存敬意的強大對手;是一個同事眼中專注的領導者;是一個能讓奮斗中的年輕人汲取正能量的創業榜樣。
在中國快遞業,我之所以視順豐為難以逾越的標桿,并不是因為我與王衛及順豐有何私交,而在于王衛自創辦順豐以來所表現出的令人肅然起敬的精神力量和永不言棄的執著打動了我,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在中國,甚至是世界上,唯有像王衛一樣“沒有翅膀、就努力奔跑”的人才可能逾越原本看似無法跨越的障礙,才可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才可能成為一個行業的領頭羊,才可能成為值得世人效仿和學習的榜樣,才可能具備對他人、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