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習慣8 不要為小事抓狂

為小事而抓狂,是很多人都有的情緒,也正是因為這樣,往往會因小而失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才能成為勝利者。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在攻擊野馬時,它常附在野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無論野馬怎么狂奔、暴跳,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直到吸飽才滿意而去。野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奈地死去。

動物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會讓龐大的野馬斃命呢?于是,他們進行了一次實驗,觀察野馬死亡的整個過程。結果發現,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遠不會使野馬斃命。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野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習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為蝙蝠吸血致死。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緒與行為,不會像野馬那樣為一點小事抓狂。當你在鏡子前仔細地審思自己時,你會發現自己既是你的最好朋友,也是你的最大敵人。特別是你要控制別人之前,一定要先控制住自己。如果你不能征服自己,就會被別人所征服。

在一場舉世矚目的賽事中,某人很可能衛冕臺球世界冠軍。他只要把最后那個8號黑球打進球門,凱歌就奏響了。就在這時,不知從什么地方飛來一只蒼蠅。蒼蠅第一次落在握桿的手臂上。有些癢,他停下來。蒼蠅飛走了,這回竟飛落在了他鎖著的眉頭上。他只好不情愿地停下來,煩躁地去打那只蒼蠅。蒼蠅又輕捷地脫逃了。他做了一番深呼吸再次準備擊球。天啊!他發現那只蒼蠅又回來了,像個幽靈似的落在了8號黑球上。他怒不可遏,拿起球桿對著蒼蠅捅去。蒼蠅受到驚嚇飛走了,可球桿觸動了黑球,黑球當然也沒有進洞。按照比賽規則,該輪到對手擊球了。對手抓住機會死里逃生,一口氣把自己該打的球全打進了。

他失敗了,恨死了那只蒼蠅。在大眾的喧嘩中,他不堪重負,不久就自己結束了生命。臨終時他對那只蒼蠅還耿耿于懷。一只蒼蠅和一個冠軍的命運膠著在一起,也許是偶然的。倘若他能制怒并靜待那只蒼蠅飛走的話,故事的結局也許應該重寫了。

不要讓一只蒼蠅飛進靈魂里,不要因小事慪著一口氣久久不散去,從而輸掉青春、愛情、可能的輝煌和一伸手就能摘到的幸福。

要命的自尋煩惱

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幾十年,卻浪費了很多時間,為一些一年之內就會忘了的小事發愁。

1945年3月,羅勒·摩爾和其他87位軍人在貝雅S·S318號潛艇上。當時雷達發現有一艘驅逐艦隊正往他們的方向開來,于是他們就向其中的一艘驅逐艦發射了三枚魚雷,但都沒有擊中。這艘艦也沒有發現。但當他們準備攻擊另一艘布雷艦的時候,它突然掉頭向潛艇開來,可能是一架日本飛機看見這艘60英尺深的潛艇,用無線電告訴這艘布雷艦。他們立刻潛到150英尺地方,以免被日方探測到,同時也準備應付深水炸彈。他們在所有的船蓋上多加了幾層栓子。3分鐘之后,突然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彈在他們的四周爆炸,他們直往水底——深達276英尺的地方,他們都嚇壞了。按常識,如果潛水艇在不到500英尺的地方受到攻擊,深水炸彈在離它17英尺之內爆炸的話,差不多是在劫難逃。那艘布雷艇不停他往下扔深水炸彈,攻擊了15個小時,其中有十幾個炸彈就在離他們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他們都要躺在床上,保持鎮定。羅勒·摩爾嚇得不敢呼吸,他在想:“這回完蛋了。”在電扇和空調系統關閉之后,潛艇的溫度升到近40度,但摩爾卻全身發冷,穿上毛衣和夾克衫之后依然發抖,牙齒打顫,身冒冷汗。15小時之后,攻擊停止了,顯然那艘布雷艦的炸彈用光以后就離開了。這15小時的攻擊,對摩爾來說,就像有1500年。他過去所有的生活都一一浮現在眼前,他想到了以前所干的壞事,所有他曾擔心過的一些很無聊的小事。他曾經為工作時間長、薪水太少、又沒有多少機會升遷而發愁;他也曾經為沒有辦法買自己的房子,沒有錢買部新車子,沒有錢給妻子買好衣服而憂慮;他非常討厭自己的老板,因為這位老板常給他制造麻煩;他還記得每晚回家的時候,自己總感到非常疲倦和難過,常常跟自己的妻子為一點小事吵架;他也為自己額頭上的一塊小疤發愁過。

摩爾說:“多年以來,那些令人發愁的事看來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彈威脅著要把他送上西天的時候,這些事情又是多么的荒唐、渺小。”就在那時候,他向自己發誓,如果他還有機會見到太陽和星星的話,就永遠永遠不會再憂慮。在潛艇里那可怕的15小時,對于生活所學到的,比他在大學讀了4年書所學到的要多得多。

我們一般都能很勇敢地面對生活中那些大的危機,卻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頭喪氣。

我們都知道,“法律不會去管那些小事”。所以人們不應該為這些小事自尋煩惱。

荷馬·克羅伊是位寫過好幾本書的作家。以前他寫作的時候,常常被紐約公寓的熱水燈的響聲吵得快要發瘋。蒸氣會砰然作響,然后又是一陣令人厭煩的聲音——而他會坐在他的書桌前氣得直叫。

“后來,”荷馬·克羅伊說,“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去宿營,當我聽到木柴燒得很響時,我突然想到:這些聲音多像熱水燈的響聲,為什么我會喜歡這個聲音,而討厭那個聲音呢?我回到家以后,跟自己說:‘火堆里木頭的爆裂聲,是一種很好的聲音,熱水燈的聲音也差不多,我該埋頭大睡,不去理會這些噪音。’頭幾天我還會注意熱水燈的聲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們整個忘了。”

“很多其他的自尋煩惱也是一樣,我們不喜歡那些,結果弄得整個人都很頹喪,只不過因為我們都夸張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斯雷利說過:“生命太短促,不能再只顧小事。”

“這些話,”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雜志里說,“曾經幫我挨過很多痛苦的經驗。我們常常被一些小事情、一些應該不屑一顧并忘了的小事情弄得非常心煩……我們活在這個世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而我們浪費了很多不可能再補回來的時間,去愁一些在一年之內就會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不要這樣,讓我們把時間只用在值得做的行動和感覺上,去運用偉大的思維,去經歷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須做的事情。”的確生命太短促了,不該再去自尋煩惱。

英國作家薩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確實,不管你生活中有哪些不幸和挫折,你都應以歡悅的態度,微笑著對待生活。

下面介紹幾條原則,只要你反復地認真執行,就一定會減輕或者消除你的煩惱。

印度大文豪泰戈爾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沖洗。”

英國詩人雪萊說:“笑,實在是仁愛的表現、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梁。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開心地笑吧,笑對天下的所有難事,不要使冰霜結在你的臉上。這是人們應該有的對于生活的態度。

我們忙忙碌碌地生活在這個世上,每一天都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我們要維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準不至于太低,我們要時時提防天災人禍的發生,我們面對著生老病死的困擾,我們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們不懂得調節自己,苦惱、憂愁、煩躁、憤怒、痛苦……那些瑣碎的情緒就會嚴重地損害我們的身體和精神。而最好的自我調適的方法,就是笑,就是樂觀地生活,就是養成樂觀的個性。

俗語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確,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開,是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變得柔軟,身心在極度放松的狀態下,便很難引起焦慮。

只要你笑,就多一份覺醒,對這個世界就更有安全感。世界也會分享我們的感覺。

笑對一切,樂觀向上,應該是人們的處世態度,是成功的良好個性之一。它首先是一種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是對人對己的寬容大度,是不計較得失的坦然心胸。

“愉快的笑聲,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標志。”讓我們記住:“對生活中的煩惱,請一笑了之。用微笑和樂觀來面對人生,解釋生活。讓我們的每一天都快樂而充實。”

卡耐基認為,應該讓自己適應一切,而不去試著調整一切來適應自己的欲求,以這種態度接受自己的家庭、事業和運氣。

要在煩惱毀了你以前,先改掉為小事煩惱的習慣。

心小難成大器

人常常被困在有名和無名的憂煩之中,它一旦出現,人生的歡樂便不翼而飛,生活中仿佛再沒有了晴朗的天,真是吃飯不香,喝酒沒味,工作沒勁,事業無心,連游戲也失去意思。這一切,只因為我們陷入了細小的憂煩之中。

有這樣一個關于小事帶來煩惱的故事:

吉布林娶了一個維爾蒙地方的女孩子凱洛琳·巴里斯特,在維爾蒙的布拉陀布羅造了一間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來,準備度他的余生。他的舅爺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們兩個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戲。

然后,吉布林從巴里斯特手里買了一點地,事先協議好巴里斯特可以每一季在那塊地上割草。有一天,巴里斯特發現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開了一個花園,他生起氣來,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譏,弄得維爾蒙綠山上的天都變黑了。

幾天之后,吉布林騎著的他的腳踏車出去玩的時候,他的舅爺突然駕著一部馬車從路的那邊轉了過來,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車子。而吉布林——這個曾經寫過“眾人皆醉,你應獨醒”的人——卻也昏了頭,告到官里去,把巴里斯特抓了起來。接下去是一場很熱鬧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記者都擠到這個小鎮上來,新聞傳遍了全世界。事情沒辦法解決,這次爭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遠離開了他們在美國的家,這一切的憂慮和爭吵,只不過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車子干草。

平銳克里斯在2400年前說過:“來吧,各位!我們在小事情上耽擱得太久了。”一點也不錯,我們的確是這樣的。

哈瑞·愛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曾說過一個關于森林里的一個“巨人”在戰爭中怎么樣得勝、怎么樣失敗的過程。

“在科羅拉多州長山的山坡上,躺著一棵大樹的殘軀。自然學家告訴我們,它曾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初發芽的時候,哥倫布剛在美洲登陸;第一批移民到美國來的時候,它才長了一半大。在它漫長的生命里,曾經被閃電擊過14次;400年來,無數的狂風暴雨侵襲過它,它都能戰勝它們。但是在最后,一小隊甲蟲攻擊這棵樹,使它倒在地上。那些甲蟲從根部往里面咬,漸漸傷了樹的元氣。雖然它們很小,但持續不斷地攻擊。這樣一個森林里的巨人,歲月不曾使它枯萎,閃電不曾將它擊倒,狂風暴雨沒有傷著它,卻因一小隊可以用大拇指跟食指就捏死的小甲蟲而終于倒了下來。”

我們豈不都像森林中的那棵身經百戰的大樹嗎?我們也經歷過生命中無數狂風暴雨和閃電的打擊,但都撐過來了。可是卻會讓我們的心被微小的小甲蟲咬噬——那些用大拇指跟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蟲。

幾年以前,一位朋友去了懷俄明州的提頓國家公園。和他一起去的,是懷俄明州公路局局長查爾斯·西費德,還有其他的朋友。他們本來要一起參觀洛克菲勒坐落在那家公園的一棟房子的,可是他坐的那部車子轉錯了一個彎,迷了路。等到達到那座房子的時候,已經比其他車子晚了一個小時。西費德先生沒有開那扇大門的鑰匙,所以他們又在那個又熱又有好多蚊子叮他的森林里等了一個小時,等這位迷了路的朋友到達。那里的蚊子多得可以讓一個圣人都發瘋。可是它們沒有辦法贏過查爾斯·西費德。在等待迷了路的朋友的時候,他折下一段白楊樹枝,做成一根小笛子,當迷路者到達的時候,他不是忙著趕蚊子,而正在吹笛,當做一個紀念品,紀念一個知道如何不理會那些小事的人。

解除憂慮與煩惱,記住規則: “不要讓自己因為一些應該丟開和忘記的小事煩心。”

不要凡事都與別人斤斤計較

兩千多年前,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曾經給人類說過一句忠言:“請注意啊!先生們,我們太多地糾纏于一些小事了!”這句話,對今天的人們來說仍然值得品味和借鑒。

說句老實話,對于一般人來說,生活就是由無數的小事所組合而成的,甚至對那些大人物來說也是如此。每個人的生活中,小事都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如果你過多地拘泥、計較小事,那么人生就根本沒有什么樂趣可言了,觸目所及的必然都是矛盾和沖突。

想一想,你擠公共汽車時,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腳;或者你去買菜時,有人無意間弄臟了你的裙子;有時走在路上,說不定從道旁樓上落下一個紙團,打在你頭上……此時此刻,如果你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口出污言穢語,大發雷霆之怒,說不定會鬧出什么禍事來。

20世紀80年代末,在遼寧某地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年輕女子在看電影時,被后面的男觀眾無意間碰了一下腳,盡管男觀眾當面道歉,但那名女子仍然不依不饒。她硬說對方是要耍流氓,竟然回家叫來丈夫將那個人用刀砍傷解氣。結果,因觸犯刑律,夫妻倆雙雙鋃鐺入獄。

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常常成為損害人際關系的一大誘因。

從醫學的觀點看,事事計較、精于算計的人,不但容易損害人際關系,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極其有害。《紅樓夢》里的林黛玉,雖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美麗容貌,可總是患得患失,別人一句無意的話都會讓她輾轉反側,難于入眠,抑郁不已,再加上愛情的打擊,終于落得個“紅顏薄命”的悲慘結局。

還有一個實際的例子,就是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詩人李賀。他文思敏捷,才華過人,被人稱為“奇才”,寫出的詩連當時的大文豪韓愈也贊不絕口。只可惜他心胸狹窄,常為一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而抑郁寡歡,愁腸百結。最后他只活了短暫的27歲,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樁憾事。

古語云:“讓一讓,三尺巷。”人生之事,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事,得過且過又何妨?人活在世上,理應開朗、豁達,活得超脫一些;凡事斤斤計較,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能夠獲得成功的人,無不是“小事糊涂,大事計較”的人。可是,只要我們認真觀察那些計較小事的人,就會發現他們往往是“大事糊涂”的。很明顯,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對小事計較得過多,那么對大事的注意力和處理能力必然淡化,甚至根本無暇顧及了。

通常,喜歡計較小事的人往往私心都是比較重的,他們過多地考慮個人的得失,如面子、利益、地位等,而這些東西又最容易使人動感情。因此,小事過于認真的人往往容易沖動,一旦感情代替理智,就會不顧后果和影響,不考慮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此一來,就會影響正常的人際關系,在社會上失去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澜沧| 九江市| 玛曲县| 庆阳市| 河南省| 额敏县| 云梦县| 布拖县| 南通市| 商城县| 乌鲁木齐县| 土默特右旗| 耒阳市| 西和县| 泽普县| 岗巴县| 交城县| 田阳县| 大新县| 新余市| 嫩江县| 乳山市| 集安市| 元朗区| 阳朔县| 饶平县| 灵璧县| 锡林浩特市| 永登县| 镇康县| 扶沟县| 宁晋县| 柳河县| 资兴市| 梨树县| 饶平县| 博湖县| 东阿县| 龙里县| 克什克腾旗|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