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戰場之謎
  • 馬云飛主編
  • 2624字
  • 2019-01-04 00:31:01

誰最早使用馬拉戰車

公元前3000年左右,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流域先后成為古代農業文明中心的地區。與此同時,當時的游牧者則在舊大陸偏北的歐洲森林地帶、烏克蘭平原和中亞細亞沙漠草原一帶飼養牲畜,過著游蕩漂泊、忍饑挨餓的生活,他們長期停留在一種淳樸而落后的狀態。這種南耕北牧、南富北窮的狀況,讓農耕者們一直安居樂業,把游牧者當成強悍的野蠻人;而在游牧者眼中,則覺得那些農耕者非常軟弱、怯懦,是很好的掠奪對象。

尼羅河流域

在兩者交接的地帶,游牧者和農耕者彼此盡管有和平的交往,但相互的襲擊和爭吵更是經常不斷。兩個世界的矛盾沖突到了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演變成游牧世界對農耕世界文明古國的大沖擊、大震蕩。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次大沖擊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馬拉戰車走進了人們的歷史,而且它被游牧者首先利用,這使他們本來已經具有的靈活性成倍地增強,給農耕世界帶來的破壞也更為慘烈。就在那段時間里,發生了很多讓人震驚的事情,埃及王國、古巴比倫王國、哈拉巴文明、克里特文明、中國的夏王朝全部都滅亡了。征服者在征服地定居下來,強迫被征服者服役和納貢,游牧者的首領們則成為國王、王子、主人和貴族。他們在被征服地的先進文化的影響下,由野蠻而進入到了文明時代。就這樣,新的文明取代了舊的文明,盡管這種更替伴隨著暴力和破壞,但它也是歷史的一種發展。

馬拉戰車一進入歷史便顯示了巨大的威力。但它到底在何時何地被什么人首先使用的,人們至今說法不一。

馬拉戰車

捷克學者赫羅茲尼曾經著有《西亞細亞、印度和克里特上古史》,該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在美索不達米亞西北部(希臘語稱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屬于公元前3500年的哈拉夫金石并用時代的遺址出土的陶器上,有一種雙輪戰車和馬的圖畫,這可能是最古的戰車圖畫。該書還記載:在巴比倫尼亞附近的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層(約公元前3100-前2900年)發現的一塊銘文中提到了馬,人們還在同時期的基什墳墓中發現了馬的兩個品種的骨頭。此書還描繪了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的一個印章上面的雕刻:一個獅王坐在王位上,許多動物向它朝拜著,那動物中就有馬。這樣看,戰車似乎出現在公元前3500年,馬至少在公元前3100年已經被馴化,但這種看法并未被多數學者所認可。

戰車上的士兵在練習長矛

戰車上的士兵在練習射箭

目前有人提出,人類發明車輪開始于約公元前3500年,但不能肯定那個時候已經有了戰車。一般認為,蘇美爾人(歷史上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發明的那種用四匹驢拉的四輪車是交通工具,而戰車在公元前3100-前2700年間才出現。考古的證據是:在這一時期,蘇美爾地區的阿格拉本遺址出土了雙輪戰車;在卡法伊出土的慶功宴石刻上也有戰車;較之稍晚的(約公元前2700-前2371年),還有在烏爾城邦遺址的王陵中發現了“烏爾軍旗”。那是一對鑲板,描寫烏爾城邦一次出征的故事:一是出征圖,一是凱旋慶功圖。圖上有一些驢子拖著的四輪戰車,車上有一個駕車的人,他后面站著一個士兵,向敵人投射槍矛;這時,蘇美爾人還用驢拉戰車,可見他們還不知馬到底是什么東西。不僅蘇美爾人不知道,阿卡德人(公元前2371-前2230年,兩河流域南部偏北方,是商道的集中點,地理位置優越)也不知道,甚至漢謨拉比(古巴比倫王國國王)統治時期(公元前1792-前1750年)的巴比倫人也不知道,因為《漢謨拉比法典》多處提到牛、羊、驢,但沒有一處提到馬,更不用說馬拉戰車了。在古代文獻中,第一次提到馬、駕車的馬、馬勒和馬具的是《赫梯法典》,該法典制定于公元前15世紀末-前14世紀初期間,顯然這比實際生活中使用馬和戰車的時間要晚得多,看來這部法典還不能說明人類何時何地使用馬拉戰車。

四輪戰車

現在人們一般傾向這種觀點:馬是中亞草原的居民馴化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外高加索進入小亞細亞的赫梯人就已經知道怎樣用馬駕車了。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許多游牧半游牧的印歐人部族都已經掌握了馬駕戰車。這種戰車有雙輪,車輪一般是六輻,不是實心的,每車載兩人,一個御者,一個戰士,戰士們用弓箭。有了這樣輕便快速的戰車,游牧、半游牧部族就更加強大了,他們無所顧忌地發起了對農耕世界的大規模沖擊。

赫梯人

公元前17世紀初,滲透到敘利亞草原的印歐語族的一支喜克索斯人(意為“牧人王”)越過西奈半島(連接非洲及亞洲的三角形半島)突入到了埃及。駕著戰車的戰士們用青銅鑄成的彎劍左右亂砍,向驚恐萬狀的埃及人猛沖過去,埃及人只有無力的弓箭、銅斧、青銅短劍以及寬邊的矛,他們根本擋不住喜克索斯人的沖擊,就這樣終于淪為外敵的奴隸。征服者在尼羅河三角洲(是由尼羅河干流進入埃及北部后在開羅附近散開匯入地中海形成的)定居下來的,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公元前1678-前1570年)。

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以同樣的方式攻入巴比倫,他們在這里進行了激烈的戰斗,把文明古城巴比倫夷為平地。他們無意統治巴比倫,在大肆的掠奪之后,就退回老家。但在他們之后,這里很快又被使用馬拉戰車的山地游牧部族加喜特人所占領。加喜特人在巴比倫尼亞統治了將近400年(約公元前1530-前1157年)。

公元前1600年,操印歐語的希臘人從巴爾干半島(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位于南歐東部)攻入希臘半島,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希臘人占領了愛琴海最古文明的中心克里特。根據象形文字和《荷馬史詩》的記載,這些首批侵入愛琴海區的希臘人也有馬和戰車。

大約與此同時,另一支說印歐語的雅利安人由中亞攻入南亞,逐漸征服、驅逐和吞并了創造了印度河最古文明的達羅毗茶人(印度的一個古國)。

也許是巧合,遠在舊大陸東端的中國,當時中原最早的文明古國夏朝也在此時遭到了商人的沖擊。現在國內外都有學者指出,商人來自中國的北方,早先生活在從山西山地和蒙古草原到山東山岳地帶的黃河平原。在公元前16世紀,他們南下將夏朝滅亡了。在商都附近的大司空村(仰韶文化的一種類型)、孝民屯大墓的發掘,證明商代有車有馬,當時的馬車是雙輪的,人們用雙馬來駕馭,馬車上還坐著駕馭的人。商人入主中原以后,已經開始經營農耕,但他們早先卻是從事畜牧業的。

車輛和馬匹相結合,既是從事征服和傳播法律的有力工具,也是從事商業和傳播技藝的陸路重要的運輸工具。車輛和馬匹使得版圖遼闊的帝國的建立和統治成為可能,國與國之間更方便地交流,使得孤立的文明點逐漸擴大成為面,文明的空間大大拓展了。馬與戰車的結合對文明的影響是巨大的,然而人們要確切地知道馬拉戰車最早在何時、何地馳騁在歷史舞臺上,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究和更加具有說服力的證據。

西安古戰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蒲江县| 通山县| 广东省| 屯留县| 定安县| 德令哈市| 潜江市| 达日县| 吕梁市| 兴化市| 星子县| 寿光市| 蕉岭县| 宁乡县| 黄龙县| 紫阳县| 屏山县| 屏东市| 南陵县| 宁国市| 柳河县| 山东| 城固县| 信丰县| 绥芬河市| 台北市| 大关县| 南岸区| 弋阳县| 绍兴市| 金沙县| 宜良县| 如东县| 福建省| 华阴市| 青州市| 名山县| 马边| 金坛市| 资溪县|