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阿索斯是怎樣的世界?
- 雨天炎天: 希臘、土耳其邊境紀行
- (日)村上春樹
- 1625字
- 2016-09-30 15:23:37
開始阿索斯之旅之前有幾點我們必須了解。其中最基本的是這樣一個事實:阿索斯半島絕對是另一世界。阿索斯乃是以與此側世界截然不同的原則運轉的世界。其原則就是希臘正教。此地是希臘正教的圣地,人們為了接近神而來此訪問。正因如此,這塊土地盡管位于希臘境內,卻在政府的認可下作為宗教圣地享有完全的自治。
治理阿索斯的法律,比任何世俗法律和憲法都要古老和強大。東羅馬皇帝統治過這里,繼而土耳其人統治,接下去由希臘政府統治。但無論在哪一種政治體制之下,作為宗教共同體的阿索斯體制都絲毫不曾動搖。這便是阿索斯。
阿索斯半島現在有二十座修道院,約兩千個僧侶在那里一絲不茍地修行。他們繼續著幾乎和拜占庭時期相同的自給自足的儉樸生活,為了接近神而日夜祈禱不止。他們非常虔誠,為了抵達宗教真理和至福境界而離開人煙、斷絕世俗欲望潛心修行。那些祈禱需要付出非常微妙的注意力,惟其如此,他們才特意來到這個圣域,而不是出于童子軍那種心血來潮。這點務請牢牢記在腦袋里。
所以,住在這里的一個女人也沒有,也不允許女人進山。因為有女人會妨礙——說法倒是不禮貌——修行。動物也不允許放雌性進來。雄性統統被閹掉。不過,當然不是說阿索斯的動物無一不是雄性。這里說的僅限于家畜那樣的大動物。
另外,這里是希臘正教徒的專屬地,外國異教徒進來須取得希臘外交部簽發的特別入境證。因為無關的人亂哄哄蜂擁而入,教徒們便無法靜心修行。外國人逗留期限原則上為三夜四天,超過此限似乎很難獲得批準。
據說圣母馬利亞乘船訪問住在塞浦路斯的拉撒路[1],途中因遭遇風暴而偏離航路,在神的指引下漂流到阿索斯海岸。在那以前這里被置于令人討厭的異教徒的支配之下,而圣母馬利亞腳剛一觸及海岸,所有偶像馬上變得粉身碎骨。馬利亞把阿索斯定為圣庭,宣布女性永遠不得踏上此地。于是阿索斯成了被神祝福的圣地。
我想,假如現在發生這樣的事,馬利亞勢必受到全世界女權組織的猛烈抨擊。但這是差不多兩千年前的舊話,沒有什么人為之氣惱,并且自那以來女性便無法進入這里了。若讓我說一下個人感想,我覺得女人不得進入的場所世界上有一兩處也未必不好。即使某處存在不準男人涉足的場所,我也不至于忿忿不平。
言歸正傳。這里修建正規修道院是十世紀的事。鼎盛時有四十座修道院,容納兩萬僧侶修行。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也是由于財政問題,加上海盜屢屢襲擾,一段時間里顯得相當蕭條,但進入二十世紀之后又一點點現出復興征兆,直至今日。特別是六十年代以后,對物質主義感到失望、轉而對作為取而代之的價值觀的宗教發生興趣的年輕人(尤其大學畢業的知識階層)來此出家的事例多了起來,使得這里作為新的靈魂(spiritual)圣境受到世界關注。在阿索斯轉過以后我也感覺得出,每一座修道院年輕人都為數相當不少,總的來說他們外語也很精通。在這個意義上,阿索斯這個地方同日本人心目中的既成宗教含義完全不同。在這里,宗教分明是活著的,與時代共同呼吸。
還有,在這個半島上,大自然幾乎保留原始狀態,可以說是希臘國內唯一未被旅游業開發商染指的地方。地形也很險峻,全是山,幾乎沒有平地。半島南邊聳立的阿索斯山海拔兩千米。海岸線均為懸崖峭壁,仿佛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無論去哪里都必須以自己的雙腿翻山越嶺。交通工具那東西在半島上可以說根本不存在。
自從在書上得知阿索斯以來,無論如何我都想來此一游,想親眼看一下那里有怎樣的人、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如此這般,一九八八年九月一個清晨我們從烏拉諾波里乘船趕往達菲尼。同伴是攝影師松村君和編輯O君。松村君和我下一步準備開車周游土耳其。這阿索斯是第一步。O君被進入阿索斯的種種手續搞煩了,只同行到這里為止。
從結果上說,這次旅行相當辛苦。雖說我絕不討厭辛苦的旅行,但我還是覺得這一次非同一般。路難走至極,天氣惡劣至極,飲食糟糕至極。
不管怎樣,還是按順序來吧。首先是阿索斯的入口——達菲尼。
注釋:
[1]《新約圣經》故事人物。據《約翰福音》記述,乃家住伯大尼村的馬大和馬利亞之弟,耶穌使其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