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生要養成的習慣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若谷
- 4501字
- 2019-01-03 03:08:21
習慣7 不做無謂的爭論
卡耐基說:“無論對方的才智如何,都不要存在靠爭論改變任何人的想法。從爭論中獲勝的惟一秘訣是避免爭論。”的確,言不可果腹,更不能充饑。明智的人不會和別人唇槍舌劍,只會盡量化解不必要的爭論,因為少了面紅耳赤的爭論,會使雙方互相尊重,從而增進友誼。
有A和B兩位先生,A先生的性情非常固執,不肯認錯。有一天,他們兩人正在閑談,無意中談到了砒霜是一種有毒物質,而A先生偏說沒毒,有時吃了還可以滋補身體。B先生反對A先生的主張。但A先生越是受到B先生的反對,越是要為自己的主張辯護。結果, A先生為使他的主張成立,對B先生說:“你不相信嗎?那我們可以當場試驗,我來吃給你看,到底我吃了砒霜之后會不會死。”B先生到了這時候,深恐A先生真的中毒而死,所以竭力說砒霜有大毒,勸A先生不要冒險。但B先生越是勸他不要吃,他越是要吃給B先生看。結果A先生一命嗚呼。
A先生死了之后,因為A先生B先生本來是好友,所以B先生深感悔恨,說當時不該和他這樣地爭辯。
為了在口頭上爭個輸贏,竟然一死一傷(心傷),真是令人扼腕。
留心我們的周圍,爭辯幾乎無處不在。一場電影、一部小說能引起爭辯,一個特殊事件、某個社會問題能引起爭辯,甚至某人的發式與裝飾也能引起爭辯。而且往往爭辯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不愉快的,因為其目標指向很明確:每一方都以對方為“敵”,試圖以一己的觀念強加于別人。
這樣看來。你雖然得到了口上的勝利,但和那位朋友的關系卻從此疏遠了,甚至一刀兩斷。比較之下,你會不會覺得,當初真是有欠考慮,僅僅為了口邊的勝利,而得罪了一個朋友——如果那位朋友較小氣,說不定他正在伺機報復呢!
有些人在和朋友翻臉之后,明知大錯已鑄成,也故作不后悔狀,還經常這樣認為:“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其實這樣對你又有什么好處?而壞處卻很快可以看到,因為和別人結怨,你就少了一位傾吐心事的人。
嘴巴痛快不算贏
生活中常會遇到一些專愛與人作對的人。對于那些與你唱反調的人,你采取何種態度呢?通常,大多數人所采取的態度是,向對方展開反駁。
你必須冷靜思考的是你自己所希望的,并非徹底地去擊敗他,使他投降,而是欲使對方同意你的看法、意見,使他的觀點與你一致。
為了說服對方,改變他的意見及行為,必須冷靜地把事實指示給他看,與他從容地交談。當你與某人議論時,必須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在展開爭論時,切勿沖動地大嚷起來,或采取激烈的態度。針對這個問題,美國耶魯大學的兩位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
這兩位教授耗費了7年的時間,調查了種種爭論的實態。例如,店員之間的爭執、夫婦間的吵架、售貨員與顧客間的斗嘴等,甚至還調查了聯合國的討論會。
結果,他倆證明了凡是去攻擊對方的人,絕對無法在爭論方面獲勝。相反,能夠在尊重對方的人格方面動腦筋的人,則往往能夠改變對方的想法,甚至能夠按自己的想法操縱對方。
從這件事中,我們不難獲知:人們都有保護自己,避免被他人攻擊的強烈沖動。當你對他人說:“哪有那種荒謬透頂之事”或者“你的思想有問題”之時,那個人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以及守住自己的立場,定會緊緊地閉起他的心扉。因而,與人展開議論之時,總是以采取冷靜的態度為妙。
別人和你談話時,他根本沒有準備請你說教,你若自作聰明,拿出更高超的見解,對方絕不會樂意接受。所以,你不可隨便擺出要教導別人的姿態。你的同事向你提出一個意見時,你若不能即時贊同,你最低限度要表示可以考慮,切不可馬上反駁。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談天,你更要注意,太多的執拗會使一切有趣的生活變得乏味。遇上別人真的錯了,又不肯接受批評或勸告時,別急于求成,往后退一步,把時間延長些,隔一天或兩個星期再談吧!否則大家都固執,就不僅沒有進展,反而互相傷害感情,造成隔閡。
許多人因為喜歡表示不同意見,而得罪了許多朋友,所以常常有人認為不要表示出不同意見。這種看法是很片面的,而且也是不老實的。只要你的辦法是正確的,向別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見,不但不會得罪人,而且有時還會大受歡迎,使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把自己的意見看成是絕對正確,而別人的意見是愚蠢幼稚、荒誕不經,那你就傷人了,而且傷得很厲害。因此,不應該在小節處爭論不休,即使你不同意對方意見,你最好仍表示對方意見中有你所贊同的看法,以便緩和一下談話氣氛,使對方覺得你并不是抹殺別人的一切。無論你的意見和看法與對方的意見和看法距離多么遙遠,沖突得多么厲害,絕對不要表現出一種無可商量的態度。如果你是一個善于談話的人,你一定要小心地使談話不要陷入僵局,使談話能維持下去。
在說話時,為了讓別人有考慮的余地,你要盡量緩和,最好能夠避免使用“絕對是這樣”的說法。你可以說:“有時候是這樣的,有些時候是那樣的。”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其效果比別人的那樣要好。”更重要的是,你不要用一種教訓人的聲調來說話,也不要用一種非常肯定的聲調來講話,以避免和別人爭論,使別人不高興,讓人難于接受。
避免爭論可以節省你的大量時間與精神,使你投入到完善你的觀點和實踐你的觀點的工作中去。完全沒有必要浪費太多的精神去干那種沒有結果也毫無意義的事情。少了面紅耳赤的爭論,只會使雙方互相尊重,從而增進友誼,有利于思想交流和意見的轉換。
別用怒火焚燒自己
古時有一個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談禪說道,開闊心胸。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間禪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婦人終于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只為我自己生氣,我怎么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說。
“為什么?”
“氣也沒有辦法呀。”
“你的氣并未消除,還壓在心里,爆發后將會更加劇烈。”高僧又離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么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于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
何苦要氣?氣便是別人吐出而你卻接到口里的那種東西,你吞下便會反胃,你不看他時,他便會消散了。
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夕陽如金,皎月如銀,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尚且享受不盡,哪里還有時間去氣呢?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消消氣。
學會排解憤怒,是高情商的一大表現。養身貴在戒怒,戒怒就是養怡身心,盡量做到不生氣、少生氣,思想開朗,心胸開闊,寬宏大量,寬厚待人,謙虛處世。這樣不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思想水平,于人于己都會有益而無害。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
父親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
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少年時由于社會經驗少,對一些問題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遇到煩心事在所難免,此時,內心的郁悶、憤怒總想找個地方發泄一下,不然會感到心里憋得慌。找朋友或同學訴說自然是個好方法,但有時有些話不能對別人說,同時怒氣也不能往別人身上撒。那怎么辦呢?此時最好的方法莫過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建一本煩惱日記,把不快融于筆端,在日記中大傾訴,把怒火化為文字。
生活中感到沮喪的時候,不妨把自己的低落情緒寫入日記,把心中的不快向日記“訴說”,寫完后你會感到精神振奮,自己又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你可以在日記里把給你穿小鞋的人罵個狗血噴頭,可以把你的情敵在筆下貶得一無是處,也可以把讓你心煩的事大書特書,反正別人也看不到,只要能讓自己氣順就行。對心靈來說這是一種凈化,可以使人心胸開闊,情緒穩定,心理重新回到良好狀態。
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為你的敵人燃起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燒死。”當你的情緒掌握了理智時,你將成為情緒的奴隸;當你戰勝自己的情緒時,才證明你是命運的主人。唯此,你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避免無謂爭論
有一位愛爾蘭人名叫歐·哈里,他接受的教育不多,可是很愛抬杠。他當過汽車推銷員,后來因為推銷不成功而來求助于卡耐基。聽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以后,卡耐基就發現他老是跟顧客爭辯。如果對方挑剔他的車,他立刻會漲紅臉大聲強辯。歐·哈里承認,他在口頭上贏得了不少辯論,但并沒能贏得顧客。他說:“我走出人家的辦公室時總是對自己說,我總算整了那個混蛋一次。我的確整了人一次,可是我什么都沒有能賣給他。”
歐·哈里后來是紐約懷德汽車公司的明星推銷員。他是怎么成功的?他這樣說:“如果我現在走進顧客的辦公室,而對方說‘什么?懷德卡車?不好!你要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賽的卡車。’我會說:‘老兄,何賽的貨色的確不錯,買他們的卡車絕錯不了。何賽的車是優良產品。’這樣他就會無話可說了,沒有抬杠的余地,他只有住嘴了。他總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還說一上午的‘何賽車子最好’之類的話吧。我們接著不談何賽,我就開始介紹懷德汽車的優點。
“過去若是聽到他那種話,我早就氣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了——我就會挑何賽的錯,而我越挑剔何塞的車子不好,對方就越說它好。爭辯越激烈,對方就越喜歡我競爭對手的產品。
“現在回憶起來,真不知道過去是怎么干推銷的!以往我花了不少時間在抬杠上,現在我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
一般地說,無謂的爭論都是毫無價值的,只能徒增爭論者的煩惱而已。
其實,天底下只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那就是避免爭論。
對于成大事者而言,他們通常的做法是:把眼光放在遠處,從長遠利益考慮問題,力戒因小失大。
當一個人氣上心頭時,意氣用事是在所難免的,因此,不論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總是超出人所能想像的,在這個時候,即使平常說話非常謹慎的人,也會因喪失考慮而禍從口出。
然而,盡管生氣是人之常情,但一個人若能高高興興地過一生,那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嗎?所以,我們應盡量以愉快的心情來處理碰到的各種問題。即使一旦發怒,最好能盡量忍在心里,不要爆發,用理智來抑制激情,這樣才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一件小事往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和水準,在小節上能夠表現得很好的人,他在經過千折百轉之后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