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克服恐懼 只要你無畏,你就無人可擋

你若想嘗試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個真正的勇者一樣,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動,這時你的恐懼心理將會為勇猛果敢所取代。

——丘吉爾(英國)

敢于發掘自身潛能,別把自己荒廢

在古籍《孟子·滕文公上》有云:“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后來演化為“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意思是說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如果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就會在自己身上產生有一股“合力”的作用,而這種合力更能推動你由弱而強、由小而大,這是成大事者的共同特征。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能利用他人的優勢來彌補自身不足的人,才會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取得成就。

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可限量的,但個人的能力還是有限的。青年人精力旺盛,認為沒有自己做不完的事。其實,精力再充沛,也有一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是人所不能及的,也就是你的短處了,所以合作就更顯重要。同時也因為你的能力傾向與其他人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這就要與人合作,用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養成合作習慣的青年人,才會更好地完善自己,發展自己。

人的性格和能力是有差別的,這些差別是長期養成的。不能說哪一種類型就一定好,哪一種就一定壞。正是這些不同,所能從事的工作性質就不一樣。要想有所作為,首先得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然后選定一個適合你的工作目標。在與人合作時,也應注意分析別人的性格特點,盡可能使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他能彌補你的短處,你能補救他的不足。

青年人最好能從事與自己個性相契合的工作,這樣就一定會全心全意做好這項工作。世界上最大的悲劇,也是最大的浪費,就是大多數人從事著不適合其個性的工作。過去的社會體制限制著個人,使得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現在的社會,選擇余地越來越大,好多人卻仍然只是選擇或從事從金錢觀點看來最為有利可圖的事業或工作,根本沒有去考慮自己的個性和能力。現在,社會為我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寬松的發展環境,青年人可以自由擇業,這樣的機會青年人一定要把握好,才不會在年老時因回首往事時而感遺憾。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但是被挖掘出來的卻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們習慣了自己的現狀,懶得去改變。但是當有外界的刺激不得不做出改變的時候,潛能就爆發出來了。

一位名叫史蒂文的美國人,他因一次意外導致雙腿無法行走,已經依靠輪椅生活了20年。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了意義,喝酒成了他忘記愁悶和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

有一天,他從酒館出來,照常坐輪椅回家,卻碰上3個劫匪要搶他的錢包。他拼命吶喊、拼命反抗,被逼急了的劫匪竟然放火燒他的輪椅。輪椅很快燃燒起來,求生的欲望讓史蒂文忘記了自己的雙腿不能行走,他立即從輪椅上站起來,一口氣跑了一條街。事后,史蒂文說:“如果當時我不逃,就必然被燒傷,甚至被燒死。我忘了一切,一躍而起,拼命逃走。當我終于停下腳步后,才發現自己竟然會走了。”現在,史蒂文已經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身體健康,與正常人一樣行走,并到處旅游。

史蒂文殘疾了20年,竟然因為一次意外而奇跡般地恢復了,這說明了什么?人的潛力到底有多大,誰也說不清楚,甚至自己也看不清。我們習慣了自己現在的樣子,不想做出什么改變,也沒有想過要去做些看起來自己做不到但是經過努力卻能做到的事情。當我們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求生的欲望戰勝了一切,所以竟能在瞬間爆發如此大的能量,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著名作家柯林·威爾森曾用富有激情的筆調寫道:“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在靠近日常生活意識的表層的地方,有一種‘過剩能量儲藏箱’,存放著準備使用的能量,就好像存放在銀行里個人賬戶中的錢一樣,在我們需要使用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

如果我們在平常的日子里也能試著去挖掘自己的潛力,是不是可以比現在的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更好呢?懂得挖掘自己潛力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積極歸因。當取得進步時,可以歸功于自己的努力,這樣會激發自己繼續挑戰自己的欲望;也可以把取得的進步看成是自己實力的體現,這樣你會對進行以后的努力更有信心,因為你相信自己的實力。

習慣往往是人們拒絕去挖掘自己潛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就像一個能量調節器,好習慣自發地使我們的潛能指引思維和行為朝成功的方向前進,壞習慣則反之。好習慣會激發成功所必需的潛能,壞習慣則在腐蝕有助于我們成功的潛能寶庫。

一旦習慣了安逸的環境,人就變得遲鈍起來,很難看清外界的變化。當這些變化累積到足以讓你的人生陷入低谷的時候,你才恍然大悟,但是這個時候往往已經太晚了。所以,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要養成好的習慣,讓自己主動地去挖掘自己的潛力,如嘗試一些自己以前從未做過但是很有興趣的事情。也許經過嘗試,你會發現自己做得很好,這就相當于又找到了一條成功之路。

把挫折當成是一種考驗,用積極的心態去應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許在不經意間你就能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不僅能增強自己的信心,更能挖掘出自己的潛力。

用心挖掘你的潛能吧,不要讓無限的可能在你的懶惰中睡覺。

冷板凳不可怕,關鍵要把它坐熱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人生旅程,如同穿越崇山峻嶺,時而風吹雨打困頓難行,時而雨過天晴鳥語花香。當苦難當道時,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則不屈不撓,與苦難作斗爭,成為生活的強者。

我們一生當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總會有一些不期而至的挫折和打擊,來考驗我們的耐心和“抗擊打能力”。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強者視它為墊腳石,視它為財富;弱者視它為絆腳石、萬丈深淵,被它壓垮。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苦難是人生的沃土,是磨練意志的試金石。不經三九苦寒,哪來傲雪梅香?沒有曹雪芹貧困潦倒的磨難,哪里會有《紅樓夢》?司馬遷不忍受宮刑,哪會有舉世不朽的《史記》?沒有苦難,哪會有激勵幾代人的《鋼鐵是怎么煉成的》?苦難從古至今都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勇者在苦難面前永遠都不會低下高貴的頭。

如果你能忍耐,你便學會了控制情緒和心志,以后碰到大的問題自然也能忍,也自然能忍到最好的時機再把問題解決,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業!能有以上的作為,相信你一定會把冷板凳坐熱。

不管你坐冷板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這都是訓練自己耐性,磨煉自己心志的機會。冷板凳都坐過了,還有什么好怕的呢?即便處在困苦之中,也不要惴惴不安;即便時運不濟,也不要郁郁寡歡,風雨過后總會有彩虹出現。

一個電器公司的職員,在剛進公司時很受老板賞識,但不知怎的,在并沒犯什么錯誤的狀況下,他被“冷凍”了起來。整整一年,老板不與他談,也不給他重要的工作,從主管的地位變成和小聽差差不多。他忍氣吞聲地過了一年,老板又終于召見他,給他升職、加薪,同事們都說他把冷板凳坐熱了。

能力再強、境遇再好的人也不可能一輩子一帆風順,為什么會坐冷板凳呢?這里有很多種原因:

1.個人能力不足

因個人能力不足,只能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但也還沒有到必須開除的地步。

2.老板或上司有意考驗你

人要做大事必須有面對挑戰的勇氣、耐心,還要有身處孤寂的韌性。有時要培養一個人,除了讓他做事之外,也要讓他無事可做,一方面觀察,一方面訓練。這種考驗事先不會讓你知道,知道就不算是考驗了。

3.人事斗爭的影響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在私人公司,老板也會受到員工斗爭的影響,如果你不善于斗爭,那么就很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失了勢,坐起冷板凳來。人說“時勢造英雄”,很多人的崛起是由環境所造成的,因為他的個人條件適合當時的環境,可是當時過境遷,英雄便無用武之地,這時候你只好坐冷板凳了。

4.曾犯過重大錯誤

在社會上做事不比在學校,失敗也不會怎么樣,在社會上做事一旦犯了錯誤,便會讓你的上司和老板對你失去信心,因為他不可能再次用他的資本或職位來冒險,所以只好暫時把你“冷凍”起來。

5.領導者的個人好惡

這是最不幸的一種情況。因為這沒什么道理好說,反正上司或老板突然不喜歡你了,于是你只好坐冷板凳了。

6.你冒犯了領導

人是感情動物,你在言語或行為上如果不經意冒犯了領導,你便有坐冷板凳的可能。

7.威脅到老板或上司

如果你的能力太強,又不懂得收斂,讓你的上司或老板失去安全感,那么你便會受到“冷凍”。所謂“功高蓋主”,老板怕你奪走商機去創業,上司怕你奪了他的位置,冷板凳不給你坐給誰坐?

坐冷板凳的原因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而人一坐上冷板凳一般很少去仔細思考原因何在,只是整天抱怨。不過,與其在冷板凳上自怨自艾,不如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好地把冷板凳坐熱。如何避免坐冷板凳呢?試試如下方法:

1.強化自己的能力

在不受重用的時候,正是你廣泛收集、吸收各種情報的最好時機。能力強化了,當時運一來,便可躍得更高,表現得更亮眼!而在這段坐冷板凳的期間,別人也正好觀察你,如果你自暴自棄,那么恐怕要坐到屁股結冰也無翻身的機會了。

2.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都有打落水狗的劣根性,你坐冷板凳,別人巴不得你永遠不要站起來!所以要謙卑,廣結善緣,更不要提當年勇,那是無所助益的,而且“當年勇”也會使你墜入“懷才不遇”的情境中,徒增自己的苦悶而已!

3.更加敬業,一刻也不疏忽

雖然你做的可能是小事,但也要一絲不茍地做給別人看。別忘了,很多人正冷眼旁觀打你的分數呢!從都好錦上添花,當你把冷板凳坐熱,你自然會得到很多贊美和掌聲,成為人人敬佩的勇者。如果坐不住冷板凳,那么你就被人看輕了。

4.當你遭遇困境時,想想大目標

為了大目標一切都可以忍,小不忍則亂大謀!千萬別意氣用事,揮灑你如怒火巖漿般的情緒,而“忍”不管對你的大目標有多少助益,對你本身絕對是有好處的。忍閑氣、忍嘲弄、忍寂寞、忍不甘、忍沮喪、忍黎明前的黑暗,終究會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總之,只要你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在內心里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并堅信一定能實現,那么,即便再冷的板凳你也能坐熱!

別怕開口,溝通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社會中,人人都希望關系融洽,溝通無障礙。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呢?其關鍵步驟就是通過恰當的交流,達成與對方的情感溝通。

鑒于溝通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我們有必要對傳統的“距離產生美”的觀念產生懷疑,至少在人際交往中,“美”與“距離”在一定條件下是成反比的——就像數學中的公式一樣,在S(距離)≥N(雙方的最佳距離)時,距離越遠,美越少,隔閡越大。所以,在S≥N時,“美”的曲線所對應的距離坐標上可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感情創傷;當S到達一定程度后,美也就變成零了。

為了避免出現“美等于零”的不利情況,在與人溝通時,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以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

1.投石問路

向河水中投塊石子,探明水的深淺再前進,就能有把握地過河。與人交流,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微了解對方的習性后再有目的地進行交談,便能談得更為自如。

2.縮短距離

與人交往時,應該在縮短對方的距離上下功夫,力求在短時間內了解對方更多些,縮短彼此距離,力求在感情上融洽起來。與別人尤其是陌生人交談時,要想達到投機的目的,就要在一見如故上做文章,這也有不少方法:

適時看準情勢,不放過任何一個說話的機會;適時插入交談,適時的“自我表現”,能讓對方充分了解自己。

借用媒介,尋找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語言,縮短雙方距離。看到不認識的人拿著東西或帶著人或寵物后贊美幾句,以激起對方興趣,也會對順利交談有所幫助。

留些空缺讓對方接口,使對方感到雙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談是和諧的,進而縮短距離。因此,和人交談時千萬不要把話講完,不要把自己的觀點講死,而應該敞開心扉,與對方深入探討。

3.循趣入題

探明對方的興趣,循趣發問,能順利地進入話題。

同時,引發話題的方法還有“借事生題法”“即景出題法”“由情入題法”等。可巧妙地從某事、某種情感,引發一番議論。引發話題,類似“抽線頭”“插路標”,重點在引,目的在導出對方的話茬兒。

4.即興引入

巧妙地借用某件事為題進行交談。善于借助對方的某一情況,即興引出話題,常常能取得好的效果。“即興引入”法的優點是靈活自然,就地取材,其關鍵是要思維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聯想。

5.中心開花

面對許多人時,要選擇眾人關心的事件作為話題,在談話中提出大家想談的熱點話題,以致引起許多人的議論和發言,導致“語花”飛濺。

除此之外,通過溝通,我們還應該把自己的形象“刻在別人的心上”。要想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說一百句話,不如用力握手一次

握手往往比語言交流更能增進彼此的親密感,并且縮短與對方的距離。

2.接名片時念一遍

這樣做可以讓人感到你正在努力認識并記住對方,從而增加對方的好感。

3.以全名向人打招呼

讓對方記住自己的姓名,是建立人際關系的起跑點。所以,碰面時立即想起對方的全名,必然能增進彼此的親密感。

4.記住對方的生日

這樣做能夠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視,而互相尊重是人際交往的基礎。

5.見面10分鐘內開口

必須在見面10分鐘之內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否則很難創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氣氛。

6.當面記下時間或電話號碼

這樣做可以讓對方感覺你是一個“重視與我約會的人”,由此對你的依賴感也會隨之上升。

正所謂“燈不挑不亮,話不說不明”,溝通就像“潤滑劑”一樣,它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更能夠消除誤會、減少磨擦,人際關系也會更融洽。

勇氣不是不畏懼,而是即使畏懼還能堅持下去

在不幸面前,有沒有堅強剛毅的性格,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區別偉人與庸人的標志之一。真正的勇者,不是什么也不怕,而是即使心里害怕也能堅持下去。

在生活的海洋中,事事如意、一帆風順地駛在彼岸的事情是很少的。學習上遇到困難,工作中受到挫折,生活上遭到不幸,事業上遭遇失敗,這些都有可能發生。當不幸的命運降臨時,我們應當怎么辦?

唉聲嘆氣,自嘆“時運乖舛”,自認倒霉,這是一種態度。在打擊和磨難面前,僅僅停留于無休止的嘆息,不會幫助你改變現實,只會削弱你和厄運抗爭的意志,使你在無可奈何中消極地接受現實。

悲觀絕望,自暴自棄,這也是一種態度。一遇挫折就悲觀失望,承認自己無能,這是意志薄弱、缺乏勇氣的表現,也是自甘墮落、自我毀滅的開始。用悲觀自卑來對待挫折,實際上是幫助挫折打擊自己,是在既成的失敗中又為自己制造新的失敗,在既有的痛苦中再為自己增加新的痛苦。

怨天尤人,詛咒命運,這又是一種態度。現實總歸是現實,并不因為你埋怨和詛咒它而有所改變。遇到不幸的事,就惡語詛咒、怨天尤人,這是最容易的,但卻是最沒有用處的。埋怨和詛咒人人都會,但從埋怨和詛咒中得到好處的人卻從來沒有。事實上,在詛咒之中,真正受到傷害的并不是詛咒對象,而是詛咒者自身。

巴爾扎克說:“苦難對于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于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有的人在厄運和不幸面前,不屈服、不后退、不動搖,頑強地同命運抗爭,因而在重重困難中沖開一條通向勝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難的英雄,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而有的人在生活的挫折和打擊面前,垂頭喪氣,自暴自棄,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勇氣和信心,于是成了庸人和懦夫。培根說:“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嘆。”

生活中,人們對于那些沖破困難和阻力、經受重大挫折和打擊而堅持到底的人,其敬佩程度是遠在生活的幸運兒之上的。征服的困難愈大,取得的成就愈不容易,就愈能說明你是真正的英雄。曾經,當接連不斷的失敗使愛迪生的助手們幾乎完全失去發明電燈泡的熱情時,愛迪生卻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排除了來自各個方面的精神壓力,經過無數次實驗,終于為人類帶來了光明的電燈。在這里,愛迪生的超人之處,正在于他對挫折和失敗表現出了超強剛毅精神。

性格的剛毅性是在個人的實踐活動過程中逐漸發展形成的。如果你想培養自己承受悲慘命運的能力,你可以學著在自己的生活中采用下列技巧:

1.下定決心堅持到底

局面越是棘手,越要努力嘗試。過早地放棄努力,只會增加你的麻煩。面臨嚴重的挫折,只有堅持下去,加倍努力和加快前進的步伐。下定決心堅持到底,并一直堅持到把事情辦成。

2.不要低估問題的嚴重性

要現實地估計自己面臨的危機,不要低估問題的嚴重性。否則,去改變局面時,就會感到準備不足。

3.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不要畏縮不前,要使出自己全部的力量,不要擔心把精力用盡。成功者面對危機時,總能做出更大的努力,他們不去考慮疲勞、筋疲力盡這些消極因素。

4.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

一旦你下定決心要沖向前去,要像服從自己的理智一樣去服從自己的直覺。頂住家人和朋友的壓力,采取你所堅信的觀點,堅持自己的立場。是對是錯,現在就該相信你自己的判斷力和智慧了。

5.生氣是正常的但要避免

當不幸的環境把你推入危機之中時,生氣是正常的。這時,你需要明白,一方面自己對造成這種困境負有什么責任;另一方面,你是有權利為解決問題花了那么多時間而惱火的。但是,生氣絕對是在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無論如何都該心平氣和。因為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有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

6.不要想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

當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危機或像親人去世這樣的打擊之后,在你的情緒完全恢復以前,要滿足于每次只邁出一小步。不要企圖當個超人,一下子解決自己所有的問題。要挑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先把它處理好。而每一次對成功的體驗,都會增強你的力量和積極的觀念。

7.找個人來安慰你

無論局面好壞,失敗者總是一味地抱怨不停。結果當危機真的來臨時,人們很少會信以為真和安慰他們,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他們的消極態度,就像那個老喊“狼來了”的孩子一樣。但是,如果你是個積極的人,平時能很好地應付自己的生活,那么,在困境中,你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懊悔和恐懼告訴別人,給別人以安慰你的機會,你理當得到這種支持,而且對于自己這種請求,你完全可以感到坦然。

8.堅持不懈不斷嘗試

克服危機的方法不是輕易就能找到的。然而,如果你堅持不懈地尋求新的出路,愿意不斷嘗試,你就能找到出路。要保持頭腦的清醒,睜大眼睛去尋找那些在危機或困境中可能存在的機會。與其專注于災難的深重,不如努力去尋求一線希望和可取的積極之路。

所以,即使你身處混亂與災難,即使你心存畏懼,也要堅持下去。它將把你引到成功的方向。

揮動自信的鎬,讓自己看起來像個精英

“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最后一定會走向成功”,這是成功學中的一句名言。自信的概念非常簡單,就是指自己相信自己。這里的相信自己,包括一個人對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包括潛能)有正確的認識和充分的評價,以及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自己的愿望。

一個擁有強烈自信心的人,必定對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十分肯定,特別善于挖掘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而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則永遠都在否定自己中生活,他們從來看不到自己的長處,看到的只是自己比不上別人,自己沒有別人成功,也不具有成功的“品質”。其實,他們不知道,自信心作為一種穩定的心理品質,才是一個人成長成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一個人要想事業成功,其先決條件是要有強烈的自信心。試想一下,如果你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不認同自己的能力,那又如何去挖掘屬于你的“金礦”呢?

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稱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動物!然后將跳蚤用一個玻璃罩罩住,再讓它跳。這一次跳蚤碰到了罩頂。連續多次后,跳蚤再也跳不到罩頂的高度。接下來逐漸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動改變自己的高度。當玻璃罩接近桌面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最后把玻璃罩打開,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會跳,變成“爬蚤”了。

跳蚤變成“爬蚤”,并非它已喪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由于已經適應了自己調整的高度,習慣了,麻木了。最可悲之處就在于,實際上玻璃罩已經不存在,它卻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因為玻璃罩已經罩在了它的潛意識里,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行動的欲望和潛能竟被自己扼殺!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作“自我設限”。

不僅跳蚤如此,人也如此。如果將這種思維定勢帶到生活和工作中,必定會對生活和工作喪失信心,成為現實中的“爬蚤”,不但自己不能前進,還影響團隊的整體實力。

有一位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他所從事的工作也許令人感到十分意外——他竟當了十幾年的搬運工!

他的理由是:“這么多年來,我已經把學過的那些東西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沒有什么經驗,誰還會要我呢?”于是他一直在當搬運工,因為這至少夠他吃喝。但天不遂人意,在公司由于經營方面的原因開始裁減員工時,這位大學生首當其沖,連搬運工都做不成了。

老板在談及裁他的理由時說:“像這種有吃有喝就滿足了的人,根本創造不了什么大的價值,他的存在與否對公司無足輕重。”

缺乏自信的人,即使付出再多的勞動,到頭來也只能在半途而廢和自怨自艾中一事無成。相反,如果你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那么,在追求某種目標時,即使舉步維艱,你仍然有所指望。事實也證明,當你往好的一面看時,你便有可能獲得成功。

張海迪,這個被譽為“中國的保爾”的女性,在她五歲的時候因為患脊髓血管瘤造成了嚴重的高位截癱,她胸部以下全部失去了知覺。但是,張海迪身殘志堅,對生活、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張海迪沒有進過一天學校的大門,可是,她通過自學掌握了三門外語,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雖然是個病人,可是她用刻苦學習到的醫學知識和技術,為其他身患疾病的人治病達一萬次之多;輪椅上的生活束縛的僅僅是她的軀體,她的精神是向往自由的,她用手中的筆創作出了《輪椅上的夢》《絕頂》等出色的文學作品。

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時刻都激勵自己和別人:“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這種頑強的斗志在她柔弱的生命里凝結了最高傲的堅強,連命運也不得不屈服在她的腳下。

信心的力量是驚人的,它可以改變惡劣的現狀,達成令人難以置信的圓滿結局。你應該試試下面這個樹立自信心的方法:

首先,我知道自己有能力達到生活中的主要目標,所以,我要求自己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持續不斷地努力,我現在就在此地保證,一定要采取這樣的行動。

其次,我的主要思想最后將自行表現在實際行動上。我每天要花30分鐘時間集中思想,思考我要變成什么樣的人。這樣我將有意識地創造出一個明確的心理影像。

第三,我知道通過自我暗示,我意識中一再的任何欲望最后終將以某種實際的方式得到實現。所以,我每天要花10分鐘時間,要求自己培養“我能實現心愿”的自信心。

第四,我已經清楚地寫下一篇聲明,描述我生活中明確的主要目標。我要不停地努力,直到我形成實現這個目標的充分自信為止。

第五,我充分了解,除非是建立在真理和正義之上,否則任何財富或地位都將無法長久。

所以,我不會做對他人或社會不利的事。我將把我希望使用的力量集中到我身上,并爭取其他人的合作以獲得成功。由于我立志于替其他人服務,我將吸引其他人來替我服務。我要消除憎恨、嫉妒、自私及猜疑,培養出對所有人的愛心。因為我知道,對其他人抱著消極的態度,永遠不會使我獲得成功。我能使其他人相信我,因為我相信他們以及我自己。

第六,我將在這份聲明上簽字,下決心把它背下來,并且每天大聲朗讀一遍,充分相信它能逐漸影響我的思想與行動,使我成為一個自信而成功的人。

心理學的調查充分證明,長期扮演自己心中的角色,不久就會真的實現這種理想。而這一奇跡的實現,正是自信心作用的結果。你不斷地用充滿希望和期待的話與潛意識交談,沉睡在你的潛意識中的愿望就會被你喚醒、被你說服,你實現愿望就會變得順理成章。

自信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左右一個人的思維和行為,每一個不得志的人都十分有必要捫心自問:“今天,我揮動自信的鎬了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克山县| 新安县| 衡山县| 乌什县| 丹阳市| 凌源市| 黔西县| 桃园县| 平泉县| 黑龙江省| 青浦区| 景德镇市| 鲁山县| 娄烦县| 历史| 城市| 津市市| 咸丰县| 大安市| 呼和浩特市| 汤阴县| 闻喜县| 米脂县| 西华县| 成都市| 宁乡县| 尖扎县| 正阳县| 蓝山县| 观塘区| 当阳市| 裕民县| 泉州市| 鸡东县| 贵州省| 双峰县| 红桥区| 寻甸| 崇阳县|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