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嬰兒時期的禁忌

在舊社會,由于醫學尚不發達,加之嬰兒的生命是極其脆弱的,稍有照顧不周之處,孩子染病后就不易康復,甚至夭折。因此,嬰兒時期的禁忌也是很多的。

生辰禁忌

生辰是以干支排列出某人出生的年、月、日、時。舊時認為,如果能夠占上一個所謂的好的生辰,那么這個人就會一生衣食無憂、飛黃騰達。

因此,嬰兒的生辰也是有禁忌的。

·忌嬰兒與父親同月出生

據《風俗通義》云:“不舉父同月子,俗云妨父。”所以嬰兒“八字”與父親“八字”月份上兩字相同,是犯忌諱的。嬰兒一出生,就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算本命,如果“八字”上有與父母的“八字”正沖(如子、午卯、酉)的,便很忌諱。必須把這嬰兒拜寄給別人或神靈,或于大路口上立指路碑,以消除隱患。

·忌屬羊

在“八字”命相中,生年還忌屬羊。據說羊年出生的人會遇到各種災難。俗話說:“十羊九不全。”

·忌正月的初一、十五生子

正月里,是過年的閑暇熱鬧日子,如果嬰兒趕在正月里出生,俗以為是嬰兒性毒,不讓父母安生,好容易過年時想輕松一下,歡樂一下,一生孩子,又很緊張、繁忙,甚至于還要擔心、害怕、受苦、受累。所以忌諱此時生的孩子,說是長大妨父母。河南一帶有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初一是年節,年節出生的男孩,命大。過年不能打罵小孩,所以這孩子將來父母不敢管教,會妨父母。正月十五,是元宵燈節,正是觀燈的時刻,女孩這時出生,長大了會貪玩耍,無管教,成為一個“瘋丫頭”,克傷父母。據說,民間曾有把正月十五出生的女孩兒拋棄不要的事情。

·忌五月五日生子

“五月五日生子不舉”,在中國民間的影響是很普遍、也很久遠的。據《風俗通義》云:“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又據《史記·孟嘗君列傳》所云,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原因是,“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而《西京雜記》又云:“俗諺舉(五月)五日子,長及戶則自害,不則害其母。”民間還一種說法,是說這一天出生的人,因五、戶、父、母,同音,所以有妨于“門戶”,有害于父母。男克其父,女克其母,實際上,整個五月,舊時民間都認為是惡月,五月五日又稱“五毒日”,是不吉祥的。這一天生下的孩子,或有“五毒”轉生、投胎之嫌,故而民間這一天中常有棄嬰、溺嬰之舉,實為迷信所害。

·忌七月十五日生子

七月十五日舊時俗稱“鬼節”,民間有放河燈的習俗。俗以為這天是野鬼還陽的日子。這天出生的嬰兒,多半都是野鬼托著蓮花燈轉世投胎而來的。這日生的孩子長大后不好管教,會克害父母,北方多有此說。河南林縣還有七月十五日是牛、驢、騾、馬生日的說法,大概以為野鬼在這一天多數轉生為牲畜而為人們效力了吧。人們在這一天不役使牲畜,還要善待之。而民間,因此忌諱說人是七月十五日出生的了。只有開玩笑、罵人時,才說:“你是七月十五日生。”可見七月十五日出生是非常忌諱的事情。

 

知識鏈接

八字

生辰八字或者說八字,其實是《周易》術語“四柱”的另一種說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時間,即年、月、日、時。人們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別來表示年、月、日、時,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時等。每柱兩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稱“測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陰陽五行屬性之相生相克的關系,推測人的休咎禍福。

產期變異禁忌

民俗上認為,在臨近產期的某月份上生產,可以兆示生下的嬰兒是否能夠成活。一般是懷胎十月,正常分娩。如有異常,則俗語有“七成八不成”、“七成八敗九難育”的說法,即是講,如果早產,七個月時早產的嬰兒尚能成活,八個月、九個月早產的嬰兒倒難以成活了。據說這種俗見還是挺效驗的,很可能是民間對大量早產嬰兒成活與夭折的經驗的正確總結。過去,有的民族對懷孕七個月生下的嬰兒,還要作進一步的占卜(神判)才能決定棄養。據《中華全國風俗志·苗族》云:“(僚人)婦人孕七月生子,置之水中,浮則養之,沉則棄之。”另外,還有“男怕生前,女怕生后”, “男怕超前,女怕落后”的說法,這是從嬰兒性別上總結出的產期變異后果。意思是講,男孩怕不足月而出生,女孩怕超月份出生。假如男孩超前出生,女嬰落后出生,恐難成活。

多胎不站,也是舊時的一大忌諱。如果產婦前邊有幾胎連續未成活,舊時,東北一帶俗以為此屬“多胎不站”,是犯了“白虎吃子”的忌諱,很可能此胎仍然不活。其破法是:等胎兒生下后,將灶上的大鍋掀起來,把赤身的嬰兒從鍋上口送入灶內,然后從灶口接出。因為民間有“死孩子走煙囪”的說法,這樣做的意思是表明孩子沒被“白虎”領走,給拉回來了,也就意味著災難祛除了。當地有些孩子的乳名叫做“拉鍋子”、“虎剩子”,大約就是源于此俗的。

 

知識鏈接

性別禁忌

漢族俗重生男,忌生女。生男民間稱“大喜”,生女則稱“小喜”或稱“如意”。又男曰弄璋,女曰弄瓦。俗諺云:“生個男子滿堂紅,添個女孩年年窮。”“生個閨女,灶王爺噘嘴三天。”舊時,有溺女嬰的現象。其他一些民族也有此俗。塔吉克族生男孩,鳴槍三響或大喊三聲,祝其長大英武有為;生女孩則在其頭旁放一把掃帚,愿其長大后善理家務,都是重男輕女的體現。由于俗重生男,諱生女,所以產婦生下嬰兒,忌問是男是女。一是怕生了男孩時,一經說破,萬一嬰兒不成活,就應了“樂極生悲”的俗話,會給家人帶來痛苦;二是怕生了女孩時,一經道出,被產婦聽見,會令她心沉氣悶,有傷身體和精神。

嬰兒出生時異常行為禁忌

在舊社會,由于人們知識匱乏,對于嬰兒出生時的異常行為無法給予正確解釋,就與鬼神聯系起來,于是產生了諸多的禁忌。

·忌女仰、男俯

舊時有以嬰兒生時仰俯來卜日后是否好淫逸的習俗。有些老年人愛打聽剛生下的嬰兒是仰臉來的還是趴著來的,如果女仰、男俯,則認為不吉。尤其女仰,忌之更甚。

·忌嬰兒剛出生就大小便

民間忌諱嬰兒剛出生就大小便,俗稱此為“屙爹尿娘”,據說意味著孩子命硬,會克父母。對此忌諱的破法,各地不一。河南林縣一帶是抱起嬰兒,將其頭在墻上輕碰三下,便可化解了。民間常常事先做好了禳祓的準備,在產房內放置一壺清水,等嬰兒一旦生下時就便溺,連忙用清水將其大小便沖洗干凈,也就相安無事了。

·忌嬰兒啼聲斷絕、散、深

古時,如果嬰兒降生后,較長時間無聲響,便是兇厄的征兆了。古醫道又有忌嬰兒啼聲斷絕、散、深等說法,以為嬰兒初生時啼聲連續緊湊者壽,啼聲斷絕或時斷時續,或又突然很急迫者不壽,啼聲散者不成人,啼聲深者不成人。

·忌逆生、橫生

逆生,是先生出腳,后生出頭。這種嬰兒降生的情況,多數屬難生,民間很忌諱的。俗說:“逆生者子孫逆死,順生者子孫順亡。”意思是,逆生者,雖成活了,亦不得好死。橫生,就更是難產了,常常是先生出手來,這是很危險的,往往導致母子雙亡。所以民間最忌“橫生”、“倒養”。有時罵人時,還以此來詛咒對方。

 

知識鏈接

忌寤生

寤生妨父母,古來忌之。《春秋左傳·隱公元年》云:“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后雖有“黃泉相見”的故事流傳,但最初莊公因寤生遭忌,確是無疑的,可知這是當時就已存在著的一種嬰兒始生禁忌。

嬰兒的身體異常禁忌

民間盛傳的包公,就曾因其生時面黑且丑而被丟棄了。若不是其嫂將他撿抱回來,撫養成人,那“包青天”抑惡揚善,為民除奸的千古佳話,也就無從談起了。可見民間對嬰兒初生時的狀態是很看重的,有時一些并不見得怎樣嚴重的怪異現象,也極易引起父母的諱忌,并且會因此而拋棄自己的親生骨肉,為的是將來不致受到他(她)的克害。

在舊社會,嬰兒身體異常禁忌主要有以下幾點:

·忌有須

俗以為嬰兒始生即有鬢須者為怪異,謂其妨父母。《風俗通義》云:“不舉生鬢須子。俗說人四十五乃當生鬢須,今生而有之,妨害父母也。”俗間又忌初生嬰兒額上有旋毛,以為其子早貴,會妨父母。

·忌有牙齒

如果嬰兒生下來就有牙齒,會克父母。

·忌余指、豁嘴

嬰兒有余指(多為六指),或缺唇豁嘴,俗以為不吉。舊時,哈尼族以為在日食或月食之日婚娶會生六指兒和缺唇嬰。

·忌畸形

畸形兒系指初生嬰兒形體非同一般,如連體嬰、雙頭嬰、多臂嬰等等,民間認為是神靈的責罰或是鬼怪附體,這樣的嬰兒會禍國殃民,多丟棄荒野或處死。

·忌生殖器官異常

初生嬰兒,忌陰部白赤。據說,男孩剛生下時陰囊下白赤者死,卵縫通達黑者壽。

·忌一胎多子

雙胞胎、多胞胎,因各族習俗不同,抑揚不一。漢族等許多民族不忌雙胞胎,俗以雙胞胎為喜事,大吉大利。但古時漢族也有忌一胎生三子的。據《風俗通義》云:“生三子不舉。俗說生子至于三,子似六畜,言其妨父母,故不舉之也。”

·忌肚臍異常

嬰兒出生時,忌肚臍帶盤住脖子。民間俗稱“犯鎖”、“雙掛珠”等,是大不吉的事情。俗以為此兒難活,或者即使活了,將來也要被扼殺或有上吊的厄運。

嬰兒的臍帶忌小,忌臍中有血。否則,不吉。斷臍時,忌諱用刀剪。如非用不可時,應在懷中暖一會兒。否則,恐嬰兒中“臍風”。斷臍時,一般是先沐浴,后斷臍,忌諱先斷臍后沐浴,以免臍帶內進水。斷臍后,忌諱包裹得太緊太厚,忌尿浸濕,忌風寒邪氣。

臍帶間,據信藏有嬰兒的本命元神,所以,肚臍帶忌亂丟棄。否則不吉。舊時北京一帶還有忌臍帶五日落的。俗以為五日落臍的嬰兒,必忤逆不孝。

 

知識鏈接

雙胞胎禁忌

現在,人們對一胎生多子已不再有什么忌諱,多是顧慮、擔心如何能夠更好地撫養他們健康成長。過去,有一些民族很忌諱一胎生多子。例如,舊時云南西雙版納哈尼族就特別忌諱婦女生雙胞胎,以為是怪異事,大不吉。由全寨的首領和主持宗教活動的儒瑪下令處死嬰兒,驅逐嬰兒的父母,燒毀房屋,分掉財產。若當事人富有,可請儒瑪做九天“大禮”,大量殺牲獻祭,才可回寨居住,但一年內仍不得與他人交往,且從此不能參與全寨性的宗教活動,家貧者,無力做“大禮”,只好遷居他寨,或棲身山野。此俗現已革除。

滿月禁忌

舊時把未滿一個月的嬰兒稱為“胎毛鬼”,禁忌走門串戶。等到滿月時,女家要來接閨女住娘家,俗稱“過滿月”,或稱“走滿月”、“接腿”等。這期間,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忌產婦帶嬰兒“過滿月”前不剃胎頭

婦女帶著嬰兒離開婆家之前,須先給嬰兒剃去胎發,給理發師封禮。離家門時,產婦頭上扎紅布條,插桃枝或柏枝,嬰兒頭頂紅布,俱是怕穢氣未退盡,恐有所沖犯,故以紅布、桃枝、柏枝禳解之。走時,嬰兒的姑姑要在嬰兒的鼻梁上抹一道黑色記號,到外婆家后,由嬰兒的姨母擦去。民間俗話云:“姑姑抹,姨姨擦,嬰兒能活一百八。”又云:“姑抹姨擦,嬰兒強似鐵疙瘩。”在外婆家,至少要住十天,否則,恐嬰兒將來不能長大成人。多則住一個月必須返回。返回時,嬰兒的姨姨還要在嬰兒的鼻梁上抹一道白色記號,由嬰兒的姑姑給擦去。民間俗話云:“黑來白走,嬰兒能活九十九。”

·產婦返回婆家時忌祖母、伯母等迎接嬰兒

開封一帶,產婦滿月后回娘家時,娘家要由產婦的親兄弟迎接嬰兒。產婦無兄弟時,才可由外祖母迎接。住滿月返回婆家時,男家要由嬰兒的祖父來迎接,祖母、伯母等禁忌迎接嬰兒。俗說女性屬陰,恐在嬰兒初次出門時,迎之不吉,故忌避女性迎接。

總之,從嬰兒出生到回外婆家小住,這一段時間內,姻親雙方家庭中都是很熱鬧、喜慶的。同時又要倍加小心謹慎,以免造成什么失誤和差錯,使得那已經來臨的喜事再生什么變故。

滿月圖

 

知識鏈接

“接腿”習俗

嬰兒滿1個月時,叫“滿月”,舊時叫“彌月之喜”。屆時親朋攜帶禮物前往致賀。滿月之后,產婦娘家來人接女兒小住,稱“過滿月”。返回時,嬰兒外祖母送給外孫母雞一只、鐵勺一把,內盛小米,以紅布一尺包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荃湾区| 双牌县| 阿瓦提县| 荆门市| 波密县| 寿光市| 万全县| 肇庆市| 礼泉县| 合阳县| 东乡县| 芒康县| 利川市| 凉城县| 龙井市| 宣化县| 沙坪坝区| 易门县| 富川| 福建省| 从江县| 黄冈市| 黎平县| 怀集县| 彩票| 象州县| 独山县| 静乐县| 双桥区| 扬中市| 屏东县| 溆浦县| 贵溪市| 长宁区| 科技| 浦江县| 湾仔区| 土默特右旗| 华容县|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