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黃帝內經》與脾胃腸病證治療(2)
- 黃帝內經中醫養生與疾病預測
- 李祖長
- 4990字
- 2016-10-26 16:58:11
【癥狀特征】胃脘隱隱灼痛,煩渴思飲,口燥咽干,食少,大便干,舌紅少苔,脈細數或細弦。
【治療原則】養陰益胃。
【方藥】益胃湯合竹葉石膏湯(沙參、麥門冬、玉竹、生地黃、竹葉、石膏、半夏、甘草、大棗)。如肝胃火燔,劫爍腎陰,腎水不足,則肝木更失滋養,肝陰不足,則肝火愈加橫暴,治療上則宜滋腎養肝為主,佐以清胃清肝,常用一貫煎(生地黃、枸杞子、沙參、麥門冬、當歸、川楝子)。或可加黃連、...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