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章 糖尿病移植手術治療

胰腺移植

胰腺移植是帶血管的整塊胰腺組織的移植,包括自體移植和同種異體移植,目前多采用同種異體移植。接受移植的病人可以獲得胰腺的內分泌功能。

1966年,世界首例糖尿病人胰腺移植手術成功完成,經過多年的發展,胰腺移植手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種新型免疫制劑不斷應用,胰腺移植的療效不斷提高,已有接受胰腎聯合移植的1型糖尿病人存活10年以上的實例。

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適合進行胰腺移植,此手術的適應證主要有以下幾種:

(1)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是胰腺移植的最佳適應證。接受胰腺移植的病人絕大部分是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存在以下癥狀中一種或幾種,就可考慮實施胰腺移植手術: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如腎功能不全或衰竭、周圍神經病變等;血糖難以控制或反復出現低血糖意識障礙、嚴重酮癥酸中毒等;耐胰島素治療。

(2)2型糖尿病人。以前對這類患者不考慮實施胰腺移植,但隨著病情的發展,2型糖尿病晚期的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并且伴有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近年來愈來愈多的有嚴重并發癥或血糖難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胰腺移植手術。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胰腺移植要考慮是否聯合腎臟移植。胰腺移植按是否聯合腎臟移植,可分成三類:胰腎聯合移植(又分為分期胰腎移植和同期胰腎移植)、腎臟移植后胰腺移植、單純胰腺移植。據統計,世界上90%以上的胰腺移植是同期胰腎聯合移植。當糖尿病患者出現腎功能衰竭時,可進行胰腎聯合移植。已進行了腎臟移植的1型糖尿病患者,腎功能已經恢復,為防止糖尿病并發癥對腎臟造成再次傷害,可進行腎臟移植后胰腺移植。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正常或腎功能損傷不大,出現了嚴重并發癥(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糖尿病治療上出現難以控制的狀態(如胰島素不敏感)時,可進行單純胰腺移植。

隨著手術方式的改進和免疫抑制劑的應用,胰腺移植的成功率在逐年升高。統計顯示,術后1年存活率達91%,3年存活率達85%。胰腺移植后,移植物都有一個危險過渡期。一般情況下,腎臟移植后胰腺移植或單純胰腺移植,移植物功能出現喪失的癥狀發生在1年以內,而同期胰腎移植則多發生在6個月內。如果接受手術的患者渡過了這一危險時期,移植物就可比較穩定地存活3年以上。移植技術和急性排斥反應是移植物功能喪失的主要原因。

胰腺移植成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恢復普通飲食,生活方式的限制也相對減少,是比較有前景的糖尿病治療方法之一。但胰腺移植后也常會發生并發癥,如吻合口形成血栓、胰腺炎、腹膜炎、胰瘺等。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腺移植手術的前1~2天就要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手術后還要繼續治療1年以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主要有環孢霉素A、硫唑嘌呤、類固醇激素等,既可以單獨服用其中一種,也可以聯合應用。目前,多是環孢霉素A與其他制劑聯合使用。

低尿淀粉酶、高血淀粉酶、高脂酶血癥、不明原因的高血糖、發熱、移植區出現壓痛是早期移植排斥的癥狀,應得到及時的治療。手術者及其家人要密切觀察以上早期排斥的現象。

胰島細胞移植

胰島細胞移植在實驗研究中取得了較大發展,但在臨床上的發展則比較緩慢,手術效果不明顯,手術后的大多數患者,僅可在較短的時間內維持使用較少的胰島素,只有極少數的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后變成2型糖尿病。

胰島細胞移植手術的過程方便、安全,術后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學者指出,如果能消除移植中的某些障礙,可以提高手術的療效,也有希望治愈糖尿病。胰島細胞移植根據細胞的來源,分為自體胰島移植、同種異體胰島移植、異種胰島移植和胚胎干細胞移植。

經實驗,成年動物和人的胰島獲得比較困難,胰島細胞短期培養后的存活率較低。而胚胎胰腺則克服了成年動物和人的胰島的缺點,具備較多優點。胚胎胰腺內的胰島組織豐富,外分泌組織含量少,分化差,即使不進行胰島分離純化也可進行移植;胚胎胰島細胞發育不成熟,可耐低溫,能進行長期儲藏,而且免疫原性低,移植后排斥反應弱;胚胎胰島可以在接受手術的患者體內繼續生長、分化,以及合成和分泌胰島素。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胚胎胰腺比較容易獲得。

經研究,治療糖尿病至少需要5~10萬個功能良好的胰島。一次胰島細胞移植,至少需要5~6個胚胎胰腺才能獲得足夠的胰島,而胚胎胰腺的獲得比較困難,尤其是人胎胰。因此,國內的胰島細胞移植較傾向于異種胰島移植的研究。研究的結果顯示,豬胰島能在新鮮的人血清組織培養中存活,豬胰島素與人胰島素的氨基酸排列最接近,并且豬胚胎胰島的來源比較豐富,所以普遍認為,豬胚胎胰島最適合應用在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移植的手術中。

胰島細胞移植的移植部位,要選擇那些操作簡單、安全可靠、易于移植物成活、能充分發揮胰島功能的免疫豁免部位。目前,常使用的移植方法主要有:腹腔內移植,多采用大網膜夾層或小網膜植入;肌內移植,包括經切口移植、經注射移植和經皮肝內注射移植;腦內移植,注射部位在耳前發際內顴弓上。

免疫排斥是臨床胰島細胞移植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胰島細胞對免疫排斥又非常敏感,因此要提高此手術的成功率就要減少免疫排斥反應。目前實施的減少免疫排斥的方法包括:減少組織不相容性、減少所供胰島的致免疫性、采用免疫豁免部位、使用免疫制劑等。在移植前處理胰島組織,降低其免疫性的方法被廣泛使用。目前研制成功的多種新型免疫抑制劑,如脫氧精胍菌素、來氟米特、雷帕霉素等,安全、有效,且不影響胰島細胞,這將有助于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預防排斥反應的另一種方法是免疫隔離技術,這種技術可以使胰島長期存活。它使異種移植成為可能,無需使用免疫隔離抑制劑,也可能是防止移植被排斥的最佳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劝| 鄄城县| 香港 | 太保市| 普兰店市| 邢台县| 张北县| 南岸区| 建德市| 鄂尔多斯市| 云霄县| 佛学| 泸定县| 六安市| 任丘市| 新乡县| 贵阳市| 郓城县| 上犹县| 简阳市| 綦江县| 韶山市| 漳浦县| 陈巴尔虎旗| 海兴县| 乌审旗| 乌拉特前旗| 盐源县| 商丘市| 定西市| 三亚市| 滨州市| 肇州县| 漳平市| 凯里市| 西贡区| 辽中县| 达尔| 苍南县| 平度市|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