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2013年2月(2)
- 資深心理咨詢師手記:巧玲的365天
- 馬修霞
- 4757字
- 2016-09-07 17:13:16
2013 02·07周四:發現與成長
一個爸爸把他正上初二的女兒領到我面前,女兒總喜歡看電視劇,特別是韓劇,上課就經常無精打采,學習成績就很差。
我給她放一首《雪之夢》的鋼琴曲,曲子的緩緩流淌中,她慢慢地平靜下來,我對她進行繪畫測試。我把她畫好的東西平鋪在桌面上,讓她自己發現,看看哪些地方感覺舒服,哪些地方感覺不舒服。她凝神看著自己的畫,沉思了,畢竟是從自己心里出來的東西,她是有感覺的。我開始問她:“畫畫時畫眼睛用了很多的時間,而每個自己幾乎都沒有手,這里面有什么含意嗎?”她不好意思地歪了歪頭,小聲地說:“用眼睛多了,喜歡看,不喜歡動手。”我表揚了她的悟性,用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我慢慢地引導她,她悟到自己是一個心氣很高的女孩子,目標定得很高,卻不喜歡動手去嘗試、去行動,因此就有些迷茫,呆坐的時候特別多,對父母的認同又不是很高,有時就感覺很沉悶。我問她:“當一個人感覺沉悶的時候,感覺茫然的時候,其實是需要一種東西來寄托的,這種寄托的方式常常是簡單的,也就是打發時間而已。這種寄托又不能給自己實現目標帶來效果,于是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當中。生活的不如意又會觸發自己的消極情緒,這種情緒又會導致學習分心,學習分心了,成績就會不好,在父母和老師那里又得不到認同,于是就身陷一種被動當中,是這樣吧?”此時,她是用心地點了點頭,我問她:“你的這種寄托方式是什么?能告訴我嗎?”她直白地說:“看電視,看小說。”我又引導她看畫上每個自己那畫得精美的頭發,讓她感悟,她說自己其實是很愛美的。我告訴她:“愛美是人的天性,你的潛質中崇尚善良、愛美的,這是你學習和成長的動力啊,因為美不僅是外表,更大的美是內在,最可貴的是你可以創造美,是這樣吧?”孩子此時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我,好像從我這里獲得一種力量。
我把她輕柔的雙手握在自己的手里,看著她的眼睛跟她說:“孩子,你現在到了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期,這個時期是一個人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人要成長,要承受,要有自己的生活,就要在覺醒的基礎上把握自己啊!你已經發現了自己的一些問題,你也能用自己的能力來調整和改變,是這樣嗎?”她神色端莊,用眼神告訴了我她的答案。
2013 02·08 周五:兒子回來了
雪花飄、年來到,今天兒子和準媳婦回家過年來了。
兒子把車開到家門口,然后就喊我來看他帶回來的年貨。嗬!花花綠綠的包裝盒子堆滿了車的后備廂,他喊我和老公出來拎,自己卻笑意盈盈地站在那里看,這就是成就感吧?也是孩子長大后給父母的回報吧?兒子讓我看夠了,說:“媽媽,你看看這些東西,哪些要拿下來,哪些不需要。”我當即明白兒子的心意,有好些禮物是給他的姑姑們的,知子莫若母啊,我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給她的大姑、二姑、三姑、四姑的,姑姑永遠是孩子成長的貼心資源。我也大膽地說:“這些給大姑,這些給二姑……”
兒子笑了,美滋滋地說:“媽,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幸福的感覺啊!我笑著推了兒子一把:“臭小子,都打算好了,還來考驗媽媽!”他壞笑著說:“我不是怕媽媽是個吝嗇鬼,不舍得拿嘛!”
年貨拿回來了,兒子又拿出給爸爸的禮物,他給爸爸買了保暖內衣,還有一件時尚的灰色羽絨服,把老公滿足得只會站在一邊傻笑,然后兒子拿出一個佳樂家的購物卡,說:“媽,兒子不好給你買衣服,兒子粗心,怕給買的衣服不合適。給你這個購物卡,自己看中什么衣服用這卡買吧,不夠的錢呢,嘿嘿,可以跟我要,當然了,我想你大概不會跟我要的。”
兒子啊,媽媽把你養大,看你能想到別人,媽媽就很知足了,母子之間怎么能分出個你我來呢?
一家人高高興興來到婆母面前,婆母見了孫子,自然更是歡欣,兒子把給奶奶的禮物拿出來,有適合老年人吃的果蔬,有營養豐富的橄欖油,細心的兒子還給奶奶帶了一個特別的禮物——精致的小盒里是西紅柿的種子和營養土,澆上水到了一定的時間就能出芽,種好了還能結西紅柿。奶奶滿足啊!我兒子走到哪里,奶奶就跟到哪里,連兒子去廁所的當兒,奶奶也要守在廁所門口,她巴不得自己的孫子時時地出現在她的眼神里——天倫之樂啊!我跟兒子商量:“兒子,媽媽有工資,想穿什么衣服自己買就可以了,謝謝你想著媽媽。你把這個購物卡送給奶奶吧,就說是你給她的禮物,讓她想吃什么就買什么。你奶奶雖然是退休教師,但我知道,她沒有用購物卡買東西的經歷。”兒子說:“那你?”“我是你媽媽,媽媽跟兒子還客氣什么,只要奶奶滿足了,幸福了,不就是我們家的福分嗎?”兒子想了想,就拿卡去跟奶奶說,兒子極有耐心地教奶奶如何用購物卡,而且跟奶奶說如果使用方便,以后這個卡花完了,再跟孫子要。這時我感覺婆母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她看著孫子的眼睛慢慢地渾濁起來,她拿在手里的,不是物質的卡,而是精神的尊重,我知道這卡發揮的,已是雙重的價值——多么超值啊!比給我強多了。
2013 02·09 周六:嬸婆去世了
夜間十二點半,電話鈴響個不停,老公穿上睡衣去接,我迷迷糊糊地聽到:“快啊!快打120!我們馬上過去!”我以為婆母出事了,心想昨天還好好的,晚上突然犯病?老公接聽完電話告訴我,是我的嬸婆母突發心臟病,叔公公打電話過來,人大概不行了。我一邊穿衣服一邊在想,這嬸婆母啊,可真會找時間啊!嬸婆母唯一的兒子十年前突然患病離去,她跟叔公所有的大事都是我們的。來到嬸婆的家里時,醫院的人已經來了,我們就跟著救護車去了醫院。來到室外才知道臘月底深夜是這么冷,喘到肚里的氣是絲絲冷線穿進去的感覺。我和老公把嬸婆送進急救室,醫生搶救了一番,下達了死亡通知書。我看看躺在床上氣息全無的嬸婆,為她系好扣子,給她理理頭發,小聲地跟她說:“嬸啊!安心地走吧!天亮了我再去給你買上好的衣服,你放心,我一定讓你衣履光鮮地去見你的兒子。”
看著她安詳的面孔,我想起前天給她家的大門上貼對聯時,她硬是不讓,還罵罵咧咧!我當時感覺好委屈,現在看著嬸婆的遺容,我想大概人要離去的時候自己是有感覺的,她知道她家今年是不能貼大紅對聯的。
除夕的太陽升起來了,家家戶戶忙著過春節,喜氣洋洋的鞭炮時不時地響起,我們卻在忙碌著嬸婆的喪事——買壽衣、去火化,到送別,到安葬,本著一切從簡的原則,但那些繁文縟節還是要走的,特別我是兒媳婦的身份。到下午兩點,嬸婆就入土為安了。把叔公打發好,然后告訴他年夜飯我們給準備,明天早上來拜年的時候給他帶來,他自己照顧好自己。
看著老淚縱橫的叔公,感到人生有時真的很殘酷。
身心疲憊地見到婆母時,她就開始抱怨,抱怨嬸婆母的不懂事,單單選這個時候走,八十多的老太太,竟然越說越生氣,好像連過年的心情也沒有了,我扶她在床邊坐下,給她一杯水,說:“娘啊,我們在家里什么事情都給她處理好了,你又沒去,晚上也沒有挨凍,白天也沒有忙活,當然了,也不可能讓您老忙活啊,您還有什么不滿意的?”沒想到婆母的眼淚下來了,她帶著哭音說:“我不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啊!她怎么這么會找時候啊?這大過年的,不是給人晦氣嗎?真不讓人疼!”我說:“娘啊!嬸婆沒有孩子,她的事情早晚還不是我們的事?你說嬸婆不會選時候,雖說生死不由己,我卻覺得嬸婆最會選時候了,她知道自己沒有孩子,她也知道年歲久了人們大概不會去給她上墳燒紙錢,她多聰明啊!大年除夕就是她的忌日,這樣家族里的人都要去上墳,豈不是每家都要給她上墳嗎?她的打算多精明啊!”婆母一聽,竟然樂了,說:“這家伙一輩子都在賺我們家的便宜,早年你爺爺奶奶的好處她全占了,如今死了,還要占全家族人的便宜。”說著的時候,竟然又有些憤憤然。我說:“娘啊,這便宜不是一般人就能賺的,她連個孩子都沒有了,我們還跟她攀什么?”婆母終于心安了,我也吁了一口氣。
2013 02·10 周日:購物卡裝滿兜的感覺
今天是春節,家家張燈結彩,生活還得繼續啊!婆母守在家里,我們一家三口先是給叔公送去了煮熟的餃子,然后又去給本家的人拜年。等我們回到樓上時,就快十一點了。
看我們閑下來了,婆母跟我們說她昨晚做夢了,夢到她的口袋里全是購物卡,把她的口袋都快撐破了,她只有不斷地捂捂才能把那些卡收回到她的口袋里,這下好了,想買什么也可以了,這不是實現共產主義了嗎?
當她說到這里的時候,我和兒子會意地一笑,而兒子則悄悄地向我豎起了大拇指。再看婆母,竟然拿起手帕開始擦拭眼角,兒子把奶奶攬在了懷里,婆母多享受啊!過了一會兒,婆母坐直了身子,又開始說她從夢中醒來的時候看看表,才夜里一點多,摸摸衣袋,壞了!卡不見了!她就起來滿屋子找,哪里也沒找到,就連床縫她都用手電筒照過了,就不用說柜子底、沙發空了,可是都沒有。她又想了想,昨天出去倒垃圾了,許是掉在小區里了?早上不到五點,她就起來打著手電筒出去找,來來回回找了幾趟,也沒有找到。聽到這里,我和兒子的表情都僵了,好事成壞事啊,這不是折磨老人嗎?兒子看我的眼神已是哭笑不得,我也著急起來,并不是心疼那個卡,而是心疼婆母的折騰。兒子問:“奶奶,那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嗎?是丟了嗎?”奶奶像是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點了點頭,那臉上有委屈,又有心疼,更有不舍。兒子站起身,去到婆母的臥室里,他近一米九的個子,真是“高瞻遠矚”啊,拿目光探照燈似的那么在屋里一掃,就發現目標了——原來卡在高低櫥的頂上呢!兒子把奶奶牽過來,小心地把奶奶抱起來,說:“奶奶,你看這是什么?”婆母一看,先是愣了,接著說:“啊!我想起來了,我怕把卡丟了,才放在高處的,這就忘了。你看這事鬧的。”
婆母拿到卡,看著她的孫子,笑了;我看著小有成就感的兒子,笑了;兒子看著我們這兩個現世寶,也笑了;老公雖是一副冷眼看人生的臉孔,但也冰皮始解般地笑了。
2013 02·11 周一:二哥就是不服
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這次在二哥家吃的飯,三哥的兒子——我的親侄也在。自從三哥因病逝去后,我的這侄過年就在他的大爺家過,每次見到他在家里就是屁股離不開地的感覺,他跟每一個人都親,跟他的大爺們、跟他的叔叔們、跟他的姊妹們有著說不完的話。午飯過后好長一段時間了,我們還在閑聊,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一年當中的這天是難得小聚,嫁出去的女兒這天回到家里來,濟濟一堂的感覺真是好啊!
下午快三點的時候,三嫂跟她現在的對象來二哥家里了,他們急著回去。侄兒戀戀不舍地從沙發上起來,一家三口就走了。我們送出門口,下了門口東的小坡,二哥的手還攥著侄兒的手不肯松開,我和妹妹就站在后面看著,我看到二哥松開侄兒的手,侄兒跟媽媽和繼父走了,二哥的肩膀就開始抖動,那種感覺是拼命抑止又抑止不了的樣子,妹妹還在說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我拉住妹妹說:“你看看二哥在干啥?”妹妹看去,小聲地說:“好像哭了。”此時二哥清醒地知道,站在他身后的,有他的媳婦、妹妹、閨女,這些都是最疼他的人,他久久不敢轉回身來,肩膀就一直那么抖動著——如同篩糠一樣。我們都清楚地知道二哥心里在翻騰些什么,我們的心里跟二哥一樣疼。親人就是這樣吧,心總能疼在一起。
二哥的小女兒看不下去了,走過去扶著她的爸爸,嘴里小聲地說:“爸,多少年了,還這樣,什么時候你能走過這個坎兒去啊?”二哥嗚咽著說不出話來,隨小女兒回到家里,他紅著眼睛,鼻涕和眼淚攪和在一起,有些禿的前額上已鼓起了幾道青筋,他實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有些憤然地說:“我就是不服!我就是不服!他,老三,從小吃的苦、受的累,有我和大哥多嗎?什么事也是我和大哥頂著,他上了最多的學,找到了最好的工作,為什么他會這樣?我就是不服!”
十多年了,對于三哥的去逝二哥都沒有放下啊!對于過去發生的事情而言,我們不是只有接受,才能放下嗎?雖然這是我們永遠的疼,但是命運既已做了如此的安排,我們又能怎么樣呢?三哥走后,我們不是更加學會珍惜了嗎?三哥走后,我們不是更加堅強了嗎?三哥走后,我們不是更加學會擔當了嗎?過去發生了的事情,不服折磨的永遠是自己。二哥,接受吧!現在,我們不疼三哥,我們心疼的是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