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太倉市長壽生態環境

太倉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部為沿江平原,西部為低洼圩區。地勢平坦,河網密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太倉處長江下游入海口地區,又是太湖流域陽澄地區泄水尾閭,水資源十分豐富。舊志概括為“七里縱一堡浦,十里橫一塘,縱連海勢,橫貫支脈,水性然爾”。是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江南水鄉。

氣候溫和,雨量充盈 太倉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氣候區,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干濕相間。歷年平均氣溫17.6℃,日照時數平均值189.8小時,無霜期227天。年平均降水量1119.7毫米,平均降水日數137.2天,雨量充盈,分布均勻,暴雨成災、少雨干旱的情況極少。常年平均相對濕度80%,濕度年際振幅小,年內月際波動也小,舒適宜人,使人感覺心情舒暢,精力充沛。

土質多樣,水質優良 太倉的耕地面積343500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75公頃。土壤品種齊全,質量好,為多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也為太倉人的長壽提供了多種營養來源。太倉擁有38.8千米的長江岸線,長江水是太倉生活飲用水的主要來源。為保障居民用水的安全,市政府從1996年開始先后投資5億元,把自來水取水口從瀏河塘遷至長江中,建成第二水廠和450萬立方米蓄水避咸水庫,并實現了自來水管網“村村通”,讓廣大農村群眾喝上潔凈的“放心水”。全市生活飲用水優于國家GB/T5750—2005標準。

林茂地綠,空氣清新 太倉早在1992年就獲得“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的稱號。近十幾年來,太倉緊緊圍繞實現基本現代化的目標,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城鄉一體發展為出發點,堅持長效管理,充分挖掘造林綠化潛力,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優化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走出一條綠化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體現江南水鄉風貌、彰顯太倉特色的新路子。據2008年底統計,太倉的綠地總面積為13174.7公頃,其中生態防護林4312公頃,經濟林673公頃,苗圃面積854公頃,城鎮綠化面積2835公頃,四旁植樹面積4500.7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為20.3%,城鎮住宅建成區綠化率達43.25%,城鎮人均綠地面積13.27平方米。十幾年來,太倉更注重加強對工業高度現代化帶來環境污染的治理,據環境監測部門提供的數據表明,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如今的太倉,藍天、碧水、綠地交相輝映,江南水鄉風韻與城市現代化相得益彰,成為長江三角洲一顆璀璨的明珠。

新瀏河風光帶

新瀏河風光帶

櫻花一條街

縣府街街景

旅游產業,方興未艾 太倉素有“錦繡江南金太倉,上海浦東后花園”之譽。美麗的自然風光使游客流連忘返,4500年歷史孕育成的婁東文化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供人游玩。主要有弇山園、南園、張溥故居、樂蔭園、鄭和紀念館等。近幾年來,以濱江風景、古鎮風貌、人文景觀、現代生態農業展示等四大旅游資源得到合理整合。以“游古鎮、訪名園、品佳肴”為主體的長壽旅游熱線正式開辟。游客可以到江尾海頭的瀏河古鎮看滔滔江水,品江河海三鮮。雙鳳福地羊肉名享海內,游客紛至沓來品嘗。艷陽山莊、園花園牡丹園、恩鈿月季園、現代農業展示館等一大批生態農業觀光點相繼建成。沙溪古鎮、鄭和公園、金倉湖公園、吳曉邦藝術館等人文景點也受到游客的青睞。同時開通了至日本下關的國際旅游航線。2008年接待海內外游客17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1.5億元。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稱號名副其實。

張溥故居

鄭和紀念館

南園風光

山園墨妙亭

維新遺址

金倉湖風景

金倉湖晨曦

沙溪古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观塘区| 湘乡市| 新巴尔虎左旗| 隆化县| 安徽省| 辉县市| 公主岭市| 青州市| 和静县| 萝北县| 衢州市| 贡嘎县| 北宁市| 宝丰县| 通江县| 若尔盖县| 阳城县| 许昌市| 巩义市| 金堂县| 保康县| 繁峙县| 进贤县| 庐江县| 阳高县| 六枝特区| 雷山县| 新野县| 盐亭县| 雷州市| 马关县| 瑞丽市| 兴业县| 美姑县| 通州区| 旅游| 麻栗坡县| 松潘县| 七台河市|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